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震

(清華大學機械系教師)

鎖定
張震,清華大學精儀系、機械系 助理研究員、副教授 [1] 
2007.10 - 2009.10: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機械工程系(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博士後。2009.11清華大學精儀系、機械系 助理研究員、副教授
中文名
張震 [1]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職    業
教師
學    位
博士

張震教育背景

2007.08: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 OH) 電子工程系 博士;
2003.08: 美國範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 機械工程系 碩士;
2001.06: 清華大學 精儀系 碩士;
1998.06: 上海交通大學 儀器工程系 學士 [1] 

張震工作履歷

2009.11至今: 清華大學精儀系、機械系 助理研究員、副教授;
2007.10 - 2009.10: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機械工程系(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博士後 [1] 

張震學術兼職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動態系統與控制學部(ASME Dynamic Systems & Control Division) 會議編委;
國際會議ASME Dynamic Systems Control Conference 編委、專題分會副主席;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 會員;
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 會員;
國際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長期審稿人;
國際期刊Automatica 長期審稿人;
國際期刊ASME Transactions on Dynamic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長期審稿人;
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 長期審稿人;
國際會議IEEE Conference on Decision and Control 長期審稿人;
國際會議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 長期審稿人;
國際會議ASME Dynamic Systems Control Conference 長期審稿人 [1] 

張震研究方向

- 動態系統建模和控制及其在機電系統和製造過程中的應用;
- 時變系統的目標跟蹤和擾動去除問題,特別是基於轉角變化的系統;
- 自適應控制; 機電一體化; 數控技術; 醫療器械;汽車推進系統 [1] 

張震主要貢獻

主要研究動態系統建模與伺服控制理論及其在機電、電液壓系統中的應用,特別是解決高速、變轉速系統中的高精度目標追蹤和擾動去除問題。 [1] 
(1)時變系統輸出調節問題的理論框架:為使被控系統能夠追蹤(或去除)由更廣泛、更復雜動態系。所產生的信號(或干擾),通過擴展內模原理(Internal Model Principle),建立了一套時變系統的伺服控制理論,並系統地闡述了“系統浸入”概念(System Immersion)在構建時變內模控制器中的關鍵作用。
(2)時變重複控制理論:旋轉系統在變轉速的情況下,如何控制執行機構系統的輸出以跟蹤基於轉角變化的信號,其中信號不隨時間週期變化。提出了一套系統可行的時變跟蹤控制器的設計方法論,從而開闢了一條能夠系統地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以上工作是實現“機電一體化汽車動力總成”的使能技術。
在研項目: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時變系統跟蹤控制理論” 項目負責人;
- 清華大學自主科研專項“時變重複控制及其應用” 項目負責人;
- 腫瘤靶向精確放療設備關鍵技術研究與功能驗證樣機研製;
- 02重大專項“65-45nm銅互連無應力拋光設備研發”項目中的“超低下壓力CMP系統控制”;
- 南通科技“數控機牀高速進給系統”。
完成項目:
- 無凸輪式發動機可變氣門執行機構系統的控制,美國通用汽車研發中心/明尼蘇達大學資助;
- 時變系統的魯棒和自適應伺服控制問題,美國空軍研究室/空軍研究辦公室資助 [1] 

張震獲獎記錄

2009美國控制學會專題分會最佳論文獎 [1] 
參考資料
  • 1.    參考資料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2017-03-22[引用日期2017-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