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國珍

(廣東省海豐縣籍烈士)

鎖定
李國珍(1902-1931),廣東省海豐縣人。1925年2月在廣東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海豐縣農民協會宣傳部主任、中共海陸豐地委宣傳部長,成為海陸豐農民運動的一位領導人。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他奉命到武漢向彭湃、惲代英彙報工作,後隨中央領導同志參加南昌起義。1929年春,他與設在廈門的中共福建省委取得聯繫,翌年春被選為福建省委委員,不久擔任省委宣傳部長,奔波於泉州、莆田、福州一帶巡視工作。1931年3月25日,設在鼓浪嶼的省委機關遭敵破壞,李國珍和楊峻德等同志被捕,5月1日凌晨被敵殺害於廈門禾山。 [1-3] 
中文名
李國珍
別    名
李谷珍
國    籍
阿富汗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1931年
出生地
廣東省海豐縣

李國珍人物生平

李國珍早年經歷

李國珍,又名谷珍,1902年3月11日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他少年時期聰明好學,15歲便跟隨彭湃參加“羣進會”組織的進步活動,17歲考入粵軍軍官講習所。畢業後,在汕頭駐軍任班長,目睹舊軍隊的腐敗憤而棄職,改當小學教員。1921年10月,李國珍與林鐵史黃鼎臣等東渡日本留學。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2月,與林孔昭、馬念一一起被任命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留日小組組織人。 [4] 
1923年暑假,李國珍回到家鄉海豐,參加反抗反動政府鎮壓農會的輿論宣傳工作。1924年秋,李國珍參加陳舜儀創辦的《新生社》半月刊活動,宣傳革命思想。1925年2月,國民革命軍東征軍進入海陸豐,李國珍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4] 

李國珍參加革命

李國珍是早期宣傳革命工作的中堅力量。1925年10月20日,國共合作時期,中國國民黨廣東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李國珍與毛澤東、黎樾廷等三位中共黨員組成大會宣言起草委員會,負責宣言的起草工作,併為國共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25年10月29日,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後,中共海陸豐特別支部改組為海陸豐地委,彭湃任書記,李國珍任宣傳部長。當時還是國共合作時期,為了擴大共產黨的影響和發展革命隊伍,李國珍執行海陸豐地委的指示,率先公開自己的共產黨員身份,經常代表海陸豐地委發言,宣傳黨的政治主張。 [4] 
1926年秋,張善銘同志任海陸豐地委書記。海陸豐地委根據當時形勢發展的需要,舉辦黨員幹部訓練班,李國珍兼任主任並主講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黨的基本知識。培訓班舉辦數期,培訓了大批優秀幹部,為後來舉行的武裝起義準備了重要的骨幹力量。 [4]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李國珍一家有三位親人相繼犧牲。 [4] 
1927年4月20日,根據中共廣東區委下達的應變計劃,海陸豐地委當機立斷,成立東江特委以領導各縣的鬥爭,並決定在5月1日前後舉行東江各縣武裝起義。當時,李國珍以東江特委委員的身份直接領導陸豐縣的行動。起義前,他與中共陸豐縣委領導研究認為:縣城裏只有一箇中隊的農民自衞軍,而右派勢力在城裏有“游擊隊”和鹽警隊等共300多人,從力量對比考慮,不宜硬拼。我方應首先做好傾向左派的縣長李秀藩的工作,爭取他支持起義,這樣對我軍比較有利。於是,李國珍等決定在4月30日晚上巧設“鴻門宴”,宴請“游擊隊長”。當晚,“游擊隊長”帶着兩名衞兵欣然赴宴,酒過三巡,李國珍舉杯為號,農軍戰士飛快上來,迅速解除了他們的武裝,然後押着他去命令全隊人員投降。5月1日黎明前,海陸豐取得第一次武裝起義的勝利。 [4] 
1927年秋,李國珍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在革命委員會保衞局任警衞科科長。從南昌到海陸豐的戰鬥中,他負責中央領導同志和起義軍領導機關的保衞工作。 [4] 
9月23日,起義軍攻入潮州城,李國珍被任命為潮安縣公安局局長。幾天後,李國珍到汕頭市開會時,得知國民黨薛嶽部進攻潮安的消息,奉命率一連起義軍趕回潮州。他們乘坐的小火車遭到敵人炮火的襲擊,李國珍在戰鬥中腿部中彈受傷,經羣眾掩護脱險,後又得到陳賢嬌和呂君弄夫婦的救治。1928年2月,傷愈後的李國珍輾轉到了廈門。在廈門,李國珍化名馬義成,白天在碼頭當搬運工人。之後經人介紹在禾山中學任教員、代理校長。 [4] 
1928年秋,經同學黃鼎臣向組織反映後,李國珍終於與在黨中央的惲代英同志取得聯繫。自此,李國珍在中共福建省委直接領導下,仍然以教育為公開職業,投入黨的秘密工作中。 [4] 
1930年2月下旬,在廈門召開的福建省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上,李國珍被選為中共福建省委委員。5月,他被調到廈門郊區雲梯中學當教員,並參與了由中共福建省委直接領導的廈門“五二五”劫獄外圍接應工作。8月,李國珍接替王海萍任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部長。不久,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領導的中央強令中共福建省委取消黨團和工會領導機關,合併為準備實行武裝暴動的“行動委員會”。對這種錯誤決策,李國珍堅決支持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羅明向中央提出的不同意見。“立三路線”被糾正後,中共福建省委工作恢復正常。 [4] 
在白區環境日益惡劣的情況下,這年冬天,李國珍前往福州、泉州、莆田等地巡視工作,直到次年3月回到廈門。在家裏,從妻子陳秀慧處得知,林枝(李國珍原配妻子)在隱蔽轉移過程中不幸被捕,與林素慧、馬嬋、馬淑娟等紅軍四十九團女醫生一起在海豐北門五坡嶺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4] 

李國珍壯烈犧牲

1931年3月25日,設在廈門鼓浪嶼的中共福建省委秘書處和宣傳部遭到敵人破壞,李國珍和楊峻德梁慧貞鄭裕德等同志被捕,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廈門“三二五”事件。 [4] 
在禾山,該處海軍辦事處主任林某是李國珍在日本留學時的朋友,他對國珍説:“此刻,我不能救你了。”李國珍回答説:“流血是共產黨員分內的事,用不着你施救。”他的義正詞嚴,充分展示了李國珍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4] 
1931年5月1日凌晨,在蓮坂村後荒野的刑場上,李國珍和戰友們高呼着“打倒蔣介石”、“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在敵人慌亂的槍聲中從容就義。李國珍犧牲時年僅29歲。 [4] 

李國珍後世紀念

在李國珍和他的三位戰友犧牲三個月後的1931年8月1日,中共廈門市委出版專刊悼念他們,頌揚他們的鬥爭事蹟。文章中寫道:“……四同志在車上高唱《國際歌》,大喊革命口號。李國珍同志還對押送的士兵作沉痛的演説,聽者受了極大的感動,甚至流下淚來。在這樣悲壯淋漓、滿懷激情、慷慨陳詞的緊張空氣中,臨危不懼,充分顯示了我們戰士(共產黨人)不怕犧牲的精神,暴露了國民黨軍閥的殘酷面孔。” [4] 
有一首詩《滿腔紅》為證,詩曰:
李家烈士鑄英雄,國運洪流海陸豐。
珍貴人生舍丹心,臨刑昂首滿腔紅。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