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帝幸蜀

鎖定
《帝幸蜀》是唐代詩人羅隱 [1]  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首句寫馬嵬的山色,次句寫皇帝回京師長安,後二句借唐玄宗之口表明家國興亡不能歸罪於弱女子。 此詩借唐僖宗逃奔之故事,反對嫁禍女子,諷刺辛辣,是一首反傳統“女禍”觀念的詩。此詩用語俏皮辛辣,而立論嚴正磊落,特色鮮明。
作品名稱
帝幸蜀
作    者
羅隱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帝幸蜀作品原文

帝幸蜀
馬嵬山色翠依依,又見鑾輿幸蜀歸
泉下阿蠻應有語,這回休更怨楊妃 [2] 

帝幸蜀註釋譯文

帝幸蜀詞句註釋

①帝幸蜀:帝,指唐僖宗。幸,皇帝到達某地。蜀,指四川。
②馬嵬(wéi):馬嵬驛,即今馬嵬鎮,屬陝西安平縣。唐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造反,次年引兵入關,唐玄宗倉皇奔蜀,途次馬嵬驛,衞兵殺楊國忠,唐玄宗賜楊貴妃死,葬於馬嵬坡。(見《元和郡縣誌》)
③鑾輿(luán yú):皇帝車駕,也叫鑾駕。
④泉下:九泉之下,陰間。阿蠻:即阿瞞,是唐玄宗小名。
⑤楊妃:指楊貴妃。 [2] 

帝幸蜀白話譯文

馬嵬山色翠綠而草木茂盛,又見皇帝的車駕幸蜀迴歸。
九泉下的玄宗應出來説話,這回僖宗出逃休怨怪楊妃。 [2] 

帝幸蜀創作背景

據作者自注此詩作於乾符年間(874年-879年),唐僖宗黃巢農民軍攻入長安之時,沿着當年玄宗逃亡的老路,向四川逃命。詩人作此詩以抒發其憤慨之情。 [3] 

帝幸蜀作品鑑賞

帝幸蜀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借唐僖宗因兵禍奔亡之事,告誡後來帝王不要諉過於女人的詩篇。首句“馬嵬山色翠依依”寫,馬嵬的山色,青綠蒼翠,草木茂盛。次句“又見鑾輿幸蜀歸”寫,數年之前,駕幸四川的鑾輿,而今又回京師長安了。這裏用山色依然青翠,渲染氣氛,襯托車駕的迴歸,暗示了山水沒有變化,而時勢卻在變化,大唐王朝也在變。後二句“泉下阿蠻應有語,這回休更怨楊妃“。”意謂:唐玄宗避亂蜀中,用縊殺楊妃來杜塞天下人之口。這回唐僖宗釀成禍亂,卻不知要怪罪何人了。詩人有意讓黃泉之下的唐玄宗站出來説話,告誡後世人再也不要把王朝家國的興亡歸罪於一介弱女子。
楊貴妃死於馬嵬坡之事,唐詩人多説是玄宗主動將她賜死,可見天子之“聖明”。如劉禹錫雲:“官軍誅佞幸,天子舍夭姬。”羅隱於此卻説:“泉下阿蠻應有語,這回休更怨楊妃。”意即怨楊妃者並非阿瞞(玄宗)本人,也就是説,玄宗並不想主動致楊妃於死地,反而在“泉下”為楊妃抱不平。這有深一層的含義,也屬於作者的獨特見解。
此詩借唐僖宗逃奔之故事,反對嫁禍女子,諷刺辛辣,是一首反傳統“女禍”觀念的詩。 [2]  [4] 

帝幸蜀名家點評

清代陸次雲《五朝詩善鳴集》:唐人於再幸蜀都,為玉環洗刷,意皆別有所指。 [5] 
廣西作協副主席秦似《唐詩新選》:出語俏皮辛辣,而立論嚴正磊落,特色鮮明。百多年前,唐玄宗逃蜀,人們多把楊妃作替罪羊擋箭牌過惡責任推到她的身上;可這回,楊妃的骨頭早已腐朽,朝裏也沒聽説有“楊妃第二”在,皇帝卻照樣狼狽竄蜀,請問當作何解?拉出“泉下阿瞞”來,叫他説出翻案的話,構思極奇,出人意表,想落天外。 [4] 

帝幸蜀作者簡介

羅隱(833-910),原名橫,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人。因得罪權貴,十應進士試不第,於是改名羅隱。黃巢起義後,避亂歸鄉里,任錢塘令。唐亡,依吳越王錢鏐,官至諫議大夫。其所作《讒書》是一部諷刺小品文專集,魯迅稱之為“幾乎全部是抗爭和憤激之談”(《南腔北調集·小品文的危機》)。文風簡潔警策,犀利激拗。有《羅隱集》。 [6] 
參考資料
  • 1.    楊乾坤選注.唐詩秦嶺:陝西人民出版社,2016.04:第391頁
  • 2.    曾凡玉.唐詩譯註鑑賞辭典:崇文書局,2017.02:1232-1233
  • 3.    姬沈育.大唐詩作: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07:285
  • 4.    秦似.唐詩新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1:584
  • 5.    陳伯海主編.唐詩匯評 增訂本 6: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1:4261
  • 6.    夏鹹淳,陳如江主編.歷代小品文觀止: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1:第19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