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康巴民居

鎖定
康巴民居是康巴人就地取材建築的賬房,使自己的房屋與這片土地相依相襯。夏天用白布或帆布製成的帳房,而犛牛毛織成的則適合冬季擋風御。而在海拔較低的農區,建築材料很豐富,許多房子使用土牆、石牆與木牆結合式的構造幷精心地描繪牆壁、梁檐和門窗。中國藏區發現了兩處新石器時代的藏族先民的古建築遺址。一處是於1977年在今西藏自治區昌都縣卡若村發現的卡若文化遺址。另一處是於1988年在今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中路鄉發現的中路遺址。
中文名
康巴民居
外文名
Kangba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建築多樣性
結構、佈局、層高等多樣性
典型建築
崩康、高碉、帳篷城

康巴民居發展歷史

康巴民居 康巴民居
康巴民居具有悠久的歷史。迄今為止,考古工作者在中國藏區發現了兩處新石器時代的藏族先民的古建築遺址。一處是於1977年在今西藏自治區昌都縣卡若村發現的卡若文化遺址。在已發掘的1800平方米範圍內,密集地分佈着31座房屋、1個窖穴和數個灰坑遺蹟;其建築物的平面形狀主要有圓形、方形、長方形和組合形四種類型;其結構類型則呈現出漸進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按其結構承重來劃分,大致可以分為窩棚式、窩棚構架式、井榦式、梁棚式、碉方式、擎檐碉房式6種類型,這6種結構類又歸結為窩棚式、井榦式、碉房式3大類型系統。經科學測定,上述建築遺蹟距今已有在約4000~5000年曆史。另一處是於1988年在今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中路鄉發現的中路遺址。從對91平方米的試發掘中,就已經發現房屋遺址7座。據初步測定,其年代距今為3500~3700年。其建築類型較為單一,所發掘的房屋遺址均系石砌建築,其建築平面呈長方形。今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與四川省甘孜州、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和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歷史上同屬於康區,系同一區域文化範疇。就建築而言,康巴民居與卡若遺址具有一脈相承的沿襲性。從當今的康巴民居的遺風中很容易體察到其久遠的歷史淵源

康巴民居建築特色

康巴民居建築 康巴民居建築
康巴人的住房一般為2至3層的樓房,平面呈方形;不少人家倚山建房,以石砌牆,牆裏不用打木樁,卻能砌得光潔、嚴整。往往一排建築有幾十户人家,宛如古代城堡,很是壯觀。一幢建築內的房間大小、結構佈局安排得十分合理,很像內地城市建造的多單元式的樓房;不過這兒的民居都帶有一個大庭院,院門也修建得高大、結實。
從前康巴地區的諸族、部落之間多奔襲、爭鬥,民居內使用獨木截成矩形的梯道上下往來。這種獨木梯可以迅速撤除,以切斷進入居室的通路,從而自衞防盜。現在的人家已經把獨木梯改建為帶扶手的台階式樓梯,走動起來方便多了。
民居的一層設有向院外開的窗户,用作牲口圈、草房或車庫。中層住人。這一層除了卧室、客廳客房、廚房倉房和廁所外,還佈置了專門供奉神佛的經堂。經堂寬敞華麗,彩畫彩雕精巧的巨大佛龕佔去了一面牆。經堂內還供奉祖上傳下來的唐卡、法器和高僧居留後留下的吉祥信物。在專門為喇嘛精製的禪牀上,鋪墊着厚實、華美的毛毯。經堂是藏族人家的中心所在,來了貴客,一定先要到此頂禮觀瞻,燒幾柱高香。在經堂裏就連主人也不能坐卧。至於女人,即使是遠來的賓客,也絕對不允許在經堂裏休息。這種習慣雖然無法使人理解,但康巴婦女卻墨守至今,沒有任何怨言。
民居內部裝飾
民居內部裝飾 民居內部裝飾
康巴民居中的住室、客廳部分的彩飾裝修異彩紛呈,就連橫樑、天花板上都佈滿了彩繪雕飾。花花綠綠,勾金描銀的藏式櫃、桌、門、窗……鑲珠嵌翠的銅壺、法器、玉樽、金佛……更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時下康巴地區富裕户漸多,古風盎然的藏式櫥櫃上又多出了彩色電視機、收錄機和電子游藝機。有些人家千里迢迢地買回來電冰箱,然而康巴地區最熱的夏季,在房間裏待著都要穿件薄毛衣,電冰箱自然無用武之地,只能充當儲藏櫃。
民居的第三層通常用來堆放糧食和雜物,不用彩畫。頂部修造得結實、平展,用以晾曬糧食,是很好的大涼台。人站在上面可以環視綠野鄉村和遠處的雪嶺江流。大涼台上設置着牛首造型的香爐,用來燃燒香草、柏樹枝葉,以敬奉神佛。這一帶的人家也有在院子的牆院上和房頂四角上安放白色石頭的習俗,顯示出古人白石崇拜的痕跡。康巴地區的民宅、寺以及各地的碉樓、佛塔,多是由能工巧匠不畫圖、不弔線直接施工建成的。幾百年來任憑風吹雨打地震而經久不塌,實在是一個奇蹟!

康巴民居建築多樣性

由於甘孜藏區在歷史上曾經是中國西部的“民族走廊”地帶,加之複雜的地質地理環境的影響,以及生產方式等緣故,從而在民居建築中表現出形式多樣的特點。康巴民居的多樣性主要體現於以下幾個方面:
結構的多樣性
康巴民居 康巴民居
在歷史上,藏區的產為力發展水平較低,從而在民居建築中大宗建材如石、木、泥等均就近取材,複雜的地理地質環境決定了不同地方的民居建築取材。從建築結構來看,藏式民居建築大部分為石木、木、泥木、混合、紡織等5大類型結構建築。康區民居中,上述5大結構類型的建築一應俱全。例如區內康定、丹巴、稻城、九龍、雅江等縣的石木結構類型的建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道孚、爐霍等地的典型建築-“崩康”(井榦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新龍的混合結構建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德格、白玉等地的典型建築-吊腳樓(幹欄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石渠、色達、理塘等地的牧區,較為集中體現紡織物建築-牛毛帳篷的風貌。在一些縣份內,因多種地理環境兼而有之,顯現出更為活撥的多樣性特點。
佈局的多樣性
一方面顯現於平面佈局上沒有刻意的固定模式,主要依據的經濟狀況、人口的多少,以及房屋的層高來決定,通常有正方形、長方形、“凹”字形、“凸”字形和“日”字形等,一些特殊建築如高碉建築,平面佈局中,還有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乃至十三角形的特殊建築平面佈局。另一方面,則顯現於空間佈局上,在單體建築中,落台平頂(兼曬台)和敝口樓成為極為有效的空間調節方式,加上平頂女兒牆上的上一些附屬設施,增強了民居建築的空間佈局的錯落感,使其建築物避免了呆滯而富有變化和生機。在村寨的羣落建築中,大都傍山而建,幢幢建築鱗次櫛比,高低錯落,層次感十分強烈。
體現在層高的多樣性上
民居層高不拘泥某一種固定程式,能高則高,低則自由。所以,能在同一地方看到單層、二層、三層,乃至四五層高低參差的建築,給人經一種跳躍之感。
兼容的多樣性
康巴民居 康巴民居
甘孜州處在漢藏交界的過渡過帶,在民居建築中,亦常借鑑一些漢式建築風格和傳統,並有機地揉合到本地建築之中去。這種兼容主要表現於屋頂、窗扇、院落佈局、以及樓梯等局部部位。例如在康定、道孚、九龍及爐霍等地的民居中,屋頂除了採用傳統平頂外,為防雨季滲漏,還在平頂上增加漢式人字形坡屋頂,其屋頂上的覆蓋物有的地區使用漢式小青瓦,有的地方覆以石板,有的地方則以木瓦板覆之。一些城鎮民居的窗扇,一改傳統“田”字格窗扇式樣,以精工雕造各種漢式花格窗扇,安裝於藏式窗框之中,藏漢合壁,更平添了許多藝術韻味。一些民居在建築佈局上,借鑑了漢式的三合院、四合院佈局,其客觀效果十分佳妙。藏式建築中傳統的獨木樓梯起着重要的點綴作用,它不僅形式獨特,而且易於挪動,但對老年人、小孩子和重負上下的人來説不太方便,於是許多民居在室內改設漢式寬大樓梯,再配以扶手,既大方又易行。
固定和活動建築並存
因甘孜州內農耕、半農半牧、牧業生產方式並存,因而存在固定和活動建築並存的態勢。在牧區,牧民為適應“逐水草而居”的特殊生產、生活方式。居住建築則採用了與其特殊生產、生活方式相適應的可隨時搭設和折卸的活動帳篷建築。這種帳篷與我國其它民族地區的遊牧帳篷顯著的區別,則體現在用作圍護體的紡織物的原材料取自於青藏高原特有的犛牛毛,所以帳篷的顏色大都為黑色;其外形狀也比較隨意,有呈方形的,也有呈扣置式蚌殼形的。扣置式蚌殼形牛毛帳篷別具康巴牧區活動建築特色。

康巴民居民族性

康巴服飾 康巴服飾
鮮明的民族性的民俗特色所折射出的深厚的文化內涵,是康巴民居強烈的感染力之所在。康巴農區的固定式建築中,無論是哪種結構的建築物,無論是門、窗、檐等主要外部裝飾部位,還是內部的結構和陳設,都充分保持了藏式建築的風格。在外裝飾色彩色上,講究強烈的對比。這種強烈的對比除了色彩與色彩之間的對比外,還體現在建築物與大自然的強烈對比上,這就使得建築物顯得更加醒目,更加奔放,也更加表現出藏族人民熱情、坦誠的襟懷和對生活執着的追求的精神風貌。藏族人民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思想意識都附着於民居建築這個特殊的載體,並在其間得到具體的再現。甘孜州各地民居的屋頂上都有一些附屬設施和附屬物,一是房屋正面的一角上建有形如寶瓶的“松科”,那是專門用以“煨桑”(燻柏枝煙)的,房主總是在吉祥的日子裏,通過燻煙方式來祭祀各種保護神,以求禳災消難、祈求幸福和吉祥。二是在房屋的後面的一角,修了一個長、寬約60公分,高約1米的方形砌體,當地人們稱之為“色可爾”,用以表示其祖先曾經在這個部位建碉的歷史。為不忘先祖,不忘其古代建築格局,所以這種簡單的建築附屬形式作為紀念。在“色可爾”上面插上棒,上面掛滿嘛呢經幡,表現出強烈的宗教色彩。一些地區的民居的屋頂四角或大門的門楣上安放白石;一些地區的民居的屋頂四角或大門的門楣上安擱置犛牛骨或羊頭骨,亦或在牆面上直接繪製犛牛頭或羊頭圖案;在門楣上或是牆面上安置用石板雕鑿的“擁忠”和“郎卻旺登”圖案……凡此種種,表現出藏族源於遠古流傳下來的各種崇拜。它們不僅使建築物顯得安詳、古樸,同時還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在居室內部,除專門設置家庭的經堂外,對堂屋的中柱也予以特別的關照,因為藏族把堂屋中的中柱作為本家庭的神聖之柱,柱上常掛以哈達、家傳武器、豐收穀物之類的的物品,以示對祖先的崇拜。此外,壁櫃、水櫃、藏火盆桌等室內重要設施,一般都要繪製精美的各種吉祥圖案。
康巴藏區建立新區是很麻煩的,必須按部就班。首先請喇嘛選擇地址和住宅的朝向,一般選在向陽的高坡上,或者靠近水源的地方。建新居的時候非常熱鬧,各家各户都來幫着挑土背石,以示慶賀。新居建起來以後,不能當年粉彩油漆,要請喇嘛來唸佛經,把彩色穀粒撒到各個房間,隔了年才可以彩飾裝新。不這麼去做,則被視為不吉利。如果新建好的經堂能夠請到高僧、活佛駐足、開光,更是吉祥如意了。

康巴民居典型建築

在康巴民居中,最具典型意義的民居建築要算“崩康”、高碉和節日期間的帳篷城

康巴民居崩康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中國西南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木材資源十分豐富。靠近森林地區的人們,充分利用這種資源優勢,獨具匠心地創造出了建築風格和式樣都較為特殊的民居建築形式,當地的人們均秒稱之為“崩康”,即建築學上的井榦式建築。其基本造型為:除支撐系統為圓木立柱、橫樑外,其餘維護結構均系將圓木對剖,橫向平置、圓弧朝外,平面向內,以一個開間為一個組合,轉角交接處做成凹行榫,搭接咬合而成,層層重疊,直至達到所需的層高高度為止。半圓木上下之間作一些連接榫,以保證其整體性。這種建築物的木壁厚實,可以達到保暖的目的,而外觀呈波形曲線,造型特別,美感性強,給人以清新、厚重之感。

康巴民居高碉

甘孜州內的高碉建築早已聞名遐邇,早在本世紀20年代,著名學者任乃強先生在康區考察時,就曾作過如下記述:“夷家皆住高碉,稱為夷寨子,用亂石壘砌,酷似磚牆,其高約五六丈以上,與西洋之洋樓無異。尤為精美者,為丹巴各夷寨,常四五十家聚修一處,如井壁、中龍、梭坡大寨等處,其崔巍壯麗,與瑞士石城相似。”“番俗無城而多碉,最堅固之碉為六稜……凡矗立建築物,稜愈多則愈難倒塌。八角碉雖亂石所砌,其壽命常達千年之久,西番建築物之極品,當數是物。”在歷史上,大小金川一帶建碉,成為一種時尚風俗,凡本地人家裏生下男孩後,就得籌劃建碉,倘若男孩長大後,高碉還未建成,就別想娶到媳婦。這至少可以證明,高碉已成為當地人們家庭興盛、富有的精神象徵。甘孜內高碉形成的歷史十分久遠,《後漢書 南蠻西南夷列傳》中就為有記載。在《北史 氐傳》中記載最為詳盡:“附國近川穀,傍山險,俗好復仇,故壘石為巢,以備其患。其巢高至十餘丈,下至五六丈,每級以木隔之,基方三四步,巢上方二三步,狀似浮圖。”據調查,甘孜州境內的十八個縣中絕大部分縣內都有這種古代高碉的跡存。最具代表性的是丹巴、康定、道孚、雅江、九龍等縣的石砌高碉和新龍、鄉城、巴塘等縣的夯土高碉。目前,殘留在丹巴、康定等縣的完整高碉中,最高的高碉建築無論是建築技術和藝術效果都達到了絕佳的地步。它不僅是極富感染力的旅遊人文景觀,而且還是研究該區域內古代歷史文化和古代建築的最理想的“化石標本”。

康巴民居帳篷城

每當高原百花盛開或金秋豐收的時節,藏族人民都有外出耍壩子和在郊外舉行節日慶典活動的傳統。改革開放以來,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地區之間物資交流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賦予了傳統節日更新的時代特徵和豐富的活動內容。特別是在牧區,當節日來臨之際,成百上千頂帳篷拔地而起,一座帳篷城就出現在人們的眼前,帳篷城內的帳篷千姿百態,儼然成了帳篷展覽盛會。小帳篷可容納三五人,中等的帳篷可容納十餘人,大帳篷可容納十人乃至數百人。一般帳篷都為單層,在交角和裙部都鑲以藍色和黑色的邊子,然後在帳面上縫製蘭札、祥雲等紋樣。至於豪華型的彩帳則分內外兩層,外層的紋飾圖案種類繁多,都是農區和寺廟建築裝飾中所慣用的彩繪紋樣,如八吉祥、忍冬、奇俄、祥雲、蘭札、蝙蝠等紋樣。紋樣色彩十分鮮豔,多為藏族所喜愛的紅、黃、蘭、白、黑等色,這些紋樣及色彩在帳篷白色面料的補託之下,顯得格外斑爛絢麗。內層一般為紅、黃、蘭色幕帳,在陽光的照射和外層白底色的襯映下,又使人深感高貴、典雅。據調查,製作一頂豪華帳篷,僅彩繪一項就需千餘個工日;整頂帳篷的價值高達數萬元。

康巴民居發展前景

隨着旅遊事業和不斷升温,二郎山公路隧道的開通,交通條件的改善,甘孜州這片古老、神奇美麗的沃土,必將接受新的旅遊熱潮的冼禮。當遊客們在領略甘孜州壯麗山河的時候,當遊客們在體驗康巴兒女所創造的姿態萬千的人文景觀所包容的文化韻味的時候,康巴民居,這張“康巴名片”和“康巴文化”大觀園中的奇葩,定會讓你佇足驚歎,無限神往,將你的心留住。

康巴民居生活習俗

糌粑是用炒熟的青稞麥豌豆磨成的面,是藏族的正餐,頭幾頓飯離不了它。吃的時候,以酥油茶或清茶拌和,用手捏成麪糰吃。牧區以肉食為主。用好部位的新鮮生肉晾制的風乾肉,是藏區的美味佳餚。晚餐是用蘿蔔、油菜葉加上糌粑煮成的“土巴”,以代替主、副食。睡前還有頓小餐,一般是血腸、面片湯。藏族人對茶水需要量特別大,估計每人一天大約要喝上二三十碗茶水。招待客人首先上酥油茶,至少要喝三碗,客人如謝絕則為失禮。“土巴”加上茶水,喝時倒不覺什麼,只是夜間卻多了許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