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海古城

鎖定
平海古城是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平海鎮東海村的一個景區,建於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平海古城建於明代的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城樓,在1721年清代康熙年間和新中國成立後都重修過。四門用磚石砌成拱券門,門上為歇山頂門樓,正脊、垂脊、欄杆等處,以灰塑、磚雕、壁畫、陶瓷鑲嵌等工藝裝飾,灰瓦屋面,綠琉璃瓦剪邊,門樓內側兩邊設石步級,造型簡樸、穩重。 [6] 
中文名
平海古城
地理位置
惠州市惠東縣金海灣大道(雙月灣) [5]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0:00-24:00
門票價格
免費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廣東省惠州市
適宜遊玩季節
全年
建議遊玩時長
2-3小時

平海古城發展歷史

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5張)
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嶺南文化的一塊“活化石”。平海距惠東縣城53公里,地處惠東縣最南端,面臨南海,東靠紅海灣,西倚大亞灣,歷來是海防重鎮和惠州南部海運進出口的咽喉。
元末明初,盜寇猖獗,民不聊生。洪武年間,明太祖花都司到平海建造城池,抵禦外侵。“城週五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雉蝶八百七十一,城門四座。”平海建城設所後,又設立平海巡檢司署,平海營參將署,平海營中軍守備署,還設有平海倉,為直隸歸善縣屯糧機構。
清康熙至嘉慶年間,在平海城前沿相繼築有大星山炮台,盤沿港炮台,墩頭港炮台、東繒頭炮台和吉頭炮台、築成一道道壁壘森嚴的海防線。 [1] 

平海古城主要景點

平海古城平海古石橋風

惠東縣平海鎮六鄉村石橋頭村口有一座建於清朝的4橋墩5孔石橋,該橋歷經230多年風雨的侵蝕,除河中一個橋墩部分坍塌外,其餘橋墩及橋身均完好無損。石橋橋面寬1.4米,全長約30米。這是惠東境內迄今發現的年代最久遠的石橋。 [2] 
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
石橋頭村因為石橋而得名。離石橋數十米有一座小土丘,土丘下有一塊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正月十日立的石碑,碑文依稀可辨:“昔明朝上古先人,建造橋樑五度,今經年深久遠,慘遭洪水傷頹,沙壓橋樑,路坎成坑”,為方便村民進出,村中賢達出面籌集資金,“修數百年崎嶇之路,造千萬人來住之橋”。後面是建橋捐資者的姓名及捐資額的記載。
據此碑文推斷,石橋始建於明朝,後被洪水沖毀,乾隆三十六年重修。村民介紹説,現存的石橋依然是當年的風貌,雖然每年都要經歷幾次洪水,且有時幾乎淹沒橋面,但石橋一直不倒。

平海古城十字古街

平海古城小巷 平海古城小巷
貫通於平海古城東西南北城門樓的街道,即“十字古街”。與古城連接在一起,顯得和諧得體。街道仍保持一排排、一座座古代民居的風貌。這些民居多是均衡對稱式平面方形磚屋,為府第式、圍龍式、四合院演化而來的綜合結構。 [2] 

平海古城七星井

古城內有七口古井,稱為“七星井”。相傳井是按照太陽、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名稱標定的。七星井深約8米,均用規格石塊砌成,十分堅固。井徑全是圓形,井台有方有圓。七星井水質隨氣候變化,雨季水淡,冬旱水鹹。 [2] 

平海古城甘泉濟師

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20張)
據記載,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清軍水師提督施琅奉旨率三萬水兵駐紮平海,等待乘風東渡台灣。當時正遇到乾旱,軍中缺水。平海天后宮旁有一被填廢井,施琅命令挖掘,並暗向媽祖祈禱,井挖好後泉水甘口,解了老百姓、兵士用水之難,泉水從此不竭。施琅以為這是神賜甘泉濟師,親書"師泉"二字,此井仍存,現位於平海村天后宮。 [2] 

平海古城古城韻味

平海古城古城語言

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
古城獨特的淵源與地理環境,使這裏產生了獨特的語言——軍聲。它是一種以北方語音為基礎,融進了廣州話、潮州話、客家話的匯合體,對多種方言能運用自如,對答如流。因而,粵東一帶流傳着“曉得平海話,走遍通天下”之説。 [3] 
古城經過六百多年的發展演化,這裏的人民創造了豐富的民間藝術,成為東江地區最富地方特色的文化區域。 [3] 
平海軍聲已經被國家列入瀕危語言,並有學者對平海軍聲作了深入研究,著有《軍話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A類重大科研項目 中國瀕危語言方言研究成果)。 [4] 

平海古城平海歌曲

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
平海漁歌,腔調優美,雋逸抒情。曲調達40多種,已被收入《中國曲藝辭典》。建國初期,漁歌手蘇墨水把漁歌唱到北京城,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1975年,惠東歌劇團以獨特風格的平海漁歌對唱參加了全國的曲藝調演;1976年全國漁歌改革座談會在惠東召開。
在民間傳統節日活動中,鯉魚追春、蛟龍出海、五鳳朝陽、喜慶豐收、出水芙蓉、八仙過海、水淹金山、醒獅、金龍表演等項目像文化藝術海洋中的一朵朵奇葩。

平海古城宜人氣候

平海,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特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稱。隨着社會的進步,平海不再是以農、魚為主的單一產業結構,已經變成了農、漁、鹽、工、商、旅全面發展的海濱城鎮。

平海古城農業生產

平海出產稻穀、番薯、花生、馬鈴薯、蔬菜等。那裏的馬鈴薯和反季節蔬菜以優質、高產遠近聞名。平海苦瓜是經科技栽培、改良的新品種,體大嫩脆,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
平海的馬鈴薯和蔬菜大部分出口香港和內銷惠州、東莞、深圳等地。
海產品有馬鮫、魷魚、鰻魚、石斑、龍蝦、鮑魚、鮮蠔等。到2013年該鎮已形成水果、蔬菜、水產品等商品生產基地。

平海古城其他信息

平海古城之城隍古亭 平海古城之城隍古亭
距離古城兩公里的南門海灣,長六點五公里,離岸邊百米內,海底平坦無礁,水深不過齊胸,是優良的天然海水浴場。
平海西南部沿海的碧甲海灣,具有浪小、水深、避風的特點,是天然的優質海港。有關部門正對全面開發利用碧甲海灣進行可行性論證。到2013年已建成二千噸級的碼頭,修通了一條柏油麪的疏港大道。
在碧甲,還儲藏着大量的石英砂。早在三十年代就有人在碧甲冶煉石英砂,還留下炬爐的煙窗。直至2013年,石英砂仍是平海出口產品。

平海古城旅遊信息

在天河客運站乘坐直達惠東縣的大巴(80元,車程約三小時),出站往右走100米有面包中巴車寫着“惠東--港口”(18元,車程約1小時),到平海鎮郵政局下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