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背村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河唇鎮山背村)

鎖定
山背村位於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城東北部河唇鎮,距廉江市區6.7公里,距河唇鎮區2.2公里。全村55户655人,村面積800畝,村主要種植石榴、黃皮、花卉等經濟作物
中文名
山背村
別    名
山背仔
所屬地區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
面    積
800畝
人口數量
655人
方    言
涯話

山背村概況

美麗的山背村
美麗的山背村(6張)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河唇鎮山背村位於美麗的雷州半島北端。這裏屬亞熱帶與熱帶的交界處,夏熱冬涼,是熱帶、亞熱帶農作物生長的優良之處,肥沃的土壤,使這裏成為粵西的一隅常青之地、豐收之地。
山背村交通便利,在廉江市縣道672附近,距河唇客運站800米,距河唇鎮區2.2公里,距河唇火車站3公里,距廉江市區6.7公里。自然環境優美,距廣東省內最大的“人造海”鶴地水庫3.5公里,北毗雷州半島最大的人工河——青年運河,隔河可觀望對岸的青山綠嶺,在岸上可看清河底裏的魚羣水草,因此,這裏成了旅遊觀光愛好者,釣魚愛好者,游泳愛好者的常經之地。岸邊剛建成了湛江市的重要工程設施——河唇變電站,它在湛江市的供電系統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村南鄰湛江市的公路交通要道——廉石公路(X672)及河唇鎮內的要道——南洋鋪公路。這裏有河唇鎮山區及邊遠地區的公路出入口點,也是雷州半島有名的楊桃溝出入口點。西隔浩升瓷廠、新星瓷廠及河唇鎮內要道——紅荔路。中部是寬闊的田野及村莊。這裏植種了大片黃皮果,四季石榴,芒果,木菠蘿,甘蔗,龍眼,紅楊桃等……遂有果園之村的美譽。

山背村人文文化

山背村原稱山背仔,成村歷史自明代就開始,居住了55多户人家,其中以劉氏居多。村裏人勤勞刻苦,自強
劉氏香火堂 劉氏香火堂
誠懇,熱情好客。村中人多數是客家人,講涯話(客家話的一種,主要分部在桂東南,茂湛部分地區),風俗習慣和客家人大致相同。值得一提的是每年農曆正月初九的遊神拜三真大人、香火堂、八公活動,活動規模大,活動影響力強,是山背村一年一度的盛會。三真大人即羅、周、馮三位大人,羅、周、馮其仨事蹟不詳,相傳其三人樂善好施,扶貧濟世,深得到當地人的愛戴,所以當地人建廟來紀念他們。三真大人廟建立有將近百年了,傳説到抗日期間許多難民逃到此而躲避日寇的殺害,並且三真大人大顯神靈,變出千軍萬馬嚇跑了日軍,幫當地人的逃過一劫。香火堂是山揹人的祖廟,是山揹人緬懷祖先和祈求平安幸福的地方。山揹人愛拼好闖,他們離鄉出外,在北京、上海、廣州,甚至港澳和海外,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中有民工,有老總,有官員等,立身各地,帶出了山揹人的精神,抒寫山揹人的自強和不屈。

山背村發展現狀

山背村發展狀況
山背村發展狀況(3張)
近年來,山背村經濟在快速的發展,幾年間,新樓取代了原先的泥磚屋,火磚屋。樓房並列錯落有致,景緻層次勻稱。村民基本達到小康水平,告別衣食發愁的日子,村民不再過得是有路而無車的日子了,人人家有自行車,摩托車,甚至有村民開上了轎車。村裏農副業發展迅速,家家養豬餵雞,村塘養魚植果樹,綠樹村邊合。山背也開始了着手於其他方面的經濟發展。山背村正在大力發展着教育事業,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事業,努力向文化村,品牌村,富強村進軍,致力於建設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在黨和國家領導下,三農政策的資助下,它走得更快更穩,相信它會變得越來越美好,村民過得越來越富裕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