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康雲海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博士)

鎖定
康雲海,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博士,研究員,享受雲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雲南省社科院學術帶頭人;雲南省跨世紀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1963年7月出生,漢族,雲南楚雄州楚雄市人,1986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專業。
中文名
康雲海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3年7月
畢業院校
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專業

康雲海人物簡介

1988年至1992年,在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從事農村經濟研究工作,研究重點為農村經濟發展。1993至1995年通過雅思考試後獲得到泰國清邁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機會。所學專業為農業系統管理,並把重點放在了社區發展與資源管理;1995年至2004年,在省社科院農經所從事農村經濟和社區發展方面的推廣研究工作,重點是雲南農業產業化經營、社區資源管理、雲南貧困與反貧困研究、雲南環境保護、生態旅遊、社區發展、參與性手段、土著知識的應用等。2004年4月通過中國農業大學博士入學考試,2004年9月—2007年7月在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並獲得經濟管理博士學位。1999年10月—2000年11月在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任副所長,2000年12月—2005年6月在雲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經濟研究所所任副所長;2005年7月至今,在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任所長。兼任雲南農業大學雲南民族大學雲南財經大學和西南林學院碩士導師。

康雲海研究成果

康雲海著作

1. 《雲南農村沼氣發展研究》,22萬字,中國文獻出版社於2010年1月出版。
2.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環境建設》,40萬字,中國文獻出版社於2009年9月出版。
3. 《農村工業化與農户收入》,23萬字,雲南科技出版社於1997年12月出版;
4. 《瀘沽湖生態旅遊研究----落水村村民參與性發展旅遊業的案例分析》,22萬字,雲南科技出版社於1999年7月出版。
5. 《雲南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指標體系研究》,20萬字,中國文獻出版社於2006年1月出版。
6. 《雲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理論和實踐》,26萬字,中國文獻出版社於2008年9月出版。
7. 《2005-2006年雲南經濟發展報告》(主編),20萬字,雲南大學出版社於2006年2月出版。
8. 《2007-2008年雲南經濟發展報告》(主編),20萬字,雲南大學出版社於2006年5月出版。
9. 《2006-2007年雲南經濟發展報告》(主編),25萬字,雲南大學出版社於2006年3月出版。
10.《雲南省哀牢山森林土地持續管理研究》(與人合作),30萬字,雲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本人撰寫部份20萬字)。
11.《雲南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26萬字,雲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第一主編,本人承擔完成16萬字)。
12.《昆明城市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關係研究》(與人合作),19萬字,雲南省新聞出版局準印證(1992)131號(本人承擔完成9萬字)。

康雲海論文

1.國家一級學術刊物發表的論文
(1)“雲南山區農户發展沼氣行為分析”發表在《生態經濟》第5期上(8000字)。
(2)“社區林業調查評估方法”,1.6萬字,刊於《社區林業》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
(3)“中德合作雲南造林項目綜合效益定量分析報告”,1.2萬字,發表在《林業經濟》1997年第5期;
(4)“論發展生態旅遊的理論基礎”,1.2萬字,發表在《生態經濟》1997年第6期上(第一作者,本人撰寫0.8萬字),榮獲中國生態經濟學會的全國首屆生態經濟優秀論文二等獎;
(5)“農業產業化中的農户行為分析”,0.9萬字,發表在《農業技術經濟》1998年第1期,榮獲中國農業技術經濟研究會1997年度農業技術經濟優秀論文一等獎,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農業經濟》1998第3期全文轉載;
(6)“扶貧攻堅階段農村區域扶貧與扶貧到户的關係”,0.9萬字,發表在《雲南社會科學》1997年第4期,獲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貧困問題研究中心、雲南省社會科學院雲南省人民政府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聯合舉辦的全國扶貧攻堅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優秀論文獎,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農業經濟》1997第10期全文轉載。
(7)《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比較》, 0.9萬字,刊於《改革》1992年第1期。
(8)《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問題探討》, 0.95萬字,刊於《雲南社會科學》1989年第3期。1991年榮獲雲南省1979—1989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農業經濟》1989第9期全文轉載。
2.省一級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
(1)《開發與保護是一把雙刃劍》,雲南日報2004年1月16日
(2)《關於把亞麻產業發展成為雲南省新興優勢產業的思考與建議》,1.1萬字,刊於《學術探索》2004年4期。
(3)《關於把亞麻產業發展成為雲南省新興支柱產業的建議》,雲南省社會科學院要報2003年8期,0.4萬字。雲南省副省長在文章上批示,雲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和雲南省農業廳開始制定全省的亞麻發展規劃。
(4)《雲南城市化發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刊於《雲南社會科學》,2003年5期。
(5)《雲南省哀牢山少數民族的傳統知識與社區林地管理》,《轉型期雲南森林資源管理》雲南科技出版社出版2002年出版;
(6)《試論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工農業關係》,0.95萬字,刊於《農業現代化研究》1990年第5期。
(7)《改變西部貧困地區單一經濟結構應從鄉鎮企業入手》,0.85萬字,刊於《西部開發》1990年第2期。
(8)《雲南水利建設應走綜合水利化道路》,0.8萬字,刊於《農村經濟與技術》1991年第2期。
(9)《農業投入的生產力問題探討》,0.95萬字,刊於《雲南社會科學》1991年第7期。
(10) 《論單純經濟增長觀向可持續發展觀的轉變》0.65萬字,《經濟問題探索》1997年第12期(與他人合作,第一作者,本人撰寫0.5萬字)。
(11) 《扶貧攻堅階段農村區域扶貧與扶貧到户的關係》,0.9萬字,《雲南社會科學》1997年第4期。
(12) 《農户進入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行為分析》,0.9萬字,《雲南社會科學》1998年第1期。
(13) 《論片面發展觀向可持續發展中發展觀的轉變》0.6萬字,刊於《思維變革探索》雲南民族出版1998年4月版。
(14) 《哀牢山少數民族農户傳統管理森林土地的實例分析》1.4萬字,刊於雲南社會林業理論實踐,雲南民族出版1998年9月版。
(15)《知識經濟不僅僅是高科技產業經濟》,0.25萬字,《雲南日報》1998年11月19日。
(16)《彝良縣起步產業選擇分析》,0.8萬字,刊於《農村經濟研究》1987年第3期。
(17)《從成本—收益分析看雲南省豬生產的發展》(三作者之一),1.2萬字,刊於《雲南畜牧業經濟》,1988年第1期,本人部分0.4萬字。
(18)《改變我省單一經濟結構應從鄉鎮企業入手》,0.65萬字,刊於《集體企業通訊》1989年第9期。
(19)《鎮康縣糧食問題探索》,0.6萬字,刊於《農村經濟研究》1989年第1期。
(20)《關於農業規模經濟問題綜述》,0.8萬字,刊於《農村經濟研究》1989年第3期。
(21)《私有化不是中國的致富之路》,0.6萬字,刊於《農村經濟研究》1989年第3期。
(22)《農資專營政策要進一步完善》,0.5萬字,刊於《集體企業通訊》1990年第4期。
(23)《開發農村勞動力資源促進農村經濟發展》,0.65萬字,刊於《雲南社科動態》1990年第5期。
(24)《談雲南省綜合水利化道路》,0.65萬字,刊於《生態經濟》1991年第4期。
(25)《關於增強農民投資意識的探討》,0.9萬字,刊於《農村改革探索》雲南人民出版社1991版。
(26)《在計劃經濟中通貨膨脹的產業及表現形式》,1.2萬字,刊於《農業經濟譯叢》1991年第1期。
(27)“Integrated Quantitative Cost-benefit Analysis for the Project in :”EVALUATION REPORT OF GFCCAY PROJECT FOR THE INTIAL PHASE.””,1.3萬字,Institute For Rural Economy of Yunna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1996.
(28)Chapter 9: Anti-poverty Public works and Chapter 13:Position & Roles of Project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2.2萬字)in the Book “Successful Explor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Poverty Alleviation”, Edited by Mr. Dong Henqiu, Yunnan Sciences & Technology Press on November 1999.
3.國外發表的論文
(1)《中國雲南80年代山地權屬的變化》,0.8萬字(譯文)《轉變中的東南亞山區》,泰國清邁大學,1996年出版。
(2)《瀘沽湖自然保護區的建立與木材能源發展問題》,0.8萬字(英文),聯合國糧農組織區域性能源發展部(FAO),亞洲理工學院女性與發展研究中心、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於1998年4月27至4月29日在昆明聯合召開的“中國南方兩性角色與木材能源問題研討會”。
4.其他刊物發表的論文
(1)《國際先進技術的招商引進》,1.2萬字,《雲南經濟研究》1996年第3期;
(2)《尼泊爾社區林業發展的幾點啓示》,0.5萬字,《雲南社科動態》1997年第3期;
(3)《生態旅遊的發展及其理論基礎》,1.0萬字,《雲南經濟研究》,1997年第3期;
(4)《歐盟──中國雲南紅河環保與扶貧項目經濟活動的經濟分析》,2.3萬字,《雲南經濟研究》,1998年第1期;
(5)《發展生態旅遊是建設雲南民族文化大省的戰略選擇》0.80萬字,《雲南經濟研究》1998年第3期;
(6)《高新技術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影響》0.45萬字,《高新技術知識簡明讀本》。
(7)《知識經濟與高新技術產業》,0.85萬字,《雲南省高新技術產業化研究會論文選編》

康雲海調研報告和課題

1.2006年2月,主持完成了“麗江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研究報告,總結出了麗江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值得推廣的經驗。
2.2005年10月,主持完成“2004年麗江玉龍雪山周邊社區參與式旅遊發展跟蹤報告”,11萬字(中英文報告)。
3.2005年8月,主持完成中英合作雲南環境發展與扶貧項目的“環境發展與扶貧政策及機構能力分析”研究項目,15萬字(中英文報告)。
4.2004年8月,參與完成《雲南省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工作方案》中的“農業科技發展問題研究”,2萬字。
5.2003年12月,主持完成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貧困地區社會發展項目可持續發展”諒解備忘錄(中英文報告)1.8萬字。
6.2003年4月,作為副組長組織完成雲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重點課題《培育雲南農業龍頭企業研究》,2萬字。
7.2003年11月,主持完成雲南省社科規劃”十五”重點課題《雲南實施綠色經濟強省戰略與生物資源開發創新產業發展研究》,本人執筆完成8萬字。
8.2003年4月,主持完成院重點課題《促進雲南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對策研究》15.0萬字,本人執筆完成10萬字。
9. 2002年6月,主持完成英國海外發展部《雲南貧困類型劃分研究報告》(中英文報告),5萬字。
10.2002年,完成“麗江玉龍雪山周邊社區參與式發展旅遊試驗示範項目”的階段性報告;
11.2002年,英國海外開發署資助雲南省的“中國水行業發展項目雲南南澗縣農村飲水和環境衞生子項目”中,被聘為社會學專家。主持完成了雲南省南澗縣得勝鄉社會經濟發展的本底調查報告(中英文報告),8萬字。
12.2001年10月,主持完成院重點課題《在西部大開發中雲南綠色經濟強省建設與農業產業化發展研究》18.0萬字,本人執筆完成12萬字。
13.2001年7月至10月,在由英國海外開發署資助雲南省的“雲南環境保護髮展項目”中,被聘為雲南與環境相聯繫貧困類型劃分技術總負責;
14.2000年,組織、設計和申請,並獲得福特基金會資助的一個十年期項目:“麗江玉龍雪山周邊社區參與式發展旅遊試驗示範項目”,項目協調人;
15.2000年6月至12月,被亞洲開發銀行聘為農村社會學專家,負責組織完成《雲南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的社會影響評價和農民如何參與到農業綜合開發。
16.1999年10—12月,作為協調人和社區發展專家,組織完成亞洲開發銀行委託的項目“瀾滄江大朝山庫區移民社會經濟調查”。
17.1999年2月至2000年5月,作為社會學專家,承擔完成亞洲開發銀行的《湄公河次區域環境保護戰略框架項目》中的任務。
18.1999年8—9月,作為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專家,承擔完成了亞洲開發銀行的《湄公河次區域邊緣地帶的環境保護和脱貧致富項目》中的任務。
19.1999年3—4月,作為社區發展專家,承擔完成了歐盟委員會委託的《麻力坡-金平縣婦女兒童地位提高和保護項目》的設計和申報工作。
20.1999年8—11月,作為社區發展專家,受中國—荷蘭政府合作雲南森林保護與社區發展項目(FCCDP)的委託,帶領一個評估小組,成功編寫了“自然保護區周邊村寨社區的環境保護行動計劃”和“生態旅遊發展”的研究報告。

康雲海獲獎情況

1. 《雲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體系研究》,於2006年12月29日在雲南省第十次(2005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中,榮獲(專著)叁等獎。
2. 2002年11月19日,被雲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
3. 2001年5月,獲共青團雲南省委和雲南省青年聯合會授予的第二屆“雲南青年五四獎章”。
4. 《農業產業化中的農户行為分析》,1997年11榮獲中國農業技術經濟研究會1997年度農業技術經濟優秀論文一等獎。
5. 《論發展生態旅遊的理論基礎》,1997年8月榮獲中國生態經濟學會的全國首屆生態經濟優秀論文二等獎。
6. 《扶貧攻堅階段農村區域扶貧與扶貧到户的關係》,1997年5月獲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貧困問題研究中心、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和雲南省人民政府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聯合舉辦的全國扶貧攻堅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7.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比較》,刊於《改革》1992年第1期。1992年榮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系統的農村發展研究“優秀論文獎”。
8. 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農業勞動力轉移問題探討,刊於《雲南財貿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 1990年9月獲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經濟日報、中央電視台、農民日報和中國科學報聯合舉辦的“中國農村勞動力就業與轉移”有獎徵文二等獎。
9. 《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問題探討》,刊於《雲南社會科學》1989年第3期, 0.95萬字。1991年榮獲雲南省1979—1989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0. 《對我省糧食生產和畜禽蛋奶發展關係的探討》,刊於《農村經濟研究》1989年第3期。此文系《雲南糧食問題研究》專集中一個專題,此專集榮獲雲南省1979—1989年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二等獎。

康雲海學術觀點

康雲海同志在雲南長期從事農村經濟、社區發展和自然資源管理研究中,結合雲南省的實際和特點,通過比較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實用價值的建設性意見和創新意義的學術觀點,受到同行的好評。
一是對區域發展理論的進一步認識。康雲海同志認為建立在西方思想和市場經濟充分發達下的西方發展理論、區域發展理論不應是唯一的,更不是最好的適合廣大落後地區和國家的具體歷史條件。因為很多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現實正處在市場經濟不發達、貨幣的使用和商品交換不充分發展狀況,因此,他們所需要是怎樣擴展市場交換的範圍和貨幣的使用,提高自身的發展能力。康雲海同志還認為廣大不發達國家和地區之所以不發達的原因,不僅僅是經濟方面,還有文化、政治、社會以及自然等方面的,並且所有這些方面是互相交織在一起的。經濟增長不等於社會發展,發展問題更不僅僅是一個增長問題。為此,對農村發展(區域發展)問題的研究不應該僅僅是經濟學工作的專利,需要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廣泛參與和合作,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有效結合的研究方法將有利於促進區域發展理論的發展,並且對推動我國發展理論的縱深研究具有現實意義。針對目前我國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時期,康雲海同志特選擇了農村工業化對農户收入的影響進行研究,並於1997年12月在雲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農村工業化與農户收入》一書。該書將農村工業化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產業制度,在評述私有經濟收入差距倒U曲線和公有經濟收入差別也存在倒U曲線的基礎上,分析了農村工業化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特別是對農户收入水平的影響,並且以實證分析的方式論述了農村工業化是影響農户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也發現農村工業化是縮小農户貧富差距的主要因子,這些結論引起了一定的社會反響。更值得提出的是,他的這本書採用中英文對照出版,是雲南省目前從事該領域研究並較好地做到了與國際同行學者研究接軌的論著之一,引起同行學者的觀注。
二是較早地應用可持續發展思想對雲南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進行研究。康雲海同志1992年參與並組織了中泰合作研究的《雲南省哀牢山少數民族傳統森林土地管理的連續性和適宜性》課題研究。在課題研究中發現,60年代以來,全球提出的掠奪式利用自然資源的思想是導致世界範圍內資源短缺和退化的主要因子,結合雲南省哀牢少數民族長期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管理經驗,康雲海同志認為為了永續利用自然資源,必須強調人的參與性,並把自然資源的掠奪式開發管理轉向持續開發管理。以該研究成果作為基礎與泰國清邁大學烏萊旺·託金湧教授和雲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所長趙俊臣同志合作撰寫的《雲南省哀牢山森林土地持續管理研究》的專著,在國際福特基金會曼谷辦事處的資助下,於1996年5月在雲南科技出版社出版。隨後,康雲海同志系統地研究了可持續發展思想,與他人合作撰寫的論文《論發展生態旅遊的理論基礎》,發表在《生態經濟》1997年第6期上,被中國生態經濟學會評為全國首屆生態經濟優秀論文二等獎。該論文利用國際社會推崇的生態旅遊發展模式,具體分析了生態旅遊發展的原則及制約因素,提出了可持續發展觀是生態旅遊發展的理論基礎,對在雲南乃至中國開展生態旅遊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引起與發展生態旅遊有關的部門、經營者、研究者的注意。
三是注意經營者主體行為的分析。康雲海同志在研究社區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關係中發現,隨着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經營者越來越成為有理性的人,他們的主體行為越來越成為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決定因素。經營者資本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進一步明確,促使資本主權的管理更加重要,社區發展的總體規劃是多級經營者共同參與設計的,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多級經營者共同決策的結果。康雲海同志根據這些觀點撰寫的論文《農業產業化中的農户行為分析》,被中國農業技術經濟研究會評為1997年農業技術經濟優秀論文一等獎,並應邀參加了在廣州市召開的全國農村增長方式轉變理論討論會”,該論文結合農村經濟發展的熱點問題,從農户行為的角度出發分析了農户進入農業產業化經營應該採取的相應措施。該論文的觀點對全國開展農業產業化研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該論文刊在《農業技術經濟》1998年第1期上。撰寫的另一篇論文《扶貧攻堅階段農村區域扶貧與扶貧到户的關係》,於1997年3月召開的全國扶貧攻堅理論討論會評為優秀論文,並編入《中國扶貧攻堅的理論與實踐》一書。該論文於1997年8月刊在《雲南社會科學》1997年第4期上,並於1997年10月度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農業經濟》(1997年10期)權威刊物全部收錄。該論文分析了扶貧攻堅階段區域扶貧與扶貧到户的辯證關係,提出扶貧攻堅階段脱貧致富的對策,對搞好扶貧攻堅階段的扶貧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論及實踐指導意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