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恩施揚琴

鎖定
恩施揚琴,又名恩施絲絃,主要流行於恩施、咸豐宣恩來鳳利川等地,屬湖北地方民間小曲中重要曲種之一。 [3]  恩施揚琴起源於清朝,以湘劇南劇楚調民間小調器樂曲牌經文人、樂師揉合而成。
恩施揚琴擅長於抒情,善於敍事,通俗易懂,內含豐富;唱腔押韻,音節和諧,保持了民間説唱音樂的特色。 [2]  經典劇目有《伯牙撫琴》《黛玉葬花》等。 [2] 
恩施揚琴已經呈現後繼乏人的趨勢,急需採取有效措加以扶持和保護。2008年6月7日,湖北省恩施市申報的“恩施揚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序號:Ⅴ-74。 [1] 
中文名
恩施揚琴
別    名
恩施絲絃 [2] 
遺產編號
Ⅴ-74
遺產類別
曲藝
始興年代
清代
流行地區
流行於恩施咸豐利川來鳳宣恩等周邊縣
代表人物
孫固邦、周金福
經典劇目
《伯牙撫琴》《黛玉葬花》

恩施揚琴歷史沿革

恩施揚琴發於何地,尚無一致看法。 [4] 
  • 一説是清光緒年間,有一位來自四川、人稱張先生的藝人,曾在恩施縣城組班傳藝,遂將揚琴傳入恩施。 [4] 
  • 一説是詹子範的父親,光緒年間曾任貴州遵義知府,因喜愛琴棋書畫,故從黔帶回揚琴。 [4] 
詹子範的父親將其技藝傳給詹子範,後又由詹子範在恩施組班傳授,並與張姓藝人合班演唱,方使揚琴在恩施傳播開來。
  • 一説是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弘曆南巡,在揚州舉行琴音集會,看中揚琴高節、優雅,遂將揚琴帶回宮廷。 [4] 
同治五年(1866年),四川候補通判秦雲龍(咸豐丁寨人)進京,納歌女康氏為妾,由康氏將揚琴帶入四川。 [4] 
同治十年(1871年),秦雲龍夫人劉氏回鄉,將揚琴帶回咸豐。於是揚琴便由丁寨流傳開來。 [4] 
揚琴傳入恩施地區之後,一些愛好者曾先後在恩施、咸豐、利川、來鳳、宣恩等縣建立過琴社。他們組織“堂會”(又叫“轉轉會”),定期在會友家中演唱,鄭簫齋、陸建秋、金如齋、鄧鼎卿、簡培生等人,先後到利川、宣恩與當地的揚琴愛好者交流琴藝,利川、來鳳的揚琴愛好者朱雲程、傅雲清等人也先後到恩施的揚琴愛好者劉楚南、朱和安、王思古等人家中以琴會知音,參加他們的演唱活動。恩施縣遂逐漸成為揚琴的演唱活動中心。
揚琴傳入咸豐之後,先後在秦氏家族內演唱,後擴大到至親好友,繼而又由至親好友擴展到丁寨堰塘灣秦家、青崗樹鄧家、土地坪遊家、尖山混水蕩覃家、城關“中和堂”藥鋪劉家。
1920年,楊志清身背月琴,從恩施來到利川,他善唱揚琴中的“越調”,能自彈自唱許多揚琴傳統唱段,一人可唱全本《水漫金山》。他在縣城偶遇葉松普,並受到了利川揚琴愛好者祝華封、郭愛裏、徐世成等人的讚賞,強留其在利川傳授揚琴技藝,由此促進了利川的揚琴演唱活動。而後揚琴又由利川城傳到了汪營鄉。 [4] 
1930年,咸豐的琴友曾於八月十五日在高山古廟舉行“琴會”,命名為“伯牙會”,以後定期在中秋節相邀演唱。 [4] 
1935年,來鳳的揚琴演唱活動興盛。 [4] 
活動照 活動照
1936年,利川的揚琴愛好者曾先後成立過“國樂研究社”、“壽生會”等業餘組織。
1945年,揚琴愛好者成立過“絲絃社”,曾演唱《伯牙辭琴》《水漫金山》《三難新郎》等曲目。為紀念鍾子期、俞伯牙,來鳳揚琴愛好者亦定期在八月十五中秋節,聚會演唱揚琴。與來鳳毗鄰的宣恩沙道溝,揚琴的演唱活動也十分活躍,琴友們經常相邀演唱。 [4] 
1952年,咸豐縣揚琴愛好者唐會元、吳光元、聶秀坤等,將《葬花詞》按摺子戲詞曲結構,改編成揚琴段子《黛玉葬花》。 [6] 
20世紀60年代,恩施揚琴傳入武漢。 [5] 
1964年,田野、吳光元合寫揚琴段子《白求恩贈刀》。 [6] 

恩施揚琴藝術特點

恩施揚琴表演特點

活動照 活動照
恩施揚琴表演曲目豐富多彩,文字精煉嚴整,作品開頭和結尾的詩句採用第三人稱,人物對話和情節描繪中常常夾有韻白。演出腳本的基本結構較為規範,開始用四句詞點明主題,四句詩介紹內容梗概,隨後用説白進入角色敍事,用唱詞和對話分角色行當展開故事情節,最後用四句尾詩結束交代,點出接唱曲目。恩施揚琴演唱時的樂器伴奏不必嚴格隨腔,往往採取腔繁奏簡、腔簡奏繁的方法。唱時點奏,過門重奏。鼓、尺除嚴格按板、眼演奏外,還需根據演唱內容的需要,以輕、重、緩、急的不同節奏隨腔敲擊。 [3]  恩施揚琴的演唱,不搭台、不化妝,無表演。多在夜闌人靜之時,於深宅、古廟中演唱。演員自操樂器,圍桌而坐。 [4] 

恩施揚琴音樂器械

恩施揚琴演唱時以揚琴為主要伴奏樂器,以碗琴為色彩樂器,與二胡三絃月琴京胡、尺合稱“八音”。演奏時揚琴居首,其餘樂器環圍四周。 [3] 

恩施揚琴曲牌特點

活動照 活動照
恩施揚琴唱詞以七字句(二、二、三)與十字句(三、三、四或三、四、三)為其基本句式,也有五言與雜言等句式。七言與十言多存在於板腔體曲牌之中,五言與雜言體,則多見於歌謠體曲牌及民謠小調之中。 [4]  揚琴音樂中有《正宮》《二六》《皮簧》《越調》《疊斷橋》《幽冥重》等聲腔曲牌 [4]  ,可分板腔體曲牌、歌謠體曲牌、民間小調和器樂曲牌四類。 [3]  曲目按生、旦、淨、末、醜、副、雜遞唱,劇情進入高潮或煞尾時,眾人合腔渲染氣氛。 [4] 
活動照 活動照
正宮曲牌:“正宮”又叫做“一字”。它在正官類諸曲牌中具有原板的性質。其它正宮類曲牌均由它發展演變而來。屬“正宮”聲腔的有“正宮頭子”“正宮大煞”“正宮消眼”“川北腔”等曲牌。 [4]  “正官頭子”有音無詞,是“正宮”的起板音樂。它不僅作為“正宮”的大過門使用,還常作為一個聯曲體唱段的“曲頭”單獨使用,或用在一個非“正宮”曲牌開始的唱段之前。“正宮大煞”是“正宮”這一聲腔的煞腔。它與“正宮頭子”的作用相反,“正宮頭子”用於起調,而“正宮大煞”則用於“畢曲”。它可以作為“正宮”的煞腔,也可以用在非“正宮”曲牌唱段之末。用“正宮頭子”“正宮大煞”“起調”“畢曲”,既可保留“正宮”聲腔在恩施揚琴中的主導地位,又可以增強整個唱段音樂的統一感。“正宮”可以演唱七字句式,也可以演唱十字句式。但無論哪種句式,它的節奏都十分有規律,每句均由三個詞組成,而且在每個詞組之間間以長短不等的過門。其音樂由上、下兩句構成。十字句式是七字句式行腔的某些變化和發展,這是在其基本結構內的變化發展。在恩施揚琴“正宮”類曲牌中,幾乎都遵循着“落什麼音,還什麼音”的規律,即唱腔的句尾音落在什麼音上,必須接用落音過門。 [4] 
二六曲牌:“二六”又叫“二字”。它長於敍事,富於變換,它的唱法很多,主要以生、旦、淨、末、醜不同人物性格而分。因此它在旋法、速度上(有“快二六”、“慢二六”之分)以及唱法上(有“碰板”、“讓板”之別),均有較大的變化。屬於“二六”腔系的還有“流水”(又叫“快二六”)和“黃鐘宮”。在長期的演唱過程中,由於揚琴演唱者的風格不同而產生了“二六”的不同唱法。這些差異比較大的唱腔,雖然揚琴藝人沒有把它冠以不同的名稱,但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二六”板腔體中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各種“子腔”,有的已形成脱離母體而獨立的板腔。 [4] 
“二六”和“正宮”的調式以及變換句尾音、終止音和運用過門的手法上基本相同。“正宮”二句結構的第二句最後一個音和“二六”四句結構的第四句最後一個音,雖然居於曲牌結構的終止音的位置,但在整個唱段中,它並不處於真正終止音的地位,而是仍處於週而復始的發展變化之中。因此,在一個唱段的循環反覆中,它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終止音。“二六”除了在音調上不同於“正宮”之外,在音樂結構上也與“正宮”不完全相同.“正宮”是兩句結構,“二六”是四句結構,“正宮”的上下句分為四個分句,在分句之間介以過門。而“二六”的四句基本上是一氣呵成,只在句末使用過門。 [4] 
活動照 活動照
“皮黃腔”:“皮黃腔”包括“西皮彩腔”、“西皮消眼”、“西皮二六”、“西皮一字”、“搖板”以及“二黃”、“四平”等板腔曲牌。“鳳陽調”的哭頭、導板,也是吸收了戲曲中的唱腔或借鑑了它的某些表現手法而形成的一種板腔。而“仲呂宮”則是由南戲中的“南路”與"北路"的某些唱腔糅合而成的。“草鞋板”可能與曾在同一地區流傳過的荊河戲中的“草鞋板”有着一定的親緣關係。經過借鑑其他曲藝,“皮黃腔”有新的發展,形成了恩施揚琴唱腔中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 [4] 
恩施揚琴除了“正宮”、“二六”、“皮黃腔”等板腔類曲牌之外,還有一定數量的歌謠體曲牌。在這些歌謠體曲牌中佔有重要地位的當首推“越調”類曲牌,因為它不僅有自成體系的曲牌,還有以“越調”為主幹的眾多傳統曲目。屬於“越調”類的曲牌有“越調頭]”、“越調垛子”、“越調尾”、“半邊越”(藝人亦稱“半邊月”)以及與其相穿插聯綴的“疊斷橋”、“銀紐絲”等曲牌、小調。這類曲牌因風格、形態與板腔體曲牌有異,故一般不與板腔體曲牌相聯綴。它們除了具有鮮明個性風格之外,也具有絲絃小曲的某些共性,並有着與其它絲絃小曲相似的聯接規律。 [4] 

恩施揚琴經典劇目

經典劇目
劇目題材
劇目名稱
三國題材
《修詔》
《盛日佳宴》
《貂嬋拜月》
《盤貂》
《棒打胡皇后》
《捉放曹》
《青梅煮酒》
《北門絞布》
《舌戰羣儒》
《智激周瑜》
《馬跳潭溪》
《草劍逼宮》
《走馬薦葛》
《三顧茅廬》
《單刀赴會》
-
列國題材
《伯牙撫琴》
《伯牙碎琴》
-
-
唐朝題材
《(醉罵黑蠻》
《磨房會》
《咬臍打獵》

宋代題材
《東窗修本》
《病魔掃秦》
《胡迪罵羅》
《何立回話》
民間傳説題材
《水漫金山》
《斷橋產子》
《盜靈芝》
-
借鑑小説戲曲題材
《搶傘》
《黛玉葬花》
《寶玉哭靈》
《松林解帶》
《蒼頭説媒》
《琵琶記》
《怒沉百寶箱》
《刺目勸學》
《馬前潑水》
《崔氏逼嫁》
《雙槐樹》
《盧衣順母》
創建劇目
《白求恩贈刀》
《掛紅燈》
《夜走鄔陽關》
《砥柱中流》
《榨房新風》
《送書》
《祖國處處有親人》
《土司夫人》
《一杯茶》
《腳印》
-
-
參考資料: [9] 

恩施揚琴流行地區

恩施揚琴流行於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咸豐利川來鳳宣恩等周邊縣區。 [2] 

恩施揚琴傳承保護

恩施揚琴流傳現狀

中國抗日戰爭前夕,是恩施地區揚琴演唱活動的興盛時期。抗日戰爭爆發之後,由於戰亂的影響,藝人流散,樂器散失,加之沒有職業班社、活動範圍狹窄等原因,揚琴便逐漸由盛而衰。1949年,恩施、利川、來鳳等地的揚琴愛好者,雖偶有活動,演唱過《水漫金山》《伯牙碎琴》等曲目, [4]  第四代恩施揚琴傳承人孫邦固去世後,活躍在恩施揚琴曲藝界的周金福一直在努力傳承和發展恩施揚琴,也受到了當地政府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的積極支持。但恩施揚琴並沒有生源,基本是一些老藝人或者非物質文化中心派來學習的藝人來排演恩施揚琴。所以恩施揚琴的傳承面臨一定的困難。(2016年) [8] 

恩施揚琴保護措施

2019年7月29日,文化和旅遊部公佈《曲藝傳承發展計劃》,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揚琴納入發展計劃。《曲藝傳承發展計劃》提出,到2025年,曲藝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檔案建設和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基本完成;非遺傳承人研修研習培訓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演出場所數量和演出實踐頻次持續增長,形成一批駐場演出場所和專題品牌活動。 [7] 
周金福開辦了工作室,組建了恩施揚琴班子,團隊成員主要是社區退休老人和音樂愛好者,2013年開始,在周金福的組織下,社區發動了恩施揚琴的排練、交流、展演等活動,為曲藝愛好者提供了很好接觸恩施揚琴的平台。 [8] 

恩施揚琴傳承人物

孫固邦(1941-2012),湖北恩施土家族人,國家一級作曲家、湖北省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恩施揚琴第五代傳人,代表作品有《火塘》《巴將軍》《烈烈巴人》《恩施美》。孫邦固被收入在了《中國音樂家辭典》《中國文藝家傳記》《中國曲藝家辭典》等書中,並著有專著《恩施揚琴》《中國曲藝集成·湖北卷》等。 [8] 
周金福,1957年出生於湖北恩施,14歲進入恩施文工團從事表演工作,在孫邦固的指導下,從事到恩施揚琴的工作,併成為恩施揚琴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遺傳承人。 [8] 

恩施揚琴入選非遺

2008年6月7日,恩施揚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Ⅴ-74。 [1]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恩施揚琴項目保護單位恩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演中心評估合格。 [10] 

恩施揚琴曲藝價值

恩施揚琴藝術屬於比較高雅的城鎮市民文化的一種藝術形式,歷史上沒有專業演唱團體,表演者自命高雅,只在家庭間相邀傳唱,或組建民間琴會,定期交流、聚集演唱。恩施揚琴既是外來文化與本地土家族文化交融合流的產物,又是民間典雅藝術的代表,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