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震

(焦作新材料職業學院名譽校長)

鎖定
張震,男,漢族,教授,1963年10月生,河南鄲城人,1986年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河南大學地理教育專業本科畢業,河南大學教育學原理碩士。河南機電職業學院原黨委書記、河南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兼任國家、省、市三級督學。 [1-3]  [9] 
現任焦作新材料職業學院名譽校長。 [10] 
中文名
張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南鄲城 [3] 
出生日期
1963年10月 [3] 
畢業院校
河南大學 [1] 

張震人物履歷

1986年7月至2005年6月,在河南省教育廳工作; [3] 
2005年6月,在河南機電職業學院工作,歷任校長、黨委書記 [3] 
2023年12月,卸任河南機電職業學院黨委書記 [9] 
2024年2月,受聘出任焦作新材料職業學院名譽校長。 [10] 

張震主要貢獻

張震帶領河南機電職業學院全體教職工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克難攻堅”的“機電精神”,積極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融體制、融體系、融課程”“產、學、研、創”“三融四境”辦學模式,推動學校實現了快速發展,走出了“機電速度”,為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貢獻了“機電智慧”,提供了“機電方案”。榮獲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傑出校長,全國機械行業職業教育卓越貢獻人物,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專家,河南省教育廳優秀管理人才等榮譽,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河南日報、河南電視台等新聞媒體曾多次報道。 [4] 
張震帶領河南機電職業學院全體教職工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克難攻堅”的“機電精神”,趟出了一條具有“機電特色”的“機電道路”,為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和建設製造強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高技術技能型人才。 [4] 
2008年,張震提出了“從市級文明單位到省級文明單位、從老校區到新校區、從中職到高職”第一次“三大跨越”奮鬥目標。2008年7月,龍湖新校區開工奠基;2009年11月,新校區建成並投入使用;2011年3月,學校榮獲省級文明單位稱號;同年4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成立河南機電職業學院。學校形成了“建工廠式學院、辦產業式專業、開發技術式課程,培養應用型人才”“三式一型”的辦學模式。 [4] 
2012年,張震又提出了“從千人規模到萬人規模、從高職到示範性高職,從大專到聯辦本科”第二次“三大跨越”的奮鬥目標。經過幾年的改革發展,學校2014年被評為河南省品牌示範性高職院校;2015年在校生突破萬人;同年與洛陽理工學院聯合開設本科專業。 [4] 
2017年8月,張震提出“爭創國家級文明單位、應用型本科、世界一流職業院校”第三次“三大跨越”的奮鬥目標。2017年11月,全省職業教育攻堅二期工程推進現場會在河南機電職業學院召開,張震在會上作典型發言;2018年2月,在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上張震再次作典型發言。2019年創省級文明校園(標兵)單位,2019年有10名學生赴德國交流研學。為不斷深化“三融四境”辦學模式,2019年張震再次提出了職業教育的“線場模式”。 [4] 

張震人物成就

一、帶領全校師生闖出一條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創新推出建工廠式學院、辦產業式專業、開發技術式課程、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三式一型”新模式;勇敢探索融體制、融體系、融課程與產、學、研、創有機結合的“三融四境”辦學模式;大力推進分佈式辦學,開創職業教育的“線場模式”;為河南乃至全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機電方案”。 [5]  推動學校實現了新老“三大跨越”,為河南乃至全國職業教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奠定了基石 [1] 
二、引領河南機電職業學院實現了“從老校區向新校區、從中職向高職、從市級文明單位向省級文明單位”“從千人規模向萬人規模、從高職向示範性高職、從大專向應用型本科(聯合培養)”的兩大跨越,使學校成為全省乃至全國職業教育高校的佼佼者。 [5] 

張震人物榮譽

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傑出校長;
全國機械行業職業教育卓越貢獻人物;
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專家;
新中國成立70週年“河南省突出貢獻教育人物”; [6] 
2014年榮獲“河南省教育廳優秀教育管理人才”; [7] 
2019年榮獲“河南大學鄭州最美校友”; [1] 

張震任免信息

2018年4月,河南省政府發佈一批人事任免通知,免去張震的河南機電職業學院院長職務。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