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山中寄諸弟妹

鎖定
《山中寄諸弟妹》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前兩句實寫了詩人在山中的隱居生活;後兩句則是虛寫,乃詩人從其親人們的角度,寫他們經常向他隱居的方向遙望,寫親人們惦念自己,實際上也表明了自己一直也在想念親人。全詩清麗絕俗,明白如話,立意精巧,妙語絕倫。
作品名稱
山中寄諸弟妹
作    者
王維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絕句

山中寄諸弟妹作品原文

山中寄諸弟妹1
山中多法侶2,禪誦自為羣3
城郭遙相望4,唯應見白雲5 [1] 

山中寄諸弟妹註釋譯文

山中寄諸弟妹詞句註釋

1.山中:終南山中,作者隱居之所。弟妹:弟弟和妹妹。王維出生於當時的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下面還有四個兄弟,王縉、王繟、王紘、王紞,另外還有兩個妹妹。
2.法侶:僧侶。
3.禪誦:謂坐禪誦經。如《陳書》:“吳郡陸慶築室屏居,以禪誦為事。”
4.城郭:城邑,指弟弟和妹妹的住處。
5.唯:單單,只。 [2-3] 

山中寄諸弟妹白話譯文

終南山中多參禪修道的僧侶,坐禪誦經時自然相聚集為羣。
你們如在城邑里遙遙而望的話,應該只能看見天上的白雲了。

山中寄諸弟妹創作背景

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年)至天寶三年(744年)之間,王維曾隱居於長安附近的終南山。這首詩即是詩人於終南山中寄給城內弟弟與妹妹的。 [4-5] 

山中寄諸弟妹作品鑑賞

山中寄諸弟妹文學賞析

此詩的題目雖然説是寫給弟弟妹妹的,其實內容卻與親情關係不大,而是描述自己在山中的修行生活。對於潛心向佛的王維來説,他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就是去拜訪那些方外高人,並且與意氣相投的道友們共同修行,這些情形也都反映在他的詩作中。這首《山中寄諸弟妹》就表現了這樣一種生活場景,表達了在山中與一班道友結緣共修時的欣悦之情。
“山中多法侶,禪誦自為羣綱。“這兩句是實寫,點出了山中隱居生活,友人相伴、共同生活的場景,一方面表達出詩人悠然自得的情趣,另一方面也是在告訴弟弟妹妹們,自己在山中生活得很好,並不孤單,自然而然地透出讓親人放心、不必牽掛自己的意思。
後兩句是虛寫,詩人的思緒回到了故鄉的家中,想來親人們也一定在惦念着,會經常向他隱居的方向遙望。然而他們是無法體會自己這種悠然自得的生活的。明裏寫親人們惦念自己,實際上也表明了自己一直也在想念親人。這種寫法與詩人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首小詩清麗絕俗,明白如話,如同白描一般,可以稱之為“水墨不着色畫”,“淡”是最突出的特徵這種“淡”,不僅是語言色澤上的“淡”,更多的是創作主體心境的“淡”,雖然也抒發了淡淡的思念之情,但更多的是悠然自得的情緒。
詩人住在清靜而又僻遠的大山之中,遠離了塵世的喧鬧,周圍是美麗脱俗的山水,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之中,自己也是環境的一部分了,那種天人合一的感覺,就分外濃厚。從山外的城裏遠遠地向山中眺望,別説只能看到一片雲霧迷茫,就算是看到了修行的詩人,詩人也是這大自然的一部分了。“雲”在這首詩中有特別的意涵。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雲的姿態變化多端,顏色潔白如雪,又高處於天邊,其安詳閒適、高潔清秀之處,正是詩人自己品格的寫照。 [5] 

山中寄諸弟妹名家點評

清代文學家張謙宜《絸齋詩談》:“身在山中,卻從山外人眼中想出,妙語絕倫。” [6] 

山中寄諸弟妹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年),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着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7] 
參考資料
  • 1.    [唐]王維撰,[清]趙殿成箋註,王右丞集箋註 (上冊),中華書局,1961.8,第239頁
  • 2.    傅東華選注;馬卉彥校訂,王維詩,崇文書局,2014.09,第114頁
  • 3.    蕭楓,桑希臣編,唐詩宋詞元曲 一,線裝書局,2002.01,第240頁
  • 4.    劉懷榮.唐詩宋詞名篇導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第312頁
  • 5.    馬瑋主編,王維詩歌賞析,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4.01,第69-70頁
  • 6.    周振甫,商務印書館文庫 中國修辭學史,商務印書館,1991年01月第1版,第490頁
  • 7.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