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怙惡不悛

鎖定
怙惡不悛(hù è bù quā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春秋·左丘明左傳·隱公六年》。 [1] 
怙惡不悛(怙:堅持)指堅持作惡,不肯悔改。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賓語。 [3] 
中文名
怙惡不悛
拼    音
hù è bù quān
近義詞
執迷不悟、罪大惡極
反義詞
洗心革面、改邪歸正、痛改前非 [7] 
出    處
《左傳·隱公六年》
注音字母
ㄏㄨˋ ㄝˋ ㄅㄨˋ ㄑㄨㄢ
語法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賓語

怙惡不悛成語出處

成語典源
春秋·左丘明《左傳·隱公六年》:“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1] 
最早出處
元·脱脱宋史·王化基傳》:“若授以遠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惡不悛,恃遠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訴。” [6]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怙惡不悛”。 [6] 

怙惡不悛成語故事

公元前723年,十四歲的寤生繼任鄭國國君,史稱鄭莊公。過了三年,衞國聯合宋、陳等國進攻鄭國。為了離間衞國的盟國陳國,莊公派使者到陳國去要求和好,並希望結成聯盟。 [3] 
不料,陳桓公瞧不起鄭莊公.不願與鄭國結盟。他的弟弟五父仗義勸諫説:”對鄰國親近、仁愛和友善。是立國的根本。您應該考慮到這些,答應鄭國的要求。” [3] 
但是,桓公聽不進五父的話,反駁説:“宋國和衞國都是大國,它們才是我們陳國難以對付的。鄭國有什麼作為,能把我們陳國怎樣!” [3] 
莊公得知桓公拒絕與自己結盟,勃然大怒.決定給他點顏色看看。 [3] 
公元前717年,他率領大軍攻伐陳國。桓公倉促率軍應戰,結果大敗。後來,史學家對上面這段歷史發表評論説:“友善不可丟失,罪惡不能滋長,這是針對陳桓公説的,一直做罪惡的事而不改過,最後一定會自食其果。別人是挽救不了的。 [3] 

怙惡不悛成語寓意

俗語説“小時偷針,大了偷金”,壞事雖小,但它能腐蝕一個人的心靈,日積月累,就會從量變導致質變,最後就會躍進犯罪的泥坑,成為一個可恥的“大惡”。成語告訴人們,如果作惡開始,就遏制住其發展勢頭,則不至於罪惡累累,如果堅持作惡,則會禍及四野,惡名昭著。 [2] 

怙惡不悛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怙惡不悛”指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3]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賓語。 [3] 
  • 運用示例
明·施耐庵《水滸傳》:“如將士怙終不悛,爾等軍民……速當興舉大義。” [3]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八二回:“豈得怙惡不悛,又率領羣仙布此惡陣。” [5] 
清·羽衣女士《東歐女豪傑》二回:“野蠻政府,怙惡不悛,偏要和我們為難,歷年以來,不知害了我們多少同志,説來真真令人髮指! [5] 
近代·黃遠庸《陸總理演説後之政界》:“今如諸君約,苟能痛改前非,以國家為前提,則寬其既往……如仍怙過不悛,則王麟輩一介武夫,為國家起見,惟知以武力判斷。” [3] 
近代·章炳麟《宣言書》:“必若怙惡不悛,任用狼虎,則義師所指,固當無堅不摧。” [3] 
近代·蔡東藩《清史演義》:“倘有愚民助紂為虐,怙惡不悛,天兵所到,必予誅夷,凜之慎之!檄到如律令。” [3] 

怙惡不悛成語辨析

長惡不悛—怙惡不悛
“長惡不悛”與“怙惡不悛”意義相近,兩者都有長期作惡的含義;區別在於“長惡不悛”的“長”是過去的積累,指的是長期作惡,不肯悔改;“怙惡不悛”的“怙”指的是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4-5] 
參考資料
  • 1.    張國風編著. 常用成語糾錯480例[M]. 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4.10:166
  • 2.    文心,李廣主編. 邯鄲成語典故 故事大全集[M].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2018.06:138-140
  • 3.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醜惡篇 1[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77-78
  • 4.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127
  • 5.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442-443
  • 6.    魯雲彤主編. 語文新課標同步閲讀 中華成語故事[M].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2016.09:64-65
  • 7.    怙惡不悛的解釋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