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帖撒羅尼迦

鎖定
“帖撒羅尼迦”(THESsALONICA)城,是馬其頓省一個重要的城市。古名稱為”特耳米”(THERME),以後特耳米變成該處海灣之名,意即“温泉”。今名塞薩洛尼基。
中文名
帖撒羅尼迦
外文名
THESsALONICA
帖撒羅尼迦城
是馬其頓省一個重要的城市
古名稱
為特耳米
地    點
城在愛琴海西北
含    義
即温泉

帖撒羅尼迦基本介紹

名字由來
紀元前315年,馬其頓王卡山德(CASSANDER)重建此城,以其後之名帖撒羅尼迦名之,意即“靠神得勝”。此後乃希臘王大亞力山大同父異母之妹,亞力山大父王腓力有一次戰勝仇敵後,為其女兒所起此名,以記念其勝利。

帖撒羅尼迦地點

城在愛琴海西北,在“伊格那田”(EGNATIAN)國道上,該國道是由尼亞波立(NEAPOLIS)起至亞得里亞海(ADRIATICSEA,即意大利東邊的海)東面的底耳哈琴(DYRRHACHIUM),即今阿爾巴尼亞境內的都拉索(DURAZZO),為一重要大路。
紀元前168年,羅馬帝國將所征服的地土分為四區,此城為第二區的首府。紀元前146年羅馬總督府設於帖撒羅尼迦,成為馬其頓省的省會。紀元前49年,該撒與將軍邦貝(POMPEY)發生內戰,戰爭停止後,此地獲享自由,成為“自由市”。
帖撒羅尼迦至今仍在希臘國,但已改稱為塞薩洛尼基(Θεσσαλονίκη),為希臘第二大城市仍然為希臘東北通土耳其與南斯拉夫的重要城市,且為除雅典外的最大都市,城建於“何替雅替”(HOTIATI)山根,面臨特耳買歌港灣(THERMAIKOSGULF)。1917年前毀於大火,以後重建。成為一現代化都市。城外有不少拜占庭(BYZANTINE)①時代遺物,方底圓頂的禮拜堂及其它宏偉建築物,觸目皆是,現代遊客,由雅典往帖撒羅尼迦,可由海陸空三路前往,極為方便。

帖撒羅尼迦歷史背景

拜占庭時代,即東羅馬帝國時的一個基督教國的時代,自紀元後395年開始。這時代的建築物多為方底圓頂者。
帖撒羅尼迦城在第1世紀時被稱為“羅馬帝國的膝蓋”,在拜占庭時代,東正教開始之後,被稱為“東正教的堡壘”,在中世紀時,被稱為“抵抗哥德人(GoTH)的屏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被利用為盟軍作戰的重要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被意大利空軍所轟炸,以後被德國陸軍佔領。戰後,恢復繁榮,成為巴而幹半島與東歐土耳其亞洲的重要轉運站
二、保羅到帖撒羅尼迦是從腓立比去的,當時保羅和西拉在腓立比傳道,曾被捕下監、受棍打,打得遍體鱗傷(徒十六章22一24、33節)。出監之後,“往帖撒羅尼迦去,途經暗妃波里、亞波羅尼亞”,相信是步行的。保羅身受重傷,仍不怕痛苦,由腓立比步行到帖撒羅尼迦,要走四天遙遠的路程,保羅以後寫信給帖撒羅尼迦信徒時,説是“在大爭戰中把神的福音傳給他們”,又説他們在腓立比曾被害受辱(帖前二章2節)。同時,可能保羅與同工們經濟困難,所以要晝夜工作,以維持簡單的生活(帖前二章9節;帖後三章8節),腓立比教會的信徒此時曾一次兩次打發人去供給他們的需要(腓四章16節)。
保羅到帖撒羅尼迦後,即在猶太人的會堂展開傳福音的事工,結果有不少人信主,其中有敬虔的希臘人和尊貴的婦女,於是奠定了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基礎(徒十六章1一4節)。在這些信主的帖撒羅尼迦人中,有亞里達古與西公都,以後與保羅同工,同到亞西亞(徒二十章4節)。亞里達古也曾為保羅的緣故被捕(徒十九章29節)。當保羅被解至羅馬受審時,亞里達古也與保羅一同坐船,而且遭遇風險(徒二十七章2節)。之後,亞里達古也與保羅一同坐牢(西四章10節;門24節),可見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傳道的效果,是真正獲得人們愛戴。此外還有該猶,是馬其頓人,可能也是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傳道的果子,曾與亞里達古同時被捕,為主受苦(徒十九章29節)。
至於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傳道的時間有多久,不得而知,聖經只説他一連三個安息日在猶太人的會堂與他們辯論,並非説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只住三個禮拜之久,在帖撒羅尼迦前、後二書均曾提及保羅與同工們“辛苦勞碌,晝夜工作”,以維持生活,及廣傳福音(帖前二章9節;帖後三章8節)。似乎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工作有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可能,保羅當時看中這個城市,以之為將福音廣傳在馬其頓與亞該亞兩省的大本營(帖前一章7一8節)。
保羅以後有否再到帖撒羅尼迦,聖經並無明文記載,但保羅在第三次到海外佈道旅程中,曾走遍馬其頓各地方,其中無疑地一定包括帖撒羅尼迦在內(徒二十章1一2節;提前一章3節)。
保羅也曾打發提摩太到帖撒羅尼迦去堅固信徒們的信心,後來提摩太把他們的消息告訴保羅,使保羅至感快慰(帖前三章2一7節)。
聖經最後提及帖撒羅尼迦乃是一個壞消息,那就是底馬因為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保羅往帖撤羅尼迦去了,似乎帖撒羅尼迦在這不忠的傳道人心目中,就是世界的代表(提後四章10節)。
教會在帖撒羅尼迦有900年之久,以後屢經戰亂,數易主人,但時至今日,仍為東正教重要城市,有濃厚的宗教氣氛。本書著於哥林多(帖前三章6節;林後十一章9節),時為紀元後50年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