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鎖定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創辦於1998年8月,是一所融小學、初中、高中於一體的國有民辦學校;是常德市委、市政府實行教育體制改革的窗口學校。學校位於常德市柳葉大道與朗州路交匯處,西臨風光旖旎的柳葉湖,北接巍峨峙立的太陽山。佔地面積158畝,建築面積8萬多平方米,總資產達1個多億。學校現有中、小學教學班級81個,學生總數4880人;教職工總數422人,其中專任教師268人,後勤職工154人。學校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憑藉高水平的教學質量,高標準的服務體系,高規格的育人環境,高精度的學校管理,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與讚揚。
辦學二十二年來,學校取得了驕人的辦學業績。自2001年到2012年的12屆高考,該校共有29人被北大、清華錄取。2012年高考,該校考取北大、清華的學生5人,上600分的學生比例和理科平均分位居全市第一名,一本上線率均居全市第二名。從2007年到2012年,學校中考的平均成績、合格率、優秀率連續6年列市直第一名。學生參加全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奧賽和科技創新大賽有300多人次獲國家級、省級獎勵。2012年該校學生參加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獲三個省級特等獎,一個全國第三名,受到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的專題報道。
中文名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簡    稱
芷蘭
創辦時間
1998年
辦學性質
私立中學
校    訓
滋蘭育芷,砥柱中華
所屬地區
中國湖南常德
官    網
http://www.cdzledu.cn/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辦學理念

學校以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教師的幸福為本”的辦學理念,堅持“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辦學目標,堅持“質量立校、科研興校、文化領校、特色強校”的辦學思路,不斷增強發展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加強精細化管理,加強特色課程建設,有序推進新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合作交流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2張)
學校被全國知名中學科研聯合體、湖南省教育學會、湖南省特級教師學會、湖南省國際教育交流協會、湖南省民辦教育協會等評選為常務理事單位;先後有美國、日本、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台灣地區等國家和地區的友好人士、教育專家來校參觀和講學。省內外先後有300多個代表團近5000人來學校考察。學校先後被評為省級園林式單位、省文明衞生單位、湖南省“兩型學校”、湖南省“重誠信示範學校”、常德市明星學校,學校連續四年評為市直年度目標管理先進單位。
目前,在校園文化建設、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特色課程設置、師生社團建設和德育管理模式等方面,芷蘭教育品牌正逐步走向成熟,向着“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目標闊步前行。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校訓

滋蘭育芷 砥柱中華
尚德尚真 尚精尚新
敬業愛生 善誘創新
刻苦主動 善思求異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教學設施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21張)
學校具有一流的辦學條件,教學設施齊備。每間教室均裝有多媒體電化教學系統。科技大樓、圖書館配有電腦、語音、圖書、閲覽、美術、音樂、舞蹈、理化生實驗、奧賽培訓、科技展覽等多種專業教室。學校還修建了體育看台,鋪設了塑膠田徑場,各種運動場地和器械一應俱全。學生公寓裝有冷暖空調,全天候供應冷熱水。學生食堂寬敞明亮,衞生整潔,一日三餐,營養豐富。校園內綠樹葱葱,芳草茵茵,四季如春,環境十分優美,是莘莘學子自立自強,求學修身的理想之所。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教學成果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學校創辦十年多來,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學校養成教育已成為全省德育工作的亮點;學校高考成績逐年飆升,本科上線率已達81.9%以上,已有16人考入清華、北大;學生參加全國數理化生、信息技術奧賽有80人次獲國家級獎勵,參加省市以上音體美專業比賽及作文、演講、書法競賽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各種榮譽也紛至沓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市明星學校、省園林式單位、省文明衞生單位、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基地、市文明標兵單位、全國外語教學科研基地等。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兩千多年前,屈子涉江沅澧,留下吟詠千年的絕唱。坐落在柳葉湖畔、太陽山下的湖南省常德芷蘭實驗學校即由此得名。這是一所創辦於1998年,融小學、初中、高中於一體的寄宿制國有民辦學校,直屬常德市教育局管理。也許是浸染了詩歌的靈氣,或受屈子千年的庇佑,短短九年時間,學校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興的歷史性跨越,鍛造出洞庭湖畔一顆璀燦的“明珠”,演繹了一幕教育奇蹟的神話。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泥濘明星路

1996年,常德市朗州北路穿紫河畔還是一片荒蕪,屬“三無”地段——無水、無電、無路,一旦下雨就更加不堪,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就是這塊無人問津之地,卻備受市教育局決策者們的青睞,經過反覆研究,他們決定在此興建一所市屬中學,定名為常德市第八中學。正值興建工程中葉,黨的十五大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教育的發展必須走改革之路,必須探索一種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教育體制”。十五大報告精神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給當時常德市教育決策者們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户,他們順應時代精神,當機立斷將在建的市八中更名為“常德芷蘭實驗學校”,併成立了學校董事會,市教育局長任董事長,實行國有民辦的辦學體制。從此,常德教育的天空呈現出一片彩虹似的絢爛。
與全市所有中小學相比較,芷蘭實驗學校擁有許多的與眾不同:第一所國有民辦的新型學校,第一所從小學到高中學制齊備的全封閉管理學校,第一所教職員工打破鐵飯碗全員招聘、競爭上崗的學校,率先在全市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引進外教的學校,全市唯一嚴格實行小班教學的學校,首開小學一年級設置英語和電腦課程之先河的學校,獨家設立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三節”的學校。
芷蘭令人矚目的遠不僅這些。
四季如春的校園環境是芷蘭吸人眼球的華彩外衣。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當初,政府對芷蘭的第一期投資僅僅3000多萬元,整個校園無非一個側門(當時大門未修)、兩條校道、三排樹木、四幢房子,環境單調的讓人窒息,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短短几年時間,校園內已是高樓林立、綠樹成蔭,設施設備更是一應俱全,年輕的芷蘭已脱去舊貌換新顏,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硬件設施最先進的學校:寬敞的教室內,裝有高規格的多媒體設備和校園網,學生能在花鳥蟲魚的有聲世界中生動形象的感悟世界、接受知識;整齊的寢室裏,中央空調安靜地運轉,為學生驅散盛夏的炎熱,抵禦嚴冬的寒冷;乾淨的校道旁,有芳草萋萋的綠坪、爭奇鬥豔的花卉、怪石嶙峋的假山,這是學生們交流和散心的好去處;活潑的運動場上,紅色的塑膠跑道和塑膠球場異常打眼,學生們在這裏可以肆意地揮灑他們的青春。如果説這些都是芷蘭外在的美,那大型圖書館中的萬冊圖書和電子閲覽室的大千世界則是芷蘭內在的底藴。芷蘭,正是憑藉這種美和底藴一步一步地走進了人們的心裏。
穩步上升的教學質量是芷蘭取信於人最重要的砝碼。
學校1998年9月正式招生,2001年才有高中畢業生,這一年的高考特別值得一書。全校201名學生參加高考,考上本科院校的學生有73人,其中重點本科49人,考上專科的學生有96人。這點成績若放在重點中學,或許算不了什麼。但換個角度來看,這屆學生招進“芷蘭”時,達到市直普通高中正取分數線的僅僅3人,新生人均錄取分數線與其他普通中學相差整整200分。首屆高考震驚了全市!全市人民突然發現,有一所學校能將荒蕪的沙漠開墾成青青的生命綠洲,那就是芷蘭。2002年,芷蘭實驗學校再次令人側目:全校325人蔘考,有203人達本科線,36人超過600分,邵立夫同學以686分的好成績一舉叩開清華大門,“芷蘭”芬芳再吐沅澧大地。往後各屆高考,升學率年年攀升,2007年,高考本科升學率達79%,超出全省本科升學率56個百分點。在歷屆高考中,共有14名同學考入北大和清華,其中2004年的唐震宇同學輕鬆摘取了全市文科狀元的桂冠。
獨佔鰲頭的奧賽及各類競賽成績是芷蘭長盛不衰的秘訣。
學校開創伊始,就積極開展了學科奧賽培訓,在付出成噸的汗水之後,芷蘭的師生收穫了勝利的果實。從2001年到2007年,學校在數、理、化、生各級奧賽中先後有200多人次獲各級獎勵,其中邵立夫、江時鯤、張維宇、高雁等20多名學生獲全國一等獎,獲國家級二、三等獎的共有86人。特別是本世紀頭兩年,芷蘭學子全面出擊,奮力拼搏,在奧賽場上叱吒風雲,幾乎囊括了常德市所有奧賽獎牌:56人次獲國家級獎勵,11人次獲全國一等獎,26人次獲全國二等獎,獲國家級獎勵的人數佔全市獲獎人數的26%,當時,常德市教育界總是不時發出驚歎:又是一輪芷蘭奧賽年!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取得如此成績,芷蘭學校是不是教導學生“一心只讀聖賢書”呢?且看這些事例:學校成立了文學、科技、環保等10多類興趣小組,在各級各類專業競賽活動中,芷蘭學生總是排頭兵:少兒節目《採金秋》獲全國少兒藝術電視大賽兒童組銀獎;組隊參加全省體育傳統校運動會,共獲團體總分22分,居全省前列;朱妍同學的科幻畫《風動力專線》獲全國一等獎,王瓊同學被中國少年科學院評為“明天小小科學家”;吉澤、餘思琪同學在全省演講比賽中分別獲一、二等獎。這些都是省級以上獎項,市本級舉行的各類競賽活動,芷蘭學生更是光芒四射、風采照人。
奧賽和各類競賽的輝煌成績猶如一顆巨大的磁石,深深的吸引着廣大家長和學生,“到芷蘭去,捧顆獎盃回”,這已成為城市鄉間的一句俗語,在沅澧之畔廣為流傳。
芷馥蘭馨、沁人心脾,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芷蘭為學生創設了一條出國留學的綠色通道。芷蘭高考升學率儘管令人驕傲,但芷蘭的視角卻沒有侷限於此,學校還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一些國家的學校廣泛開展了交流活動,其中與美國牛津中學、西部聖誕中學及蒙哥馬利奧本大學還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從2001年開始到現在,芷蘭與國外合作學校多次開展雙邊交流活動,或互派教師交叉講學,或推薦學生出國深造,目前為止,學校已先後兩次選拔老師和學生到國外學習考察,四次接待美國講學團來校講學,輸送了50多名學生到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瑞士、意大利、奧地利、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留學。可以毫不誇張的説,芷草蘭花的芬芳已浸透神州、香飄萬里,芷蘭的辦學已向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芷蘭的發展呈現的是一種速度:學生數已由當初的598人發展到現在的4580人,平均每年增加420人。教學班級以每年淨增7個班的速度發展,2008年已擴展到79個教學班,學校教職工人數已達403人。2003年9月,常德市委市政府授予芷蘭學校“明星學校”的光榮稱號。回首芷蘭,走過的是一條不平凡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有踽踽行於泥濘之中的艱辛,更有熠熠燦於萬花之叢的風采,這是一條艱難的創業之路,更是一條光輝的教育明星之路。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整齊的雁陣

因為有整齊的陣列,大雁才能高翔於藍天,這種雁陣體現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步調一致、高飛至天的團隊精神。芷蘭學校的飛速發展,正是得益於這樣一支雁陣——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書寫芷蘭,必得書寫芷蘭的教師,而書寫芷蘭的教師,首先得寫其中一人,他就是——領頭雁——校長朱金生。
朱金生是典型的教育實幹家,許是魚米之鄉的滋養,使他具有江南名士儒雅的風度,而多年的基層教育工作經歷,又使他養成了辦事穩健、幹練果敢的作風。從19歲參加教育工作到現在,先後任教於五所學校,從普通老師到校長,他的成長軌跡可以説就是一部教育實踐史、一部載滿艱辛與榮譽的創業史。1999年,芷蘭學校走過了一年的辦學歷程,雖有幾位德高望重的老教育工作者的苦心支撐,但學校作為新事物仍然困難重重,面臨着生存危機。6月,市教育局董事會考慮到幾位老教育工作者的身體狀況,並通盤分析了眼前形勢,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換帥,讓時任常德市工業學校常務副校長的朱金生執掌“帥印”。
朱金生有能力挑起這副重擔嗎?他堅毅的眼神似乎給了人們答案。
上任後,他主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全力打造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
他深知,建隊伍容易,鍛造精神不易,於是他從表裏兩方面轉動了他睿智的頭腦,於“表”抓教師選聘,於“裏”抓精神塑造。首先是慎重選聘教師,從源頭上引進優質師資。他本着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在全市範圍內選拔優秀教師,並通過材料審核、面試、筆試、試講四道程序進行考查。一個應聘老師能過關斬將,四道程序順利通過,該教師的優秀值至少已達到了90%,可以放心任用。為提升教師人氣值,他還在全國範圍內高薪聘請名師,到目前為止,芷蘭已引進專職教師225名,其中歐美國家的外籍教師3人,學校教師的學歷合格率為100%,其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有45人,博士1人,高級教師56人,特級教師1人,市級以上骨幹教師23人,市級以上學科帶頭人3人。
朱金生的與眾不同,還在於他善於用人格塑造人格,以精神凝聚精神。上任伊始,他特別重視自身形象的塑造,在工作細節上,他總是身先士卒、率先垂範,甚至躬身撿拾地面一片白色垃圾,而在大事決策上,他又具有舉重若輕的大家風範和氣魄,這種勤勉的作風和超凡的膽識,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全校教師,正是這種影響,成就了一支具備寶貴羣體精神和人格的形神具備的高素質的教師團隊。
如果説組建結構合理的教師團隊是打造名師的左翼,那麼,加強教師日常管理和後期培訓則是打造名師的右翼。
在教師日常管理上,朱金生主要推行了一種剛柔並濟的政策,嚴格而不失公允,紀律嚴明又不失人性的温暖。為嚴格管理,學校相繼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如《教職工行為規範》、《教師工作考評細則》、《教職工獎勵條例》、《教師工資浮動辦法》等,這些制度對教師行為的方方面面都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使教師能在一種“規矩方圓”中開展工作、修養個性。為客觀地把握教師的教學狀況,學校每學期要進行兩次學生評教,學生評教的好壞,輕則影響教師工資的發放比例,重則決定老師的去留。朱金生有句名言: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有千萬種,但最根本的只有一條,那就是讓學生滿意;對教師的評價終端也就是學生是否滿意。他不僅這樣説了,更將這種理念完完全全貫徹在了教師管理中,全體芷蘭教師正是在這種評價機制的推動下,爭相做着或努力做着一個“滿意教師”。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千萬不要認為這種嚴格的管理對芷蘭教師是一種緊箍咒,恰恰相反,教師的心情是非常舒暢的,這種舒暢來自一種人性的關愛,來自一種對自身價值的認可。芷蘭教師有三病兩痛,校長會親自登門問候,工會也會積極送去温暖,每逢過年過節,學校都為每位教師發送温情賀信,讓老師總是沐浴在一種家庭式的温暖中。2005年歲末,對教師殷紅湛來説,是一段不幸的日子,她愛人身患尿毒症生命垂危,只有換腎才能維持生命,面對一大筆手術費,殷老師欲哭無淚,在生命的危急關頭,學校組織教師伸出了援助之手,不僅為殷老師送去了3萬元現金,還輪流派人護理病人,使殷老師終於掃淨陰霾迎來了新的希望。學校對教師的關懷不僅體現在生活小節中,更重要的應該是體現在一種對教師價值的充分肯定與認可中。周相兵,一個來自湖北的年輕人,到芷蘭時,剛從學校走出,雖意氣風發,但人生地不熟,工作不放不開手腳,這時,是領導給了他鼓勵,使他放下包袱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幹,短短几年就成了學校的中堅力量,在教學比武中,他獲得物理教學全國一等獎。
在教師培訓方面,朱金生也有更深刻的認識,他認為一支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不是墨守陳規守舊派,而是能與時俱進的創新者,要達到這一點,必須進行在職培訓,堅持終身學習。他主要採取了三條措施:一是大力開展校本培訓,學校每學期都要對教師進行課件製作培訓、網絡平台培訓、普通話培訓等,教師在這種日積月累的學習中,教學基本功逐漸加深了。二是引進專家培訓,如2002年7月,學校與湖南師大教科院合作組織了研究生學習班,40多名教師參加了研究生課程班的學習;2003年8月,學校從美國請來4名專家,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英語教師培訓班,大大提高了英語教師的口語水平。三是走出去學習。學校經常不惜資金選送教師到市外、省外乃至國外去學習交流,使老師們能在親身體驗中開闊視野、提高業務素質。2006年7月,學校派李秘秘老師遠赴美國哈弗大學進行英語深造,2007年7月,學校又選送了10多名教師前往北京參加了普通話培訓。
如此不惜重金培養老師,真可謂拳拳赤城、用心良苦了。
得遇這樣的校長,身處這樣和諧的環境,芷蘭的教師是幸運的,他們也不負厚望,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共同鑄就了芷蘭教育的大廈,其中有部分教師還脱穎而出,成為出類拔萃的教學精英。2000年,姚麗君獲全國初中歷史教學比武一等獎;2001年,周相兵獲全國初中物理創新教學比武一等獎;2002年,陳伏秋獲全國音樂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2003年,陽桂秋參加全國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他撰寫的論文獲全國一等獎;2004年,周紅茹獲全國優秀英語教師園丁獎;2005年,滕昭麗獲全國初中語文教學比武一等獎。此外,學校還先後有15位教師獲省級教學比武特等獎或一等獎,有30名教師獲市級教學比武特等獎或一等獎。100多篇教學論文在全國各級報刊雜誌上發表。
芷草含香、蘭花帶笑,人們欣喜地看到,年輕的芷蘭,一排整齊的雁陣正扶搖而上,翔空萬里,引領着芷蘭教育的航母向光輝的彼岸駛進。
這是朱金生辦的第一件事,之後,他深邃的目光又轉向了第二件、第三件……
遠志橋 遠志橋
沒有一件不是完美無缺、成果輝煌的。 再回首,想想當年董事會的決定是多麼的正確與果斷,朱金生終於不負重託,挽狂瀾於即倒,讓瀕於危機的芷蘭迅速擺脱了困境,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而他本人也被常德市政府授予“十佳校長”稱號,2003年又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躍立潮頭浪花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如果引作辦學也很形象,可化作這樣的説法:失敗的辦學大體相同,成功的辦學各有各的成功。毋庸置言,芷蘭辦學是成功的,成功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但要提煉出最重要的一點,那還是——先進的辦學理念催生了成功,這些先進理念就象一朵朵閃耀的浪花躍動在教育波濤的潮頭。
浪花之一:服務教育,教育觀念的全新飛躍。芷蘭學校是一所封閉式管理的學校,並且實行高收費,但家長還是樂意把孩子送來,糾其原因,是因為高質量的服務使家長放心。一位從商的學生的家長在家校聯繫冊上寫到:“我們因忙於工作,根本沒時間和精力來管孩子,進芷蘭後,學校對孩子的關心比我們細緻、周到得多,讓我們深感慚愧,孩子有人愛,有人管,我們放心了。” 確實,在芷蘭,學生是教育服務的主體,學校的一切工作都圍着學生轉,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一切的學生,校長、老師、員工只是分工不同的服務員。在學習上,老師們經常無償地為學生提供學習用品,無償地為學生補習功課。在生活上,學校專門聘請了50位生活老師,對學生衣食住行的生活點滴進行精心呵護:變天了,她們會提醒學生增減衣服,出黑板通知不不夠,還要在廣播裏喊幾次。就餐時,她們會督促學生不挑食,吃飽、吃好;就寢時,有專人通宵查寢,哪位學生睡姿不好,哪位學生被子掀開了,就及時給他糾正和整理;學生過生日,班主任老師會組織全班同學為他慶祝;學生生病了,生活老師、校醫、小車司機則迅速將其送往醫院,不會有絲毫延緩,若有學生吃中藥,生活老師會將藥煎好,送到學生手中;學生生活困難,學校團委會、少先隊、學生會就組織捐款助學活動,學校每學期也拿出專項資金,獎勵那些學習成績優異而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使他們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温暖的、友好的大家庭中。 每期開學初,當一羣稚氣未脱的小學生離開父母,來到陌生的學校,總有些不習慣。下晚自習睡覺前,總有小朋友想媽媽,哭着想回家。除了生活老師一個個哄以外,班主任也來到孩子們中間,小學低年級的班主任每期開學總要在學生宿舍睡上十天半月,哼着《搖籃曲》哄孩子們入睡。午休和活動課時間,教師則輪流定點值班,為的是保證學生自由活動期間的安全,從建校至今,學校未出過一起學生人身安全事故。服務即教育,搞好服務就是搞好教育,這是芷蘭學校辦學的最大特色。正是這種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精神與行動,芷蘭得以在短時間內贏得了家長的信任與社會的尊重。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浪花之二養成教育,教書育人的本位迴歸。著名教育家葉聖陶這樣説過:教育就是養成習慣。德國培根説:教育是一種從早年就起始的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因此,芷蘭學校將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擺在了教育的首位,使它成為了一項教育的奠基工程。他們的具體做法是在活動中進行養成訓練,如為了讓學生熟知和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他們就開展文明禮貌用語知識競賽,教唱文明禮貌用語歌;為了訓練學生良好的生活自理習慣,他們就開展內務整理比賽,評比“內務整理能手”。特別是“做一個有教養的人”系列達標活動最具特色,學校按年級分層次地擬定了養成教育達標內容,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與個性特徵提出不同的達標要求,再針對學生的行為習慣表現,由班主任、科任教師、生活教師、班上同學及家長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每月總結一次,達標的由學校頒發達標證,對特別優秀的還授予好習慣之星榮譽稱號,而未達標的學生,學生部、共青團、少先隊會指派專人進行幫教,監督其在下一個月繼續努力達標。正是這樣天天抓養成、日日有訓練,芷蘭的養成教育已取得明顯成效,走進芷蘭,偌大的校園見不到一片紙屑,看不到一塊果皮,整個校園乾淨整潔、教室寢室窗明几淨;常德市濱湖公園臨江公園、河洑森林公園的管理人員每年都要接待無數批中、小學生,他們印象最深最好的是芷蘭學生,因為幾百人開展活動後,地面上乾乾淨淨,令人難以想象。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習慣,這句話真是不假。
浪花之三:快樂教育,教育過程的有益探索。為了寓教於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生活,芷蘭的老師們可謂動足了腦筋。課堂上他們打破了沉悶空氣,講究一個“趣”字,貫徹一個“活”字。一個枯燥的數學概念“米”,老師也會帶着尺子,把學生帶到操場上一個一個量,讓學生在快樂的實踐中弄清它的概念。老師們也善用幽默風趣的課堂語言來吸引學生,一位小學數學教師在一次單元測試前這樣對學生説:今天的考試是一次小小的戰鬥,小朋友們的筆就是你們的槍,試卷上大大小小的題目就是就是你們要消滅的敵人,有的敵人可狡猾了,放了煙霧彈呢,小朋友們一定要睜大眼睛,沉着應戰,一舉消滅這些敵人,你們想成為這次戰鬥的英雄嗎?想!孩子們的回答洪亮鏗鏘。為了給學生培養特長,鋪就成材之路,不惜耗費巨資購買了大量的特長教學器材,設置了鋼琴室、電子琴室、古箏室、二胡室、銅管樂室、乒乓球室、書法室、繪畫室、舞蹈室等,設立了音樂、體育、美術、電腦等30多門特長課,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點自主選擇。這些特長課教學目標明確,內容具體,每天下午七、八節課,同學們便到各自訓練場所,盡情地施展才華。運動場上,同學們生龍活虎;繪畫室裏,同學們描繪未來;校園裏歌聲如潮,琴聲悠揚,充滿了無限生機。為了能讓家長瞭解孩子的特長訓練情況,學校還舉辦了特長教育開放周活動,每學期拿出一週時間請學生家長到校隨學生上課,看學生表演節目,與學生一道開展活動。校園裏,師生與家長們構成了一幅和諧的圖畫,家長不再是僅憑一張成績單和一次家長會來了解自己孩子的學校生活,學校與家庭找到了一個極佳的教育結合點。芷蘭除了設置藝術節、體育節外,芷蘭還把每年4月定為科技節,以培養孩子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各種興趣小組激起了孩子們潛在的熱情和能力,生物小組在老師的帶領下上太陽山採集製作動物標本在科技室特別引人注目,由校“春柳”文學社主辦的校刊《芷蘭園》裏刊登的學生習作有思想、有文采、有靈氣,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展示平台。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是芷蘭教育獨有的特質。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常德芷蘭實驗學校
浪花之四:成功教育,教育內涵的體現和延伸。芷蘭學生部有一份獨特的“進步快的學生典型材料”,上面包括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家長的評語兩欄,有個叫高雄的學生基本情況這樣寫着:入校前自由主義嚴重,經常打架鬧事,多次吸煙,考試舞弊。現在不打架、不吸煙,進步明顯,遵守紀律,成績提高很快,此次段考為班級第9名。家長評語是:我的孩子改正了自己的許多缺點,學習進步,紀律性加強,感謝學校,感謝老師。以很多人的眼光看,這無非就是“差生”檔案,但“芷蘭”卻不許有“差生”這個稱呼,不僅從形式上不允許,任何時候都不允許。一位渴望學生成才心切的老師在面對一個頑皮學生時,一時心急講出了“你怎麼這麼蠢”,校長不僅嚴肅處理了這名老師,還專門召開會議,讓老師們從思想根子上轉變觀念,用雙倍的愛去愛所有的學生。2006年下學期,芷蘭初中部招收了一名特殊的學生,叫楊晶。楊晶年齡不大,只有13歲,但她性格怪異,學習生活能力差。課堂上她坐不住,下課後也閒不住,甚至經常跑到教師辦公室找東西吃。學習成績糟糕透頂,每次考試總是“大紅燈籠高高掛”。對這種學生,學校只要進行“勸轉”是再省心不過的事,但芷蘭沒有這樣做,而是制定了一個楊晶的教育轉化方案,用愛包容她的缺點,用情感化她的心靈,一段時期後,楊晶各方面進步相當明顯,從一個問題較為嚴重的學生逐漸轉變成為了一名錶現和學習基本合格的學生。這就是芷蘭的教育,他們固執地認為,沒有天生的失敗者,也沒有天生的“差生”,因為這種信念,他們在面臨可能的100次教育失敗後,又滿懷信心地投入101次的施教。他們堅信,教育的成功、學生的成功就在下一個轉角處。“送我一個孩子,還你一個英才”,這是芷蘭實驗學校對常德人民的一個莊嚴的承諾。 2000年前,詩人屈原製造了一個古老的詩歌神話。21世紀,在沅澧滾滾的濤聲中,在岸芷汀蘭馥郁香氣裏,芷蘭實驗學校正演繹着一幕當代富於詩歌意味的教育神話。我們期待着,富有靈氣的芷蘭,永遠盛開在 [1]  之側,永遠吐露沁人的芬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