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化纖長絲

鎖定
化纖長絲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經過製備紡絲原液、紡絲和後處理等工序製得的具有紡織性能的纖維。
中文名
化纖長絲
定    義
具有紡織性能的纖維
原    料
高分子化合物
分    類
單絲和復絲

化纖長絲簡介

化纖長絲的主要品種是滌綸、錦綸、氨綸、黏膠絲、盯r長絲等。氨綸長絲、滌綸和錦綸絞邊絲及錦綸釣魚線一般有單絲,其他長絲都是復絲。
化纖長絲的規格用總線密度[特克斯(tex)數或分特克斯(dtex)數]和組成復絲的單絲根數組合表徵,如165dtex/30f,表示復絲總線密度為165dtex,單絲根數為30根。化纖長絲的總特克斯數和復絲根數都是標準化的系列數值。一般,纖維生產企業不生產系列以外的產品。但產業用化學纖維卻有許多其他規格,例如復絲根數有1000、3000、6000、12000、24000等。 [1] 

化纖長絲分類

化學纖維又分為兩大類:①人造纖維,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纖維素)為原料製成的化學纖維,如粘膠纖維、醋酯纖維。②合成纖維,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製成的化學纖維,如聚酯纖維、聚酰胺纖維、聚丙烯腈纖維。化學纖維具有強度高、耐磨、密度小、彈性好、不發黴、不怕蟲蛀、易洗快乾等優點,但其缺點是染色性較差、靜電大、耐光和耐候性差、吸水性差。
長絲又分為單絲和復絲。
單絲:只有一根絲,透明、均勻、薄。
復絲:幾根單絲併合成絲條。

化纖長絲製造工藝

長絲的製造通常是先把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物質無機物製成紡絲熔體或溶液,然後經過過濾、計量,由噴絲頭(板)擠出成為液態細流,接着凝固而成纖維。此時的纖維稱為初生纖維,它的力學性能很差,必須經過一系列後加工工序才能符合紡織加工和使用要求。後加工主要針對纖維進行拉伸和熱定形,以提高纖維的力學性能和尺寸穩定性。拉伸是使初生纖維中大分子或結構單元沿着纖維軸取向;熱定形主要是使纖維中內應力鬆弛。濕紡纖維的後加工還包括水洗、上油、乾燥等工序。紡制長絲時,經上述工序即可卷繞成筒;紡制短纖維時還須增加捲曲、切斷和打包等工序。用來生產紡織品的原料中,以棉、麻、絲、毛(羊毛)的歷史最悠久。但是天然資源畢竟有限,棉花的產量約有50千克/公頃,養蠶吐絲也要種桑樹,增產羊毛則要發展畜牧業。因此,化學家開始研究,利用價格更便宜、來源更豐富的原料來紡紗織布,它們便是化學纖維

化纖長絲工序與設備

化纖長絲織造工序

將穿好綜、筘的織軸上到織機上,根據織物品種和織物組織的要求調整上機工藝,使經緯絲按照工藝要求有規律地進行交織,形成織物。

化纖長絲織造設備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紡織織物織造中使用的設備由傳統有梭織機發展為無梭織機,無梭織機有噴氣、噴水、劍桿、片梭和多相織機五種。根據各種織機引緯特點和適用範圍以及所織造產品的要求,選用不同的織機織造。目前在化纖織物的生產中,大多采用噴水織機,其次為噴氣織機,也有少部分採用劍桿織機 [2] 
參考資料
  • 1.    姚穆主編,紡織材料學 第4版,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01,第183頁
  • 2.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中國色織行業協會主編,中國長絲織造產業研究報告,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02,第1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