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川鹽古道

(四川的運鹽古道、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鎖定
“川鹽古道”特指源於四川的運鹽古道。被國內外學者稱為“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茶馬古道”、“金牛古道”等齊名,也是自貢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7]  [9]  “川鹽古道”又稱“巴鹽古道”,開始於重慶和四川東南部,大致可分為“川鄂古鹽道”“川滇古鹽道”“川黔古鹽道”“川湘古鹽道”。這些古鹽道貫穿整個腹地,連接沿線各民族,成為促進川、鄂、滇、湘、黔等地居民交流互鑑、文化互融的重要載體。 [10] 
自貢井鹽由自貢張家沱出發,經釜溪河仙市入沱江,然後到長江經瀘州、重慶,在涪陵轉口岸,轉入烏江到(酉陽)龔灘及川東、湖南境內,或經烏江運轉貴州境內。 [1]  [6]  川鹽古道是以水路運輸為主、陸路運輸為輔的綜合運輸網絡。長江是川鹽運輸的主要水路通道,四川周邊各省鹽運主要依靠長江支流。 [8] 
川鹽古道路幅最寬2—3米,最窄50公分左右,石板上密佈着當年背鹽人留下的打印。“川鹽古道”源於四川東部(現為重慶渝東南),對鄂、渝、湘、黔交匯地區產生極大影響,並貫穿整個中國腹地。
古道起於唐宋,對鄂、渝、湘、黔交匯地區產生巨大影響力,是貫穿整個中國腹地的運鹽古道。古道因鹽而興,成為推動經濟、傳播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連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紐帶。
中文名
川鹽古道
別    名
巴鹽古道 [10] 
路    幅
最寬2—3米,最窄約50公分
地理位置
四川東部(今重慶酉陽縣)
分    類
酉陽縣背鹽路道遺址

川鹽古道地理位置

酉陽川鹽古道 酉陽川鹽古道
據國內有關專家介紹,“川鹽古道”是一條源於四川東部(今渝東南),對鄂渝湘黔交匯地區產生巨大影響力的貫穿整個中國腹地的運鹽古道。
自貢井鹽由四川自貢張家沱出發,經釜溪河仙市入沱江,然後到長江經瀘州、重慶,在涪陵轉口岸,在川東(今屬重慶市)酉陽縣境內的龔灘鎮丁市鎮銅鼓鄉銅西鄉,由於在上世紀70年代前,四川治下沒有公路,所有鹽巴等貨物都靠依靠人力背運,因為時間久遠,挑夫們背貨走出的一條道路。 [1] 
“川鹽古道”和“關隘”位於“酉丁龔”旅遊帶上丁市鎮丁市村7組和廠壩村2組的交匯處,小地名洞溪埡。由於上世紀70年代就已修建了丁宜公路,因此這條古道保存得相當完整。古道路幅寬的地方有2—3米,窄的地方只有50釐米左右。為了便於行走,古道上不少地方鋪設了石板。

川鹽古道歷史淵源

川鹽古道背鹽桶和打杵 川鹽古道背鹽桶和打杵
川鹽古道和“關隘”位於“酉丁龔”旅遊帶上丁市鎮丁市村和廠壩村的交匯處,小地名洞溪埡,距丁市鎮政府5公里。只見川鹽古道蜿蜒盤旋在洞溪埡陡峭的山腰,由於70年代就已修建了丁宜公路,古道保存得相當完整。古道路幅寬的地方有2—3米,窄的地方只有50公分左右。為了便於行走,古道上不少地方鋪設了石板。石板上密密麻麻地分佈着當年背鹽人用打杵歇氣時留下的杵印。 [2] 
想當年,由於洞溪埡是上坡路,那些背鹽人揹着沉重的鹽巴,從酉陽的龔灘鎮出發,經金魚穴(兩罾鄉)、朝天館(天館鄉)、丁家灣(丁市鎮)、橋巖埡口、三岔壩(銅西鄉)、銅西隘門關、銅鼓潭(銅鼓鄉)、石埡子(板溪鎮)、山黛溝到龍潭鎮,艱難跋涉,年復一年地穿行在這條古道上。

川鹽古道主要景觀

在酉陽,因鹽就成就了“錢龔灘、貨龍潭”的商業傳奇。龔灘古鎮至今還保留着家家户户掛“鹽燈”的傳統和與鹽相關的“大業”鹽號、半邊倉等景點。
酉陽丁市銅鼓川鹽古道 酉陽丁市銅鼓川鹽古道
上完洞溪埡1.5公里的山路,一座古城牆就橫亙在洞溪埡的埡口。根據丁市村七組村民黃大斌目測,城牆長約30米,高8米,城牆寬3米,全用青石塊修建,高大雄偉。由於城牆連接兩邊大山,形成一道天然險峻的“關隘”,呈現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站在城門口向丁市方向望去,只見彎彎曲曲的古道,在夕陽的照耀下,散發着歲月的滄桑。
古城牆保存十分完好。“這裏就是古道上最著名,也是渝東南唯一在川鹽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關口—‘西屏關’。當年,關口還修有城門,可惜在文革破四舊時期被紅衞兵砸爛了。”城門高約2米,站在城門向上望去,“西屏關”三個大字隱約可見,安裝城門的門栓用整塊巨石打鑿,和城牆壘砌在一起,堅實無比。城門右側的城牆上,原本用石刻記錄着修建城牆的題刻,也在文革期間人為地破壞了,無法辨認。
由於知曉“西屏關”確切修造年代的老人已全部去世,當地的黃世武老人説了大概是在清朝康熙年間。
川鹽古道 川鹽古道
當地已着手編制《川鹽古道旅遊開發規劃》,啓動市級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打造古道驢行、雄獅泉漂流、橋巖古村落遊、七組農家休閒遊等旅遊產品,藉助古道,將丁市鎮打造成酉陽桃花源國家5A級旅遊景區至龔灘國家4A級旅遊景區黃金旅遊線上的遊客集散中心。

川鹽古道古道文化

川鹽古道文化遺產

鹽道文化是巴渝地區鮮為人知的文化密碼,喚醒了人們塵封的鄉愁,增強了文化自信,發掘了古鹽道的文化旅遊價值,
古鹽道是一種典型的文化線路遺產,已成為國際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新熱點,上世紀90年代,我市就將鹽業遺址保護納入工作計劃,總體成果頗豐,如公佈了一批市級文保單位,加強考古勘探發掘和文物搶救保護等。然而在打造鹽道品牌上,還需發力。鹽道文化是巴渝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慶應該充分借鑑國內外的先進理念,加強資源調查,科學編制鹽道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規劃,以重點保護帶動面上保護,以示範保護帶動整體保護。與此同時,開展科學研究,借鑑絲綢之路、大運河等線性文化保護的經驗,加強挖掘“食鹽之路”的重要文化內涵,提高巴渝古鹽道這一文化遺產的社會知曉度,形成享譽全國的文化遺產品牌。 [3] 

川鹽古道沿線關隘

川鹽古道 川鹽古道
在龔灘至龍潭沿線,原有5個關口,他們分別是:小蓋山關(清咸豐十一年修建,現無存)、凍青埡關(又名西屏關)(咸豐十一年修建,現存遺址)、橋巖關(咸豐十一年修建,無存)、隘門關(咸豐五年重建,存兩道卡子)、石埡子關(咸豐十一年修建,無存)。
從龔灘到龍潭的川鹽古道總共115公里,從關口的修建年代和分佈來看,大抵還是分佈均勻,如此可以分析出當年匪患猖獗,如此密集地修建關隘,不僅僅是保證沿線的安全,對於保護商隊、背夫、行人也是特別有利,也充分説明當時政府對這條路的重視。

川鹽古道酉州名人

川鹽古道 川鹽古道
從目前採訪到的資料,川鹽古道沿線的名人有蔡世佑、陳名巖、王簡、趙世炎、王勃山、王潛夫、劉仁等,而其中與川鹽古道有直接關係的就是陳名巖和王簡。誠然,陳名巖最多的是他的聰明與笑談,這也充分體現着酉陽人民的勤勞與指揮,而王簡則曾倡導大家補修鹽道,這也體現着歷代鄉紳對於縣內建設的貢獻。

川鹽古道沿線寺廟

川鹽古道 川鹽古道
從龍潭到龔灘,沿線發現遺蹟的寺廟有:鐵圍城寺廟遺址、川主廟、梨子朝寺廟遺址、龍頭山寺等。這對於研究酉陽在過去的民風信俗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川鹽古道鹽道故事

在鹽道上的故事,大多涉及兇險、趣味,從故事中可以瞭解到當時背鹽人的艱辛,只能以一些笑料解悶。不僅如此,我們還能從故事中看出人民的辛勤、樸實、智慧,雖然很多語言太過流俗,但也成為重要的鹽道文化。

川鹽古道劉晶河道

從龔灘到龍潭,經過的河流有阿蓬江(小河義渡)、橋沿河(不上不下三步橋)、山黛溝(二十四道腳不幹),銅西河(三岔壩)等

川鹽古道古道石刻

石刻是對事件的真實記載,從中可以瞭解及還原歷史:永定成規、永定章程、三步倒僧人捐修鹽道摩崖石刻、銅鼓車壩村修路碑記(無存)、幹洞峽摩崖石刻、山黛溝修路碑記、大碼頭碑記、中碼頭碑記等等,都能從中瞭解非常寶貴的歷史資料。 [3] 

川鹽古道古道終結

自1956年酉龔公路通車,結束背鹽歷史,經過將近60年的風雨,很多路段已經不復存在,但這段歷史已深深刻入酉陽曆史,歷史將永遠銘記。
誠然,在酉陽境內的鹽道不僅僅是從龔灘到龍潭這一條,當時作為生活必需品的鹽,也運送到各個地方,比如宜居和小河境內的鹽道等。這些以鹽為主要運送物資的道路也最大地滿足了其他生活用品以及商品的運輸。同時,在沿線很多地方更是因鹽而興起,曾經的荒蕪之地,後來很多人看到商機,為背夫們提供飲食和休息場所,漸漸發展成村鎮,比如高街沿、天館等地。
如今,曾經背過鹽巴的年紀最小的也已經75歲,他們還能講述自己背鹽的故事,稍微年輕的也就沒了親身經歷,或許,再過十年二十年,這批人物就已經不再了,但是他們的杵印還留在酉陽連綿起伏的羣山中,它們可以告訴後人,這裏有一條被荒草和歷史掩沒的崎嶇羊腸小路。它,就是連接“錢龔灘”和“貨龍潭”兩座千年古鎮的“川鹽古道”。 [4] 

川鹽古道歷史影響

古道因鹽而興,成為推動經濟、傳播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連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紐帶。具有持續時間長、跨度範圍廣、文化影響力大的特點。國內外學者無不深有感觸評價,“川鹽古道”的形成和暢通有着比“茶馬古道”更為重要的意義。被學者稱為“南方絲綢之路”。

川鹽古道保護狀況

酉陽縣丁市鎮將投資180餘萬元,全面啓動川鹽古道旅遊保護開發工程,打造“川鹽古道”旅遊品牌。
川鹽入黔示意圖。(圖片來源:四川省情網) 川鹽入黔示意圖。(圖片來源:四川省情網)
“川鹽古道”是一條源於四川東部(今渝東),對鄂、渝、湘、黔交匯地區產生巨大影響力的貫穿整個中國腹地的運鹽古道。有“南方絲綢之路”的美譽。在丁市鎮境內長約10公里,且保存完好。據鎮政府負責人齊飛介紹,根據保護開發規劃,該鎮將依託雄獅河漂景區、中壩萬山紅葉景區打造,在位於該鎮境內的古道起點廠壩村,修建牌坊、觀景亭、修復損毀石刻,整治石板步道。開發沿線農家樂,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推出古道驢行、雄獅泉漂流、紅葉觀光、鹽商文化旅遊體驗等項目,積極申報市級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努力將其打造成為酉陽桃花源國家5A級旅遊景區至龔灘古鎮國家4A級旅遊景區黃金旅遊線上的遊客集散中心,建成生態民俗旅遊體驗區和國家3A級旅遊景區。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