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恍然

(漢語詞語)

鎖定
恍然是漢語詞語。拼音是huǎng rán,意思是突然;忽然;猛然。一般和恍然大悟一起用,表示突然明白過來了。
中文名
恍然
拼    音
huǎng rán
注    音
ㄏㄨㄤˇ ㄖㄢˊ
出    處
《達莊論》
意    義
突然,忽然,猛然

目錄

恍然釋義

1、猶忽然
3、模糊不清;
4、彷彿
5、茫然

恍然出處

三國·魏·阮籍達莊論》:“恍然而止,忽然而休。”
宋·朱熹《序》:“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領者。”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三回:“光俛思半晌,恍然曰:‘君言是也。且歸爾田,俟有閒隙,然後相議耳。
清·戴名世《序》:“天下之從事於舉業者,乃恍然悔悟曏者之非,而思改其所為。”
魯迅《彷徨·肥皂》:“‘哦!今天十六?’四銘恍然的説。”
冰心《寄小讀者》八:“讀此使我恍然如有所得,又悵然如有所失。” [1] 
南朝·齊·王琰冥祥記》:“達既升之,意識恍然,不復見家人屋及所乘轝。”
宋·陳師道《次韻寄答晁無咎》:“往事不回如過雨,醉夢恍然忘惡語
明·邵璨《香囊記·趕散》:“心痠痛,念我姑,神魂茫然失舉措。”
宋·韓駒《題畫太一真人》詩:“恍然坐我水仙府,蒼煙萬頃波粼粼。”
明·歸有光《詹仰之墓誌銘》:“予與之談秀甫之為人,恍然如生,相與為淚下。”
明·方孝孺《書後》:“展卷而卧閲之,恍然如乘扁舟出入洞庭彭蠡之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