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微山湖端鼓腔

鎖定
微山湖端鼓腔又稱端公腔,是發源於山東省微山縣東平縣境內的微山湖沿湖一帶的一種漢族傳統曲藝藝術。原生態“端鼓腔”的伴奏樂器是幾面羊皮鼓,聲音單調烘托不出氣氛。“微山湖端鼓腔”演出劇目繁多、曲牌豐富、旋律優美,唱起來轉換調頗為自如,是研究古代漢族民間音樂的重要資料。列山東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文名
微山湖端鼓腔
遺產級別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批准文號
國發〔2011〕14號
批准日期
2011年5月23日
項目編號
Ⅴ-114
申報單位
山東省東平縣微山縣

微山湖端鼓腔歷史淵源

“微山湖端鼓腔(端公腔)”發源於山東省微山縣境內的微山湖沿湖一帶,它的淵源並無確切歷史文獻記載,但專家推測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鄉人儺”, [1]  是微山湖漁民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祈禱祭祀、追溯歷史、祝壽祈福、喜慶豐收的禮儀習俗。在長期的傳承與演變過程中,“端鼓腔”逐漸形成了統一的曲牌調式、統一的舞蹈表現形式、統一的演唱內容,促使這一粗獷豪放、獨具水鄉特色的漢族傳統演唱藝術逐漸走向成熟。 [2] 

微山湖端鼓腔表現形式

“端鼓腔(端公腔)”演出劇目繁多、曲牌豐富、旋律優美,唱起來轉換調頗為自如,是研究古代漢族民間音樂的重要資料。 [1] 

微山湖端鼓腔相關習俗

“端鼓腔(端公腔)”大多是在逢會設壇時演唱。一年之中幾乎每月都有會,農曆正月有燈會,二月土地會,三月聖母娘娘會,四月泰山大會,五月太平會,六月雷祖、馬王會,八月祈禱平安會,九月大王會,十二月封湖冬會、造船會等。 [2] 

微山湖端鼓腔演出程序

圖2  微山湖端鼓腔 圖2 微山湖端鼓腔 [3]
端鼓腔(端公腔)”分四節,每節又有不同的表現形態。其程序是開壇、展鼓、拜壇、請神。“端鼓腔”的演唱是一種莊嚴肅穆、虔誠祈禱式的,表演時有説有唱、有坐有舞,一唱眾幫,一領眾合,一人説眾人唱,唱詞格律與押韻方式奇巧多樣,曲調優美、熱烈,舞步輕盈別緻、步伐奇異,有“二龍出水”、“穿花”、“圓場”、“走燈”、“走八字”等,所演唱的內容要根據設壇的目的而定。 [2] 

微山湖端鼓腔唱詞內容

端鼓腔端公腔)”的唱詞內容十分豐富,可用古老的、也可用創新的方式歌唱喜慶、豐收的場景。現代的演出,無論哪場演出首先要唱的是“十謝”,一謝共產黨萬萬歲;二謝中華民族繁榮富貴;三謝北方太子座龍牀;四謝錢、心弟子來燒香;五謝行善並五嶽;六謝六甲六丁神;七謝泰山御奶奶(皇上的女兒);八謝南海觀世音;九謝九條先師女(羊皮鼓祖先)十謝滿案眾神靈。微山湖的蓮花、芡實、鯉魚、湖草、漁船等都編成了唱詞,如“蓮花開花一條腿,芡實開花噘着嘴”、“鯉魚鮜子連母生”、“白米蝦浪裏逃,竹節(蝦)草蝦順草梢”等等。 [4] 

微山湖端鼓腔唱腔特點

端鼓腔端公腔)”的地方風格較濃,其唱腔特點十分突出。唱腔結構以板腔反覆體為基礎,五聲音階的“宮”、“徵”變換的調式結構,詞格多是十言或七言的詩讚體,曲牌豐富,演出劇目眾多,整個演出包含了漢族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剪紙、繪畫等藝術形式,是一種獨特的綜合性藝術。根據戲裏不同人物特點分為生、旦、淨、醜等不同角色;在唱腔的情感上分為喜、怒、恐、思、憂、悲、哀等不同的情緒。 [2] 

微山湖端鼓腔伴奏形式

原生態“端鼓腔(端公腔)”的伴奏樂器是幾面羊皮鼓,聲音單調烘托不出氣氛。新中國成立後,健全了樂隊,增加了揚琴、笙、二胡、笛子、琵琶、三絃、中阮等樂器,特別是以高胡作主弦,用3至7定弦,聲音嘹亮、清脆,頗具水鄉風味。“端鼓腔”唯一的伴奏樂器是幾面狀如團扇的單面羊皮鼓,鼓柄約10釐米長,末端有直徑約10釐米的鐵圈,圈上套着9個小鐵環,叫“九連環”或“三環九扣”。伴奏時左手把鼓端在手中,右手用竹製的鼓籤敲擊鼓面,隨着不同的鼓點晃動下端的鐵環子會發出悦耳的聲音。 [2] 

微山湖端鼓腔代表劇目

端鼓腔端公腔)”演出劇目眾多,大體可分為三類:一是篇幅較小的段子,如:《小禿鬧房》;二是民俗性較強的中篇故事,如:《劉文龍趕考》、《張郎休妻》等;三是傳奇性較強的神話故事,如:10部神書《魏徵夢斬小白龍》、《五鬼晝夜鬧皇宮》、《唐王宮中許願》、《袁天罡長安賣卦》、《老魏徵拒詔入監》、《魏九官九歲見唐王》、《替父職九郎請神》、《闖龍宮借馬得鞍》、《魏九官巧得神鞭》、《唐玄奘西天取經》。 [1] 

微山湖端鼓腔傳承保護

微山湖端鼓腔傳承價值

端鼓腔”凝聚了微山湖區人民的才能和智慧,貫穿着微山湖區的歷史進程,保留着瀕臨失傳的湖區漢族民間藝術及民間風俗,有着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豐富的文化底藴,是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 [2] 
端鼓腔”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它以説唱為主,同時夾雜着漢族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武術、雜技、繪畫、剪紙等表現形式,整個表演活動洋溢着濃郁的遠古氣息,有着重要的文化藝術價值;它承載着湖區許多重大文化信息和原始記憶,保留着瀕臨失傳的湖區民間藝術及民間風俗,是微山湖區歷史文化見證;同時,微山湖區文化是運河文化的一部分,對研究湖區發展變化和弘揚運河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1] 
“端鼓戲”不僅能夠娛樂,更能教育人。通過端公腔故事使人們再也不義氣用事、感情用事了,但待人卻更加厚道了,民風變得也更加淳樸、文明。 [4] 

微山湖端鼓腔保護措施

2006年12月30日,微山湖端鼓腔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編號:6-9,批准文號:魯政發(2006)第149號,項目名稱:端公腔,項目類別:曲藝,申報單位:山東省微山縣、東平縣。 [5]  該劇由微山縣昭陽街道愛湖村楊家六代傳承。正在向國家申遺中。 [6]  為傳承保護微山湖端公腔這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山東省微山縣端公腔莊户劇團日前在昭陽街道愛湖村成立。 [7]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東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微山縣文化館獲得“端鼓腔”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8]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端鼓腔”項目保護單位東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評估合格。 [11]  “端鼓腔”項目原保護單位微山縣文化館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微山縣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微山縣文化館、微山縣圖書館)。 [12-13] 

微山湖端鼓腔由來傳説

微山湖端鼓腔(端公腔)起源於唐朝,在微山湖漁民中流行着不同的傳説:其中一個是,李世民在登基之前和遼國的蓋世文打了一仗,李世民為了打勝仗便許下三願,第一願派唐僧去西天取經;第二願派敗落商人劉全向閻王進瓜(很貴重的物品);第三願敬天神、地神。許下這三道願以後,打敗了蓋世文,取得了勝利,回到西京長安,坐上了金鑾殿李世民當上皇帝以後,就把自己許下的願忘了,三年過去了,專司查願的神靈發現唐王李世民不講誠信,但李世民又是真龍天子下凡,奈何不了他,於是就通過李世民最寵愛的西宮皇娘等施予懲罰。李世民一看失信缺德要受懲罰,日子不得安寧,決定搭棚唱戲還願祭奠神靈。唐王李世民把自身發生的故事編入唱詞,由那時民間藝人楊龍加以整理創作,經後代發展,曲目不斷豐富,是為“端公腔”。該劇有三百多個曲目,詞曲連續唱三天三夜都不重複。 [6] 
第二種是:唐王李世民為了給西宮李娘娘治病,許下三樁願,其中第三樁願是“敬天敬地”,李娘娘痊癒後,李世民在金鑾寶殿張燈結綵、搭棚許願四天四夜,並殺豬宰羊請“神人”唱戲。據説,這些“神人”就是從微山一帶請過去的,所唱腔調經過演變就形成了現今的端鼓腔。另一個版本的傳説是唐王李世民死後,後人為了給他超度亡魂,搭高棚、設香案、擺大供、祭壇之後唱的就是這種“端鼓腔”的腔調,當時為他超度亡魂的 “端公”就是楊龍、化鳳、沈四海、胡清、胡嵐五位祖師。 [2]  [9-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