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傑

(天水市秦安縣第四中學教師)

鎖定
張傑,秦安縣第四中學教師,曾是身份特殊的代課教師,二十五年紮根農村,厚植教書育人情懷,牢記一名共產黨員的服務宗旨,以“愛心”點亮學生揚帆遠航的燈塔。
中文名
張傑
國    籍
中國
職    業
教師
任職院校
秦安縣第四中學

張傑堅定信念

張傑連續多年承擔高三級四個班英語課,擔任班主任、高三級級主任、英語教研組組長。在工作崗位上,踏實勤奮,一絲不苟,埋頭苦幹。97年張傑的父親患了重病,在老人病危的日子裏,他也沒有丟下所帶的高三畢業班學生。白天給孩子們上課,晚上照看病危的父親,在30多里崎嶇不平的山路上騎自行車來回奔波,往返於學校和家裏,沒有耽誤一節課。當年四月初,他的父親離開了人世,母親也因勞累過度和極度悲傷突發腦溢血,經治療留下了偏癱的後遺症。在這種艱難的處境中,他含着淚水,咬緊牙關堅守在高考攻堅的第一線,挺了過來。他的經歷感動了其他教師,也深深地鼓舞了學生,學生們的學習更加努力了。就在當年的高考中,他所帶的學生上線人數達17人,其中上重點線6人。

張傑辛勤耕耘

他努力鑽研業務,積極投身農村學校教研教改,根據農村學生英語基礎差的實際情況,總結多年來的教改經驗,推行了“低起點、小步走、常鞏固、多鼓勵”的教學方法,提高了班級整體英語水平,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他積極參加學校的“導師帶徒”活動中,引導青年教師加強師德修養,把自己多年總結的教學方法無私傳授給他們,促進他們的進步, 已有十多名青年教師成為學科骨幹。作為年級組長,他積極配合學校創造性開展工作,凝聚高三級全體教師的智慧和力量,為學校的高考能夠一年上一個台階灑下了辛勤的汗水。他在高三複習備考中,採取了“專題輔導、補弱糾偏、跟蹤補強”等切合學生實際的作法,拓展了高考複習渠道,收到了良好的複習效果。從2004年到2019年,所代班級高考上線學生英語人均成績都在95分以上,最高分136分,所代班級本科上線人數累計200多人,其中上重點線24人。

張傑傾情奉獻

他吃住在學校,經常和學生打成一片。他在緊抓近線生的同時,把目光投向學生中的那些弱勢羣體,他關心貧困學生的冷暖,狠抓學困生的轉化。他不顧身體疲倦和舊傷發作,經常對學困生開展家訪,耐心細緻教育,鼓勵他們堅定學習信心、發憤讀書,靠知識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他經常不顧自己生活貧困,資助貧困學生。學生楊來萍來自一個窮山村,家中有一個傷殘的媽媽,非常貧困。有一次,楊來萍突發闌尾炎,張傑得知情況後,組織學生立即趕去把她送往醫院,並墊付了1000多元的手術費。她的媽媽聞訊趕來後,直抹眼淚,從兜裏掏出借來的600元錢,直往他手裏塞,張傑説:“這錢我不要,給孩子買點營養品吧。”就是這份鼓勵,楊來萍後來考入蘭州理工大學。
2008年,當“5·12汶川”大地震發生的時候,張傑同志正在四樓給學生上課,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學生們都驚慌失措,教室裏頓時亂成了一團。短暫的慌亂之後,張傑很快鎮靜下來,在樓房劇烈地搖晃中他指揮學生有序撤離。正當他準備最後一個離開教室時,他發現角落的課桌下還爬着一位女同學,這個同學平時身體虛弱,時常有昏暈現象。在地震中伴隨着劇烈地搖晃,她早已臉色蒼白,癱軟無力,不能動彈。張傑轉身跑了回去,背起了楊旭芳才最後撤離到了安全地帶。 [1] 

張傑獲獎記錄

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教師” 和“全國優秀班主任”、“全省優秀共產黨員”,“隴原優秀鄉村教師”、“天水市師德先進個人”、“天水市最美鄉村教師”、“天水市勞動模範”、“最美天水人”等榮譽。 [1] 

張傑發表論文

1.張傑.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教育. 2022,(02) [2] 
2.張傑淺談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的融合[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21,(15) [3] 
3.張傑.要重視高中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20,(17) [4] 

張傑人物評價

張傑教師在上課 張傑教師在上課 [5]
他始終把教育教學當做自己的神聖天職,以一個黨員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愛崗敬業,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為人梯,在教育教學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成績顯著。其感人事蹟在《未來導報》、《教育週刊》、中央電視台,天水電視台,秦安縣電視台,每日甘肅網等眾多新聞媒體多次報道 。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