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爵

(歐洲爵位)

鎖定
歐洲君主制國家中,英語的Prince用作爵位時常翻譯為“親王”。王夫的封爵也是親王。
中文名
王爵
外文名
Prince
定    義
歐洲爵位
翻    譯
親王

王爵簡介

英語的 prince 有多重意思,常常被譯作皇子或王子,但有時候 prince 只是一個封給君主家庭成員、或君主父母家族成員的爵位,而擁有該種爵位的人稱為親王。親王可能只是一個名號,但亦可能統治一塊封邑或名義上擁有一塊封地(Principality / Princedom)。
英文的prince借用了法語同一詞語,沿自拉丁語的princeps,是primus(第一)和capio(統治)的結合,意思上是元首第一公民的意思。此稱謂最早出現於古代羅馬共和國羅馬元老院的領導人稱為首席元老(princeps senatus)。屋大維凱撒奧古斯都)成為首席元老之後,將任期變成終身,稱為元首制,實質上成為第一任羅馬皇帝。而當各地總督在暑休或參與祭祀慶典的時候,屋大維派其孫兒們暫代總督職位,他們亦被稱為元首(princeps)。而羅馬帝國滅亡後,中世紀歐洲各國國王冊封自己的親屬,稱作親王(prince)。
親王的稱謂在不同地方和時代有不同含意,身份和權力皆有不同:

王爵親王

親王第一種意思是指血統上是皇帝或國王的直系家族成員,有時亦指其父母的家族成員。在英國,女王的丈夫稱為Prince consort(王夫),亦通稱為親王,如菲利普親王。而皇位的候選繼承人則通常譯為儲君或皇太子(crown prince)。儲君通常是皇帝或皇后的長子,傳統上被授以威爾士親王的名號。親王並不擁有土地,但部份親王同時是公爵Duke),名義上統治一塊領土稱為公國(Duchy)。例如威爾士親王同時是康沃爾公爵,而皇帝的次子是親王,也是約克公爵

王爵封地的統治者

親王另一種意思是擁有領地的君主。在後拿破崙時代,在法國及其附近地區,親王通常是爵位較低,但擁有一小片實質領土的統治者。例如摩納哥公國(Principauté de Monaco)的君主為摩納哥親王。同樣是君主立憲制安道爾公國(Principat d'Andorra ),奉法國皇帝(或後來的法國總統)以及加泰羅尼亞烏赫爾教區主教為共同統治的親王(co-princes)。Principat的準確譯名為親王國,但常常被譯為公國,與Dukedom或Duchy混淆。
在德語地區,親王和公爵是分開的,親王(prinz)只用來稱呼皇子或王子,或其世襲的後代;而元首(fürst)是統治一塊領土的君主,兩者在英語皆被混淆地譯作親王(prince)。親王的名稱中間加上“馮”(von)字,代表貴族血統,如著名的鐵血首相奧托·馮·俾斯麥 ,其姓氏馮·俾斯麥(von Bismarck)即是其家族世襲的親王稱號。在國王之下,擁有領地的元首(fürst)之中,最高的爵位稱為大公(德語:Großherzog;英語:Grand Duke),其領地稱為大公國(德國:Großherzogtum;英語:Grand Duchy),其次為公爵公國。北歐、中歐及東歐地區均沿用類似的分類,如盧森堡大公國、立陶宛大公國
各地的親王常常由皇帝、國王或羅馬天主教教宗冊封。這種制度源自中世紀的封建制度,如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由教宗冊封,皇帝可以冊封領土下的國王(King)和親王(Prince)。後來教廷勢力衰退,各國及親王國基本上是世襲,而羅馬之王(rex Romanorum)實際上由各德意志國王及親王推舉,再由教宗加冕成為神聖羅馬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