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威

(革命先烈)

鎖定
張威(1902-1928),廣東陸豐人。海陸豐農民運動主要領導人之一。陸安師範畢業。1923年參加海陸豐農民運動。1924年到廣州參加革命政府舉辦的學習班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隨東征軍回陸豐。1927年參與領導海陸豐三次武裝起義。曾任陸豐縣代縣長、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陸豐特別支部書記、陸豐縣委和紫金縣委書記、陸豐縣暴動總指揮等職。1928年8月被捕犧牲,年僅26歲。 [1] 
中文名
張威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廣東陸豐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1928年
畢業院校
陸安師範

張威人物生平

張威,陸豐縣東海鎮遊槎村人,1902年出生。
少年時在縣立第一高小讀書,1923年夏畢業於海豐陸安師範。
1924年夏秋之交進入廣州國民政府政治訓練班學習,並參加了毛澤東同志主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第四期學習,同年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5年春,國民革命軍舉行第一次東征。張威以二十四情報組組長身份,被派回陸豐蒐集情報,策應東征軍。同年五月社會主義青年團陸豐特支成立,張威擔任書記。在艱苦的革命鬥爭歲月裏,張威逐步鍛鍊成長為海陸豐革命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陸豐縣農會成立時,張被選為縣農會執委、宣傳組織部主任,他還兼任國民黨陸豐縣黨部代表。1925年農曆九月,張威由農會公舉代任陸豐縣縣長,同年11月初辭去縣長職,專事陸豐團特支書記。
1926年1月調任廣東農民協會汕頭潮梅海陸豐辦事處工作,同年5月回陸豐繼任縣團特支書記。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張威與海陸豐地委(中共海陸豐地方委員會)宣傳委員李國珍一起積極籌劃暴動,並領導了“五一”武裝起義,被選為臨時政府委員。後由於敵劉炳粹進攻,張威率隊退出陸豐城,堅持在牛路、東山村等附城地方鬥爭,後轉入新田參將府,聯絡紫金劉琴西,組織新田、河口等地農軍準備反攻陸城,9月參與領導第二次奪取政權鬥爭,再次被選為縣政府的執行委員,退出縣城後,具體負責組織陸豐人民策應南昌起義軍工作。10月,工農革命軍陸豐團隊成立,張威任陸豐團隊副團隊長,與譚國非等配合紅二師領導第三次起義。起義後被選為陸豐縣蘇維埃政府主要領導成員之一、中共東江特委委員、中共陸豐縣委書記。同年12月調任紫金縣委書記。
1928年夏,任海陸惠紫四縣軍事暴動委員會陸豐總指揮。每次戰鬥,張威都衝鋒陷陣,身先士卒。
1928年3月,敵人入境後,張威奉命回陸豐,領導陸豐人民進行鬥爭。儘管當時一片白色恐怖,但張威毫無畏懼,繼續活躍在陸豐的各個村莊,聯絡組織新一輪的暴動。6月17日,張威與蔡俊赴陸豐東南佈置夏季暴動工作;7月18日,張威不幸在南塘潭頭被國民黨軍逮捕。 [2]  [4] 

張威軼事典故

張威少年先鋒

張威年少時在縣立第一高小(即現龍山中學)讀書時就接觸到五四運動新思潮,一九二二年暑假與鄭鏡堂(鄭重)、黃振新、陳自強、顏國璠等進步青年一起發起,於同年十二月正式成立陸豐協進社,團結進步青年,傳播新文化,學習研究馬克思學説,以後又暗中聯繫各地轉入秘密活動的農會,與不法貪官污吏進行合法的鬥爭。提出:“願同志共犧牲!驅馳城狐社鼠清陸城,堅我宗旨,竭我血誠,共祝吾陸光榮!”的口號,積極傳播反帝反封建新文化。
為引導羣眾關心國家、社會,協進社抓住當時民眾對公營織布廠賬目不清意見大的情況,發動了清算公營織布廠賬目的鬥爭。該廠經理彭少山長期舞弊貪污、中飽私囊,無賬可查。他作賊心虛,聞訊挾賬潛逃。清賬鬥爭雖未達目的,但繼任該廠總經理陳輔民攝於協進社的羣眾威望,不得不親自拜訪鄭重、張威等協進社領導,説明賬目的來龍去脈,要求分清責任,並表示今後經營賬目如實逐日進賬,以便民眾檢查監督。自此以後,協進社便載譽陸城,蜚聲社會。在風起雲湧的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期,張威不僅是學生運動的領袖,也是陸豐社會革新活動的倡導者。
一九二四年夏秋,張威受組織推薦到廣州國民政府政治訓練班學習,在廣州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他是在黨的直接領導下,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政治立場來開展工作,鬥爭的方法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提高。一九二五年春國民革命軍舉行第一次東征,委派張威以二十四情報組組長身份,先回陸豐偵察敵情,發動、組織農民、原協進會會員策應。東征軍到達海豐的第二天,張威就到海豐向周恩來、彭湃彙報敵情分佈情況,同時彙報陸豐已秘密組織“十人團”“貧人黨”等農民組織,充當嚮導、偵察、挑夫等支前工作,一些農民已準備了土槍、刀、尖串準備參加戰鬥。兩次東征,陸豐農民“實際參加”、“積極參加”“出的力很大”。廣東省第二次農民代表大會的報告及決議案提出:“……革命軍第二次出兵東征,惠陽、海陸豐、五華、紫金一帶幾萬農友,在一塊兒與革命軍共生死,……”張威是陸豐支援東征的組織者。
一九二七年陸豐的革命形勢真正是風雲突變,五月一日舉行海陸豐起義,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較早的以革命武裝反抗反革命武裝的鬥爭。這次起義一舉佔領海豐、陸豐兩縣城,及兩縣全部區鄉,這在廣東省是沒有的,證明海陸豐的革命基礎確實是非常雄厚的。後被白軍反撲,起義隊伍600人槍轉戰湘贛以期與仍然保持國共合作的國民革命軍一起推進國民革命,以致這支革命的有生力量遠離海陸豐。九月,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部隊先後來到海陸豐,加強了工農武裝力量,趕走反動派,十一月十三日,在東海孔廟舉行蘇維埃成立大會,張威主持,彭湃作政治報告。會議形成沒收土地、鎮壓反革命、改善工農兵生活等八大施政綱領,是全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後,敵人反撲,蘇維埃退出縣城。但鬥爭一直沒有停止。作為全縣武裝鬥爭領導人的張威,在這場急風驟雨的鬥爭中表現出非凡的才幹和堅強的鬥志:攻打碣石城、進攻捷勝城、攻打楊作梅保安隊、鎮壓反革命、年關暴動擴大根據地,到一九二八年二月,海豐、陸豐、惠來、潮陽、普寧、五華、紫金革命根據地已連成一片。一九二八年三月敵人入境後,張威任海陸惠紫四縣軍事暴動委員會陸豐總指揮,回陸豐領導陸豐西北人民進行鬥爭,六月十七日與蔡俊赴陸豐東南佈置夏暴鬥爭,七月十八日在南塘潭頭村不幸被捕。 [4] 

張威救周恩來

一九二七年周恩來在陸豐金廂脱險,這是中國革命史上一件大事。而據後來統計,當年在陸豐脱險的有:周恩來、葉挺賀龍、劉伯承、聶榮臻、徐向前等30多位少將以上軍階的領導人。在所有歷史資料中都沒有出現張威參與營救工作的記載。也許在那鬥爭艱難且危險的特殊環境中,沒有人留意去寫下史料、或根本無法寫下史料,倒是通過其他史料互相印證,張威不僅參加了當年的營救行動,而且是整個營救行動的領導者和組織者。
一、當時陸豐的黨組織是健全的且有戰鬥力的。這從一九二七年十月二日周恩來特派劉立道來海陸豐徵集二千兵員和募集一萬銀元這一指令執行的情況就可看出,當時用兩夜一日的時間就徵集到800人,四日上午出征,同時三十人挑籮擔送大銀,説明當時陸豐的黨組織是健全的有戰鬥力的;
二、史料記載,幾天後的十月八日,周恩來入住黃秀文家,隨即,黃秀文將首長患病需要治療,治療後要出海脱險的情況向當時在東南片指導工作的陸豐縣委委員、宣傳部長陳谷蓀彙報。從史料上這珍貴的幾個字的陳述中,可知接下來的整個營救工作是由陸豐縣委組織和領導下實施的,時任陸豐縣委書記的張威是營救工作的核心領導。
三、周恩來乘船脱險是一套無縫對接的系統工程,每一個環節非縝密策劃安排不能成功。當他身體康復可以出海了,因金廂沒有可通航香港的大船,是由洲渚村的赤衞隊員黃明東預先到海豐的大湖僱請一條可載五噸的“彪刀”船,約定深夜開到金廂對開海外的“烏礁”腳下等待,約定向海岸照三下手電為號,用小船將周恩來接出來,在“烏礁”腳換乘大船,僱船費一百個大銀。這一系列工作不是一個普通赤衞隊員黃明東所能做到的,特別是一百個大銀的船費不是一個小數目,不是黃明東敢拿主意的。另,筆者近日在遊槎村調查中,瞭解到這一百個大銀是張威派遊槎村的赤衞隊員送到金廂的。所以,筆者認為當時陸豐黨組織負責人張威是領導組織了整個營救行動。 [4] 

張威廉潔奉公

張威出生於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因父親早逝,家境更加貧寒。傳説在龍山中學讀書時,上午10點多,也就是一般家庭做午飯的時候,他在龍山上往家裏眺望,若看到家裏的煙囱有冒煙,他中午就回家吃午飯;若沒冒煙,他就不回去了,因為他知道母親沒米下鍋了,於是只能忍着飢餓在學校自習。
正是童年貧窮的生活經歷,培養了他同情窮人、心繫勞苦大眾的革命理想。1925年,他參加國民革命軍東征,趕走反動派後,於1925年農曆九月,由農會公舉代任陸豐縣縣長,開始掌握全縣革命政權的財政大權。過後組織發動了三次陸豐武裝暴動,打土豪、分田地,繳獲了偽政府、地主、漁霸很多金銀,他把這些金銀運到激石溪作為革命經費,儲藏在幾間房子裏。
金銀成堆,大權在握,張威又是如何使用這些錢的呢?
1925年省港大罷工,身在陸豐的張威時刻關心着運動的進展,如此規模的運動,持續時間不知多長,聲援、鼓勁和經濟支持是至關重要的。張威命黃振新和另一位同志,各帶1000個大銀元去廣州支援。黃振新在汕尾港乘船時被陳炯明的爪牙認出並被捕,後被殺害;另一位同志將1000個大銀元帶到廣州沙面交給罷工總部,受到罷工委員會領導人蘇兆徵鄧中夏的接見,並安排他向罷工工人講話,表達陸豐人民支持罷工的鬥爭精神,鼓舞士氣。1925年11月4日的省港罷工委員會機關刊物《工人之路》刊文稱:“昨陸豐縣農民協會代表,特攜來一千元助罷工伙食……蘇(兆徵)委員長特登台答謝,並謂農友此一千元,抵得資本家十萬。”
1927年9月18日,參加南昌起義的部隊到達廣東境內的大埔縣,此時起義軍僅剩1萬餘人。為補充兵力,周恩來特派劉立道(畢業於黃埔軍校,曾在陸豐教練農軍)前往海陸豐,擬招兵2000人,並請中共海陸豐縣委支持招兵費用。10月2日下午,劉立道趕到海豐黃羌圩,見到中共海陸豐縣委書記張善銘。海陸豐縣委、東江革委(東江革命委員會)在聽取前委要求海陸豐募兵籌款的緊急要求後,認為這是關係到南昌起義軍成敗的大事,當即決定取消原定於10月5日調集農軍進攻縣城,牽制前方敵軍,迎接起義軍入境的計劃,以東江革命委員會名義分頭髮動海陸豐羣眾,募兵籌款,決心招足3000人,籌集1萬餘元,從人員上、經濟上全力支援南昌起義軍。海陸豐人民的革命熱情十分高漲,他們日夜盼望南昌起義部隊能順利進入粵東,並相信對於“海陸豐是有很大幫助的”,因此積極響應號召,僅一天時間,海陸豐兩縣趕來報名參軍者達一千餘人。4日早晨,劉立道和林道文(海豐農軍大隊長)就帶領第一批新兵700多人出發,經河田取道揭陽河婆前往湯坑。同時,組織了30名挑夫,挑着銀元經普寧趕赴汕頭。
1927年10月,病癒的周恩來要從金廂渡海前往香港,時任陸豐縣委書記的張威會同汕頭市委書記楊石魂組織策劃了整個營救行動,為確保周恩來能安全到達香港,他花100個大銀元僱請了一條大噸位的“彪刀”船。
為革命的需要,張威大手筆地花出幾萬幾千銀元,毫不吝嗇,但他自己的花費又是怎樣的呢?
張威出身貧寒,他與兄長張祖耀投身革命時,弟弟張仙佳才幾歲,家庭就靠母親耕地維持。雖然他當了民選的縣長、縣委書記,掌管着大量金銀財富,但他卻公私分明,捨棄自己個人應得的報酬,無私地投身革命。 [3]  據遊槎村老幹部張清俊介紹,張威的母親生前曾跟人講起:張威當了縣長,只給過她二個銀元。 [4]  1925年國民革命軍第一次東征期間,他與兩位戰友回到家中看望母親,拿了一個銀元給母親,讓她去買點食物,中午招待兩位戰友在家吃飯;再一次是1927年年底,在隨部隊開拔前夕,他回家辭別母親,他想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回來,於是拿出一個銀元給母親。一個銀元在當時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350~500元。兩次共兩個銀元,這就是大革命時期陸豐共產黨的縣委書記、縣長拿回家裏的全部財富! [3] 

張威堅貞不屈

1928年7月18日,張威不幸在南塘潭頭被國民黨軍逮捕。敵人抓到張威這位陸豐共產黨組織的領導後,彈冠相慶、邀功請賞,將他關押在國民黨“剿匪”團部,即龍山中學的魁星樓中,山前山後由重兵把守。
先是由團長吳俊聲來“唱紅臉”:“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見甚幸!先生一表將才,文韜武略,乃濟世良才。前聽奸言,誤入歧途。在下惜才,只要迷途知返,報效黨國,既往不咎,來我軍中出任副官,從此飛黃騰達,光宗耀祖。”張威不為所動。
敵人誘降不成,便露出兇殘本性。“殺人魔王”陳少岐上場,對張威嚴刑拷打。張威堅貞不屈,怒眼橫視!
1928年夏天,國民黨重兵佔據縣城,中共工農武裝、紅二師活躍在農村和山區。張威被捕後,陸豐地下黨組織、激石溪徐向前領導的紅二師武裝力量加緊部署營救方案。敵人也清楚當時的鬥爭形勢,認為張威是陸豐農運的一面旗幟,能扳倒這面旗幟就能達到瓦解共產黨陸豐武裝力量的目的。
在鬥爭的艱難時刻,軍心士氣是至關重要的,作為陸豐武裝力量領導人的張威也明白這一點。敵人看威逼利誘無效,就將張威的母親抓到獄中,要她勸降。張威牽着母親的手説:“娘,兒不孝了!”張母原本就胸中積着深仇大恨,因為她的大兒子、東海農民赤衞隊隊長張祖耀,不久前正是被白匪殺害的;現在二兒子張威又身陷白匪囚籠,被打得遍體鱗傷,更使她悲憤交加。張母是深明大義的人,聽了張威這話,她已清楚下一步的結局是怎樣的,此情此景使她心如刀割。作為母親,誰都希望兒子能活下來,但她清楚兒子所走的道路是對的,不可能為求活命苟且偷生。她是農村婦人,不善言辭,也沒有豪言壯語,只跟張威説:“你勿掛心,我會帶好仙佳(張威的弟弟)的!”
至此,敵人對張威已無計可施了。而革命武裝策劃營救張威的風聲越來越緊,為防夜長夢多,在張威被捕半個月後的8月3日(農曆六月十七日),國民黨終下毒手要將張威殺害。行刑當日,國民黨還抱着誘降的幻想,在龍山的八角亭中備下紙筆,將張威押到亭裏,劊子手陳少岐像鬼一樣嚎叫:“寫下悔過書,放你去做人;不然,千刀萬割去做鬼!”八角亭四周圍滿了人羣,有學生、老師,還有化妝成羣眾的地下黨同志。張威覺得,這是向組織表達心聲,號召同志們繼續戰鬥的難得機會。於是,張威走到紙筆前,淡定地站住,因雙手被綁,他用腳指夾筆在反動派為他備下寫悔過書的紙上寫下:“母親大人:兒死矣,為革命而死,死得光榮!”鏗鏘語言,有力地回擊了反動派的勸降。最後,張威同志英勇就義,時年26歲。
彭湃聞此噩耗,悲痛欲絕,含淚寫下“為民前鋒”四字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陸豐縣人民政府將八角亭命名為“張威烈士紀念亭”,陸豐人民永遠懷念他! [2] 

張威後世紀念

張威紀念亭位於龍山頂龍山中學校園內,原名為“龍山六角亭”,建於1926年,亭為土木結構,六角形。1928年8月3日張威在此英勇就義,就義前在此亭寫下遺書“母親大人:兒死矣,為革命而死,死得光榮”。1987年11月,陸豐縣人民政府將此亭修葺一新,立匾將該亭命名為“張威紀念亭”。 [5]  1997年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定為“汕尾市黨員教育基地”。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