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岞山

鎖定
岞山街道位於峽山區北部,南臨太保莊街道,西依濰河,東與昌邑市北孟鎮毗連,總面積80平方公里,轄6個社區 [1]  ,48個行政村,4.5萬人,耕地面積6.1萬畝。 [2] 
中文名
岞山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中國華北
地理位置
山東省濰坊市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岞山街道昌盛街1號
面    積
80 km²
下轄地區
轄4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山東省濰坊市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岞山街道昌盛街1號 [1] 
電話區號
0536
郵政編碼
261322
人口數量
4.5萬人
車牌代碼
魯G、魯V

岞山建置沿革

岞山街道1950年屬昌南縣第八區
1955年,改為岞山區
1956年,昌南縣並與昌邑縣仍為岞山區
1958年2月,改稱岞山鎮,同年9月與太保鄉合併,成立了鋼鐵人民公社,12月以駐地命名岞山人民公社。
1983年,岞山人民公社分出太保鄉後,建立岞山鄉。
1984年,撤銷岞山鄉,復改岞山鎮。
2007年8月,昌邑市撤銷石埠鎮和岞山鎮,併入飲馬鎮
2007年9月,組建濰坊市峽山區,昌邑市的原岞山鎮(39個村)、飲馬鎮的9個村劃歸濰坊市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管轄。
2007年11月30日,成立濰坊市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岞山街道辦事處,駐地在岞山街道昌盛街1號。 [2] 

岞山地理環境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濰膠公路、青銀高速公路、膠濟鐵路橫穿東西,濰峽路、興峽路縱貫南北,省道下小路貫穿於整個街道。 [2] 

岞山行政區劃

轄6個社區,48個行政村
盤馬埠社區
東章、西章、盤馬埠、楊家莊、東坡、西坡、彥家莊、早立、黃家官莊、代家官莊、徐家官莊、趙家屯
營輝社區
盧家莊子、前輝、後輝、劉家埠、皂角樹、久遠埠、大行營、前行營
岞山社區
岞山站、岞山前村、岞山中村、岞山後村、高家莊、牟家莊、周官
戈田社區
梁田、馬家屯、劉田、郝田、孫郭、日東、日西、雙卜子
夏灣社區
東夏灣、南夏灣、西下灣一、西下灣二 、西下灣三 、西北院
留戈莊社區
留戈莊、前屯、後屯、耿家、蓋家、東惺、西惺 [3] 

岞山地形地貌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東部和南部主要是丘陵地區,西部濰河沿岸和北部為平原地區;地勢南高北低,東高西低。境內有惺惺山、岞山。境內最高海拔惺惺山91.2米,位於岞山站村東側。岞山位於濰河鐵橋東側,海拔75米。 [2] 

岞山經濟

2015年,全街道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076萬元;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實現總產值79883萬元,主營業務收入80372萬元,利税9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742元。
街道共有安全生產實名制企業291家,食品加工、機械製造、木製工藝品、紡織已經發展成為岞山的主導產業,木製工藝品蜚聲海外,共有企業30多家、電商20多家,產品包括鏡框、相框、傢俱等家居用品三大類、100多個品種,遠銷歐、美、日、韓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年出口2億多美元。
基本農作物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生薑、蔬菜等。現代農業蓬勃發展,建成潤苑、萬通、海新瑞成、棕櫚園林等30餘個農業園區,每年農民增收可達6200餘萬元。核桃榛子獼猴桃玫瑰竹柳等林果產業出具規模,種植面積已有3000多畝。 [4] 

岞山人文資源

岞山街道文化資源豐富,歷史底藴厚重。民間繭紙製作技藝好,大有名氣。民間傳説趙八缸活財神、岞山山、神仙張安民、劉國老代代相傳,歷久彌新。轄區內岞山火車站遺址為“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