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敷

鎖定
張敷,南朝宋官員,吳郡人,劉裕任命他為世子中軍參軍,官至黃門侍郎。
中文名
張敷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景胤

張敷人物生平

張敷,是吳郡人氏。
宋高祖劉裕看到他,一見投緣,任命他為世子中軍參軍,受到接見提拔。
永初初年,被提拔為秘書郎。他曾在省中值宿,中書令傅亮長期顯貴,位居權要,聽説他很好學,特地去拜望他,張敷卻卧在牀上不起來,傅亮生氣地離去了。
張敷的父親張邵去湘州,他棄官跟隨父親一起去。宋太祖因而任命他為西中郎參軍。
元嘉(年號)初年,他當上員外散騎侍郎,兼任秘書丞江夏王爵號)義恭鎮守江陵時,任命他為撫軍功曹,後來轉任記室參軍,升遷為正員郎。
張敷升任黃門侍郎,始興王劉濬後將軍司徒左長史。未及拜授官職父親在吳興亡故,服喪後共有十多天,他才喝一些水,喪葬事辦完,他仍然不吃有鹽的菜,於是傷損瘦瘠而得病。伯父張茂度每次曉論勸止,張敷就更為悲痛,哭得死去活來。張茂度説:“我本想勸你節哀,可是你更加悲痛。”從此不再去勸他。不到一年,張敷就死了。時年四十一歲。

張敷史書記載

《宋書卷四十六 列傳第六》 [1] 

張敷人物評價

琅琊顏延之寫信給張茂度,哀悼張敷説:“賢侄少年時遵循正道,成人後懂得事理的精要。他那清雅氣質,是天然形成的。自從我與他會面言談以來,便結下忘年之交,近年雖然因路途遙隔。但是彼此經常通訊問候。我這個垂暮之人,希望再見他,從而得到寬慰愉快,豈料他尚在中年就溘年長逝。得到噩耗,我內心的悲悼之情,比對一般人加倍傷痛。您家教敦厚周全,張敷更是一家之寶,一旦喪失,又能以什麼排遣心懷。”他被敬重到如此程度。
宋世祖即位,下詔説:“已故司徒左長史張敷,存心貞正,立身簡樸,自幼便對樹立良好風範。因誤傷過度而去世,孝道淳厚已極,應該追加表彰,用以回報美德。可以被追贈侍中。”

張敷家族成員

他是吳興太守張邵的兒子。

張敷軼事典故

張敷生下來母親就死了。當他長到幾歲時,有一天問他的母親在哪裏,家裏人跟他説他母親死了,並跟他解釋説什麼是生和死,張敷雖然是小孩子,但是他就表現出思念他的母親的模樣。到了十幾歲時,尋求母親的遺物,都已施送散失,只得到一把扇子,於是將扇子封藏。每到感傷思念時,就打開盒子對着扇子流淚。看到姨母,就悲傷抽泣。他的性情很像一個正宗的貴族,很有風韻,他很喜好讀莊老類的著作,又很擅長寫議論文,年少的時候就很有名氣。
劉義恭跟隨宋太祖選拔一個優秀的和尚,等到找到那個和尚準備派遣時,恰逢張敷放假完畢回江陵,太祖跟那個和尚説:“張敷正要去西邊,我命令他載你去。”等到張敷辭行時,皇上跟他説:“撫軍將軍需要一位有道行的僧人,你可以讓他住在後艙,一路上也有人説話。”張敷卻不領旨,拒絕説:“我不喜歡跟煩雜的人一起走。”皇上很不高興。
中書舍人狄當、周赳一同掌管機要事務因為張敷是同在中書省任職的名門世族,兩人商量去拜訪他。周赳説:“如果我們去拜訪,他卻叫我們吃閉門羹,還不如不去呢。怎麼可以輕易就去拜訪他呢?”狄當説:“我們已經都是員外郎了,何必擔心不能同坐。”張敷先設兩張坐榻,離開牆壁三四尺,當狄當、周赳兩位客人就座時,張敷喚僕人説;“移開我的坐席,遠離來客。”周赳等人變了臉色離去。他就是這樣地自我標榜。他還很擅長音樂禮儀,能夠懂得音節的輕重快慢變化。與人道別時,握手説:“盼你常來信。”餘響久久不斷。張家的後人都羨慕仿效,其源就是出自張敷。

張敷後世紀念

宋世祖將他的居地改名為孝張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