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達墓

鎖定
徐達墓位於南京玄武區太平門板倉街192號,為明代開國功臣之首、中山王徐達的墓葬,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徐達逝於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追封中山王,諡武寧,賜葬鐘山(即紫金山)之陰。徐達墓195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7月3日與明孝陵一起成為世界文化遺產,2006年5月與其他明初功臣墓一併與明孝陵合併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徐達墓
館藏地點
南京市玄武區太平門外板倉街190號 [3-4]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9:00-17:00
景點級別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價格
免費 [1]  [4] 
著名景點
“明中山王神道”牌坊
神道石刻
徐達家族墓葬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南京市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可

徐達墓陵墓佈局

徐達墓風光(1)
徐達墓風光(1)(18張)
徐達墓坐北朝南,面對鐘山,墓園規制宏偉。入口處立“明中山王神道”牌坊,此牌坊系1984年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委員會按原來的形制複製的。神道長約300米,牌坊後為神道石刻。現尚存神道碑1塊,石馬、石羊、石虎、武士、文臣各1對。“御製中山王神道碑”是明代功臣墓中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塊。碑通高8.95米、寬2.2米、厚0.70米,該碑分為三部分:上為浮雕雲龍文碑額,正中刻篆體“御製中山王神道碑”字;中為碑身,刻有朱元璋親自撰寫的碑文,共28行,2000餘字,記載了徐達一生的功績,文中標有句逗,這在古碑中極為罕見;下為龜趺碑座。
神道的終點是墓冢,為徐達夫婦合葬墓,下用塊石壘砌,上為封土。墓冢前有其後人所立石碑,上刻“明魏國公追封中山王諡武寧、夫人謝氏之墓”。在徐達墓的東西兩側原為徐達家族墓葬。
1965年至1983年,為配合當時南京天文儀器廠基本建設,南京市博物館先後對徐達家族墓進行了發掘清理,共清理墓葬11座。其中徐達第三子、長孫、五世孫墓出土有墓誌,同時出土了大量珍貴隨葬品,為研究明朝的文化提供了寶貴實物資料 [2] 
2011年4月,南京林業大學南大山工地內發現徐達第六代孫、錦衣衞指揮僉事徐君敍的夫婦合葬墓,出土眾多精美文物,引起轟動。

徐達墓神道碑文

徐達墓
徐達墓(2張)
“朕惟帝王之有天下,必有名世之臣秉忠貞,紛威武以輔佐成一代王業,是以生有顯號,歿有贈典,子孫世有爵祿,與國同休於無窮焉。今開國輔運推城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傅、魏國公、參軍國事徐達,以智勇之姿,負柱石之任。曩因元季之亂,挺身歸朕。朕實資爾智略,寄爾心腹,以統百萬之師。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櫛風沐雨,功爵苦辛。迨朕正位大寶,論功行賞,是用爵爾上公,賜以重祿,仍總戎於朔方,纖塵不掠。信乎,為我朝之元勳也。方期天賜遐齡,以享非常之報。孰知將星一殞,而爾躬逝矣。慨念今昔,朕豈能忘?雖然死生人道之常,今爾功在宗社,名垂竹帛,光照前人,賞延後世,可以無憾矣。追封之典,可不舉乎?特追封中山王,諡武寧,贈三世皆王爵,妣皆封王夫人。”

徐達墓人物簡介

徐達墓風光(2)
徐達墓風光(2)(15張)
徐達(1332---1385),字天德,濠洲(今安徽鳳陽)人。明朝開國元勳。早年隨朱元璋起義,屢建戰功。1364年,朱元璋在應天府(南京)稱吳王,封徐達為左丞相,併為大將軍率兵征戰。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大明,以應天府為都城,徐達因功勳卓著被封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光祿大夫、太傅、中書右丞相,並封為魏國公。相傳朱元璋曾賞給徐達一幅對聯:“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徐達病逝後,被追封為中山王,諡武寧,賦葬鐘山之陰,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皆第一。
朱元璋:“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張廷玉:“明太祖奮自滁陽,戡定四方,雖曰天授,蓋二王之力多焉。中山持重有謀,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無以過之。開平摧鋒陷陣,所向必克,智勇不在中山下;而公忠謙遜,善持其功名,允為元勳之冠。身依日月,剖符錫土,若二王者,可謂極盛矣。顧中山賞延後裔,世叨榮寵;而開平天不假年,子孫亦復衰替。貴匹勳齊,而食報或爽,其故何也?太祖嘗語諸將曰:‘為將不妄殺人,豈惟國家之利,爾子孫實受其福。’信哉,可為為將帥者鑑矣。”

徐達墓背景介紹

明功臣墓是明太祖朱元璋孝陵的附葬墓,現存並能確定墓主的有徐達墓、吳良墓、吳楨墓、常遇春墓、仇成墓和李文忠墓等,這些墓大多存原墓碑和墓道石刻。
徐達墓位於中山西北寧棲街,靠花園路一端。坐北朝南,是與夫人的合葬墓。東西兩側原來是徐氏家冢,後來都被佔用,只留徐達墓以祭奠這位人物。入“明中山王神道”牌坊,就是神道碑,據説是明代功臣墓神道碑最高的一座,保存得很完好。碑文是朱元璋撰寫,全文帶標點,在古碑中非常罕見。但歲月斑斑,已看不清楚。神道旁邊有幾尊翁仲石獸。走上長長的神道,一丘不高的封土,草木茵茵,一座墓碑,松柏立於周圍,十分寂靜。徐達一生戰功豐偉,生前封魏國公,賜死後追封中山王,配享太廟,功臣廟位列第一,幾百年後尚有人祭奠瞻仰。
沿寧棲街往東北方向,約五分鐘路程可到李文忠墓,坐西朝東。現存墓園比徐達墓園規模大。神道碑位於神道北,原因至今未知。墓道石刻和享堂遺址尚存。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年少時就從軍,戰功頗豐,封曹國公,後來勸誡太祖少殺功臣而受斥責,抑鬱成疾,四十六歲就病逝,死後追封歧陽王,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位列第三。

徐達墓交通信息

可乘11、68、118、313路等公交車到花園路站下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