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岣嶁鄉

鎖定
岣嶁鄉,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下轄鄉,地處衡陽縣境東部,東接樟木鄉,南連集兵鎮,西臨渣江鎮,北抵界牌鎮及衡山縣店門鎮, [1]  行政區域面積120.24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岣嶁鄉户籍人口有24224人。 [2] 
清朝時期,屬岣嶁鎮。民國時期,為岣嶁鄉。1995年5月,撤區井鄉。截至2020年6月,岣嶁鄉下轄10個行政村。 [3] 
2011年,岣嶁鄉財政總收入433.14萬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34.68萬元,比上年增長14.3%。從各主要税種來看,完成營業税11.2萬元,個人所得税7.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04.7元,比上年增長8%。 [1]  2018年,岣嶁鄉有工業企業6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2] 
中文名
岣嶁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
地理位置
衡陽縣境東部
面    積
120.24 km²
下轄地區
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杉雲村宋灣組
電話區號
0734
郵政區碼
421212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岣嶁峯國家森林公園
車牌代碼
湘D
人    口
24224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岣嶁鄉建置沿革

清朝時期,屬岣嶁鎮。
民國時期,為岣嶁鄉。
1949年10月,屬衡陽縣第三區。
1952年7月,屬第十五區(後改為集兵區)。
1956年,撤區並鄉,設神皇鄉。
1958年9月,屬紅旗人民公社(後更名樟木公社)。
1961年12月,屬集兵區。
1995年5月,撤區井鄉。 [1] 

岣嶁鄉行政區劃

1995年5月,岣嶁、神皇、江柏堰3鄉合併為岣嶁鄉。 [1] 
2011年末,岣嶁鄉下轄17個行政村:鳳山、杉雲、神皇、福星、印子山、高峯、集雲、和石、城前、松柏、楊梅、臘樹、雙江、七里山、白石、覺先、妙溪,下設243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岣嶁鄉下轄10個行政村:杉雲村、福星村、神皇村、鳳山村、高峯村、松柏村、臘樹村、覺先村、環洞村、白石峯村、將軍村, [3]  鄉政府駐杉雲村宋灣組。 [1] 

岣嶁鄉地理環境

岣嶁鄉位置境域

岣嶁鄉地處衡陽縣境東部,東接樟木鄉,南連集兵鎮,西臨渣江鎮,北抵界牌鎮及衡山縣店門鎮, [1]  行政區域面積120.24平方千米。 [2] 
岣嶁鄉

岣嶁鄉氣候

全境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光熱充足,無霜期長,雨量適中。

岣嶁鄉自然資源

岣嶁鄉有豐富礦產竹木等資源,礦藏以瓷泥、長石為主。共有林面積91232畝,楠竹面積30105畝。

岣嶁鄉人口

2011年末,岣嶁鄉轄區總人口2.12萬人。其中男性114人,佔52.7%;女性10020人,佔47.3%;14歲以下4234人,佔20%;15—64歲14288人,佔67.5%;65歲以上2646人,佔12.5%。人口以漢族為主,其他少數民族11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2.5‰,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長率5.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98人。 [1] 
2017年末,岣嶁鄉常住人口有17160人。 [4] 
截至2018年末,岣嶁鄉户籍人口有24224人。 [2] 

岣嶁鄉經濟

岣嶁鄉綜述

2011年,岣嶁鄉財政總收入433.14萬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34.68萬元,比上年增長14.3%。從各主要税種來看,完成營業税11.2萬元,個人所得税7.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04.7元,比上年增長8%。 [1] 
2018年,岣嶁鄉有工業企業6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2] 

岣嶁鄉農業

岣嶁鄉有耕地面積2.34萬畝,人均1.1畝,以種植水稻油菜、蔬菜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1.9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35%。生產糧食1.97萬噸,人均881.3千克。種植蔬菜0.1萬畝,產量0.73萬噸;種植油菜為1.05萬畝,產量1207噸。 [1] 
畜牧業以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78萬頭,年末存欄0.27萬頭;家禽飼養量12.8萬羽。 [1] 

岣嶁鄉工業

岣嶁鄉的工業以竹木加工、採礦業為主。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5.2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3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40%。擁有工業企業8家,職工510人。 [1] 

岣嶁鄉商業

2011年,岣嶁鄉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695萬元。共有商業網點27個,職工87人;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3000萬元。 [1] 

岣嶁鄉金融

2011年末,岣嶁鄉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7517萬元,比上年增長9%;各項貸款餘額7755萬元,比上年增長29%。 [1] 

岣嶁鄉社會事業

岣嶁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岣嶁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58人,專任教師10人;小學7所,在校學生1559人,專任教師59人;中學1所,在校學生658人,專任教師41人。2011年,財政預算教育經費581萬元,比上年增長25%。 [1] 

岣嶁鄉文化事業

2011年末,岣嶁鄉有文化站1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6處,農家書屋18個,藏書9萬冊。 [1] 

岣嶁鄉體育事業

2011年末,岣嶁鄉有學校體育場10個,單位體育場1個,安裝有健身器材2處,經常參加體育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18%。 [1] 

岣嶁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岣嶁鄉有衞生院1個,門診部(所)3個,有牀位20張;固定資產總值9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31名,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2人。完成診療11712人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731人,參合率98%。 [1] 

岣嶁鄉社會保障

2011年末,岣嶁鄉有城鎮最低社會保障户數71户,人數147人,支出36.9萬元,比上年增長27%,月人均209.2元,比上年增長25%;醫療救助33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合參保1491人次,支出30萬元,比上年增長40.8%。農村最低社會保障户數540户,人數1173人,支出110.2萬元,比上年增長37.3%,月人均78.3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35人,撫卹事業費支出50.5萬元。敬老院1家,牀位35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8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4萬人,參保率62.5%。 [1] 

岣嶁鄉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岣嶁鄉有郵政所1處。有移動聯通信號發射塔7座,信號覆蓋全境。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830户。移動電話用户4230户。 [1] 
  • 水利
2011年,岣嶁鄉境內有中型水庫1座、小型水庫4座,總庫容量2216萬立方;山平塘819口,總蓄水量238萬立方;總乾渠13千米。 [1] 

岣嶁鄉交通運輸

2011年,岣嶁鄉境內有縣道李臘公路16.5千米,鄉道1條7千米,村道總長49千米,全鄉15個村實現了村村通。 [1] 

岣嶁鄉歷史文化

岣嶁鄉地名由來

岣嶁鄉因境內“岣嶁峯”得名。 [1] 

岣嶁鄉文物古蹟

岣嶁鄉有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分別是神皇鄉模範農協會舊址、禹王碑、戴今吾烈士墓、肖覺先烈士墓)。 [1] 

岣嶁鄉風景名勝

  • 岣嶁峯國家森林公園
岣嶁峯國家森林公園
岣嶁峯國家森林公園(5張)
岣嶁峯國家森林公園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湖南省五星級鄉村旅遊區和生態文明教育基地。位於衡陽縣岣嶁鄉,海拔1106米,為南嶽衡山七十二峯之一,古為衡山主峯,景區面積為20.67平方千米,由岣嶁峯、白石峯、酒海嶺、大海嶺、小海嶺、筆架山等大小六座山體組成。公園林木覆蓋率已達95%,原始次森林500餘畝,享有“湖南生物基因庫”之美譽,號稱衡陽市民的“綠色氧吧”。主要特點具有名山、區位、氣候、資源四大優勢和神、奇、特、秀等四大特點。主要景點有:禹王殿、禹碑(此碑名聞遐邇,高七尺,寬五尺,上有77字,皆蝌蚪文,無人能識)、禹泉、禹居、禹牀、鎮龜洞、八仙聚會、迴音墓、望江亭、彭公亭、山門寺水庫、妙溪瀑布,湘南地區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中共神皇鄉黨支部,肖覺先、戴今吾烈士陵墓等自然人文景觀。醉心岣嶁山水之間,讓人留連往返,無怪乎有人説:“南嶽風光甲五嶽,岣嶁歸來不看嶽”。 [5] 
參考資料
  • 1.    湖南省民政廳.湖南省行政區劃大典[M].長沙:湖南地圖出版社,2015.5:88-89.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359.
  • 3.    岣嶁鄉2020年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2-17]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349頁.
  • 5.    衡陽縣黨政門户網站-旅遊資源  .衡陽縣黨政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