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崇賢侯

鎖定
崇賢侯(Sùng Hiền Hầu)李氏(?—1130),越南李朝宗室,李聖宗子,李仁宗弟,李神宗生父。這位宗親名諱不詳,越南文獻以他的封爵崇賢侯稱呼他。仁宗無子,遂收養崇賢侯之子陽煥並立為皇太子。仁宗去世後,太子陽煥即位,是為神宗。神宗尊崇賢侯為太上皇,崇賢侯是越南自主建立封建國家以來第一位太上皇。神宗天順三年(1130)五月,崇賢侯去世,諡曰恭皇(Cung Hoàng)。
別    名
李恭皇(Lý Cung Hoàng)
姓    氏
朝    代
李朝

崇賢侯人物生平

崇賢侯系李聖宗之子, [6]  生年、生母、名諱均不詳。聖宗長子仁宗生於龍彰天嗣元年(1066)正月,而聖宗逝於神武四年(1072)正月,仁宗時年七歲。聖宗去世時,崇賢侯年齡甚小,甚至可能尚未出生。
崇賢侯娶妻杜氏。仁宗會祥大慶七年(1116)六月,杜氏誕下一子,名陽煥。 [1] 大越史記全書》稱崇賢侯早年無嗣,則陽煥或為崇賢侯長子。 [2] 
仁宗在位多年而沒有兒子,遂生收養宗子之意。會祥大慶八年(1117)七月,仁宗母黎太后(倚蘭夫人)去世。 [3]  十月,年過天命的仁宗頒下收養宗子的詔書,詔曰:“我統治眾民,很長時間沒有後嗣,天下重器(指皇位)可傳給誰呢?應收養崇賢、成慶、成廣、成昭、成興侯的兒子,擇其善者立為皇嗣。” [4]  崇賢侯子陽煥年僅兩歲而天資聰敏,深受仁宗喜愛。十一月,仁宗立侄陽煥為皇太子(仁宗立太子的時間,《大越史略》作十一月,《大越史記全書》《欽定越史通鑑綱目》作十月)。 [5]  [7] 
越南史書未記載崇賢侯在仁宗立儲至去世這十年間的事蹟。天符慶壽元年十二月十二日(1128年1月15日),仁宗逝於永光殿,皇太子陽煥即位於仁宗柩前,是為神宗,時年十二歲。神宗一即位,便派內人杜善、舍人蒲崇告知崇賢侯。 [8] 
神宗以即位次年為天順元年。天順元年(1128)正月,神宗尊義母宸英夫人(《大越史略》作宸妃)為皇太后。 [9-10]  當月十七日,神宗派太傅劉波(當為劉慶波,太傅劉慶譚弟)、諫議大夫牟俞都至崇賢侯邸,將仁宗的禮物送與崇賢侯。 [11]  天順二年正月十五日(1129年2月5日),神宗尊生父崇賢侯為太上皇,生母杜氏為皇太后,奉上皇、太后居洞仁宮。 [12-13]  洞仁宮始建於仁宗英武昭勝八年(1083)五月,位置不詳。 [17]  陳朝史官黎文休認為神宗如此尊崇本生父母已經過分,稱崇賢侯為皇叔,封杜氏為王夫人就比較合適。 [14] 
天順三年(1130)五月,崇賢侯去世,享年六十歲左右,在太上皇位近一年半,諡曰恭皇。 [15-16]  崇賢侯是越南自主建立封建國家以來首位太上皇。

崇賢侯離奇傳説

神宗出身宗室而年幼升儲、少年嗣位,這一史實衍生出了離奇的傳説,《大越史略》《大越史記全書》《禪苑集英》《嶺南摭怪列傳》等文獻記載了神宗由高僧徐道行轉世而來的傳説。 [25-26] 嶺南摭怪》卷二“徐道行”一篇敍徐道行及其弟子阮明空事蹟,是轉世傳説較詳細的版本。徐路,字道行,父僧官都察榮,為大顛禪師所殺。徐道行不斷修行,後殺死大顛,為父報仇。接下來就是涉及崇賢侯與神宗的轉世傳説: [24] 
南李朝仁宗皇帝,未有皇嗣。會祥大慶三年三月,清花府人上言:“海濱沙洲有靈異小童,三歲解語,自稱皇子,號為覺皇,陛下所為,無不知之。”帝遣中使往視,果如其言,乃迎之至京師,居於報天寺,蓋覺皇乃太顛之生也。帝以其聰明英異,愛之,欲立以為皇太子。羣臣相諫,以為不可,曰:“彼誠靈異,必宜託生宮禁,然後可也。”帝 從之。遂設大會七日夜,行托胎法。路聞之,私謂姊曰:“彼兒妖邪,惑人甚多,吾豈可坐視不救,以蠱惑羣心,荒 亂正法耶?”因使姊觀會,密持所結印數株,插於簷上。會至三日,覺皇癭疾,語人曰:“遍滿國界,鐵網羅罩,託生 無路矣!”帝疑路咒解,收之果獲。命繫於興聖樓,會羣僚議罪。崇賢侯【帝之弟】適遇,路哀訴曰:“願垂力救貧僧倖免,異日寓托胎中,以報其惠。”侯頷之。及會議,僉曰:“陛下以無嗣,故祈彼託生,而路妄自解咒,宜加其僇,以謝天下。”侯獨奏曰:“覺皇如有神法,雖路咒解,夫何害?今反如是,則路出覺皇遠矣。與其罪路,莫若聽其託生也。”帝乃恕之。
路徑詣侯弟告謝,即於夫人杜氏浴處過視之。夫人怒以告侯,侯素知其意,竟不之詰。路囑侯曰:“他日夫人臨 誕時,必先相告。”後二年,夫人果有娠。及期產難,侯追念路前日之言,使人馳報路。路見報至,乃澡身易服,謂其徒曰:“吾宿因未了,且復託生出世間,暫為國王。及壽於時,又為二十三年天子。若見其身殞壞,則我入陀隍,不復生滅矣。”其徒聞之,無不感嘆。路説偈雲:“我來不報雁來歸,冷笑人間暫告悲。為報門人休戀苦,古師幾度作今師。”言訖,入巖中,尸解而逝,於是侯夫人遂生楊煥。年甫三歲,仁宗養之宮中,立為皇太子。仁宗崩,太子即位,是為神宗,乃路之化生也。鄉人以其靈異,納屍龕中奉事之,其形像今在國威府安山縣佛跡山天福寺巖中。
神宗尚在襁褓之中,卻能被仁宗選為繼承人,着實令人稱奇。徐道行轉世傳説暗示了一種可能:仁宗最初並不屬意神宗,但在崇賢侯的操作下,年幼的神宗被送上了儲君之位。

崇賢侯家庭成員

父:李聖宗李日尊
長兄:李仁宗李乾德
妻:昭孝皇后杜氏 [18-19] 
子:李神宗李陽煥
子:李星 [20] 
備註:
1.《大越史記全書》稱英宗朝權臣杜英武乃崇賢侯夫人之弟。 [21]  杜英武的家世見於李朝碑刻《巨越國太尉李公石碑銘序》和《古越村延福寺碑銘》。 [22]  杜英武的父親是李朝名臣李常傑的外甥,太尉郭盛溢的外孫;杜英武的母親是古越村創立者杜法屍的外孫女;杜英武曾被大臣黎伯玉認為義子。杜英武有一同胞姊妹瓊英,嫁侍中範氏,早逝,生子曰國賢,與崇賢侯夫人並非一人。杜英武可能是崇賢侯夫人的族弟。 [23] 
2.《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三:“辛亥(天順)四年,……冬十月,御前指揮使王吉奏有神降跡於龍墀左鐘樓前,長九寸五分,闊五寸。皇弟周箇卒。”仁宗無子,這位皇弟可能也是崇賢侯的兒子。
參考資料
  • 1.    《大越史略》卷中:【丙申】會祥大慶七年,……六月,僧道行化身【神宗生】。
  • 2.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三:壬辰(會祥大慶)三年【宋政和二年】,……時帝春秋以高,無嗣,詔擇宗室子立為嗣。帝弟崇賢侯【缺名】亦未有嗣。適石七山僧徐道幸至侯家,與語祈嗣事。道行曰:“他日夫人臨誕時,必先相吿,蓋為之祈于山神也。”後三年,夫人因而有娠,生男陽煥。
  • 3.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三:丁酉(會祥大慶)八年【宋政和七年】,……秋七月二十五日,倚蘭皇太后崩,火葬,仍以侍女三人殉,上尊諡曰扶聖靈仁皇太后。
  • 4.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三:丁酉(會祥大慶)八年【宋政和七年】,……冬十月,帝幸啓瑞行宮省斂。是夜月重輪。求宗室子育於宮中,下詔曰:“朕臨兆民,久無後嗣,天下重器,伊誰可傳,宜育崇賢、成慶、成廣、成昭、成興侯之子,擇其善者立之。”時崇賢侯子陽煥年方二歲而聰敏,上深愛之,遂立為皇太子。
  • 5.    《大越史略》卷中:【丁酉】會祥大慶八年,……冬十一月,立崇賢侯子陽煥為太子。
  • 6.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三:神宗皇帝諱陽煥,聖宗之孫,仁宗之侄,崇賢侯之子,乃夫人杜氏所生也。
  • 7.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正編》卷四:丁酉(會祥大慶)八年【宋政和七年】,……冬十月,帝如啓瑞省斂。【注:啓瑞,地名,是辰設置行宮,今不詳的處。】立陽煥為太子。陽煥,皇弟崇賢侯【缺名】子也。辰帝春秋高,未有嗣,詔擇宗室子育之。及陽煥生,育於宮中,至是二歲,帝愛其聰敏,立之。
  • 8.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三:丁未天符慶壽元年【宋靖康二年,五月以後高宗構建炎元年】……十二月,……丁卯,帝崩於永光殿。……皇太子即位於柩前,令武衞黎伯玉宣示王侯及文武臣僚,退於大興門外,使諸城吏閉門謹守,毋得往來出入。仍命禁軍介之以兵,立天安殿下。既而令開右掖門,召羣臣入於龍墀,使伯玉諭王侯及文武臣僚曰:“不幸先帝奄棄羣臣,天位弗可久虛。惟予沖人,黽勉嗣之,卿等宜永肩乃心,夾輔王室,非特不輔先帝注望之意,亦使世世子孫享其祿位。”羣臣皆拜賀慟哭。使內人杜善、舍人蒲崇以其事告崇賢侯。詔天下諸鄉邑各依本業如故,毋得藏匿逃亡盜賊及鬥毆殺人者。
  • 9.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三:戊申天順元年【宋建炎二年】春正月丙戌朔,改元,大赦,尊義母宸英夫人為皇太后。
  • 10.    《大越史略》卷下:【戊申】大順元年,……六月,以王生日為瑞天節。立後三,尊義母宸妃為太后。
  • 11.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三:戊申天順元年【宋建炎二年】春正月,……壬寅,使太傅劉波、諫議大夫牟俞都齎仁宗賜崇賢侯禮物於其家。
  • 12.    《大越史略》卷下:【己酉】大順二年,春正月,設慶成八萬四千寶塔會於天付閣。甲午,尊父崇賢侯為太上王,母杜氏為太后,居洞仁宮。
  • 13.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三:己酉(天順)二年【宋建炎三年】春正月,……甲午,尊親生父崇賢侯為太上皇,親生母杜氏為皇太后,居洞仁宮。
  • 14.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三天順二年正月甲午條:黎文休曰:神宗以宗室之子,仁宗育為子,使繼大統,義當以仁宗為父,而稱所生父崇賢侯為皇叔,封生母杜氏為王夫人,如宋孝宗之於秀安僖王及夫人張氏,以一其本可也。今乃封崇賢侯為太上皇,杜氏為皇太后,無乃二其本乎。蓋神宗時方幼衝,而在朝公卿如黎伯玉、牟俞都又無知體者,故也。
  • 15.    《大越史略》卷下:【庚戌】大順三年,夏五月,獻白雀。五月,太上王薨,諡恭王。
  • 16.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三:庚戌(天順)三年【宋建炎四年】……五月,扶秋了管甲費元獻白雀。太上皇崩,諡曰恭皇。
  • 17.    《大越史略》卷中:【癸亥】英武昭勝八年,……五月,造洞仁宮。
  • 18.    《大越史略》卷下:【乙丑】大定六年,……九月,獻白鴉。太后薨,諡昭孝。
  • 19.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四:丁卯(大定)八年【宋紹興十七年】……十一月,起瑞天公主第於諒州。皇太后杜氏崩,諡曰昭孝皇后。
  • 20.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三:辛亥(天順)四年【宋紹興元年】春正月,起二閣於延和內。三月,皇弟星卒【崇賢侯之子也】。
  • 21.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四:庚申(紹明)三年【二月以後大定元年,宋紹興十年】春正月,真登州牧黎法圓獻白鹿。二月,改元大定元年。三月,玉陛員外郎阮義明獻玄鹿。以杜英武為宮殿令知內外事。英武,杜太后弟,黎太后親用之,故授是職。
  • 22.    《鉅越國太尉李公石碑銘序》:吾見其太尉隴西之郭公英武,字冠世。其先是太宗朝太尉郭公,本細江勾漏縣人也。生常傑,輔仁宗朝,乃太尉之賜國姓李氏。考相杜氏,即太尉李公外甥也。家居西譽鄉,少時詣於京師。見令族女。心懷淑慎,性稟柔貞,笑奪春花,行如美玉。相愛有閨麗,遂納采問名,生二子焉。男曰公,太師張公睹其奇骨,識其國器,乃育為已子。女曰瓊英。嫁侍中範氏。
  • 23.    耿慧玲《李英宗朝婚姻關係與權力結構研究》一文考證了杜英武的身世與姻親,可供參考。
  • 24.    (越)陳世法等撰;任明華校點:《嶺南摭怪列傳》(丙本),卷二,《徐道行阮明空傳》。見陳慶浩、孫遜主編《越南漢文小説集成》第一冊,第186—187頁。
  • 25.    《大越史略》卷中:【壬辰】會祥大慶三年,春正月,甘露降。二月,清化人言:“海邊有異兒,年方三歲,解言語,自稱皇帝的子,號曰覺皇,凡王所動止無不先知。”王命中使往問之,所言皆驗,乃迎以歸,居於報天寺。王以其靈異,愛之愈隆。時王無嗣,欲立為太子,羣臣不可,乃止。遂設齋會於禁中,欲令覺皇投入為已子。有佛跡山僧徐路道行者,聞之而不悦,乃使其姊徐氏赴會,密以數珠結印授之,曰:“至會所,則插在檐端,勿令人知見。”徐氏如其言。覺皇忽嬰熱病,遂語曰:“所見遍滿國界皆有鐵網羅罩,無路得入托宮中。”王命大索,乃獲徐氏所藏數珠,遂收路,繫於興聖廊,欲置於大辟。崇顯侯入朝,路哀叫曰:“願賢侯拯救貧僧,幸得脱,則入為侯子以報其德。”侯許諾,入見王,百般營救,謂:“覺皇實有神力,而為路所詛解,是路勝於覺皇明矣。臣謂莫若賜路之脱生也。”王原之。覺皇疾亟,囑曰:“我死後,宜造浮圖於仙遊山而葬之。”
  • 26.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三:丙申(會祥大慶)七年【宋政和六年】夏六月,僧徐道幸尸解於石室山寺。石室,縣名,即今之寧山縣,名佛跡山,乃徐道行來遊時,見山洞中素石有人足跡,道行以其足跡印之符合。俗傳道幸尸解,先是,崇賢侯夫人杜氏懷娠,至是產難。侯追念道行前日之言,使人馳報。道行即易服澡身,入巖中尸解而逝。夫人尋生得男,即陽煥也。鄉人以其異,納屍龕中奉事之,今佛跡山是其處也。每歲春三月七日,士女會於寺,為一方勝遊,後人訛以為僧忌日【其屍至明永樂年間,為明人所焚,鄉人再塑像事之,如初今存】。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