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器樂曲牌

鎖定
器樂曲牌是戲曲場景音樂曲牌的總稱。器樂曲牌按宮調系統、律呂分類來體現各地各流派各自的音樂風格。
中文名
器樂曲牌
含    義
戲曲場景音樂曲牌的總稱
來    源
古老的劇種
舉    例
〔風入松〕、〔江兒水〕等
類    別
總成
正文
戲曲場景音樂曲牌的總稱。傳統戲曲中對某些特定戲劇場面,諸如喜慶、宴會、發兵、狩獵、升堂、升帳等環境氣氛的渲染,或是對某些特定舞蹈身段的烘托,往往須通過樂隊演奏一段場景音樂。這種音樂所用的曲調,一般是根據劇情需要而選用相應的傳統曲牌,稱為器樂曲牌
這種曲牌的來源大致有二:一是來自古老的劇種,如常用的〔風入松〕、〔江兒水〕等,系取自崑曲曲牌;一是取自當地民間器樂的曲調,如〔八板〕、〔八岔〕等。器樂曲牌還有南曲北曲之分。北曲較單純,南曲隨地方劇種、語言音樂、傳統風格不同而不同,如:莆仙方言區所流傳的曲牌大題“三百六”,小題“七百二”,不僅應用範圍廣,而且只要你説出曲牌,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哼出。莆仙方言區的曲,除戲曲之外,還有“師公曲”“經師曲”“鼓頭曲”“和尚曲”,農村結婚用的“金文曲”。大同小異,“題頭”基本一樣,可惜文詞曲牌卻均已失傳,戲曲劇本只用五、七言排句,偶爾派用部分長短句也不是按曲牌格律譜的。(“金文曲”中的一支“出燈金文”還偶爾保留較完整的《駐雲飛》格律。)
所有曲牌,又可依其配器形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類別。例如帶有唱詞、以羣眾齊唱形式出現,並由嗩吶加鑼鼓伴奏的曲牌,就稱為“大字牌子”;但如去掉歌詞,僅由嗩吶吹奏曲調,並加鑼鼓伴奏的,則稱為“混牌子”;倘再減去鑼鼓,僅由嗩吶吹奏的曲調,則稱為“清牌子”。以上均為嗩吶曲牌,或稱“粗吹曲牌”。倘此種曲牌不用嗩吶而改以笛子吹奏,則稱為“細吹曲牌”。上述各類又可統稱為“吹打曲牌”。
與此相對的又有“絲絃曲牌”,如皮簧劇種因用胡琴為主的絃樂演奏,故稱為“胡琴曲牌”;梆子劇種用板胡為主的絃樂演奏,稱為“板胡曲牌”。這類曲牌一般不用鑼鼓伴奏,有時只用單皮鼓或大小堂鼓擊奏花點。除此之外,絲絃曲牌也有隻用彈撥樂器演奏而不用弓弦樂器的,這是為了表現某種特定的情調,如崑曲《玉簪記·琴挑》中的琴曲〔雉朝飛〕,京劇《空城計》中諸葛亮在城樓撫琴所用的〔琴歌〕等。
此外,還有一種“幹牌子”或稱“幹念牌子”。它原是可唱的曲牌,後來改唱為念,去其曲調,僅留下鑼鼓伴奏的部分,以鑼鼓的音響節奏來襯托幹念台詞的節奏,如〔水底魚〕、〔金錢花〕、〔四邊靜〕、〔撲燈蛾〕等都屬此類。這種幹牌子有時也去其唸白,僅以鑼鼓節奏來配合舞台上特定的身段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