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彭蘭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鎖定
彭蘭,女,1966年10月出生,博士,入選過教育部2006年“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和北京市社科百人工程。
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4-5] 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湖南師範大學“瀟湘學者”講座教授。 [1] 
中文名
彭蘭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6年10月
性    別
職    稱
教授

彭蘭學習經歷

彭蘭 彭蘭
1984.09——1988.07 長沙鐵道學院(現中南大學電子工程系計算機軟件專業 工學學士
1989.09——1991.07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專業第二學士班 法學學士
1996.09——1999.07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專業在職研究生 文學碩士
2001.09——2004.06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專業在職博士 文學博士

彭蘭社會任職

彭蘭人物榮譽

* 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008)
* 中國人民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2008)
彭蘭 彭蘭
* 入選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2008)
* 《中國網絡媒體的第一個十年》獲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2007)
* 《網絡多媒體新聞》獲中南地區大學版協優秀圖書一等獎(2007)
* 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6)
* 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2006)
* 中國人民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2005)
* 中國人民大學教學優秀獎(2005)
* 寶鋼優秀教師獎(2004)
* 《網絡傳播概論》獲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2004)
* 中國人民大學校十大教學標兵提名獎(2003)
* 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2002)
* 《網絡信息製作與發佈》獲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優秀文字教材二等獎(2002)
* 中經報聯獎教金(2001)
* 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00)
* 華為獎教金(2000)
* 中國記協“新中國新聞事業五十年”百篇優秀論文獎(1999)
* 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 [2] 

彭蘭研究方向

網絡傳播、新媒體、媒介融合。

彭蘭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數字傳播技術應用(2009年被評為國家級並北京市級精品課程)、多媒體信息傳播、網絡新聞編輯、網絡互動管理等。
研究生課程:網絡傳播研究、新媒體研究等。

彭蘭學術成就

*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對網絡傳播及新聞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項目《數字時代新聞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 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中國互聯網新聞傳播的結構、功能與效果研究》(第二負責人)
* 國家社科重點項目《網絡傳播對傳統新聞傳播理論與實踐的衝擊與影響》(參與)
* 北京市教委《網絡傳播教學體系及教學方法研究》
* 北京市委宣傳部《關於互聯網新聞跟貼的調研》
* 杭州市委《杭州和諧社會研究》(參與)
* 中國人民大學《網絡傳播專業課程體系研究》
* 中國人民大學《網絡新聞業務規律及發展前景研究》
* 中國人民大學《網絡媒介發展與中國社會人的變革》

彭蘭人物著作

* 《網絡傳播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
* 《中國網絡媒體的第一個十年》,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
* 《助理網絡編輯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年8月
* 《點擊美國在線》,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年4月
*《網絡傳播案例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
《網絡傳播概論》(第5版) 《網絡傳播概論》(第5版)
《網絡傳播概論》(第5版) [6]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3年9月

彭蘭翻譯作品

* 《網絡新聞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 《網絡研究——數字化時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新華出版社,2004年1月

彭蘭代表論文

* 《數字化時代的BBC》,《國際新聞界》,1998年第4期
* 《透視網上聊天》,《光明日報》,1999年7月28日
* 《網絡帶來的變革》,《中國記者》,1999年第10期
* 《重新認識互聯網》,《中國記者》,2000年第5期
* 《網絡與跨文化傳播問題初探》,《國際新聞界》,2000年第6期
* 《網絡中的人際傳播》,《國際新聞界》,2001年第3期
* 《關於大陸互聯網站外來文化傳播狀況的實證研究》,《國際新聞界》,2002年第1期
* 《什麼是真正的多媒體報道》,《中國記者》,2003年第1期
* 《網絡新聞傳播結構的構建與分析》(上)、(下),《國際新聞界》,2003年第1期,2003年第3期
* 《香港網絡媒體發展概況》,《國際新聞界》,2004年1期,《世界華文傳媒年鑑》,2003年
* 《主流化與邊緣化——中國網絡媒體發展的雙重軌跡》,《中國記者》,2004年第5期
* 《中國互聯網展望——技術變革與發展動向》,《亞洲傳媒研究》,2004年
* 《中國網絡新聞十年六大變革》,《網絡傳播》,2005年第1期
* 《RSS挑戰網絡信息生產與消費》,《中國記者》,2005年第12期
* 《新一代互聯網:再次改寫的新聞傳播景觀》,《傳媒》,2005年第12 期
* 《新媒體:大有可為的公共信息平台》,《中國記者》,2006年第2期
* 《從新一代電子報刊看媒介融合走向》,《國際新聞界》,2006年第7期,《複印資料?新聞與傳播》,2006年第11期
* 《媒介融合時代的合與分》,《中國記者》,2007年第2期
* 《網絡文化發展的動力要素》,《新聞與寫作》,2007年第4期
* 網絡新聞專題編輯系列之一、之二、之三《中國編輯》 2007年4期、5期、6期
* 《三極格局下的中國互聯網新聞傳播——中國網絡媒體的結構特徵》(第二作者),《國際新聞界》,2007年第6期
* WEB2.0.在中國的發展及其社會意義《國際新聞界》2007年10期
* 傳播者、受眾、渠道:博客傳播的深層機制《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11期
* 關於數字媒體內容管理體系建立原則的思考《國際新聞界》2007年11期
* 個性化與社會化:網絡信息消費的雙重趨勢《國際新聞界》2008年3期
* 中國網絡媒體高速發展的兩個特別要素 中英互聯網圓桌會議上的主題演講(中英在互聯網領域第一次政府級別的對話會議)2008年3月
* 新技術條件下的網絡行為變化趨勢《中國記者》2008年8期
* 媒介融合趨勢下的傳媒變局《新聞戰線》2008年7期
* 現階段中國網民典型特徵研究《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11期
* 網絡媒體發展的中國特色《改革開放與理論創新——第二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文集》2008年12月
* 網絡時代的網民素養《國際新聞界》2008年12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