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惠女服飾

鎖定
惠女服飾,頭披花頭巾、戴金色斗笠,上穿湖藍色斜襟短衫,下着寬大黑褲。花頭巾的花大多是小朵的藍色花,襯以白底,顯得活潑、亮麗;頭巾緊捂雙頰,只露眉眼和嘴鼻,襯出惠女含蓄和恬靜的美。惠安女子的特色服飾在漢族女子服飾中獨樹一幟, 是中國傳統服飾精華的一部分,被譽為“巾幗服飾中的一朵奇葩”,具有較高的實用藝術價值民俗文化研究價值。
中文名
惠女服飾
地理標誌
福建惠安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惠女服飾基本介紹

崇武/山霞一帶的惠安女 崇武/山霞一帶的惠安女
福建惠安沿海一帶的婦女,素以吃苦耐勞、儉樸持家名聞遐邇,更以其奇異的服飾蜚聲海內外。她們主要聚居在惠安縣東部沿海的崇武、山霞、淨峯、小岞一帶,這裏山水秀麗,海闊天空,有“中國八大最美的海岸線”之一的崇武海岸,有半月灣、西沙灣、青山灣、淨峯惠女灣等中國頂級度假勝地,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曾讚美道“山石玲瓏,世所罕見,民風古樸,猶存千年來之裝飾,有如世外桃源。”惠安女雖屬漢族,但其服飾素以奇特著稱,與傳統漢族服飾迥然有別。頭披花頭巾、戴金色斗笠,上穿湖藍色斜襟短衫,下着寬大黑褲。花頭巾的花大多是小朵的藍色花,襯以白底,顯得活潑、亮麗;頭巾緊捂雙頰,只露眉眼和嘴鼻,襯出惠女含蓄和恬靜的美。可以説,惠女服飾是實用美觀的完美結合,寬褲便於涉海,打濕易幹,短衫便於勞作,挑石、補網都很方便,又可避免勞作時弄髒衣沿衣袖,黃斗笠可頂炎日,花頭巾可御風沙,而頭巾的花卉圖案和顏色,是美的選擇,增加了女性的丰采和神韻。最奇特的是惠安女的着裝,湖藍色的斜襟短衫短僅及肚,渲染其大海般的深邃與天空般的清澈,黑曠褲則寬大飄逸,褲頭只到臍下,和盤托出其穩重,表達了一種內涵豐富的着裝特色,既矛盾又和諧統一,這種追求與自然的和諧美,源於她們對周圍環境和色彩的感知,是一種體悟四季交替,陰晴風雨變化而脱穎出來的樸實的藝術,人們風趣地稱之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惠女服飾各部分之間在色彩、款式、線條、圖案等方面的配合相當協調且恰如其分,既帶有傳統韻味,又有一定的現代氣息。雖歷千年略有衍化,卻風格依存,獨具一格,引人注目,具有很強的色彩感染力,是中華民族服飾中一朵瑰麗的奇葩,為中華民族服飾增添了燦爛光輝。隨着閩南沿海地區的對外開放、經濟發達和旅遊業的飛速發展,以及文學藝術家們的攝影、詩歌、小説、戲劇電影、電視、音樂等創作,惠女服飾和惠女形象早已走出八閩,蜚聲海內外。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惠女服飾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淨峯/小岞一帶的惠安女 淨峯/小岞一帶的惠安女

惠女服飾起源

淨峯/小岞一帶的婚後便裝 淨峯/小岞一帶的婚後便裝
惠女服飾文化源遠流長,其形成、發展過程一直是中外人類學、民俗學專家關注的課題。其來源有種種傳説,仍然尚無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惠女服飾是惠安女在長期生活、生產勞作過程中,不斷汲取其他族羣的服飾因素,並與當地的社會習俗和生活、生產需要息息相關的。仔細觀察,惠女服飾的色彩與樣式和中國許多少數民族的服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她們戴上斗笠,有點像黎族人和京族人;她們短小的上衣、腰飾,特別像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服飾;惠安女喜歡穿青色的上衣,黑色的褲子,從色彩上看,和雲南水族的服裝幾乎是一樣的;還有彝族百褶裙、繡花翹頭鞋、帽子、挎包、手鐲、手環;壯族布依族的百褶裙、布依族的袖子、瑤族的紋樣等等抖很相似。另外,惠安女的黑紗、頭巾還有點像穆斯林的裝束,宋元時期,泉州是東方第一大港,蕃商雲集,其中就有大量的阿拉伯、波斯等穆斯林客商,至今,惠安尚存有一個回族鄉。逢年過節時,婦女們都梳蝴蝶型的髮式,這類似古代百越族的族徽或圖騰,這或許證明了惠安女與百越族也有着某種聯繫。在惠安女生活的這些地區也曾發現有一些古代百越民族生活的痕跡,如在崇武大岞村發現了大岞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並出土了為數不少的石錛、石斧和陶片等古人生產、生活資料。這些文物據考古分析,兩千多年前的福建地區主要是生活着古代百越族人,多為閩越人。有人考證認為,惠東人羣是古百越民族的一個分支,是閩南十八峒、蝴蝶峒的後裔。蝴蝶是其原始的族徽和崇拜對象,惠安女服飾因此在服飾色彩上蝴蝶般的豔麗華貴,集中體現在蝴蝶圖形的種種紋樣及頭飾中的蝴蝶造型等。也有人認為,從少數民族服飾和惠女服飾的比較,惠女服飾的主流是源於南蠻集團的“苗瑤系”。還有學者考證認為,崇武人種有蒙古族血統,所以惠東婦女的服飾顏色有蒙古族喜愛的顏色——綠色、黑色、藍色,如澄江漢族包頭巾等。眾説云云,但無論是如何,各民族同屬中華大家庭,服飾民俗必然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借鑑,誰先誰後早已分不清了。
崇武/山霞一帶的婚後打扮 崇武/山霞一帶的婚後打扮
關於頭飾,有説來源於明代抗倭,包頭巾不露面是為了便於戰鬥,頭插鐵製的劍形簪釵是用以殺敵和保持名節,穿戴黑黝是便於夜襲敵人等等;也有説來源於唐五代開閩王王審知的妃子黃厥,即惠安籍的“臭頭皇后”的裝束。關於頭巾來歷的種種説法,既有史實又有傳奇色彩,耐人尋味。最可靠的説法是1958年開始修建惠女水庫時,在當時艱苦的勞動中,為了遮風擋雨,穿着傳統服飾的惠安女不得不學習其他地區的婦女,戴起了頭巾和斗笠,而且惠東地區臨海風大,過去沒有植樹造林,一起風,天地混沌,飛沙滾滾,打得行人臉上火辣辣,所以,裹頭巾以防風沙,因生活和勞作的需要而沿襲了下來。另外,惠安女手臂上所戴的銀鐲和腰間佩帶的銀鏈,相傳是母系社會解體時女人被男子所鎖銬的象徵,據惠女服飾和惠女婚俗考證,惠東地區仍保留有史前時期母系社會的痕跡。關於惠女服飾的衣長僅及臍位,肚皮外露,這裏也有個傳説:有一次皇帝南巡要路過此地,地方官吏為顯其所轄庶民十分富足,於是下令打製銀腰帶繫於女人褲腰上,同時把上衣裁短以便讓銀腰帶顯露出來。此後,佩帶銀腰帶作為一種財富的象徵一直流傳下來。
綜上,惠女服飾在歷史傳承過程中,出於生產、生活的需要,融民族、民間、地方和環境特徵於一體,既有少數民族特點又獨具地方特色,可以説是古代閩越遺俗與海洋文化中原文化碰撞交融的服飾民俗產物,是研究閩越文化傳承變遷及中華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珍貴文化遺產

惠女服飾衍化

崇武/山霞一帶的少女裝 崇武/山霞一帶的少女裝
惠女服飾的發展變化有其自身固有的規律,它以適應生活和勞動為前提,並嚴格遵循自身的審美觀念,以“稱體、入時、從俗”為追求目標。據史料記載,惠女服飾的整體樣式定型於唐朝,至宋代漸趨成熟,明末清初以後,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即形成了款式奇異、裝飾獨特、色彩協調、紋飾豔麗的基本特徵。清代中後期,惠安女上穿黑色或紫色長袖挖襟衫,下穿黑色大折褲。衣長、胸、腰背寬闊,下沿稍呈弧形外展,與清代流行“大夫衫”(長式挖襟衫)類似。不同的是袖口偏窄,袖子接長,故“接袖衫”又名“捲袖衫”接袖的用意十分有趣,為的是讓新娘入洞房時提起長袖以遮掩一臉羞紅;過了3日,才在長袖一半處翻卷逢住固定。到了清末“接袖衫”各部分略為收縮,衣沿弧度加長,臂圍寬度加闊,並向外彎展,腰圍處的中式紐攀減少,兩個連在一起,袖口繞藍布邊。領圍上刺繡圖案由簡變繁,領根下方形色布改為三角形。胸、背中線兩側綴做兩塊方形黑色、深褐色綢布,其四邊各鑲接一塊三色形色布,改稱“綴做衫”。褲子為“大折褲”又名“大筒褲”,俗稱“漢裝褲”,與當時中國其它地方的漢族褲子並無多大區別。褲子一般用黑色布,也有用藍色的。褲腳寬約1.2尺,褲頭約2尺,縫一道5寸的藍色布邊。其樣式從清代中後期至今沒有多大變化,惟質料由舊時用粗布,今天改為通用黑綢布。清代末期到20世紀20年代,惠安女穿的上衣,腰胸寬大,衣襬長至膝蓋,腰間繫條百褶裙。從清朝官服、民服上可以看出有一定影響存在於惠女服飾,特別是馬甲或者一個多紐絆的背心,由於這個時期為晚清,因此對近代惠女服飾影響較大。這個時期,為了躲避見到陌生人和自己的丈夫,新婚和沒有生育的婦女蒙着黑紗,這種黑紗只有睡覺的時候才摘下來,甚至在夫妻睡覺關燈後才摘掉。當時惠安女的褲管就已經很寬大,和21世紀褲樣相似,那時婦女的頭上沒有戴斗笠和頭巾,戴的是這種重達10多公斤的頭飾。到了20世紀40年代,惠安女服飾的風格又有一次大的變化。原來過膝的上衣下襬,逐漸縮短到臂部,但是還沒有短到露出肚臍。這時期,惠安女的頭飾已變成用黑布包頭,不包花頭巾,也不戴斗笠。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惠安女的服飾有了更明顯的變化,從視覺上看,服裝的顏色變得更加明快豔麗了。藍衫黑褲和綠衫藍褲的一統天下,被新出現的細花布打破。婦女們往往把細花布當成衣料,藍或黑色的化纖布作為褲料。從式樣上看,上衣的長度不斷收縮,衣袖越來越窄小。到20世紀60年代,“節約衫”大致成形,最可信的解釋是為了讓腰間的銀褲鏈能夠顯露出來。惠安女包頭巾和戴斗笠,據説是起於1958年的困難時期。20世紀50年代後,惠安女的結婚頭飾不再是沉重的金屬飾品和黑布,而是用綢布製作的紅繡球,美觀又輕巧。在不同的時代,她們的結婚服飾也不盡相同。據説銀褲鏈最早是男人的裝戴,後來才漸漸成為女性專用的飾物,到20世紀80年代銀褲鏈廣泛流行,是結婚時男方必送的聘禮之一。80年代末,年輕女子流行穿白色的“節約衫”,白底綴些小花等圖案或者全白的,年輕人越來越時尚,年紀大的倒顯得更花了。
淨峯/小岞一帶的圓頭髻 淨峯/小岞一帶的圓頭髻
隨着時代發展,惠女服飾受外界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大。如今,穿着傳統惠女服飾的大多是年長的惠安女,年輕的惠安女多數已不再是穿着短到露出肚臍的上衣,褲子也不再是寬大的燈籠狀,只是金斗笠和五彩繽紛的頭巾依然如故,仍然是一道獨特的風景,那種奇特的格調和韻味依然經久不衰。雖然,穿惠安女傳統服飾的人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多了,但是,惠女服飾正在以另一種形式流行開來,結合了惠女服飾元素的服裝已經走上了各種舞台,它們把惠安女服飾的精髓帶到了世界各地,讓不同文化的人感受到它的獨特魅力。

惠女服飾特徵

淨峯/小岞一帶的婚飾 淨峯/小岞一帶的婚飾
惠女服飾,可分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岞、淨峯兩個類型。她們整體調和,渾樸大方,富麗堂皇。不同的是,前者斗笠較大、厚、重,笠面和尖頂有小弧度,尖頂有小棕色漆紅;後者斗笠較細、薄、輕、小,笠面和尖頂平切,尖頂沒有鑲紅棕片。前者頭巾多為藍底白花和綠底白花;後者也矇頭巾,但多為紅底白花,中青年婦女多把雙辮子折在頭頂的兩側,包上頭巾似有梭角的感覺;手上也提有竹籃。從整體上看,惠女服飾的色調柔和莊重,自上而下色調逐漸加重,給人以沉穩感。由於不論春夏秋冬,她們總是把頭包得嚴嚴實實,卻讓肚皮露在外頭,褲子又特別的寬大,民間戲稱之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衫,浪費褲。”
崇武/山霞一帶的結婚盛裝 崇武/山霞一帶的結婚盛裝
惠女服飾顏色豔麗,衣褲除太青蘭、蘋果綠、黑色以外,還有白底柳條花紋或上下綠白拼接而成的。冬春季多藍、黑色,夏季多蘋果綠、白地柳條線或兩色套裝。上身穿的是斜襟衫(截衫),又短又窄,衣身、袖管、胸圍緊束,衣長僅及臍位,肚皮外露,襯托出女性身段的曲線美;袖長不到小臂的一半且緊束,袖口滾接二環節,一環為黃或金黃色,一環花布;上衣下襬弧度為橢圓形,向外彎展至袖攏,使腰間五彩塑料絲褲帶和銀褲鏈顯耀示人,又可避免勞動時弄髒衣沿衣袖。其花紋圖案大都是不規則的細點、細紋、細塊等。下身褲子多是黑色的,也有深藍色的。褲筒甚為寬大,褲頭只到臍下。褲式腰圍小、臀圍大,褲筒為30釐米,大筒褲的褲腳則有的寬達40釐米,因其寬闊,故移步迎風搖曳飄蕩,風韻飄逸,也便於生產勞作,海水打濕、汗水浸漬,風一吹很快就幹了。中老年婦女穿的是大筒褲,褲腳寬約36釐米,褲頭為臂部的一倍寬,年輕婦女多穿褲管寬大的西裝褲,用黑色線布或尼龍布製成,只在婚禮、葬禮、回夫家或外出做客時,才穿傳統的寬綢褲。婦女婚裝則用全套黑色絲綢衣服,式樣與平日相同,但無繡飾,顯得典雅端莊。黑、藍基調上所綴繡飾,打破服裝的呆板格局;色彩不佻不亂,至為和諧,藝術效果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袖套則多為從事勞動的青年婦女所用,一般為黑、黃、藍三色,袖套上配有悦目的色彩線條和圖案,與上衣相配,更有新意。袖套除了幹活時可以保護衣袖以外,還有夏天防曬(惠女服飾衣袖較短)、冬天禦寒的作用。
褲帶上的銀褲鏈也是惠女服飾的重要內容。穿上寬筒的黑褲時,通常都用四至八條編織帶紮緊褲頭,這些編織帶一般都是用色彩鮮豔的塑料絲編織,多為紅色和藍色,圖案精巧,總寬約7至9釐米,顏色分外醒目;已婚婦女則多加上銀褲鏈,懸掛在臀部上,把腰部、臀部構成的曲線美襯托出來。銀褲鏈先前只有一兩股,最多也只三股,後來逐漸加多,增加到五股、七股不等,最多的達九股,以多股為佳。那些銀褲鏈一般是結婚時男方送給女方的聘禮,銀褲鏈越重越體面。
崇武/山霞一帶老年婦女的打扮 崇武/山霞一帶老年婦女的打扮
頭飾則花樣繁多,不同場合、不同年齡的頭飾有明顯區別。頭上的裝飾主要是頭巾斗笠。花頭巾為四方形(約66釐米),頭巾上有不同的顏色和小朵花紋圖案,白底上綴綠或藍色小花,或藍底、綠底上綴小白花,或紅底上綴白綠花,戴上頭巾時多綴上大小不同、式樣各異的塑料花,折成三角形包系頭上,有擋風防沙、禦寒保暖和保護髮型的作用,更能美化臉部,與黃斗笠搭配,十分和諧。每條頭巾的花紋均不相同,但都比較清晰、淡雅、悦目。中青年婦女的髮型相對簡單,在頭上留一束頭髻,俗稱“中撲”,“中撲”前部橫二三把彎型塑料梳子,“中撲”分兩股合“邊髻仔”編兩條辮子,在頭頂橫置一條,用別針固定,戴上花頭巾;而夏天則梳“剪頭髻”,或把辮子分散在腦後,或用假髮散於腦後兩側,不戴花頭巾,整個頭飾簡單易梳,樸素大方,頗符合其家庭主婦因勞作力求簡便的需求。未婚青年婦女頭髮則還留有劉海,頭巾與兩髻秀髮、額前劉海配搭既和諧又自然。圓形尖頂的斗笠則塗上黃漆,具有防日曬雨淋的作用。斗笠是竹子編的,斗笠上裝飾四個綠色塑料釦子,笠裏同樣裝有四個釦子用以固定兩條帶子,帶子很長,沿臉上花頭巾邊緣扎於顎尖上,餘下的部分則掛於笠下特備的紅絨絲環中,帶子多為白色,並以紅、白、綠等色絨線繡有各種圖案。斗笠兩側的邊緣綴有幾朵絹花、塑料花、絨花等,有的還在斗笠裏面夾上香紙、畫片、卡片等等。年輕姑娘一般每人都有幾頂黃斗笠,中年婦女的斗笠則基本類似,飾物較少。由於頭巾捂住雙頰下頷,把臉包得只露出眼、鼻、口狹小的一部分,而斗笠又戴得很低,熟人也很難一下子認出斗笠下的人是誰。早年有些婦女頭戴前伸黑頭罩,上作雙角獸狀,鬢插三支劍形銀簪。年老的婦女一般在腦後梳一髮髻,近似長方形,然後套上髮網,壓平,左右各插一個別子,上方和中部各插一支梅花,再圍上一條五尺長的黑巾,在髮髻邊纏繞兩圈,留着繡有綠色花紋的兩端於身後,用飾着五朵花的別針固定,並插上大塑料花,使整個髮型既莊重大方,又不失秀麗纖巧。惠安女蓄髮為髻的花樣很多,其中最令人讚歎的是“簸箕髻”和“短棍髻”。“簸箕髻”以竹片範圓框,魚骨為架,直徑約2尺許,高戴頭上,將頭髮攤開,團團敷滿,分綹扎牢,然後再插些銀指釵為點綴,形如簸箕,又似佛菩薩的毫光。由於“簸箕髻”的梳洗,起碼需三四個幫手,耗費半日,所以要兩三個月才能梳洗一次,美則美矣,卻太繁複費時,故今已不多見。
淨峯/小岞便裝、髮飾 淨峯/小岞便裝、髮飾
惠安女出門時大多戴有精製的銀手鍊,把摺疊整齊的小花帕一半綴於腰側襯衫口袋,一半露在外面;手中則提着精美的小竹籃子等。在舊社會,新婚和沒有生育的婦女蒙着黑紗,這是為了躲避見到陌生人和自己丈夫用的遮羞布。這種黑紗只有睡覺的時候才摘下來,甚至在夫妻睡覺關燈時,才摘掉,它使一些夫妻在路上相遇,丈夫都沒有認出對方是自己的妻子。此外,年長的惠安女還有在門牙兩側各鑲一顆金牙做裝飾的習俗,現已不再盛行。

惠女服飾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惠安縣文化館獲得“惠女服飾”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