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廖世俊

鎖定
廖世俊,1963年9月出生,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上海交大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
現為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兼職)教授。上海市力學學會第十四屆理事會理事長。 [2] 
中文名
廖世俊
出生日期
1963年9月
畢業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
主要成就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代表作品
Beyond Perturbation: Introduction to the Homotopy Analysis Method
職    稱
教授

廖世俊人物履歷

1981年9月 考入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學院。
1985年7月 獲學士學位。
1987年11月 獲碩士學位。
1989-1992年,作為中德聯合培養博士生留學德國漢堡大學
1992年4月 獲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學位(中德聯合培養博士)。
1992年5月至1995年5月 任上海交通大學講師、副教授。1992年開始任職於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歷任講師(1992)、副教授(1993)、教授(1996)。
1997年12月 起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1998年12月 起任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
2000年11月 受聘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1年)。
現為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兼職)教授,教育部科學計算重點實驗室(兼職)教授。
2024年1月7日,任上海市力學學會第十四屆理事會理事長。 [2] 

廖世俊人物成就

廖世俊 廖世俊
1992年在其博士論文中原創性地提出求解強非線性問題的“同倫分析方法”,是“同倫分析方法”的創立者和奠基人;2009年獲 “上海市第七屆自然科學牡丹獎”和 “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出版兩本關於“同倫分析方法”英文專著,編輯出版一本相關英文專著,發表140餘篇論文;專著和論文共被SCI檢索他引7千餘次,h-index 為 41,入選2014年數學和工程領域全球高引用科學家名單(Highly-Cited Researchers 2014)。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1年)
上海市“育才獎”獲得者(2004年)
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2005年)
“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基金”獲得者(2005年)
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2006年)
上海市“自然科學牡丹獎” (2009)
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2009,獨立獲獎人)
上海市領軍人才(2010)
入選2014年數學、工程領域全球高引用科學家名單(Highly-Cited Researchers 2014)
2018年9月,獲第十五屆上海市科技精英稱號。 [1] 

廖世俊個人作品

廖世俊專著

1. Shijun LIAO, Beyond Perturbation: Introduction to the Homotopy Analysis Method, Chapman & Hall/CRCPress, 2003.
2. Shijun LIAO, Homotopy Analysis Method in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Springer & HEP, 2012.
3. Shijun LIAO (ed.), Advances in Homotopy Analysis Method, World Scientific Press, 2013.

廖世俊主要論文

1. Shijun Liao (廖世俊), “On the homotopy analysis method for nonlinear problem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vol. 147/2, pp. 499-513, 2004.
2. Shijun Liao (廖世俊), “On the analytic solution of magnetohydrodynamic flows of non-Newtonian fluids over a stretching sheet”,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vol. 488, pp. 189-212, 2003.
3. Shijun Liao (廖世俊)and A. Campo, “Analytic solutions of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Blasius viscous flow problems”,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Vol. 453, pp. 411-425, 2002.
4. Shijun Liao (廖世俊), “A uniformly valid analytic solution of 2D viscous flow past a semi-infinite flat plate”,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Vol. 385, pp. 101-128, 1999.
5.Dali Xu, Zhiliang Lin, Shijun Liao (廖世俊), Michael Stiassnie, "On the steady-state fully resonant progressive waves in water of finite depth",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vol. 710, pp. 379-418 (2012) ( doi:10.1017/jfm.2012.370 )
6. Zeng Liu and Shijun Liao (廖世俊), "Steady-state resonance of multiple wave interactions in deep water",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vol. 742, pp 664-700 (2014)
7. Hang Xu, Zhi-Liang Lin, Shi-Jun Liao (廖世俊), Jie-Zhi Wu and Joseph Majdalani, “Homotopy based solutions of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for a porous channel with orthogonally moving walls”, Physics Of Fluids, 22: 053601 (2010)
8. 廖世俊,“超越攝動:同倫分析方法基本思想及其應用,《力學進展》,第38卷,第1期,1-34頁,2008年

廖世俊學術兼職

《Numerical Algorithms》雜誌副編輯
《Science in China - G》雜誌編委
Springer出版社 Advances in Mechanics and Mathematics 系列叢書顧問編輯
Springer出版社 Nonlinear Physical Science 系列叢書顧問編輯

廖世俊學術研究

廖世俊研究方向

研究領域:非線性力學,數值方法,應用數學,海洋工程。主要涉及非線性波浪、粘性流動、計算流體動力學(CFD)、直接數值模擬(DNS)、非線性微分方程的解析近似方法等。

廖世俊研究成果

(1)原創性地提出了一種新的求解非線性微分方程的解析近似方法,即“同倫分析方法”,是“同倫分析方法”的奠基人和創建者。“同倫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與所求解問題是否含有小參數無關,從根本上克服了被認為是“20世紀理論和應用力學十大進展”之一的“奇異攝動方法”對小參數的強烈依賴性。“同倫分析方法”的適用範圍更廣,已被成功用於求解本領域一些經典難題,被中、美、加等十幾個國家的許多研究者採用。
(2)應用“同倫分析方法”首次從理論上獲得定常共振波系,發現其存在多解;並首次用物理實驗證實該定常共振波系之存在。理論與實驗擬合良好。
(3)提出了"Clean Numerical Simulation" (CNS), 首次(應用超級計算機和MP高精度數據)獲得 Lorenz 方程[0,10000]區間收斂的混沌解;通過高精度地計算3體混沌運動,揭示了微觀不確定性與宏觀隨機性之聯繫,發現微觀不確定性會傳播到宏觀,即(某些)宏觀隨機性起源於微觀不確定性。
(4)提出“統一波浪模型”, 描述有限水深中的行進水波。該模型不僅能給出所有傳統的光滑行進波,而且還可以描述有限水深中的非光滑孤立波。

廖世俊科研項目

主要科研項目:
2002-200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
2006-200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非定常、具有多解的邊界層方程之無窮級數解”,項目負責人
2009-201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非相似邊界層流動和熱傳導”,項目負責人
2013-201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非線性共振波研究“,項目負責人
此外,作為負責人,獲”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市領軍人才“、”教育部創新團隊“等項目支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