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常西湖新區

鎖定
常西湖新區是鄭州生態、智能的公共文化服務區,區域內設計有多個河流、湖泊,是商務、商業、居住新區。規劃面積約39平方公里,分南北兩區,依託南水北調水系、西流湖、植物園等生態資源,致力於打造獨具中原文化特色、生態型、智能化的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
地下空間規劃以公共停車場、單位停車場以及商業設施為主,形成3層地下城。同時設置地下交通環廊貫穿各停車場,形成一個完整的地下系統。預計建成停車位2.6萬個,地面上形成無車區。位於西三環以西,西四環以東,北至化工路與高.新區接壤,南到常莊水庫二七區為鄰。
轄區內現有鄭州市委黨校鄭州市政務服務中心鄭州市教育局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鄭州一中、國家電網鄭州電力設計院、國家電網河南電力檢修公司、鄭煤集團總部、解放軍第153醫院等多家企事業單位。
中文名
常西湖新區
外文名
鄭州CCD
行政區類別
常西湖新區
所屬地區
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
地理位置
鄭州市中原區
面    積
39 km²
下轄地區
西流湖街道辦事處、蓮湖街道辦事處
電話區號
0371
郵政編碼
450007
著名景點
鄭州奧體中心
鄭州植物園
鄭州西流湖公園
機    場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鄭州上街機場
火車站
鄭州站,鄭州高鐵西站
車牌代碼
豫A
地鐵線路
鄭州地鐵1、6、10、14號線
運營線路
鄭州11路、鄭州12路、政務服務直通車等

常西湖新區新區介紹

常西湖新區成立時間

常西湖新區範圍 常西湖新區範圍
常西湖新區指揮部2012年2月中旬組建,2012年10月成立常西湖新區管理委員會,設1辦(辦公室)、3局(國土規劃局、建設服務局、社會發展局)、2中心(投資服務中心、政策服務中心)。自組建以來,在中原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按照決戰三大戰場的總體部署,迅速理清思路,找準定位,敢於擔當,凝心聚力,克難攻堅,各項工作取得了初步成就。

常西湖新區新區定位

鄭州西部高檔的行政中心、高端的商務服務中心、高尚的生態宜居中心、高品位的休閒旅遊中心以及先進文化傳承中心,形成集行政、商務、居住、旅遊休閒度假為一體的國際一.流、國內知名、省會領先的核心都市區域,打造成國際大型企業集團、亞太地區現代化企業集團、國內先進行業領軍.企業集聚的國家級大型商務會所。
常西湖新區將建成鄭州行政文化服務中心、高端商務中心、生態宜居中心、休閒旅遊度假中心、新型文化展示中心、創意產業孵化中心、優質品牌教育中心及現代傳媒集聚中心。

常西湖新區區域範圍

常西湖新區位於西三環以西;西四環以東;北至化工路與高.新區接壤;南到常莊水庫與二七區為鄰;規劃面積約39平方公里;含2個街道辦:西流湖街道辦事處、蓮湖街道辦事處

常西湖新區公共服務

鄭州市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鄭州市民健身中心、鄭州科技館新館、鄭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鄭州廣播電視中心、鄭州報業大廈、鄭州大劇院、鄭州市教育中心、鄭州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場館等。
鄭州四大中心 鄭州四大中心

常西湖新區規劃設計

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位於西三環和西四環之間,南水北調總乾渠和中原路的南北兩側,核心區總用地面積約6平方公里。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是我市加快推進鄭州都市區建設,優化完善中心城區功能,有效疏解老城區交通壓力,強力帶動鄭州西部區域振興的重要決策。
該區域“一設計三規劃”具體為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城市設計方案、控制性詳細規劃、地下交通系統及地下空間利用專題規劃和水系專題規劃,所有規劃編制工作均已完成。
城市設計主要構建整個區域的建築空間佈局,從建築造型、色彩、尺度和空間環境體現“九曲黃河、九州之中”的設計理念,為該地區發展明確方向和繪製藍圖;控制性詳細規劃主要是將城市設計轉化為法定圖則,落實各類用地指標,配套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增強規劃實施的可操作性;地下交通系統及地下空間利用專題規劃主要是對該區域地下交通環廊與綜合管廊、地下空間利用和整體豎向安排進行全盤考慮、綜合規劃,使核心區形成完整互通的地下系統;水系專題規劃主要是依據城市設計,對整個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乃至更大區域水系貫通進行梳理與研究,規劃構建“兩縱兩橫、五湖兩庫”的水系格局,體現了“海綿城市”的理念,形成良好的生態景觀環境。

常西湖新區規劃描繪

規劃範圍:北至鄭上路,東至洛達路,南至隴海路,西至常州路
面積:23.5平方公里
功能:以疏解老城區人口、優化完善城市功能、體現鄭州獨特的歷史文化為目標,提出“區域統領、東西平衡、文化引.領、生態低碳、產城融合、便捷高效”六大戰略。
在現狀“兩河、兩庫、兩湖、一渠”水系基礎上,綜合城市設計所增加的“秀水河、須水湖、市民公園湖、九曲蓮湖”等河流水系,構建“兩縱兩橫、五湖兩庫”的水系格局,形成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良好的生態景觀環境。

常西湖新區南北核心區

東西向南水北調幹渠將核心區一分為二,為加強南北向軸線關係和保障人行交通的便利安全,規劃3座人行景觀天橋跨越中原西路、南水北調幹渠和渠南路。天橋長700米,成為南水北調景觀體系和以非機動車為主題的慢行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水北調以北為北核心區,佔地約3.2平方公里,突出“九州方城、內外雙城”的設計理念,包括市民公共服務區和九州坊。市民公共服務區屬於內城部分,功能自南向北分別為市民廣場、市民中心、會議中心和市民公園。九州坊屬於外城部分,規劃性質為商務、商業、居住功能複合,主要是從功能和景觀上為核心區配套服務。
南水北調以南為南核心區,包括鄭州中央文化區及文化創新園區,面積約2.82平方公里。其中,中央文化區佔地約1.64平方公里,規劃“四個中心”,自西向東分別為奧體中心、文博藝術中心、市民活動中心和現代傳媒中心。
中央文化區內規劃東西約2公里長的帶狀公共綠地“匯文綠谷”,南北寬60米。匯文綠谷地下規劃交通環廊及步行街,將“四個中心”區域地上地下功能空間串聯為整體,中央文化區以南的文化創新園區是中央文化區配套服務區。

常西湖新區空間利用規劃

《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核心區地下交通系統及地下空間利用專題規劃》,對該區域地下交通環廊與綜合管廊、地下空間利用和整體豎向安排進行全盤考慮、綜合規劃,使核心區形成完整的地下系統,產生規模效益,並形成舒適安全的地面步行環境。
《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水系專題規劃》在現狀“兩河、兩庫、兩湖、一渠”水系基礎上,綜合城市設計所增加的“秀水河、須水湖、市民公園湖、九曲蓮湖”等 河流水系,構建了“兩縱兩橫、五湖兩庫”的水系格局。兩縱是指須水河、賈魯河,兩橫是指秀水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乾渠;五湖是指西流湖、植物園湖、須水 湖、市民公園湖、九曲蓮湖,兩庫是指劉溝水庫、常莊水庫。

常西湖新區四個中心

“四個中心”位於南水北調總乾渠以南,總用地面積約153公頃。“四個中心”包括奧體中心、文博藝術中心、市民活動中心和現代傳媒中心,未來將成為以中原文化為靈魂,以大型公益性文化設施為支撐,打造集體育賽事、藝術欣賞、科普教育、休閒娛樂、培訓會務、新聞媒體、旅遊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市級公共文化服務區。
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四個中心”一期建設項目地上總建築面積約75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91.5萬平方米,地下商業街約6萬平方米。 “四個中心”一期建設項目包含奧體中心“一場兩館”(6萬座體育場、1.6萬座體育館、3000座游泳館)、美術檔案史志館、博物館、大劇院、市民活動中心(科技館、雜技館、羣藝館、青少年發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市民健康中心)、演播大廳、廣電中心、報業大廈等16個項目,“四個中心”區域還包含約9.5公里長的地下交通環廊和約5.3公里長的地下管廊,是鄭州市建國以來在公共文化事業方面投入最大的一次項目建設。也是繼鄭東新區規劃建設以來,鄭州市實施綜合交通與基礎設施建設系統性最強,對建設工程管理的統籌性、科學性和協同性要求最高的工程。

常西湖新區公共交通

常西湖新區地鐵線路

鄭州地鐵1號線(已開通)
鄭州地鐵6號線(已開通)
鄭州地鐵10號線(已開通)
鄭州地鐵14號線(已開通)

常西湖新區公交線路

鄭州11路、鄭州12路公交、政務服務直通車等

常西湖新區道路設計

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核心區9條路
站前大道、市民大道(站前大道—雪松路)、健民路(站前大道—雪松路)、圖強路(鄭上路—中原西路)、興國路(站前大道—雪松路)、樂山路(中原西路—鄭上路)、洛水路(站前大道—雪松路)、雪松路(中原西路—鄭上路)、晨星路(站前大道—雪松路)

常西湖新區建設歷程

2012年,在鄭州市中原區召開的2011年度總結表彰暨2012年工作動員大會上,中原區政府提出鄭州西部要開發建設常西湖新區。
2015年6月鄭州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鄭州市政府副市長張俊峯提交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常西湖區域)一設計三規劃,即《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城市設計》、《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核心區地下交通系統及地下空間利用專題規劃》及《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水系專題規劃》。
為進一步強化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按照相關要求,市規劃局把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一設計三規劃”提交至市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2015年6月底形成決議。決議形成後,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的規劃、設計等內容,將不能擅自更改。
2015年12月1日上午8時50分許,鄭州西區地標性的建築羣——奧體中心、文博藝術中心、市民活動中心、現代傳媒中心——“四個中心”正式開工。 [1] 
轄區共有省、市重點項目 4個,其中省重點投資項目2個,即南水北調工程和常西湖新區濕地保護移民安置區;市重點項目3個,分別是市委黨校新校區2期、市兒童福利院2期、鄭州市西流湖生態公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