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

鎖定
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坐落於美麗的珠江河畔,由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組織部原副部長曾志同志在1958年創建,是廣州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屬下公辦全日制職業學校。半世紀以來,伴隨着共和國工業的發展,學院堅守和傳承具有機電獨特性格和氣質的“初心文化”,憑藉着“機”與“電”的辦學積累和沉澱,一路走來。現已成為擁有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64畝,教職工584人,33個專業,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高級工以上層次佔90%,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主,集職業教育、職業培訓、技能鑑定、考核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職業院校。
中文名
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
外文名
Guangzhou Electrical and Advanced Technical Schools
簡    稱
廣州機電
創辦時間
1958年6月
類    別
高級技校
所屬地區
廣州
主要院系
智能製造系;智能控制系;綠色動力系
校    區
白雲校區,芳村校區
辦學模式
校企合作

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學校介紹

學校由白雲校區和芳村校區組成,佔地面積共150多畝,在校學生11000人,學生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6%以上。學校校園環境優美,教學實訓設備先進,實訓場地面積達20000多平方米,配備適應專業需求和行業發展的各類實訓設備3000多台/套,可同時滿足5000人實訓。校內設有廣州市第六職業技能鑑定所,每年培訓鑑定達5000人次以上。
教學樓 教學樓
學校堅持“經營職教”的辦學理念,實行“校企合一”的辦學模式,以“致力於用‘校企合一’雙元制,為‘中國創造’培養又紅又專的‘技術英才’”為學校創新騰飛階段的責任和使命,以培養品格優良、知識全面、技能熟練、特長突出、知恩圖報的“技術英才”為培養目標,通過建設“三個中心”實現“三個轉變”,即在以生產工種集羣訓練為主的實訓中心基礎上,建設了以生產工藝過程實踐為主的實踐中心,和以技術研發、師資培訓為主的技術中心,實現培訓方法由“模擬”到“真實”,培訓水平由“技能”到“技術”,培訓角色由“學生”到“員工”的轉變,實現高技能人才培養從學校到企業的無縫對接。
學校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與浙江大學現代工程研究所、廣州市型腔模具製造有限公司廣州渦旋壓縮機實業有限公司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北京數碼大方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和科研合作的關係。同時,成立了校企合作專家諮詢委員會,聘請了北京大學吳秀方教授、浙江大學陳子辰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安文鑄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雷毅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王迪生教授、上海同濟大學雷正光教授、天津工程師範學院張元教授、周明星教授等專家作為學校專家委員會委員,為學校的發展出謀獻策。
白雲校區運動場 白雲校區運動場
學校一直將專業建設作為發展的核心問題,作為學校提升辦學水平、提高社會聲譽的着力點和突破口。學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和數控專業是廣東省重點建設專業,機電技術應用專業、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是廣州市重點建設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被評為廣州市名專業。 為提升學生文化素質和職業能力,積蓄更大的競爭能量,學校與浙江大學、江西理工大學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等多家大學實施聯合辦學,實施“大專+高級工”、“本科+技師”的“學歷+技能”一體化培養方式,拓寬了學生職業成長的通道。從服務國家經濟建設需要出發,突出學生個性發展,以技能訓練為基礎,增強學生專業知識能力、文化素養,提升學歷層次。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發展趨向找準定位,靈活地在中級工技能、高級工技能、技師技能以及中技學歷、大專學歷、本科學歷之間自由選擇,使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發展歷程

廣州市機電中等專業學校
前身是“廣州機電工業學校”,後又叫“廣州高等工業學校”。
1958年6月創辦,同年10月改為“廣州工學院附屬機電學校”,校址在廣州河南鷺江。
1962年停辦,1973年夏,經市批准又復辦,校址在市郊槎頭。
1987年,學校被列為市重點中專學校。
2003年,被批准為“廣東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2004年,被批准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廣州機電高級技工學校
1964年創辦,校名是“廣州柴油機廠職工學校”,性質是企業辦學,面向企業內部招生。
1986年,更名為“廣州機電技工學校”,隸屬於“廣州市機電工業局”,面向整個行業招生,學制為三年。
1988年6月,被廣州市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心批准成立:“廣州市職業技能鑑定站”。
1993年10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廣東省重點技工學校”。
1999年,被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
2003年,被批准為“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
兩校合併過程
1999年,在廣州機電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關懷下,廣州市機電中等專業學校和廣州機電高級技工學校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的一體化辦學,校園面積達到150畝。2005年,根據廣州市政府《印發廣州市中等職業教育調整與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穗府[2005]57號)精神,廣州市機電中專學校和廣州機電高級技工學校合併,更名為“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隸屬於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管理。

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師資力量

所有教室均配備了多媒體教學 所有教室均配備了多媒體教學
在教學中,學校積極創新,啓動了“校企合一”雙元互動課程,通過課程改革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掌握最新的職業教育教學方法,實現了師生之間的良性“雙元”互動。全校教師逐漸改變了陳舊的理念和行為方法,教學方法和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學校定期和不定期的開展各種主題的沙龍活動,教師教研積極性和水平均得到提升。學校共有11名教師在市、省級技能競賽獲獎,35名教師的教學成果獲省、國家級獎項,6名教師被評為廣州市優秀教師。

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專業介紹

學校內設有廣州市第六職業技能鑑定所,鑑定工種包括:車工、銑工、鉗工、電梯、製冷、數控車牀工、數控銑牀工、加工中心工等8個工種,鑑定等級有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
機電一體化(工業機器人應用方向)
機電一體化
機電一體化(電梯技術方向)
鉗焊技術
機電一體化 機電一體化
數控技術(多軸加工方向)
數控技術
模具設計與製造
汽車維修與檢測技術
環境優化技術(製冷方向)
數控加工實習 數控加工實習
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安全方向)
電子商務
物流管理與商務英語
工藝美術(動漫設計方向)
工藝美術(環藝設計方向)
會計電算化

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學校榮譽

學校當前是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首批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基地,首批國家數控技術應用專業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全國職業教育管理創新學院、全國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學校、全國德育管理科研先進學校、全國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十一五”重點課題職業教育創新與評價研究實驗基地、廣東省技工學校競爭力20強單位、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實習基地、廣東省唯一一所向社會輸送學制技師的院校。

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學校地址

白雲校區:廣州市白雲區槎頭西洲北路 148 號 郵編: 510435
芳村校區:廣州市荔灣區芳村大道東 75 號 郵編: 510370
蘿崗校區:廣州市蘿崗區開源大道11號科技企業加速器園區內 郵編: 510530

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教師隊伍

教師隊伍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是形成學校特色和優勢的根本,是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的保證。學校堅持引進與培養並重,建設了一支結構合理、規模適當、素質良好、富有活力、勇於創新、適應學校發展需要的高水平教師隊伍。當前,學校共有專任教師242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教師179人,具有中級職稱教師75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9人,具有技師職業資格的教師39人,具有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教師25人, “一體化”教師73人。

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三槓五星

“三槓五星”是我校品牌建設創新的亮點,“槓”代表專業職稱,“星”代表技能等級。“三槓五星”是我校教職工事業追求的新標杆,代表着一種榮譽。頒發“槓星”徽章是對教職工的一種激勵,也是我校加強隊伍建設的措施之一。當前,學校共有284名教師獲得了“三槓五星”等榮譽.

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項目助理

在“校企合一”雙元互動課程改革工作啓動後,共有56名教師骨幹接受德國職業教育教學方法能力培訓。通過培訓,全校教師逐漸改變了陳舊的理念和行為方法,教學方法和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學校定期和不定期的開展各種主題的沙龍活動,教師教研積極性和水平均得到提升。其中表現突出的陳綵鳳、陳莉、李紅強三位教師被學校聘為“校企合一”雙元互動課程改革項目助理。

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累累碩果

雄厚的師資、先進的理念、嚴格的管理,使我們取得豐碩的成果。近兩年來,學校共有11名教師在省、市級技能競賽獲獎,35名教師的教學成果獲省、國家級獎項,6名教師被評為廣州市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