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東蓀

鎖定
張東蓀(1886年12月9日—1973年6月2日),原名萬田,字東蓀,曾用筆名“聖心”,晚年自號“獨宜老人”。出生於浙江杭縣(今杭州市)。張東蓀是在中國傳播社會主義思潮最早的宣傳者之一,因而受邀參與中共上海發起組。可當他發現自己信仰的社會主義並非歸屬於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時,便又最早退出上海發起組。從此,他與中國共產黨保持着若即若離、時親時疏的關係,但在總的趨勢下,他是中共信賴的朋友。
歷任南京臨時政府大總統府內務部秘書、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部部長兼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及上海私立光華大學教授、中國國家社會黨中央總務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及中央常務委員、學海書院院長、國民政府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等職。著有《道德哲學》《認識論》《科學與哲學》等。1973年6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中文名
張東蓀
別    名
萬田,聖心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浙江杭縣
出生日期
1886年12月9日
逝世日期
1973年6月2日
畢業院校
日本東京帝國大學
出生地
浙江省

張東蓀人物生平

早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帝國大學。
畢業後回國,1912年初任南京臨時政府大總統府內務部秘書。後加入梁啓超等組織的進步黨。
1916年又參加研究系,任該會機關報《時事新報》主編,同時任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部部長兼教授。
1919年在北京創辦《解放與改造》雜誌(後更名為《改造》),在五四運動期間宣傳基爾特社會主義,反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挑起關於社會主義問題的論戰。
1920年與梁啓超等成立講學社。後任國立政治大學、上海私立光華大學教授。
1927年後到北平燕京大學任教授,主講哲學,鼓吹新康德主義,反對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歷史唯物主義
1932年4月,與張君勱等在北平秘密召開中國國家社會黨籌建會,出版並主編《再生》雜誌,宣揚國家社會主義,參與國民黨當局發動的文化“圍剿”。
1933年4月,中國國家社會黨正式成立,被選為中央總務委員,是該黨主要領導人之一。
1934年到廣州創辦學海書院,任院長。抗日戰爭時期一度被日本侵略者拘禁,釋放後從事著述,曾任國民政府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1941年冬參加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4年改稱中國民主同盟,被選為中央委員、中央常務委員。抗戰勝利後, 任中國民主同盟華北總支部主任委員。
1946年1月,作為民盟代表之一出席重慶政治協商會議。8月,國家社會黨與民主憲政黨合併組成中國民主社會黨,為主要領導人之一。在此前後曾著文反對蔣介石獨裁統治,宣揚走中間道路。11月,反對民社黨參加偽國大,宣佈退出民社黨。
1947年秋轉移到香港。
1948年5月,與中國民主同盟領導人一起擁護中國共產黨召開新政協的號召。
1949年春進入解放區抵達北平,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國會議,被選為全國委員會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等職。
1973年6月因病在北京逝世。
主要論著有《道德哲學》《認識論》《科學與哲學》《多元認識論重複》《階級問題》《知識與文化》《思想與社會》《理性與民主》等。 [2] 

張東蓀人物事件

毛澤東發話:按內部矛盾處理
1935年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在巴黎《救國時報》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中共中央《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這個宣言很快傳到國內,張東蓀閲讀後,立即產生共鳴,最先響應《八一宣言》,並發表《評共產黨宣言並論全國大合作》。1938年5月,他和他的學生葉篤義來到武漢,與中共領導人周恩來董必武等就抗日問題交談,表示將利用自己燕京大學教授的身份,回到北平與中共合作,為抗日救亡作出自己的貢獻。
張東蓀為中共做了許多有利於抗日的工作。他回憶:“七七”事變後,中共華北局地下工作人員“與我聯繫,1938年我去漢口參加參政會,當時因為看到參政會並沒有大作用,而且又怕後方苦且又丟不下家,於是自己覺得還不如回燕京來做一些切實的工作,當時我通過王君做了兩件事情,一是送學生去解放區,一是送醫藥去”。
抗戰勝利後,他既反對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和官僚資本,又不贊同用革命方式推翻國民黨統治及剝奪地主土地重新分配的做法,主張應折衷於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建立“一個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中間的政治制度”,這就是“中間性的政制”,即“在政治方面比較上採取英美式的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同時在經濟方面比較上採取蘇聯式的計劃經濟與社會主義”。
張東蓀多次與北平軍調部的中共代表葉劍英、徐冰等接觸,並讓葉篤義作為聯繫人,以保持經常性的聯繫。1947年3月,他和符定一還就時局問題,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次年4月27日,毛澤東專門給中共北平市委書記劉仁寫了一封指示信,讓其轉告張東蓀等:“我很感謝他們的來信,他們及平津各位文化界民主戰士的一切愛國民主活動,我們是熱烈同情的。”並請張東蓀和符定一參加籌備新政協。
平津戰役開始,張東蓀多次勸説北平國民黨軍最高長官傅作義與中共談判,以和平方式代替軍事方式,不能讓戰火毀滅古都的燦爛文明。經過他的努力和奔走,傅作義同意中共提出的和平條件,北平和平解放。張東蓀對自己為此所作的貢獻,深感自豪,自以為“生平著書十餘冊,實不抵此一行也”。
在新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張東蓀不僅是大會主席團成員,還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但他就是不理解親蘇反美的“一邊倒”外交方針。書生氣十足的他甚至幼稚和可笑到企圖冒險向美國方面表示,中國無意與美國為敵,美國千萬不能把戰火燒到中國。他與同美國有聯繫的王志奇聯絡,讓其將自己的意思轉告美國,試圖充當中國和美國的“調人”。但這一來可闖了大禍,民盟內部對張東蓀進行了反覆批判,並開除出盟。在有人要以“叛國罪”將其逮捕法辦時,毛澤東出來説了話,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養起來 [3] 
張東蓀名義上還是北大哲學系教授,但開始賦閒在家。於是,他便整日養花蒔草、賦詩遣詞,打發時光。“文革”狂飆襲來時,這種平靜終被打破。1968年1月,一些人以“特務”的罪名,將他與長子張宗炳一同逮捕。張東蓀被關在北京復興門鐵道醫院。1973年3月,張東蓀的夫人在醫院與之見了面。此時,距離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發表上海《聯合公報》已經1年有餘。當他從夫人那裏知道這一消息時,非常高興。
1973年6月,張東蓀走完自己的一生,享年87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