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東紡織工學院

鎖定
山東紡織工學院於1978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是省屬普通全日制工科高等學校,也是山東唯一的紡織高校,直屬於山東省紡織工業廳。坐落在青島市,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管、文結合的新型的紡織高等學校。 山東紡織工學院分新校、老校兩地辦學,共佔地480多畝,校舍建築面積為14萬㎡。
中文名
山東紡織工學院
教職工
1011名
專任教師
464名
教    授
21 名

山東紡織工學院師資力量

山東紡織工學院 山東紡織工學院
據有關資料顯示,1994年全院有教職工1011名,其中專任教師464名,其中教授21 名,副教授157名,講師229名。
據1992年上半年統計,教師與學生人數之比為 1:10,副高職以上的教師佔教師總數的35%,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佔教師人數的40%,專業調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改變了多年形成的以紡織類為主體的單一的專業結構,形成了面向社會經濟急需的多學科、多門類競相發展的新格局。 [1] 

山東紡織工學院教學條件

據有關資料顯示,學院有11個系1個基礎部31個專業,6個從事科學研究的所、室,教學科研用實驗室33個,設備總值2000萬元,佔全院固定資產總值的1/4。圖書館藏書45萬冊,中外期刊1200多種。科研工作全面開花,通過技術鑑定的科研項目有90項,其中國家攻關項目2項。
山東紡織工學院每年用於購置教學科研設備的經費有130萬元左右,教學設備總值為1200萬元,按學院發展規劃,到1995年可達2100萬元。全校有28個實驗室和1個電教室,使用的紅外分光光度計、烏斯特調杆均勻度儀、計算機以及語音室成套設備等居當前世界先進水平,基本滿足教學科研的需要。電子計算機和音像設備已普遍用於教學。學校還附設5000紗錠的紡織廠和機械廠、針織廠、服裝廠,既能服務於教學實習,又可生產,為學校創造經濟效益。學校圖書館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藏書36萬冊,中外期刊、雜誌千餘種。 [1] 

山東紡織工學院教學質量

學院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在歷年的大學英語四級統考和各級舉行的高等數學和外語統考中,均取得優異成績;科研工作全面開花,通過技術鑑定的科研項目有90項,其中國家攻關項目2項。

山東紡織工學院學院歷史

山東紡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50年。從1950年開始在這裏辦紡織技術訓練班至建院,其間29年,經歷了技訓班、青島紡織幹部學校和青島紡織工業學校、青島紡織專科學校、青島紡織工業學校和山東省紡織工業學校幾個辦學階段和不同的歷史時期。從現存的僅有的史料中,人們大致可以感受她的時代脈搏。
紡織技術訓練班(1950.5~1952.6)
1950年,在華東紡織管理局副局長張方佐的推動下,華東紡織管理局準備在上海和青島開辦技術訓練班。目的是讓有理論而無實踐的大學畢業生學到實踐技術,同時讓來自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和生產骨幹加強理論素養,其形式頗有點後來盛行的互幫互學的味道。在5月份之前,當事人即籌劃在青島創辦紡織技術訓練班,距青島解放(1949年6月2日)還不到一年的時間,距新中國成立僅僅7個月的時間。
1950年初 中央人民政府紡織工業部華東紡織管理局青島分局紡織技術訓練班(以下簡稱技訓班)成立。範澄川任主任,黃郎齋任副主任。
山東紡織工學院 山東紡織工學院
1952 年6月30日技訓班自1950年年初到1952年6月30日,在2年多的時間內,調集了教師,面向紡織系統招收學員。學員分兩類,一類是由各紡織企業選送的技術工人、業務骨幹、管理幹部,開設的專業有清花、鋼絲、棉檢、電工等,精紡組包括筒、搖、捻等課程;第二類學員是新分到紡織系統的大中專畢業生,重點是針對其缺乏實踐環節鍛鍊的特點,進行紡織保全方面的訓練。
技訓班的領導成員情況:範澄川、朱育芳先後任主任,張少白任代理主任;先後任副主任的是黃郎齋、王雁賓;王一華為指導員,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分別由張少白和陳立強擔任。
青島紡織幹部學校 青島紡織工業學校(1952.7~1958.8)
1952年
7月1日 經中央人民政府紡織工業部批准,青島紡管分局紡織技術訓練班與青島紡織分局黨委會之黨訓班合併改為青島紡管分局幹部學校,學校的全稱為:中央人民政府紡織工業部華東紡織管理局青島分局幹部學校,由中紡部主管。
8月6日 學校所屬各科的印鑑正式啓用,設置的科有組教科、技術指導科、總務科。
張少白任校長,陳玉璞、陳立強、黃星巖、宋海山等先後任副校長。
1953年
1月13日 青島紡管分局黨委決定,陳玉璞任紡管分局幹部學校副校長。
3月9日 紡織工業部決定青島紡管分局改由紡織部直屬領導,局名改為中央人民政府紡織工業部青島紡織管理局。學校名稱也隨之於10月20日改為中央人民政府紡織工業部青島紡織管理局幹部學校。? 同年,濟南中等技術工業學校紡織科遷來青島併入該校。
5 月12日中共青島紡織管理局黨委組織部給市委組織函稱:原青島紡織局幹部學校業經中紡部(53)紡人字313號函批准改為“青島紡織工業學校”,關於該校正副校長,經黨委研究,擬仍由原幹校正副校長轉任:原幹校校長張少白轉任青島紡織工業學校校長,原系第一副校長陳玉璞轉為青島紡織工業學校第一副校長(主要負責技術教育),原第二副校長陳立強轉任青島紡織工業學校第二副校長(主要作政治教育與思想領導)。(事實上青島紡管局幹部學校名稱一直存在到改為青島紡織專科學校,故此批函,實因濟南中等技術工業學校紡織科併入,便又在青紡幹校冠以青島紡織工業學校名稱,兩校名義並存,實為一所學校。——編者注)
6月18日 青島紡管局黨委組織部函:同意你們成立教導處,下設組。
1957年 成立一年多的設在青島市冠縣路面向青島市招生的青島紡管局幹部學校(隸屬於青島紡管局)併入,宋海山改任副校長。辦學規模達到900人。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學校為國家培養紡織工人幹部學員1084名,中專畢業生339名,另外還有部分短訓班學員。
1958年 原中專電氣專業的師生調整到鄭州紡織機電學校。
青島紡織專科學校(1958.9~1963.8)
1958年9月23日 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青島紡織管理局幹部學校改為青島紡織專科學校,該校系山東省內唯一的省屬普通紡織高校,進行大專學歷教育,另外,附設中專教育。
朱次復任黨委書記兼副校長,張少白、陳黎、唐伯濤、宋海山任副校長,黃星巖任黨委副書記。
青島紡專在山東省內面向社會招生,有3種不同班次:1.五年一貫制專科,招收初中畢業生,在校學習5年,獲大專畢業證書;2.二年制專科班,招收高中畢業生;3.中專,學制3~4年,招收初中畢業生,以上班次的學生所學專業為棉紡、機織、染整、化纖、針織、紡織機械等。辦學規模達到了1050人。
1962 年2月青島紡專1960年2月開設的紡織初級技術班,因國家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在學校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過程中,根據(61)魯教行字第306號《山東省教育廳關於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調整意見》,決定予以撤銷,並報省教育廳批准,有102名學生被動員回原籍,未取得畢業資格。?
1963 年7月從1958年至1963年,學校培養專科生485名,中專生330名。大專畢業生面向全國分配,他們分別被分配到山東、上海、山西太原、四川成都、河北邯鄲和保定、新疆庫勒爾、遼寧大連等,做出了很好的業績,成為領導和業務骨幹,有一部分擔任了大的紡織企業的黨委書記、廠長、副廠長或總工程師。全國勞模馬恩華、王起超在這幾屆大專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山東省紡織工業學校 青島紡織工業學校(1963.9~1978.3)
1963年9月1日,經上級批准,青島紡織專科學校改為青島紡織工業學校。洪波先後任黨總支書記、黨委書記和革委會主任,張少白先後任校長和革委會副主任,宋海山先後任副校長、革委會副主任,唐伯濤任副校長,郭明達先後任副校長、革委會副主任,汪洋任黨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孫福慶任黨委副書記,任革委會副主任的還有張傳順、陶海川等。
機構設置為:黨委辦公室、校長室、人保科、教導科、團委、總務科、實習工場。後又設政治處(包括人事、組幹、宣傳、保衞、統戰、工會等)。
專業設置有:棉紡、機織、染整、紡織機械、化纖。附設紡織保全技工班。學校面向山東省內招收應屆初中畢業生,學制4年,技工班學制3年,在校生達到600人。
1964年 山東省紡織工業局為培養一支高水平的紡織技工隊伍,從青島紡織工業學校抽調幹部和教師,在青島紡校校址內又組建了山東省紡織工業管理局技工學校,招收技工班學生。
張少白兼任校長,郭明達於1964年6月25日任副校長。
1966年
6月 文化大革命全面展開。因受全國政治形勢和外部大環境的影響,學生“停課鬧革命”,幹部被罷官,黨委癱瘓,學校失控,山頭林立,多名幹部、教師被關進“牛棚”,遭遊鬥、毆打,其身心受到嚴重摧殘,學校陷入極度混亂之中。
8 月2日山東省紡織工業管理局以(66)東紡教字第406號文轉發省教育廳的批覆:“關於紡技兩校並校問題,經報請省人委轉經省教育廳(66)教計統字第53號文批覆,同意青島紡織學校與山東紡織工業管理局技工學校合併為山東省半工半讀紡織工業學校,由山東省紡織工業管理局主管,學校發展規模暫定為1000人,學制四年,原兩校的學生仍按原學制不變繼續維持到畢業。”
自1963年至1970年,學校共培養10屆中專生,計1222名。
後因“半工半讀紡織工業學校”稱謂名不副實,報請上級批准,改為青島紡織工業學校。
1971 年9月1日校革委報給山東省輕工局黨的核心領導小組《青島紡織工業學校關於“四五”計劃期間辦學的設想報告(草稿)》。本報告分培養目標、專業設置、學生來源、學校發展規模、師資隊伍、校工廠六個方面。在“培養目標”後面原文為:“根據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紀要第九條,‘中等專業學校和技工學校是我國普及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的精神,我們認為中等專業學校要樹立為鞏固無產階級專政服務,要緊密地為三大革命服務的辦學思想,紡校主要擔負普及科學技術和培養工人階級自己的紡織技術隊伍。”在“學生來源”條目下的表述為:“紡校招生的主要對象是具有二至三年以上實踐經驗的優秀工農兵。年齡20歲左右,身體健康、相當於初中文化程度,一般是未婚的。有豐富經驗的老工人、貧下中農和革命幹部入學,可根據情況放寬年齡和文化程度的限制。選拔工農兵學員要嚴格堅持自願報名,羣眾推薦,領導批准,學校複審的方法。”
4月24日 青島市紡織局革委會領導小組批覆同意:
從1972年起,連續5年招收工農兵學員621名,技工班學生88名,短訓班學員658名。
1977年9月28日 據山東省紡織局指示,本校增設印染圖案專業。青島工藝美術學校印染圖案專業調整到本校,該校原有的進修班學員也隨同有關教師遷至本校繼續學習。
12月 據統計,山東省紡織工業學校自建校至“文革”前,培養學生數:幹部班5屆,1084名;大專班3屆,485名;中專班10屆,1082名;“文革”當中及其後培養學生數:中專班5屆 621名;技工班 88名;短訓班幹部學員 658名。
山東紡織工學院(1978.4~1993.5)
青島大學工商學院(1993.5~1994.5)
1978年
3月招收的77級中專班和技工班233名學生入學。其中中專班173名,分棉紡、紡織機械、棉織、化纖和印染圖案設計5個專業;技工班60名,分棉紡、棉織2 個專業。這些學生是我國於“文革”後恢復考試升學制度後錄取的首批中專、技工班學生,因考試錄取晚,所以比正常入學時間晚半年。?
4月 經國務院批准,山東紡織工學院建立,該校是在原山東省紡織工業學校的基礎上建校。設置11個專業,即:棉紡、機織、染整、化纖、紡織機械、工業電氣自動化、毛紡、麻紡、絲織、針織、染織圖案設計專業。學院規模為1100人。
4 月 “文革”後我國恢復高考制度錄取的首批學生,也是該院建院後的首批本科學生77級55人入學,分為機織和紡織機械2個專業。因這一屆學生考試錄取晚,所以入學時間比正常入學時間晚半年。? 5月26日學院制定《山東紡織工學院建院規劃》,呈報給上級主管部門核定。該規劃主要分三個方面:1.學院的專業設置和發展規模。“山東紡織工學院主要是面向山東,設置棉紡、機織、紡織機械、化學纖維、染整、電氣自動化、針織、毛紡、麻紡、絲綢、印染圖案11個專業,前4個專業目前立即招生”。2.院址和校舍的建設。“第一方案,在人民路原址(當時學院開東門,在人民路上——編者注)稍加擴建,使之能大體適應1983年以前的教學(需要),同時立即開始選址建院……山東紡校原址在青島市人民路、康定路之間,佔地50.43畝,共有建築面積19538m2,其中教學樓一座3140m2,共有18間教室;學生宿舍樓一棟,3136m2,共有69個房間,可容552人。工廠2個,共5122.4m2,其他建築物約4000m2,平均用地係數為54%(不包括 5000m2的操場),建築密度已達到飽和程度。我們規劃,在人民路原址稍加擴建,使之大體適應1983年以前的教學需要,同時立即選址建院。由於原中專 77級7個班233人在校繼續培養到1980年畢業,近二、三年內招生數量很少,從1980年起逐步增加,至1985年達到1100人~1200人的規模。3.教師隊伍和工作人員的補充和建設。當前各類教師數量嚴重不足,基礎課和新設專業的教師更加缺乏,有些學科還處於空白狀態,同時業務水平不高,不能適應日益提高的教學要求。山東紡校原有專職教師93人,其中大學本科或實際相當於大學本科畢業者只有48人,中專或相當於中專畢業的28人,其他17人相當於大專水平。”?
9月26日 山東省紡織工業局副局長於波到學院宣佈院籌備領導小組成員,他們是:劉志信、劉伯三、孫福慶、張傳順,劉志信任組長。
10月 院落實政策小組成立,開始處理歷史積案和平反“文革”中的冤假錯案。
10月10日 學院舉行78級學生開學典禮,12日,184名本科學生全部到齊,學生來自全省13個地市,分為棉紡、機織和化纖4個專業。同時入學的還有139名78級中專班的學生,分為棉紡、棉織、紡織機械、化纖4個專業。?
1979年
3月9日,我國著名畫家張朋先生調入,在印染圖案專業任教。
6月25日,山東省委公佈李鎮任山東紡織工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
7月,山東省委公佈成立山東紡織工學院黨委。劉志信任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張少白、顧淞為黨委委員。
9月,新招收的201名79級本科學生入學。新開設的專業有工業電氣自動化、染整工程。
一年來,調進教員55名,連同原山東紡校的教師,根據大學師資的基本條件進行了調整、定向和培養提高。現已有教師132名,承擔着當前的教學科研工作,有20名教師在兄弟院校脱產進修。
一年來購置實驗儀器款40餘萬元,使基礎課按教學大綱要求能開出1/3~1/2的實驗。
將原有18間教室的教學樓擴大3倍,達到9000m2,基本上可以容納學校規模規定的招生人數。同時還調整、修建了近800m2的其他臨時房舍以應實驗、閲覽的急需。
專業設置和發展規模:該院系普遍高等學校,根據調整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結合山東紡織工業的現狀和今後發展,從該院實際情況出發,擬將原國務院批准建院時的 11個專業調整為9個專業,即紡織工程(包括棉紡、機織專門化)、染整工程、化學纖維、紡織機械、紡織工業電氣自動化、針織工程、紡織品美術設計、紡織工業管理工程、顏色光學。擬於1984~85年達到規定規模,每年招生285名,在校生可達1140名。
1984年
1月 山東省委、省人民政府對山東紡院的領導班子作了調整:顧淞任黨委書記,王洪建任黨委副書記,周作岐任院長,孫忠慶任副院長、黨委委員。
2 月16日,院1984年上學期工作要點中闡述:該院自建院6年來,陸續籌辦、新建紡織工業需要的專業,已由建院初的2個專業發展到9個專業。同時還增設了幹部專修科,招了研究生,形成了三個層次,在校生已近960人,幾年來向社會輸送本科生434人,專科(含幹部專科)70人,中專171人,技工60人,共735人;承擔的科研項目已鑑定9項,獲獎的5項。全院教職工已達772人,其中教師300多人,副教授14人,講師(含相應職稱)164人。全院固定資產已達1264萬元,教學實驗設備有200多萬元,圖書館藏書已近12萬冊,實驗工廠已改建更新,形成5000紗錠的生產能力,職工宿舍已建成268 套,經過4次調整分配,教職工的居住困難已初步緩和。經過實踐,我們總結出了“團結、勤奮、實幹、認真”(後修改為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八字校風,並在廣大師生員工中得到堅持和發揚,成為該院的一個顯著特色。本學期要積極改革,加強管理,提高水平,提高效率,爭取新發展。按照“打好基礎,提高水平,重點突破,求實創新”的精神,精心組織教學,狠抓教師開課標準的嚴格執行,狠抓學生能力的培養,狠抓教學考核的高標準、嚴要求,狠抓教師的治學態度和教學態度,狠抓學生的學風和學習方法。要把積極開展科學研究作為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來認真組織和安排落實。教師隊伍建設從抓數量、抓任務,轉移到重點抓調整、抓水平。要制訂教師進修計劃,特別重視中青年教師的業務進修。要認真規劃,加強指導,督促檢查,倡導教師著書立説,編寫出版教材。要統籌規劃,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擬定優秀教師獎勵辦法,開展優秀教師評選活動,大力表彰優秀教師。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加強德育培養。
4月24日《山東紡院報》轉載了《成都晚報》刊登的文章《為發展化纖事業嘔心瀝血——記成都化學纖維廠工程師王起超》。王起超是山東紡院前身青島紡織專科學校化纖專業62屆畢業生,20多年來,他一直奮鬥在化纖工業戰線上。他不畏艱辛,奮力攻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革新科研重大成果,創造了很大的經濟效益,被評為成都市、四川省勞動模範。後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5月 經紡織工業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山東紡院規模為3000人,選新址建院。
6月28日 院黨委舉行茶話會,歡送前黨委書記兼院長李鎮離休。與會領導、部門負責同志一致認為,在李鎮同志主持黨委和學院工作的6年中,為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6 月之前省教育廳以(84)魯教高字12號文轉發教育部審定的《普通高等學校舉辦函授部和夜大學的名單》的通知,同意該院舉辦夜大學,並設置管理工程、機織專業。 12月19日,學院又報請省教育廳批准第一批增設棉紡、染整、針織、服裝設計、染織美術、工業財務會計、政治教育等專業,1985年即開始招收計劃管理工程、服裝設計、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生。所報專業,省教育廳陸續批覆。
8月31日 紡織工業部部長吳文英視察紡院,並察看了學院的新址。
9月5日 344名新生入學,其中本科249名,專科40名,幹部專修科52名,出國留學生3名。全部為第一志願錄取,新生來自山東、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和新疆等省區。
9月13日 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對263名84屆本科畢業生進行學位評定,授予242名學生工學學士或美學學士學位,有19名學生因學習成績較差不授予學士學位,有2名學生暫緩授予學士學位。
11月4日 省教育廳同意該院增設工業外貿專業,學制三年;增設工業財務會計、服裝設計專業,學制三年,1985年招生。
11月24日 由束越新、徐翬、赫喆、黃蔚研製的D65標準光源通過紡織工業部技術鑑定,鑑定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985年獲省教委科研成果三等獎。
12月19日 孫燕樸、朱傳璽、楊恩戍研製的FKGS/D系列直流電源櫃通過紡織工業部技術鑑定,通過測試和在青島、天津等地印染廠運行試驗,證明其性能超過原設計要求,達到80年代初從國外引進的同類產品水平。它是國家38項攻關項目子項中的一個課題。
1985年
4月20日 山東省副省長馬長貴視察該院。
6月 經山東省教育廳批准,自9月開始,該院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聯合開辦研究生班,培養教師。
7月17日、18日 學院召開第一屆工會委員會代表大會,選舉了由15人組成的院工會委員會,王洪建兼任院工會主席。
9月3日、4日 85級410名新生報到入學,其中本科生257名,專科生110名,幹部專修科38名,研究生5名。他們分別來自山東、河北、浙江、江西四省,多為校三好學生,其中受地市表彰的三好學生10名,優秀學生幹部10名。
該院夜大第一次招生,共錄取專科生123名。
9月10日 學院舉行慶祝第一個教師節大會。周作岐同志宣讀了院黨委和院行政授予黃洪頤等10名同志為優秀教師稱號的決定,並向其頒發了榮譽證書。
9月 黃洪頤、山其騫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教師。
9月15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科教文衞委員會副主任張承先來院視察,聽取了院領導關於該院發展規劃的彙報。
11月27日 學院給上級《報告》,申請將該院1979年創刊的《山東紡院科技》(出共16期)自1986年起改為《山東紡織工學院學報》。
11月 已完成在大麥島徵地377畝(後又追趕加30多畝,共400多畝——編者注)。
12月11日 於維志、楊建民、張福鐸、譚從德進行的“空氣變形噴嘴材料的選擇與性能的研究”通過紡織部鑑定,達到國際水平。198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該項目是“六五”期間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STEI型空氣變形系列噴嘴研製”中的子項。
12月13日 學院邀請民革中央委員、民革青島市委主任委員,“一二&S226;九”運動南線總指揮王桂渾來院作報告。
12月14日 由束越新、張幼紅、楊淑麗研製的“安全色卡(國家標準)”在北京通過勞動人事部技術鑑定。鑑定認為安全色卡(國家標準)達到國外先進水平,填補國內空白。
12月 由束越新、張幼紅、劉嚴承擔的紡織工業部科研項目“目測色牢度檢驗用標準光源條件”通過技術鑑定。
12月 學生李文學、王紹波被團省委、省教育廳授予山東省高校尖子學生稱號。該院評出了12名尖子學生。這些學生在校表現突出,在學習、學術、科研、社會實踐、組織管理或特殊興趣愛好等某一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績。
1986年
6月和9月 山東省和青島市舉辦“六五”科技成果展覽會,該院有10項科研成果參展。由於該院參展項目水平較高,布展認真,分別獲省、市科技成果展覽會優秀展覽獎。
8 月中旬紡織工業部科技司在天津市舉行空氣變形噴嘴技術評選會,有全國8個廠、所、高校研製的11個型號系列噴嘴參加評選。山東紡院李傑新等研製的 STEI04/06型系列五種規格噴嘴參加了全部典型工藝的考核評選,並進行了兩項提高水平的表演,加工紗線的手感外觀和各項物理指標測試均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獲得了全部評選項目的四分之三的單項第一,經評委評定,山東紡院研製的系列噴嘴為總評第一名,獲得二至五名的單位分別是天津化纖研究所、北京化纖工學院、中國紡織大學和遼寧紡織研究所。
8月28日 該院招生工作結束,共錄取86級新生503名,其中本科生293名,專科生203名,研究生7名。新生主要來自山東省,另有部分學生來自福建、江西、浙江、江蘇、河北、安徽、陝西、遼寧和上海等省市。
10月6日 馬長貴副省長到紡院視察工作。
10月14至20日 全國婦聯在北京舉行全國各類托幼園所保教工作者自制玩教具評獎展覽,紡院幼兒園藍珍先設計的多用遊戲拼插板獲二等獎。
11 月和12月紡織工業部和山東省教育廳分別舉行科技成果授獎大會,李傑新等研製的STEI型空氣變形系列噴嘴獲紡織工業部1986年頒發的“六五”科技攻關獎,同時獲山東省教育廳1986年頒發的山東省高等學校應用科技成果一等獎;孫燕樸等研製的直流電源控制櫃獲紡織工業部“六五”科技攻關獎,李傑新等承擔的滌綸錦綸噴氣變形工藝和品種研究項目獲山東省高等學校應用科技成果三等獎。? 11月21日該院在新校址舉行奠基儀式。奠基儀式選在主建工程教學大樓的中央。燙金的“奠基石”三字由望遠同志書寫。黨委書記顧淞、院長周作岐、副書記王洪建、副院長孫忠慶等院領導與基建隊及新校工作人員參加奠基活動。?教學大樓建築面積為10000m2,可供3000名學生在此上課。
12月5日至9日學院舉第一屆第二次教代會,與會的135名代表聽取並審議通過了周作岐院長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當前該院教學工作和教學改革的主要措施意見》、《關於開展“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為人師表”活動的意見》和《山東紡織工學院關於學風建設的決定》(草案)等文件。
1987年
1月20日學院制定《關於教師脱產(外出)學習的暫行管理辦法》,指出:選送教師脱產(外出)學習是該院培養學術帶頭人、提高辦學水平的一項戰略措施,要選送各層次人員中出類拔萃的人才外出深造。脱產(外出)學習係指教師攻讀博士、碩士研究生、讀研究生班、助教進修班和為提高業務素質而到其他高校進行訪問進修或課程進修等。教學工作堅持“打好基礎,提高水平,重點突破,求實創新”方針。
4月 高振東被山東省總工會授予“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7月 在該院第一批教師職務聘任工作中,有271名教師接受聘任,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1名,講師116名,助教112名。
7月12日 陳祖驥研製的“ZDZ-II重力型多功能振動合成儀”和“動生電動勢演示模型”通過教育部技術鑑定,認為這兩套儀器均為良好的教學儀器,前者為國內首創,1988年獲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三等獎。
7月25日 中國專利局發文,紡院變形絲研究室的“帶半球檔體的變形絲噴嘴”獲實用新型專利權。
9月8日 87級783名新生入學,其中本科395名,專科385名,研究生3名。新生來自山東、浙江、貴州、吉林、廣西、青海等11個省區。夜大招收學生94名。
9月10日 院報報道,在1987年全國紡織高校《高等數學》統考中,該院參考的86級學生奪得團體總分第一名,有18名學生獲滿分100分。
10 月19日開始學院舉行首屆學術周活動,特邀《中國紡織報》總編陳義方作《紡織工業2000年》的學術報。舉辦科技展覽,展覽展示了該院建院以來在科研、技術開發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各系部研室所、研究室舉辦學術講座、報告會60餘場,宣讀論文80多篇,有60多位教師、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報告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宣讀了研究論文,聽眾達2400人次。顏色光學研究所、空氣變形絲研究室、差別化纖維研究室、工業經濟研究室以及新興學科的教研室和實驗室也首次向師生開放。
1988年
3月29日 紡織工業部副部長杜鈺洲會同教育司司長韓恩業、山東省紡織廳廳長平茅廬來院視察工作,察看了新校的施工現場、學生宿舍和老校的科研單位。杜鈺洲肯定了該院邊建設、邊招生、邊發展的戰略指導思想。
4月 院模範 員、數學教師劉朝傑被山東省總工會評為優秀教育工作者,獲“富民興魯”勞動獎章。
4月22日 省教育廳校質量評估組對《山東紡院報》進行檢查評估,給予高度評價,被山東省教育廳評為全省辦得最好的校報之一,受到表彰。
8月3日 院新聞發佈會傳出消息:在全省13所理工本科參加的87級數學統考中,該院總平均分為89.86分,及格率達99.5%,有23人獲得滿分100分。
8 月14日該院由山東省紡織工業廳主管,目前,以本科為主,兼辦專科及招收少量研究生,現已形成了以紡織為主要特色,工科、文科及藝術科相結合的專業體系,截止到 1987年底,共設本科專業8個,學制4年,即紡織工程、針織工程、染整工程、化學纖維、紡織機械、工業企業自動化、管理工程、染織設計。專科專業有4 個,工業外貿學制3年,工業會計、經濟法、服裝設計學制2年。到1987年,該院佔地面積461畝,校舍建築面積73318m2,藏書26.9萬冊,教學設備總值達792萬元。
8月30日院報記者從院新聞發佈會獲悉:在86級參加的全國大學英語四級統考中該院通過率為87.7%。86毛紡班通過率為97.1%,86級棉紡織班通過率為 91.43%,有12名學生獲優秀證書。6月19日的統考,全國有555所重點與非重點大學的267000多名學生參加,通過率為30.6%,通過率達到 85%的僅有10所高校,該院名列第8,並且是唯一的一所非重高校,列全國普通院校、紡織院校、山東省高校第一名。
9月10日該院舉行慶祝教師節表彰大會,山東省紡織工業廳發來賀電祝賀,為勉勵該院取得的工作成績,獎勵1萬元,增加基建投資300萬元。該院在全國大學英語四級統考和山東省《高等數學》統考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外語教研室、數學教研室,王益姝等8名教師,政治輔導員及307名學生受到表彰。
11月18日 束越新、李傑新獲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
12月9日 該院被青島市人民政府授予1988年度橫向經濟聯合先進單位稱號。
12月31日 學院修訂《優秀教師評選辦法》,確定每三年評選一次,條件為政治思想好,教學態度好,工作成績大(每條中均有具體要求——編者注),評選優秀教師的比例不超過全院專任教師總數的3%。對評出的優秀教師在慶祝教師節大會上進行命名錶彰獎勵。
1989年
3月14日 原山東紡織工學院顧問、離休幹部朱次復病逝,終年79歲。
4月20日 院報報道:自本學期開始,教師工作考核實行工作定額新辦法,規定教師全年工作定額包括教學、科研、實驗及教材建設等為252學時,其中教學定額為210學時。
4 月20日院報報道:周作岐院長於上學期末親臨學生會辦公室辦公,向學生幹部詢問同學們的思想、學習、生活情況以及學生會工作中的困難問題,學生會幹部以實相告,並提出13條意見和建議。周作岐同志當場拍板解決。本學期開學後,總務處、學生處、校產科和總務科密切配合,逐條落實解決。另外,從本學期開始,每週一次的院長辦公會均吸收學生會主席或副主席參加,以交流反饋信息,增加透明度。
9月9日 在慶祝教師節大會上,受到表彰的有全國優秀教師楊榮泉,山東省優秀教師王益姝、耿祥和、潘福奎。
9月15日 89級781名學生入學。其中本科405名,專科379名。新生來自山東、浙江、安徽、江西、吉林等省。
9月20日 學院制訂《教師教學質量測評實施細則》。教學質量測評指標,採用100分制,其中學生測評40分,同行測評20分,領導測評20分,自我測評20分。教師教學質量得分向教師本人公開,測評表載入本人業務檔案。
9月 管理工程系、實用美術系和其他系的全部新生在新校上課,新老校學生各佔一半,真正形成了新老校兩地辦學的格局。
在校生突破2500名,招生781名,這兩個項目的數字均超過往年。
11月24日 院黨委舉行座談會,歡迎出國學習按期返回的高振東、陳建偉、徐永厚三位老師。
12月10日 《山東紡織工學院教師教學優秀獎評選辦法》經院教學委員會同意和院黨委批准,以(90)山東紡院字第9號文下發。
獲教學優秀獎的教師,由學校頒發證書和獎金。獲教學優秀獎的教師在教師晉職、提薪的量化考核中適當加分。從獲教學優秀一等獎的教師中選拔推薦全國、省、市各級先進模範人物。
12 月在本年度內,楊榮泉、張洪亮、姜葆華的《貫徹執行新大綱,大幅度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劉遵先、王益姝、山其騫的《堅持不懈,發揮羣體優勢,提高教學質量》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二等獲;江桂葆、徐永厚、宋立章的《本科教學的教學管理初探》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1990年
1月10日 由李傑新、譚從德、李鳳強、於維志承擔的紡織工業部下達的計劃課題《高性能空氣變形噴嘴研製及產品開發》通過技術鑑定,鑑定認為達到國際水平。1991年獲山東省教委科技成果二等獎。
1月20日 山東省教委向全省各高校發文,通報表彰本省10家好校報。《山東紡院報》是“十佳”之一,受到表彰。
4 月10日院報報道:最近從全國大學英語考試中心獲悉,在1月份舉行的有87級理工科學生參加的全國大學英語四級統考中,該院通過率為84.46%,平均67.36 分,該院有397人蔘考,通過337人,87自動化一班和87針織二班通過率為100%,遙遙領先於全國各類高校的平均成績。
4月10日院報報道:根據國家教委《關於做好推薦和接收應屆本科畢業生為碩士生工作的通知》精神,該院經本人申請,教師推薦,並廣泛徵求師生意見,最終經院推薦領導小組確定,86針織班劉玉軍、86紡織機械班孫志宏、86管理班楊青川3名學生被推薦為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
4月14日、16日以山東省政協副主席蘇應衡教授為組長的省政協調查組一行8人來院視察,重點調查青年教師的思想狀況和培養措施,同時也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了解。調查組聽取了院黨委書記顧淞的全面介紹,他們採取平等對話的形式先後分別召開了有部分青年教師、學生、老教師、政工幹部和系主任(或副主任)參加的座談會。最後,調查組將調查的情況反饋到院黨委。事後將專題報告給省委及有關部門。調查組對該院從1978年建院,在短期內即有了現在的規模和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讚揚,對學院對青年教師通過多渠道進行培養(尤其是與某些重點大學聯合辦研究生班)及在生活住房方面的多方照顧給予高度評價,還充分肯定了各級領導熱情深入的工作作風、某些管理辦法及青年教師的進取心。他們用四句話概括該院的情況:“年輕有為,工作有方,齊心協力,大有希望。”調查組還回饋了座談會上反映出的問題,如實驗儀器少,學生實習時間少,有些專業課課時多學生負擔重、對青年教師的進一步培養深造、學生的厭學風以及社會上選要畢業生不公等。
6月份舉行的有88級理工科學生參加的全國大學英語四級統考。該院通過率為84.4%。
6 月10日院報報道:該院機電系電工教研室(同時也叫電子電工實驗室)積極開展對外服務,已進行多次緊急救援工作,為企業排憂解難,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企業的損失,為企業提供了生產保障,保證了生產任務的完成,受到廠家的高度讚揚。他們進行緊急救援,幫助企業的事例主要有:青島塑料二廠四車間塑料擠板機主電源控制箱燒燬事故、青島第四印染廠從聯邦德國引進的熱定型機主電源損壞事故、青島造紙廠無炭複寫紙分切機電源事故、青路塑料異型材公司電氣主控板損壞事故、青島罐頭食品廠可編程控制器控制失靈事故等等。外地企業有難,他們也竭盡全力支援,如濰坊印染廠、北京印染廠、北京第二印染廠、無錫印染廠、濟南第二印染廠、昌邑絲綢印染廠等。
該電子電工實驗室於1992年被國家教委評為先進實驗室。
8月21日院黨委書記顧淞在全院幹部會議上傳達“該院工作要點”時指出,國家“八五”期間該院的發展規劃以改善條件、穩步發展、深化改革、提高質量、辦出特色為指導思想,學院規模在3000人左右,專業設置和建設採取雙軌制,一是社會需求量大,長期保持一定規模的專業,即穩定型專業,穩定師資和教學設備,加強建設,提高水平,其中重點扶持辦好一兩個專業,達到重點專業水平;二是根據社會需要開拓邊緣專業。針對性適應性強的專業,即適應性專業,專業設置可不限於紡織行業,再是要保持成人教育的穩定規模。他還強調,根據教學科研的需要,做出教師隊伍建設的戰略規劃,突出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引進和學術羣體的形成,提高質量,辦出特色是今後五年學院生存和發展之關鍵。
9月8日 90級820名學生(其中本科488名,專科332名)開始報到,14日,27個新生班全面開課。新生來自山東、安徽、福建、江西四省。本科工業外貿報考的第一志願學生是招生人數的4.8倍。本科服裝專業是新開設專業,報考學生多,也因地區指標限制,許多學生調到其他專業。
9月10日在慶祝教師節大會上,有以下獎項受到表彰:1.省高校1989年優秀教學成果獎4項,即楊榮泉、張宏亮、姜保華的《貫徹執行新大綱、大幅度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獲一等獎,獲二等獎的3項是:劉遵先、王益姝、山其騫的《堅持不懈,發揮羣體優勢,提高教學質量》,王增本的《財會專業教學建設與實踐》,江桂葆、徐永厚、宋立章的《本科教育的教學管理初探》;2.院1989~90學年教學優秀獎獲得者55名;3.院1989年優秀教學成果獎16項;4.17人獲30年教齡榮譽證書;5.獲省教委、省科委科技進步獎4項;6.在全國大學英語四級統考中湧現的先進集體及先進個人及優勝者;7.1989~90年度出版著述者。
9月15日 《山東紡院報》載:“省委同意:李福文同志任山東紡織工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德泰同志任山東紡織工學院黨委委員;王洪建同志不再擔任山東紡織工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職務。省人民政府決定,任命王德泰同志為山東紡織工學院副院長。”
10 月1日院報報道:該院88級5名優秀專科生升入本科學習。他們是左愛民、劉芳、閆琨、劉琰、蘇夢。本科生浮動指標的來源是同級本科生因學習成績不合格而留降到專科學習所產生的空額。專科生升入本科的條件除德智體均有具體要求外,其前四學期考試課的總分必須進入全班前三名,符合條件的專科生經本人申請,參加高校按本科水平統一組織的三門課的考試。本次有21名專科生符合條件。據反映,這一措施無論對本科生還是專科生都是一個振動,這一競爭機制必將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積極作用。
12月5日 在國家教委舉行的全國首批高校工廠整頓驗收表彰大會上,該院紡織廠被評為合格企業和先進單位,受到表彰。這是在全省高校工廠整頓驗收中本廠被評為合格企業後獲得的最高榮譽。?
12 月25日學院舉行第三屆教職工代表大會、第三屆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周作岐院長作《工作報告》,報告的內容有:兩年工作的回顧、學院的現狀與分析、八五期間學院的工作規劃、職工宿舍的建設與分配。工會主席嚴家琮作一屆工會委員會工作報告。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二屆工會委員會和分房委員會。
12月30日 院報報道:經中國紡織工程學會評審委員會批准,該院于斌、何羣、於春印、毛志平、陳安政、楊曉、張旭燕7名學生獲1990年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獎學金。
1991年
1月9日、10日美國國家自然中心、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愛德華&S226;弗裏德曼教授來紡院訪問講學,他是美國東亞地區研究專家,他在該院電化教室用漢語作了題為《世界經濟霸權及為各國提供的機遇》的學術報告,並回答了與會者提出的問題。管理系及青島市技術經濟與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管理教育專業委員會的部分同行參加了報告會。愛德華&S226;弗裏德曼是應中國科學院、南開大學、山東紡院及上海、廣州等單位的邀請來我國作短期學術訪問的。
1月12日 院黨委對《山東紡織工學院學報》編委會作了調整:周作岐任主任,孫忠慶、陳文蔚、何成康任副主任,委員為張連房、孫載正、翟思澄、唐衍碩、齊宏進、顏世坤、王益姝、張伯仁、汪黎明、李天恆,編輯部主任李天恆。
《山東紡織工學院學報》於1986年1月創刊,刊號為CN37-1172,其前身為《山東紡院科技》(油印本),是對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自然科學學報,主要刊登與紡織學科有關的學術研究、應用技術、基礎科學等各種論文及報道學院科研學術動態的文章。
1 月29日由山東紡院、瀋陽印染機械廠和汨羅紡織印染廠共同承擔的國家“七五”重點攻關項目“高速高效平幅練漂聯合機”通過了由紡織工業部主持的技術鑑定,鑑定認為,該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山東紡院承擔的電氣攻關部分,其計算機控制、分電源同步拖動系統、自動檢測控制系統達到80年代先進水平。山東紡院的孫燕樸為課題組負責人,趙居正、馬仁富、魯好忠分別擔任電源櫃、傳動、參數檢測三個小組的負責人。
3月16日 學院舉行首屆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獎學金獲得者暨1989~1990學年度三好學生表彰大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獎學金每年評定一次,獲獎者有作為學會會員參加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的資格,連續兩次獲此獎項的學生,畢業時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將協助向有關單位推薦。
3月28日 該院與江蘇鹽城化纖廠、南京棉織廠、常州針織總廠、楊州布廠、鹽城紡織廠等單位共同承擔的紡織部化纖長絲仿毛一條龍項目通過部級技術鑑定。
3月30日 服裝系成立,是本省高校中惟一招收服裝本科的系。
3月29日 山東紡院第一屆婦代會舉行,謝慧娟同志代表院婦代會籌備組作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山東紡院第一屆婦女委員會,謝慧娟任主任,許敏任副主任,劉建礎任秘書長,委員為王榮光、史秋花、劉正芹、李宏香、楊秀梅、徐源莉。
實用美術系已從1985年開始招收服裝專科生,現已有4屆專科畢業生。從1990年開始,服裝設計專業招收了本科生,服裝工程專業也招收了第一屆專科生。這為服裝系的成立在師資力量、教學設備、辦學經驗等方面創造了條件。
4月20 院報報道:姜宜寬在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的同時,結合專業搞了多種實用技術發明,個人出資400餘元共申請國家專利3項,其中研製的保健衞生杯因實用價值高,符合國家衞生標準的要求獲國家專利優秀獎,他無償捐獻給衞生部並轉讓殘疾人開辦的社會福利工廠生產。
4 月27日新老校各系佈局已經確定,機電系按其特點,從暑假開始分為機械系和自動化系。因紡織系和機械系在實習工廠、某些實驗室等方面相一致,並且實習工廠均在老校,學院確定這兩個繫留在老校,兩系學生數在1200左右,與老校的辦學條件相適應,在新校的五個系是服裝系、自動化系、紡織化學系、管理系、實用美術系,規模可達1800人。
5月9日經院學術委員會研究通過,有15名青年教師獲得1991年度科研基金資助,這一決定是根據院第二屆教代會通過的“八五”規劃的規定作出的:這15名青年教師承擔了14項研究課題,他們是:基礎部劉健,管理系高鵬翔、林豪、鮑在山,紡化系劉決康、朱平、唐建國,紡織繫馬建偉、邢明傑、遲德玲、竇玉坤,機電繫於海生、潘松峯、汪黎明、戴作強。
5月 中國美協展覽部、《美術》雜誌編輯部會同該院主辦了《藍立克畫展》、《王臣祥畫展》,受到美術界的一致好評。為此,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雜誌社將上書“為中國美術事業做出貢獻”的錦旗授予該院。
5月18日 《山東紡織工學院教育研究》編輯部舉行座談會,紀念該刊創刊10週年。該刊創刊以來到目前已出刊20期,發表論文400篇,約有20%的論文獲獎或被高一級刊物轉載。
5月28日 紡織工業部副部長劉珩在科技司司長華用士和山東省紡織工業廳廳長平茅廬等陪同下來學院視察工作。
5 月31日 學院以(91)山紡院字第65號發出《關於調整山東紡織工學院學位委員會的通知》:? 主任孫忠慶,副主任徐永厚,委員張經博 張國慶宋立章 周競南 陳光勇 蔣家純 謝慧娟 藍立克 崔聚泰 王益姝 翟思澄 王志剛 李文安 耿詳和 張瑞志,秘書史秋花。
6月6日院學位委員會決定授予342名91屆畢業生學士學位,其中工學學士327名,文學學士15名。50名本科生未獲得學位,未取得學位的原因是:1.受過記過以上處分;2.考試作弊;3.補考課程三門以上;4.勉強及格(60-69分)門數佔考試總門數的二分之一或超過二分之一。
有3名專科生因補考後仍有一門不及格和考試作弊,發給結業證書。
6月10日至12日 日本taka-Q株式會社社長高久泰憲一行5人在中國華陽技術貿易總公司總經理顧遠程的陪同下來學院訪問講學。受到熱烈歡迎。taka-Q株式會社是日本最大的服裝銷售公司,高久泰憲先生是日本著名的服裝銷售專家。
6 月12日在紡織工業部衞生保健紡織品調研中心主辦的全國衞生保健用紡織品研討會上,由朱平、李羣、陳中旻、安平林撰寫的《SFR-I衞生整理劑的合成及應用研究》一文被大會專家評審組評為優秀論文。他們研製的抗菌布被評為1991年全國衞生保健用紡織品優秀新產品。
6月 紡院本科生專業設置清理審核結果,已同意設置的專業有紡織機械、工業電氣自動化、紡織工程、針織工程、染整工程、化學纖維工業管理工程、染織美術。
7月13日 797名應屆畢業生(其中本科392名,專科405名)走上工作崗位,是建院以來畢業生最多的一屆。
8月10日 建築面積3600m2的物理實驗樓竣工。新校1號、8號職工宿舍樓竣工,其建築面積分別為2373m2和2075m2。
8月 山東省教委批准該院立項科研課題5項,補助經費6.8萬元。5項科研課題的負責人是紡化系的劉學軍、姚洪偉,紡織系的潘福奎,美術系的季鑫煥,管理系的李文安。
9月9日 學院舉行教師節表彰大會,表彰了一批受全國、山東省、青島市、該院表彰的先進個人和集體。其中有1991年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王益姝,1991年省優秀教師王增本、於乃福,市勞動模範周作岐,省高校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顧淞、周洪德、高育紅、汪黎明。
9月10日 91級840名學生入學,其中本科510名,專科330名。新生來自山東、江西、安徽、河北四省。招生中工業外貿、會計學、服裝工程、服裝設計、實用美術為熱門專業。工業外貿、會計學、服裝設計三專業是第一年招收本科。
10 月12日院報報道:從本學期開始,該院又有8名優秀專科生升入本科學習。89級本科有14名學生因2-3門以上主課不及格留降專科和1名學生因病休學,有15個空額可供89級專科生遞補,經過嚴格篩選、考試,最終確定8名符合條件的專科生升入本科插班學習。該院自實行本專科浮動辦法,效果良好。
10月12日 院報報道:在最近由山東省政府主持召開的省高等學校科技工作會上,該院空氣變形絲研究室榮獲省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稱號,獲得獎勵;李傑新、孫燕樸、朱傳璽獲省科技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受到獎勵。
10 月21日至26日該院舉辦科技學術活動周暨科技工作會議。期間,科研處舉辦了科技展覽,服裝系舉辦了服裝精品展覽。學院向在1987~1990年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同志發了獎。獲省以上獎勵的先進集體和個人有:省高校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空氣變形絲研究室,全國高校科技先進工作者李傑新、省高校科技先進工作者孫燕樸、李傑新、朱傳璽。還有1987~90年度省、市級以上獎勵的科研成果等。學術活動週期間,共舉辦學術講座45個,聽眾達1200人次。
11月7日 由曹曼、萬寶龍、王玉香、查方星、郭軍承擔的課題研究“廢鐵屑固定牀處理印染廢水新工藝”通過紡織部中試技術鑑定。
11月13日至18日 服裝系教師王臣祥個人畫展在北京中國畫研究院畫廊舉行。
11 月15日院報報道: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通過,該院申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紡絲聚合物型阻燃劑的合成、表徵及應用研究”獲4.5萬元的資助,這是該院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第一個項目。該項目由王玉忠申請,與夏延致、馬豔玲、孫紅、朱曉燕、羅紹繼組成課題組。? 12月17日實用美術系舉行紀念張朋先生從藝60週年座談會。
12月21日至24日 院教代會三屆二次會議和工代會二屆二次會議同時舉行。
青島市總工會批覆同意,嚴家琮同志任山東紡院工會第二屆委員會主席,張傳順、江希驤同志任副主席,王華英同志任經費審查委員。任期三年。
12月30日 院報報道:經省教委批准,該院與山東工業大學聯合招生培養92級碩士研究生4名,其中機械製造專業、工業自動化專業各2名。第一年的基礎課在山工大上,以後的專業課由該院教師上。該院將與西北紡織工學院聯合招收研究生1名。
從1982年起,該院顏色光學、紡織工程、化學纖維、紡織機械等學科先後共招收過6屆23名碩士研究生;1985年還與清華大學、上海交大聯辦了計算機應用、工業外貿研究生班,共培養學生25名,這些學生全部獲得碩士學位。
12 月30日院報報道:在山東省教委“八五”期間省屬高校重點建設項目評審中,紡院紡織工程學科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差別化纖維實驗室、新型成紗實驗室被評為省級重點實驗室,全年教學實驗設備購置費達250萬元,是多年來投資最多的一年。院報1992年3月15日又報:省教委最近下文公佈了省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的同時,該院汪黎明、韓光亭、曹曼、張鐵柱被確定為省級青年學術骨幹、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
12月30日 院報報道:基本建設,竣工的工程有:職工宿舍14417m2,自動化實驗樓3700m2,教工食堂800m2。另外,變電所即將竣工,5100m2的物理實驗樓完成二層框架工程。
12月30日 新校有4棟職工宿舍樓竣工,學院進行了第八次福利性分房。
1994年
4月,《青島年鑑》(1994年4月)載:青島大學工商學院佔地480畝,全院校舍建築面積14萬m2,在校生4658 名,其中本科生2537名,專科生2121名,另有夜大、函大生594名。有11個系1個部共31個專業,有6個從事科學研究的所(室),即:顏色光學研究所、變形絲研究室、新型紡紗研究室、差別化纖維研究室、自動化研究室、中國沿海經濟研究所。全院有教職工1011名,其中專任教師464名,教師中有教授21名,副教授157名,講師229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4名,博士後1名,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145名。教學、科研用實驗室有33個,設備總值為 2000萬元。圖書館藏書45萬冊,中外期刊1200多種。承擔科研項目62項,新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爭取到科研經費259萬元,鑑定科研項目10項,其中達到國際水平1項,國內首創6項,國內先進1項,獲國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2項,與青島城鄉經濟部門共簽訂科技成果轉讓、科技諮詢5項。全年共出版專著23部,發表論文144篇,其中國外發表14篇,國內一級刊物發表55篇。)
1994年5月16日,青島大學工商學院(原山東紡織工學院)和文理學院(原青島大學)實質性和並,工商學院部分分解為紡織服裝學院(轄紡織系、服裝系、紡化系、機械系、自動化系)和國際商學院(轄管理系、外貿系、會計系、經濟法系、金融系)。 [1] 

山東紡織工學院學院領導

原山東紡織工學院的主要幹部的安排:
周作歧(原紡院院長兼書記):常務副校長、第一副書記
李富文(原紡院副書記):紡織服裝學院書記
孫忠慶(原紡院副院長):理工學院書記
王德泰(原紡院副院長):文學院書記
周洪德(原紡院組織部長):校紀委書記
張慶山(原紡院紀委書記):紡織服裝學院副書記
陳光勇(原紡院服裝系主任):紡織服裝學院院長

山東紡織工學院通訊方式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香港東路7號;乘11路,102路,104路,125路,225路,226路,227路,301路,304路,311路,321路,379路,501路,632路到青島大學東院站下。【青島醫學院】途經公交:2路,5路,21路,24路,209路,211路,218路,222路,301路,305路,320路,325路,366路,604路,都市觀光3線,隧道3路,隧道7路,機場巴士2號線,4路,205路,212路,308路。【山東紡織工學院】老校——11、8、15、20、21、32路公共汽車,6、30路電車在學校附近設有停車站;新校——乘104路公共汽車在大麥島站下車。主管部門:省教育委員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