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御臨河

鎖定
御臨河,長江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四川省大竹縣四方山系,河干上至重慶市長壽區稱沱鎮,下到渝北區洛磧鎮箭沱村與江北區五寶鎮新山村之間的長江口,約一百多公里。
御臨河流域覆蓋兩縣兩區,即四川省的大竹縣、鄰水縣,重慶市的渝北區、長壽區。上世紀50年代,河裏通行木船,把沿河兩岸的糧食、肥豬等農產品裝運出去賣到城裏,然後又將城裏的食鹽、布匹等工業品運載進來賣給當地人,是這一方人千百年來的主要運輸通道。50年代以後,逐漸有了公路,御臨河裏的木船就隨着消失了。
中文名
御臨河
外文名
yulin river
地理位置
四川、重慶
流域面積
約 3800 km²
氣候條件
温帶
著名景點
御臨小三峽
千島洪湖
華鎣山景區
河道長度
約190公里
主要支流
大洪河

御臨河主要支流

御臨河流域的幾大支流為:
1. 大洪河,發源於四川省大竹縣境內的銅鑼山脈東側,與御臨主河的源頭分屬一山兩側。大洪河流經大竹縣周家鎮,一些河源來自同心橋水庫,流經高明鎮時匯合為主河。流經天城鎮時,接入來自明月山脈的一條大支流,成為東河。
流經石子鎮、四合鎮,接入一些支流,進入鄰水縣護鄰鄉,改名大洪河,再接入來自大竹縣張家鎮的支流。流過鄰水縣興仁鎮、石滓鎮,接入一條來自石永鎮的支流,再後接入一條來自明月山的石板溪。流經八耳鎮接入一條倒水溝,流經復盛鄉接入一條清林溝,流經豐禾鎮接入一條支流。
流過長灘鄉,匯入大洪湖,有“千島洪湖”景觀,穿越黎家鄉,到重慶市長壽區洪湖鎮。從洪湖流出後,接入大盛鎮的幾條支流即匯入御臨河。
2. 白水河,發源於四川省鄰水縣的銅鑼山東側,匯合來自古路鄉、荊坪鄉、兩河鎮的幾條溪流,在關河鄉成為主河。流經袁市鎮、龍橋鄉、風埡鄉,接入來自梁板鄉的支流,到御臨鎮匯入御臨河。
3. 温塘河,發源於重慶市渝北區的大面坡(華鎣山的支脈)東側,流經茨竹鎮,穿過兩岔水庫,到統景鎮匯入御臨河。
4. 橋壩河,發源於重慶市渝北區的大面坡(華鎣山的支脈)西側,始叫方家河,流經茨竹鎮,接入華鎣山的支流,進入四川省鄰水縣高灘鎮,接入高灘河、七孔溪,在子中鄉改名橋壩河,在壇同鎮、子中鄉分界處匯入御臨河。
5. 護城河,發源於四川省鄰水縣華鎣山脈東側,流經城北鎮,穿過關門石水庫,接入獅子口水庫的支流,流經鼎屏鎮的縣城,在城南鎮匯入御臨河。
6. 西河,發源於四川省大竹縣的華鎣山脈東側,有時被視為御臨河的源頭,流經清水鎮,匯入幾條溪流在廟壩鎮成為主河,在大竹縣歐家鎮、鄰水縣太和鄉交界處匯入御臨河。
在御臨河流域的諸多支流裏,東河、西河經常被一些溪流使用,比如大洪河的支流裏也有西河。有時則分別指代大洪河、芭蕉河這東西兩大水系。

御臨河名字來源

御臨河,原叫太洪江。長江岸的太洪崗,渝北區的太洪場(原太洪鄉並洛磧鎮),都源於太洪江之名。御臨河顧名思義,,是與皇帝有關的事。,即到達或靠近的意思。御臨河的來歷源於建文帝曾到過這條河。

御臨河御臨河水系

御臨河發源於四川省大竹縣的四方山(銅鑼山的支脈),作為一條溪水流經團壩鎮,在黃灘鄉接入兩條支流,變成一條主河,名叫黃灘河。流經高穴鎮再接入兩條支流,到金雞鄉再接入兩條支流,到媽媽鎮接入一條支流。在大竹縣歐家鎮、鄰水縣太和鄉交界之處,接入了一條大支流,名叫西河,匯合而成的主河仍沿用西河之名。
進入鄰水縣後再接入一條支流,流經甘子鎮時接入鍾家河等兩條支流,流經龍安鎮時接入老馬河等兩條支流。流鄰水縣經觀音橋鎮、冷家鄉時接入兩條支流,主河改名芭蕉河。流經城南鎮時,接入來自縣城(鼎屏鎮)的護城河,流經牟家鎮時接入來自西天鄉的一條支流。
御臨河 御臨河
流經合流鎮時接入來自甘壩鄉的一條支流,此時主河已改名御臨河。在四海鄉、椿木鄉之間接入一條支流,流經壇同鎮接入一條支流。在壇同鎮、子中鄉交界處,加入一條來自高灘鎮的大支流,名叫橋壩河,形成三角灘景點。在子中鄉接入一條來自重慶渝北區大灣鎮的邱家河,然後衝開銅鑼山脈,形成御臨小三峽景區。流經御臨鎮接入一條大支流,名叫幺灘河,又名白水河,然後進入重慶市長壽區洪湖鎮。
流過長壽區洪湖鎮,進入渝北區大盛鎮、統景鎮,接入了幾條小支流,到統景鎮接入了一條大支流,名叫温塘河。之後接入一條支流後,就正式與來自大竹縣東槽、鄰水縣東槽的大洪河(又稱東河)匯合,三山兩槽的主要水系已合入御臨主河。流經麻柳沱鎮接入一條支流,流經石船鎮接入兩條支流,在五寶鎮邊緣匯入長江干流。
御臨河流域的諸多支流,皆來自華鎣山、銅鑼山、明月山三條平行山脈,是四川盆地-川東平行嶺地理構造的結果。

御臨河歷史記載

御臨河
御臨河(16張)
從《明史紀事本末》中看到,在建文帝由密道逃出南京後,有“西遊重慶,東到天台,轉入祥符,僑居西”的説法。説明建文帝逃亡到重慶,就有可能到達過太洪江,也就會有御臨河的傳説。
相傳,建文帝一行從南京逃出後,沿長江而上,一路東躲西藏,於公元1406年5月,逃至重慶江北太洪崗。取道進入太洪江,走到“沱灣”已疲憊不堪,見得此處峽谷深深,洶湧澎湃的河水從峽谷衝出,兩岸峭壁,樹木參天,是一處隱藏避難的好地方。此時,建文帝對復位之念抱以絕望,於是吩咐將士,把兵器棄於“沱灣”,由此更名為“箭沱灣”(現在箭沱村的來歷)。馬匹放於大山,由此得名“馬嶺坪”(今五寶鎮駐地)。見五堡大山有“五堡”環繞是“寶地”,令部分將士隱居於五堡山,後人便將“五堡場”改為“五寶場”,就是如今的五寶鎮。  在五寶鎮大樹村15社,有座川祖廟(已作民房),面朝御臨河,據當地人説,“川祖廟”以前叫“驛龍廟”,建於明朝時期,相傳建文帝逃亡時在此廟內隱居過。
御臨河
御臨河(5張)
建文帝逃亡到達太洪江沱灣後,穿越懸崖峭壁的洞溪峽,沿河西岸逃奔鄰水縣幺灘。途中夜宿江北隆興一小廟,黎明起身,行至場外橋邊,察覺後有追兵將近,便返回小廟,藏於神龕下石洞中,因而得以脱險。小廟後來取名為“龍藏寺”,經擴建後又更名叫“龍藏宮”,由此“隆興場”也改名為“龍興場”,就是沿襲至今的龍興鎮。
筆者1976年至1977年,在當時的統景區龍安公社(後改鄉併入統景鎮)工作時獲悉,該社有個滾珠村,位於御臨河畔,村邊有個河灘叫滾珠灘,設有一個糧站叫滾珠糧站。相傳,建文帝以“僧”的穿戴逃亡來到河灘上,又渴又飢,見河水清澈見底,魚兒戲水遊蕩,便伏下身去喝水解渴,不慎頸上佛珠掉落水中,佛珠隨河水流滾而去,由此得名滾珠灘。民國5年在此設立“滾珠場”,後來為村,就是沿用至今的滾珠村。
在滾珠村上游十幾裏,是黃印鄉(現撤併)。傳説建文帝逃亡時走到這裏,在河壩上歇腳,打開包袱取行李,被旁邊一農夫看見。那包袱裏面有一個用黃綢包着四四方方的東西,像似一顆大印,便傳得更離奇。從此,那塊河壩就取名叫“黃印壩”,後來建鄉,命名為“黃印鄉”,這大概是黃印鄉由來的一種説法。
建文帝的結局,成一謎案,而御臨河的來歷,也只是一個傳説。然而,如今的御臨河,風景如畫,河上架起了一座座跨河大橋,沿河公路四通八達,旅遊開發錦上添花。上有統景“温泉世界”,下有御臨鎮“排花洞”風光,中有龍興古鎮歷史民俗文化遺產,還有復盛“御林山莊”。據説,正在設計開發“復盛御臨河風景旅遊區”。

御臨河建文帝

建文帝,乃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1398年朱元璋病逝,21歲的朱允炆繼承了祖父的皇位,改年號為“建文”。建文帝即位後,便推行“寬政”、“減賦”、“鋭意削藩”。由於“削藩”策略失誤,而失去帝位。歷史上有“自焚”之説,有“出亡”之説,成為明史第一大謎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