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巫山高

(李端詩作)

鎖定
《巫山高》是一首創作於唐代的詩作,文學體裁是五言古詩,作者是李端,出自《全唐詩》。
作品名稱
巫山高
作品別名
巫山高和皇甫拾遺
出    處
《全唐詩》
作    者
李端
創作年代
唐朝
作品體裁
五言古詩

巫山高作品原文

巫山十二峯,皆在碧虛中。
回合雲藏日,霏微雨帶風。
猿聲寒過水,樹色暮連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見楚宮。 [1] 

巫山高註釋

碧虛:碧空;青天。指綠水。
回合:亦作“廻合”。環繞;迂迴曲折。聚合;匯合。
霏微:濛濛細雨。飄灑;飄溢。迷濛。
高唐:戰國時楚國台觀名。在雲夢澤中。傳説楚襄王遊高唐,夢見巫山神女,幸之而去。
清秋:明淨爽朗的秋天。

巫山高點評鑑賞

《巫山高》是樂府古題,前人作品很多。“大曆十才子”之一李端的這首《巫山高》在唐代被譽為“古今之絕唱”(範攄《云溪友議》)。
前人《巫山高》一般都以高唐神女的傳説渲染巫山幽渺清麗的境界,此詩則令人從迷濛的雲雨煙樹、空寒的猿聲暮色中去體味有關傳説的清虛和神秘感,在唐代被譽為“古今之絕唱”(範攄《云溪友議》)。 [2] 

巫山高作者簡介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曆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嶽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翻譯:
巫山的十二座山峯,都高聳矗立於碧空中。巫山雲霧繚繞,遮隱着日光,秋風吹來,細雨濛濛。猿聲淒厲,在峽谷中哀轉久絕,樹色與朦朧的天色融為一體。清秋時節,遙望高唐,看見當年的楚宮,我思緒萬千,愁緒綿綿。
參考資料
  • 1.    [清]彭定求等 編.《全唐詩·卷二百八十五·李端》.北京:中華書局,1960:3242
  • 2.    葛曉音.《唐詩宋詞十五講》(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