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海鎮

(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轄鎮)

鎖定
平海鎮,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轄鎮,地處惠東最南端,東瀕紅海灣,西倚大亞灣,區域總面積136平方千米,海岸線長33千米。截至2018年,平海鎮共轄1個社區和10個行政村,户籍人口7.3萬人。 [1-2] 
平海鎮素有“魚米之鄉”的稱號,歷史文化底藴深厚,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的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鎮),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3]  素有“楹聯之鄉”、“舞鯉魚之鄉”美譽,始建於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平海古城是嶺南地區現存的古老所城之一。 [2]  [4-5] 
平海鎮以馬鈴薯、大頂苦瓜、火龍果等農作物和鮑魚、對蝦等海產品行業為主的地方經濟體系。2018年,平海鎮工業企業個數共63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家。 [1] 
中文名
平海鎮
外文名
Pinghai Town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
地理位置
惠東縣東南部
面    積
136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752
郵政編碼
51636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7.3 萬(2018年户籍) [6] 
著名景點
平海古城
車牌代碼
粵L

平海鎮歷史沿革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平海所,歸碣石管轄。
清雍正十年(1732年),改所設司,為歸善縣轄。
民國元年(1912年),又改司設區,為惠陽縣轄。
1950年,屬惠陽縣第十八區,1958年成立平海人民公社,1965年析置惠東縣後,為惠東縣轄,1983年改設區,1987年改設鎮。2006年4月港口鎮併入平海鎮。 [7] 

平海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8年,平海鎮共轄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2] 
平海社區
東和村
佛園村
徑口村
寨頭村
碧甲村
鷓洞村
六鄉村
鹹台村
油蔴園村
漁業村

平海鎮地理環境

平海鎮地處惠東最南端,東瀕紅海灣,西倚大亞灣,區域總面積136平方千米,海岸線長33千米。 [2] 

平海鎮人口

截至2018年末,平海鎮户籍人口為7.3萬人。 [1] 

平海鎮經濟

2018年,平海鎮工業企業個數共6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2家,全鎮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家。 [1] 

平海鎮交通運輸

平海鎮境內主要交通幹線有省道S387線,鎮區主要的交通道路有金海灣大道、鵝坪公路、210縣道、213縣道等,還有2個國家一類口岸碧甲口岸和大澳塘口岸。海運可達香港、惠州港等地,公路可通稔山與廣汕公路相接,大亞灣海濱公路縱貫全境。 [8] 

平海鎮歷史文化

平海鎮綜述

平海傳統民間風俗和藝術豐富多彩,逢傳統節日,平海人都要舉行慶祝活動,如元宵的鬧花燈,三月三的擺戲台,端陽節的賽龍舟,中秋節的拜月會。逢到三年一次的大廟會時,羣眾自發舉辦的大遊行,有舞龍、舞獅、舞鳳、舞魚、扮景等。民間流傳有平海漁歌,共有40多種,曲調被收入《中國曲藝辭典》。 [2] 
民間戲曲 民間戲曲

平海鎮方言

平海是軍聲話、福佬話、佔米話各佔三分之一。 [12] 
平海鎮通行福佬話,福佬話接近於福建本土的閩南話而同粵東的潮汕話反而區別較大。從音韻系統看,以平山話為代表的惠東福佬與海豐的赤石、公平福佬話陸豐的東海、大安福佬話較為相似。 [12] 

平海鎮民俗文化

  • 舞鯉魚
舞鯉魚又稱“鯉魚追春”,是惠東縣平海鎮西北村的傳統民俗活動,一般在每年農曆正月元宵節期間和三月三、九月九等喜慶節日期間舉行。這一習俗起源於明末清初,其起源與很久以前當地久旱無雨,有鯉魚帶領人們歷經千辛萬苦尋找水源的傳説有關。 [9] 
  • 鳳舞
鳳舞又稱“五鳳朝陽”,是流行於惠東縣平海鎮東門村世代相傳的傳統民間藝術。據《惠東縣誌》記載,平海鳳舞起源於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 [10] 

平海鎮風景名勝

平海鎮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1991年2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有保護完善的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樓和城內十字古街。古城門樓高大雄偉,門洞深14米、高24米、寬2.5米,城樓長16.8米、寬10.6米、高7.1米,有濃厚的民族建築特色。古城內外,有著名的龍山松翠、星海聯珠、平樓煙景、魁閣梅英、江天晴雪、嶽澗清流、龍泉聽梵、古嶺觀湖、古渡漁村、孤洲釣月等十景。平海古城仍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門樓、部分城牆、完整的十字古街、大部分古民居以及一批古寺廟、古文化遺址和大量的歷史文物。 [5] 

平海鎮平海灣

雙月牙灣 雙月牙灣
平海城南2千米處的平海灣,灣長6.5千米,寬3.5千米,面積22.8平方千米,半月形海灘長達10千米,離岸邊百米內,海底平坦無礁石,海水清澈,深不超過1.5米,是天然海水浴場。鷓洞有一處温泉,有待開發利用。

平海鎮著名人物

楊朝樞 (生卒年不詳),字松濤。清代歸善縣平海人(今惠東平海鎮)。授生徒百餘人,鄉中生員全出其門。雖不甚富裕,卻樂善好施。乾隆年間平海三次災荒,他盡力賑濟。凡修建橋路、學宮、考棚等,傾家出力。著有《詒香集》,與其子舉人觀奇、其孫舉人炳奎合著《三世合稿》。 [11] 

平海鎮地方特產

平海馬鈴薯
平海馬鈴薯 平海馬鈴薯
平海冬種馬鈴薯始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已有30多年的種植歷史,是惠州市及至廣東省冬種馬鈴薯的發源地,2004年,平海鎮被惠州市政府授予“馬鈴薯之鄉”稱號。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