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川渝鹽業遺產

鎖定
川渝鹽業遺產,是指位於四川省、重慶市境內的鹽業遺產 [9] 
川渝鹽業遺產資源豐富,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對於反映古代經濟社會科學技術發展、豐富世界文化遺產類型具有重要意義。 [3]  [6] 
川渝鹽業開採延續數千年,製鹽遺存眾多。據初步統計,重慶地區尚存與鹽業歷史文化直接相關的不可移動文物100餘處,四川自貢市、遂寧市大英縣等地留下的鹽業遺產豐厚。中國鹽滷資源豐富、種類齊全、分佈廣泛,池鹽、海鹽、井鹽廣泛分佈在全國各地。千百年來,川渝鹽業生產不僅擁有一套完整的開鑿技術體系,更在兩地留下了豐富的製鹽遺址遺蹟。 [1]  [5] 
千百年來,川鹽運船往來於長江及其眾多支流,從四川大英、自貢等地啓航,串聯起整個中國中部、西南腹地的產鹽點位,形成龐大的“川鹽古道”運輸體系。
作為千年古道上經久不衰的運輸品,“川渝鹽業遺產為四川古代生業方式、交通運輸、手工業技術等領域提供了重要研究資料,是具備申遺條件的。
川渝鹽業遺產相關單位將綜合專家意見,深入開展川渝鹽業相關遺存的考古專項調查與發掘,釐清川渝鹽業分佈和歷史發展脈絡;按照世界遺產保護標準和要求加大遺產保護力度,確保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結合國際前沿研究成果和申遺新要求,進一步優化完善申遺文本,力爭將川渝鹽業成功納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  [4] 
2016年,就有專家學者建議將“巴渝古鹽道”聯合打包,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2022年,四川省文物局聯合重慶市文物局,擬跨省將川渝鹽業遺產聯合申報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3月,川渝井鹽遺產申遺專家諮詢會舉行,近50位川渝兩地有關部門相關負責人、專家學者等齊聚一堂,為井鹽遺產申遺“把脈”。專家論證指出:“自貢鹽業符合世界遺產價值評估相關標準,具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 
川渝兩省市歷史文化遺產豐富,文物古蹟多。隨着巴蜀文旅走廊建設推進,兩地圍繞文物考古研究、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等重點領域全面開展合作。川渝鹽業開採延續數千年,製鹽遺存眾多,據初步統計,重慶地區尚存與鹽業歷史文化直接相關的不可移動文物100餘處,四川省自貢市、遂寧市大英縣等地留下的鹽業遺產豐厚。
被譽為“千年鹽都”的自貢,保留了數量眾多的鹽業文物、井鹽“記憶”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據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數據,自貢市現存的2404處不可移動文物中,約70%與鹽業相關:現有大公井遺址燊海井東源井、吉成井等鹽業生產場所;有匯柴口古鹽道、漆樹樂善坊鄧關濟運閘等井鹽運輸遺存及設施;有西秦會館桓侯宮王爺廟等商幫行幫會館;有三多寨大安寨久安寨、集生寨等鹽商寨堡羣,有張伯卿公館、玉川公祠、李亨祠堂王家大院等鹽商宅邸。從可移動文物層面看,現存有開鑿和修治鹽井的各類實物工具及鹽務管理、鹽業契約、巖口簿等檔案。此外,還保存有與井鹽業相關的傳説、民俗、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