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布拉瓦之戰

鎖定
1507年,應盟友馬林迪的請求,葡萄牙大征服者阿爾布克爾克攻陷了阿朱蘭蘇丹國轄下的城市布拉瓦,將其洗劫一空後撤退。
名    稱
布拉瓦之戰
發生時間
1507年

目錄

布拉瓦之戰背景介紹

阿朱蘭蘇丹國的武裝力量核心也模仿自埃及 阿朱蘭蘇丹國的武裝力量核心也模仿自埃及
由於歷史原因,東非地區的文明大都需要靠外部世界影響。其中既有從北非尼羅河流域南下的閃族定居者,也包括各種從海上抵達的洲際外來户。加上本來就長期生活在乾旱內陸的黑人部落,構成了比較特殊的海陸雙重結構。
阿朱蘭蘇丹國的中上層大都來自穆斯林世界 阿朱蘭蘇丹國的中上層大都來自穆斯林世界
通常來説,居於頂層的菁英階層,都是從穆斯林世界遷來的商業貴族。尤其當撒哈拉沙漠不斷向南北兩頭擴張,內陸又有敵視自己的埃塞俄比亞,海運就成為索馬里當地的主要對外聯通方式。他們生活在摩加迪沙布拉瓦一類的港口城市,習慣使用阿拉伯語,麾下還圍繞着大批來自埃及阿拉伯半島波斯印度馬格里布乃至安達盧西亞的客卿。但廣袤的內陸地帶,卻擁有佔絕對數量優勢的土著人口。他們可以為海洋經濟提供必要助力,也可能在矛盾爆發式反戈相向,所以要用帝國化的管理方式進行統御。
早期歐洲航海圖上的索馬里 早期歐洲航海圖上的索馬里
這就塑造了阿朱蘭蘇丹國的基本政治框架,也就是一個類似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軍事化海陸雙強。既要維持非洲之角的航運秩序,又必須定期對內地的貧瘠山區進行征伐。然後將掠奪來的黃金、象牙和大量奴隸,交換成由商船不斷運抵的奢侈品、武器與緊俏人才。有時為了強化自身的存在價值,還經常與北方的頂級強國聯盟,甘做對方無法直接管轄的遙遠附庸。無論對方來自埃及、土耳其阿曼,都不妨礙當權者去審時度勢地進行勾兑。直到近代世界降臨的16世紀,這種經典模式都沒有發生改變。
部分東非城邦 主動選擇擁抱新來的葡萄牙人 部分東非城邦 主動選擇擁抱新來的葡萄牙人
1498年,隨着達伽馬的船隊掠過印度洋西岸,整個東非沿海的政治格局都開始突發聚變。例如原本的區域海王基爾瓦蘇丹國(基爾瓦王朝),就因都城被短暫攻佔而失去原有威權。進而使得許多港口城邦都分崩離析,選擇各自認為是最好的發展路線。其中就有馬林迪索法拉這樣的較弱城市,主動與新來的葡萄牙人結為盟友。
整個東非海岸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組成部分 整個東非海岸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組成部分
特別是前者,第一個向遠道而來的征服者們拋出橄欖枝,並奉上了熟悉印度洋季風與水文情況的熟練導航員。所以在以後抵達的所有總督、司令或船長看來,他們就是自己的最忠實夥伴,更是自己瞭解東非的耳朵和眼睛。倘若馬林迪的國王希望葡萄牙人替自己除掉某個競爭城市,也大概率地會獲得滿意結局。
位於索馬里南部的港口城市 布拉瓦 位於索馬里南部的港口城市 布拉瓦
1507年,位於當代索馬里南部的港口城市布拉瓦,也榮登馬林迪國王的小報告名單。實際上,該城在許多方面都算不上行業頂尖,甚至在漫長的中世紀階段都有些默默無聞。但當索法拉、基爾瓦、桑給巴爾和蒙巴薩等行業龍頭先後遭殃,淪為倖存者的布拉瓦便開始顯得比過去更加繁榮。這顯然會影響到葡萄牙-馬林迪聯盟的壟斷新貴利益。儘管北面還有更加繁榮的摩加迪沙,卻由於是阿朱蘭蘇丹的重點防禦對象而不宜成為攻擊對象。所以,高不成低不就的布拉瓦便難逃戰爭厄運。
達伽馬的航行之後 整個東非都對歐洲敞開大門 達伽馬的航行之後 整個東非都對歐洲敞開大門

布拉瓦之戰經過

當年2月,大征服者阿爾布克爾克率領有16艘船的艦隊抵達索馬里南部。儘管此行的最終目的地是印度,卻不影響他們首先在半道上的東非解決點小問題。由於是要在東方地區進行長期部署,所以每艘船上都儘可能多地裝載武器和士兵。等到城市總督拒絕投降和成為里斯本的附庸,一場短促而激烈的陸戰便在東非海岸上展開。
晚期的馬穆魯克軍隊 對阿朱蘭有很大影響 晚期的馬穆魯克軍隊 對阿朱蘭有很大影響
雖然地處位置相對偏僻的東非,包括布拉瓦守軍在內的大部分阿朱蘭蘇丹武裝,長期都以北方的馬穆魯克埃及為參照對象。每位鎮守地方的總督麾下,都有一支用軍事奴隸組成的馬穆魯克部隊。其成員不僅全都是能脱產訓練的常備士兵,還用着大都進口自埃及的精緻武器與馬匹。其次,就是早期城邦階段留下的市民武裝,往往是專職防衞的民兵和從港口招募的阿拉伯海員。他們大都使用遠射武器,充當馬穆魯克軍團的輔助力量。最後還有生活在城市外圍的黑人部落,自帶出男丁協助禦敵的天然義務。只是由於戰鬥來得太過突然,這部分力量就無法在第一時間全部出動。
活躍在亞丁灣兩頭的阿拉伯武裝海員 活躍在亞丁灣兩頭的阿拉伯武裝海員
經過整夜準備,葡萄牙人在抵達後的第二天早晨開始登陸。因為沒有阿朱蘭蘇丹的戰船跑來阻擋,全部的1500名士兵都得以順利踏上沙灘。作為主帥的阿爾布克爾克,親自上岸充當半數人的前線指揮,而其餘部分交由副手特里斯坦帶隊。相比早先抵達印度洋海區的同僚,他們不僅在數量層面充裕不少,也有訓練組織上的進一步完善。由於阿爾布克爾克的堅持,這批新援將效仿瑞士人的戰術,儘可能使用嚴密的步兵方陣。
擔任登陸部隊指揮官的 特里斯坦 擔任登陸部隊指揮官的 特里斯坦
布拉瓦守軍則暫時只能動員起4000人馬,並準備用馬穆魯克軍團直接將入侵者趕下海。為此,最能打的半數士兵開始在城外列隊,隨即朝登陸場位置發起進攻。然而,有限的騎兵根本無法撼動槍矛方陣,反倒是隻能在對方的緩慢推進下節節後退。擔任掩護的阿拉伯裔弓箭手,同樣在與火繩槍+弩的對射中落入下風,不得不意識到自己在火力上存在太多差距。原計劃的禦敵於大門外,也很快演變為大量潰兵的爭相撤退入城。而就在他們努力抗爭的同時,許多城中的定居者已開始攜帶細軟逃往內陸避難。
馬穆魯克式騎兵 馬穆魯克式騎兵
由於勝利來得太過突然,葡萄牙人根本來不及調整部署,就開始對城市本身進行攻堅。因此,不僅海面上的戰艦沒有接到增援要求,登陸部隊自己也沒有攜帶能破壞牆體的大口徑攻城炮。除梯子和少數幾門輕型火炮外,他們只能依靠手中的單兵武器應付困難。死守城頭的阿朱蘭士兵也沒有閒着,拼命將點燃的箭頭射向下放,企圖阻擋披有重甲的攀爬者。
布拉瓦守軍很快被趕到城牆背後 布拉瓦守軍很快被趕到城牆背後
儘管各東非沿岸城市的外牆都修建於14世紀前後,卻也是引進中東技術的大型磚石結構,所以較為堅固且不容易為小型火器的彈藥所破壞。但最上層的垛口卻是比較薄弱,不容易經受火炮的多次轟擊。葡萄牙人也正是通過這類非常有限缺口,靠手中的佩劍殺出一條血路,進而瓦解了布拉瓦城的所有抵抗。
葡萄牙人的小口徑火炮 葡萄牙人的小口徑火炮

布拉瓦之戰結果

此後,已基本清空的城市,淪為留守游擊隊和征服者圍剿團的巷戰現場。一些不願逃離或根本沒有財產的軍事奴隸,基本戰鬥到全部陣亡為止。他們的頑強作風,也讓阿爾布克爾克損失了50名部下。但阿朱蘭蘇丹自身的損失,還是要遠遠高過這個數字。許多來不及挪走的貨物和貴金屬,也在征服者縱火焚燒布拉瓦前遭洗劫一空。
索馬里沿海港口城市建築 索馬里沿海港口城市建築
事後,更多阿朱蘭蘇丹的部隊開始趕往南部海岸,卻沒能追上已出海走人的葡萄牙艦隊。這樣的突然襲擊,也將在之後的一個世紀內反覆發生。自覺無力應付的索馬里統治者,只能選擇忍氣吞聲,同時在稍後將自己與新興的奧斯曼土耳其綁定。但因為擁有較大的內陸體量,這個南方繫馬穆魯克王朝終究沒有被西來的早期殖民勢力所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