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英瑾

鎖定
徐英瑾,男,漢族,1978年出生於上海,2004年6月於復旦大學哲學系獲得哲學博士學位。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赴意大利羅馬慈幼大學留學,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赴美國聖母大學加爾文大學訪學。2009年被評為年度社科新人。代表作《心智、語言和機器——維特根斯坦哲學與人工智能哲學的對話》。研究領域為現代西方哲學 [1]  [4-5]  曾榮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科史哲青年著作獎、思勉青年原創獎等。
現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重大社科項目“基於信息技術哲學的當代認識論研究”首席專家。 [4] 
中文名
徐英瑾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78年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上海哲學界唯一入選的全國百優博士論文
2015年獲中國首屆“科史哲青年著作獎
思勉青年原創獎
代表作品
《維特根斯坦哲學轉型期中的“現象學”之謎》,《世界秩序是需"重建"抑或"改良"?》
性    別
學    位
博士

徐英瑾人物簡介

徐英瑾 徐英瑾
徐英瑾,男,1978年生,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2004年獲復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導師是俞吾金先生。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哲學、認知科學哲學、英美心靈哲學,以及一般意義上的英美分析哲學。徐英瑾強調哲學論證與具體的經驗科學研究之間的結合,對人工智能等新興學科領域的思想前提與方法論基礎進行反思。2009年獲上海十大社科新人稱號。
主講的英語課程“心靈哲學”獲得上海教委留學生專用課程項目的資助;英語課程“理解日本哲學”即將在英國網絡教學平台FUTURELEARN上面世,這是復旦第一門文科領域內的英語慕課課程,國際學生的選課人數已經超過九千。
主要著作曾獲2006年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是上海哲學界唯一的全國優博獎。長篇著作《心智、語言與機器——維特根斯坦哲學與人工智能科學的對話》(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75萬字)2015年獲得首屆全國“科史哲”唯一一個科史哲青年著作獎,並獲得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優秀著作二等獎。該書核心章節之一曾獲得上海哲社評獎論文類一等獎。該書另外一個核心章節的英文版本曾經在美國著名科學哲學雜誌(AHCI與SCI均收錄)”SYNTHESE”上發表。
獲得的基金項目主要有,國家社科青年一項(已經結項),國家社科一般一項(在研),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基於信息技術哲學的當代認識論研究”(首席專家,是復旦文科領域最年輕的國家社科重大項目負責人,在研),全國優博後續資助項目(已經結項),霍英東青年基金項目(已經結項),另外還獲得上海曙光學者項目、上海科創項目等地方基金。 [6] 

徐英瑾人物經歷

徐英瑾教育經歷

1996年02月—1999年06月 復旦大學哲學系(本科)
1999年02年—2004年06月 復旦大學哲學系(碩博連讀
2002年07月—2003年06月 意大利羅馬慈幼大學哲學系(研究生交流生) [4] 

徐英瑾工作經歷

2004年09月—2007年09月 復旦大學哲學系,教師,講師
2007年09月—2013年10月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師,副教授
2013年09月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師,教授
2007年08月—2008年05月 美國聖母大學哲學系,博士後,副教授 [4] 

徐英瑾學術兼職

2015年05月 中國知識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2016年06月 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
2017年06月 日本西田哲學研究會,外籍會員 [1]  [4] 

徐英瑾研究方向

從事人工智能哲學、英美分析哲學的研究。 [4] 

徐英瑾課題項目

(1)2016年10月—2021年10月,基於信息技術哲學的當代認識論研究(15ZDB020),國家社科重大課題,首席專家
(2)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對於人類推理謬誤之認知機制的跨學科研究——以合取謬誤為典型(15013),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項目,唯一承擔人
(3)2013年10月—2019年2月,自然語言的智能化處理和語言分析哲學研究(13BZX023),國家社科一般項目,負責人
(4)2013年10月—2018年10月,機器翻譯中的哲學問題(13SG11),上海曙光人才計劃,上海教委,負責人 [4] 

徐英瑾學術成果

徐英瑾代表著作

(1)《唯物論者何以言規範——一項從分析形而上學到信息技術哲學的跨學科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2)《認知成見》,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
(3)《語境建模》,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
(4)《心智、語言和機器——維特根斯坦哲學與人工智能哲學的對話》,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 [2]  [4] 

徐英瑾代表性論文

(1)認知科學視域中的康德倫理學(徐英瑾、劉曉力),中國社會科學,2017(12:52-71)
(2)塞爾對海德格爾“視角主義”的批評(徐英瑾),哲學研究,2007(5:53-58)
(3)Iki and Contingency: A Reconstruction of Shū zōKuki’s Early Aesthetic theory (Yingjin Xu), Asian Philosophy, 2018(28(3):-277-294)
(4)Why is the HusserlianNotion of “Intentionality” Needed by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Yingjin Xu), Philosophical Forum, 2018(49(4):401-425)
(5)The Troublesome Explanandum in Plantinga’s Argument Against Naturalism (Yingjin Xu),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 2011(69(1):1-15)
(6)The Frame Problem, the Relevance Problem, and a Package Solution to Both (Yingjin Xu, Pei Wang), Synthese,2012(187(S1):43-72)
(7)What Does Fodor’s “Anti-Darwinism” Mean to Natural Theology? (Yingjin Xu),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1(6(3):465-479)
(8)Does Wittgenstein Actually Undermine the Found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Yingjin Xu),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6(11, Issue(1):3-20)
(9)對於倫理學研究中的生物學進路的五重辯護(徐英瑾),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109-122),人大複印
(10)京都學派與黑格爾美學之間的貌合神離(徐英瑾),社會科學,2016(2:115-130),人大複印
(11)胡塞爾意向性理論與人工智能關係芻議(徐英瑾),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5:66-76),人大複印
(12)“歷史唯物主義”何以是一種“唯物主義”——一種基於隨附式物理主義的解答(徐英瑾),學術月刊,2014(9:18-29),人大複印
(13)如何奠定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哲學基礎”——一種基於“藴相殊”理論的重構方案(徐英瑾),學術月刊,2017(9:25-38),人大複印
(14)對於“感受質”之“不可言説性”的一種自然主義解釋(徐英瑾),自然辯證法通訊,2014(4:15-22),人大複印
(15)原型論對“家族相似”論的形式化方案芻議(徐英瑾),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5(4:16-24),人大複印 [4] 

徐英瑾獎項榮譽

(1)2006年,《維特根斯坦哲學轉型期中的現象學之謎》,教育部,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一等獎)
(2)2009年,《維特根斯坦哲學轉型期中的現象學之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3)2009年,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社科新人(一等獎)
(4)2012年,《一個維特根斯坦主義者眼中的框架問題》,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5)2015年,《心智、語言和機器》,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心智、語言和機器》 《心智、語言和機器》
(6)2015年,《心智、語言和機器》,全國科史哲青年著作獎評委員會,科史哲青年著作獎(一等獎)
(7)2016年,《語境建模》,上海市哲社優秀成果評獎委員會,上海市社科優秀成果著作獎(一等獎)
(8)2019年,張世英哲學獎評獎委員會,張世英哲學獎青年獎(一等獎) [4] 
(9)2022年1月,徐英瑾的《心智、語言和機器——維特根斯坦哲學和人工智能科學的對話》(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榮獲第五屆思勉青年原創獎 [7]  [3] 

徐英瑾社會任職

中國知識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2018年擔任“世界哲學大會”人工智能分會場主席。 [4] 

徐英瑾人物評價

思勉原創獎管理委員會認為:“徐英瑾的《心智、語言和機器——維特根斯坦哲學和人工智能科學的對話》是現代外國哲學領域的鼎力之作,創新性地在維特根斯坦哲學與人工智能科學之間搭建了一座互為裨益橋樑,在國內哲學界和人工智能研究領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其學術創新性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為當前和未來中文世界深入思考和探討人工智能的哲學基礎及相關哲學問題開啓了一個起點,也準備了初試的平台。”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