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佬話

鎖定
福佬話,是廣東汕尾市使用人口最多、流行地域最廣的一種方言。廣府人、客家人稱海陸豐人“福佬”,稱當地方言為福佬話(學老話)。 [4]  福佬話常常被汕尾以外的人誤以為是潮汕話或者閩南話,其實兩種説法都不準確,福佬話屬於閩南方言的一個分支,它與潮汕話是兄弟關係。 [3] 
福佬話接近於福建本土的閩南話而同粵東的潮汕話反而區別較大。 [6]  潮汕話(包括海陸豐話)過去被其他方言區的人稱為“福佬話”,或稱“河洛話”,現在都稱為潮汕話,屬閩南語系。 [2]  福佬話是一種與普通話關係較遠的語言,其辭彙、語序、語法等都有自身的特點,很接近閩南語及吳方言 [5] 
由於年代久遠,潮汕話跟其他語系(方言)的融合,以及各個地區語言的發展,因此現在的潮汕話(福佬話)比較複雜,譬如潮汕地區和海陸豐地區的話就有很多差別,其他方言地區的人,總感到“福佬話”難學,所謂“福佬福佬,學到老”。 [2] 
福佬話,福佬話也叫學佬話,或河洛話。河洛話也就是黃河與洛水之間的話 [1] 
中文名
福佬話
別    名
潮汕話 [2] 
河洛話

福佬話定義

過去被其他方言區的人稱為“福佬話”,或稱“河洛話”,現在都稱為潮汕話,屬閩南語系。所謂“河洛話”是因為講這種方言的人,是從前中原戰亂民族大遷移時,從河南洛水一帶講中原古音的移民帶來南方福建,然後又遷來廣東東部定居的人,因此其他方言區的人稱這種移民為“河洛人”,其方言移為“河洛話”。另一説法,認為廣東東部(還有雷州半島、海南島)一帶的人講的方言叫“福佬話”,意思是,這些方言區的人是從福建移民來的,意即“福建佬”,故稱“福佬人”,其方言稱為“福佬話”。
由於年代久遠,潮汕話跟其他語系(方言)的融合,以及各個地區語言的發展,因此現在的潮汕話(福佬話)比較複雜,譬如潮汕地區和海陸豐地區的話就有很多差別,其他方言地區的人,總感到“福佬話”難學,所謂“福佬福佬,學到老”。情況確是如此。由於潮汕話中部分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分離,很多人口頭這麼説,但不知原來怎樣寫,因為潮汕話(特別是海陸豐話)還保留着一些中原古音,如海豐人叫“盆”一類的器皿稱為“簋”(音軌),這是典型的古漢字。當然現在海豐人所叫的“簋”,在造型和底質方面,跟古代有很多不同,但在概念上是相同的。另外,潮汕話在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兩個音節念成一個音節,即所謂合音詞,並且由好事者創造的生造字,其他方言區的人看不懂,就是潮汕方言區的人也看不懂的。還有,原有的中原古音(過去稱為官話,或叫“正音”,俗稱“孔子正”)但年代久遠,已發生變化,也不知怎樣寫。所以對這些所謂“有音無字”的部分詞語,試圖加以考證——當然是淺薄的,這對方言地區年青一代的人來説——特別是中小學生,尤有必要,同時對純正與規範祖國的語言文字或許有些幫助。 [2] 

福佬話文化解析

福佬話也叫學佬話,或河洛話。河洛話也就是黃河與洛水之間的話,作為“中原遺音”,與普通話相比福佬話保留有較多古漢語成分,包括語音、語法和詞彙。 [1] 

福佬話福佬人

鶴佬人,又稱「河洛人」、「福佬人」、「閩南人」、或「台灣人」等,是近四百年來由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移居來台之移民的後代,也是通稱的「台灣四大族羣」裏面人數最多的一個族羣。
鶴佬人,是近四百年來由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移居來台之移民的後代,主要分成漳州人和泉州人兩大支。在移民初期,漳、泉之間時有械鬥,則都自稱為「本省人」、「福佬人」、或「台灣人,不再區分漳泉。在習慣上,Hō-ló自稱為「台灣人」,客家人往往認為這個語彙太具擴張性。一般的客家人則是將Hō-ló稱之為「Ho̍k-ló-ngìn」,漢字偶而根據客語音寫「學佬」或「學老人」。在過去,台灣官方喜歡用「閩南人」或「河洛人」來稱呼這個族羣,帶有源自中國的弦外之音。本文追隨施正鋒(1997,99)的用法,將Ho-lo的漢字以較為中性的「鶴佬人」來表示,借其音而不計較其義。
以語言來説,各地的鶴佬人都説近似廈門話的鶴佬話,各地雖有些微的口音之別,但都可以溝通(王明珂 1994,254)。(這是因為廈門話同樣是漳泉混合語。)鶴佬人是台灣人數最多的族羣,根據黃宣範(1995,21)的看法,其佔台灣總人口的比例達73.3%。
關於「Hō-ló」這個名詞的説明
「鶴佬」這一個詞彙,事實上是「Hō-ló」這個音的翻譯字。關於這個音相對應的漢字是什麼、是否有固有漢字,學界還一直在爭議當中。基本上,「Hō-ló」指的是一種語言的名稱,也順便指涉講這種語言的人羣。
連橫將這個音翻譯為「河洛」,並認為「Hō-ló」是「河洛」二字的訛音(見洪惟仁 1987,131)。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河洛」這個語彙也得到台灣官方的喜愛,因為這個字所影射的,是這個語言和這羣人是從中原的「河洛地區」南遷而來的,比較符合國民黨自認為是中國正統的心態。此外,國民黨官方也喜歡將這個語言稱之為「閩南語」、將這羣人稱之為「閩南人」,因為這樣也有源自中國的弦外之意。然而,根據洪惟仁(1987,131)從語音學上的考證,他卻不認為「Hō-ló」這個音等同於「河洛」(hô-lo̍k),因為「洛」字屬於入聲字 (lo̍k),而「ló」則是上聲。

福佬話分區

閩方言按其語言特點大致分為5方言片:閩南方言、閩東方言閩北方言、閩中方言和莆仙方言。
閩南方言
閩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範圍最廣的一片。包括福建省內以廈門、漳州、泉州三市為中心的24個縣市。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閩方言,基本上也屬於閩南方言 。閩南方言以廈門話為代表, 潮州話、雷州話、海南話也分別在廣東東部和海南島有較大的影響。
通行於福建省東部,包括以福州為中心的閩江下游地區和以福安為中心的山區,共18個縣市,以福州話為代表。
通行於福建省北部建甌、建陽、南平(鄉區)、崇安、松溪、政和、浦城(南部),以建甌話為代表。
閩中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中部永安三明沙縣,以永安話為代表。 莆仙方言 通行於福建省東部沿海的莆田、仙遊,以莆田話為代表。

福佬話主要語言特徵

福佬話語音方面

聲母:各地閩方言的聲母比較一致,大都只有15個,稱為“十五音”系統。不少聲母保留了上古漢語的特點:
福佬話 福佬話
a、沒有唇齒聲母f,古非敷奉聲母字口語中一部分讀為p-、讀書音則為h-(或x-),即所謂“輕唇歸重唇”。
b、古知徹澄聲母字,多讀t-、即所謂“舌上歸舌頭”。
c、古全濁聲母並奉定從澄羣字多讀為不送氣清音聲母,少數讀為送氣的也很一致。
d、古匣母部分字閩方言口語讀為k-或零聲母
e、古照組聲母字與古精組字混讀。
韻母閩方言各地在韻母方面存在着較大的差別,主要表現為:
a、閩方言的韻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音中的鼻音韻尾和塞聲韻尾。其中閩南方言保留較為完整,閩東方言、莆仙方言保留較少,閩北方言和閩中方言則幾乎已無塞聲尾韻而只有鼻音尾韻了。
b、閩方言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白異讀現象,閩南方言特別突出,幾乎文、白兩讀各成系統。
c、閩方言不少地區(尤其是閩南方言)有豐富的鼻化韻。
d、閩方言不少地區沒有撮口呼韻母。如閩南方言中的廈門、潮州、台北等地都沒有y-韻。
e、閩方言中部分地區存在着"雙韻尾"的現象,主要表現於閩東、閩北、閩中三個方言區
聲調閩方言各地都有入聲調,聲調數目6~8個,以7個為多見。閩南方言的潮州話有八聲:平、上、去、入各分陰、陽;閩北建甌話、閩中永安話都只有六聲:閩北是平、上不分陰陽,而去、入分陰陽;閩中是平、上分陰陽而去、入不分陰陽。七個聲調的地方遍佈閩南方言的廈門、台北、海南、浙南等地和莆仙方言的莆田、仙遊,以及閩東方言的福州、福安等地。閩方言中還普遍存在着複雜的音變現象,其中閩南方言、閩中方言有相當整齊的連讀變調規律,閩東方言、莆仙方言在連讀時音變涉及聲母、韻母的變化。表以潮州話兩字組的連讀變調為例。

福佬話語法方面

①名詞附加成分的運用。
人稱代詞單複數的運用。
數詞“一”和指示詞“這”、“那”的省略。量詞前面的數詞“一”或指示代詞“這”、(“那”)在閩方言中往往可以省略,量詞直接與名詞組合。例如潮州話:“張畫雅絕” (這張畫很漂亮),“只雞肥死”(這隻雞很肥)。與此相關,指示“這”、“那”不能直接修飾名詞,如普通話“這人很好”在閩方言説成“只個人很好”,不能説“只人很好”;同樣,“這書”也只能説“只本書”,不能説“只書”。
④ 形容詞-量詞-名詞的結構形式在閩方言各地普遍存在,但能和量詞直接組合的形容詞不多,最常用的是“大”和“細”(小)。例如廈門話"大隻牛"、"細泡燈"等。
⑤動詞"有" 的特殊用法。閩方言動詞"有" 的用法很多,其中之一是放在動詞的前面,表示完成時態。例如:福州話"我有收着汝個批"(我收到了你的信),廈門話"伊有食我無食"(他吃了我沒吃),台北話:"我有買"(我買了),潮州話"你有睇電影阿無。"(你看了電影沒有)。
⑥賓語提前的現象比較常見。 如"蘋果買兩斤"(買兩斤蘋果)的説法就很普遍。普通話 "主語-動詞-賓語"的句式在閩方言中常加上一個介詞"共"(或"甲"),並把賓語提到動詞前面,例如"我共汝講"(我告訴你)。
⑦動詞"去"常用作補語,表示動作行為已成為結果,相當於"已經"的意思,例如"飛去了"(已經飛了),"死去了"(已經死了),"碗破去了"(碗已經破了)。
⑧特殊的比較方式。閩方言的比較句有特別的結構,福建、台灣的閩方言多用"甲-較-形容詞-乙"表示,如廈門話"伊較懸(高)我",台北話"高雄較大新竹"。 也有簡單一點的表達方式:"甲-形容詞-乙",如福州話"伊懸(高)我"。廣東省內的閩方言(潮州話、海南話)比較的方式略有不同:"甲-形容詞-過-乙"如潮州話:"牛大過豬"。閩方言的等式比較,常用形容詞"平"的重疊來表示"一樣",如"我共伊平平懸"(我跟他一樣高)。
⑨"把"字句的表達方式。 閩方言"把"字句的表達方式是把賓語提到最前面,後面跟一個"甲伊"(把它)即:"賓語-甲伊-動詞",閩南方言片各地普遍通行這種説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