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層巖疊壑圖

鎖定
《層巖疊壑圖》是清代畫家髡殘創作一幅的紙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1] 
《層巖疊壑圖》畫山巒重疊,一條山路順山勢自下而上,蜿蜒曲折,景物繁複而不迫塞,佈局巧妙,具有“奧境奇闢,緬邈幽深,引人入勝”的意境。以幹筆皴擦山石,濃墨點苔,氣韻渾厚。用筆蒼渾、老辣,用墨層次豐富。 [1] 
中文名
層巖疊壑圖
作    者
髡殘
創作年代
清代
畫作類型
設色畫
規    格
縱169釐米,橫41.5釐米
材    質
紙本
幅    式
立軸
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層巖疊壑圖畫作內容

畫面近景為蒼槐古松,平溪茅舍,二位高人逸士對坐清談,一股溪流從山澗瀉下,泛起層層漣漪;中景為峯巔谷地,雲籠霧障,飛流破石穿雲,樓宇、院落傍山而建,石階逶迤;遠景為江水浩渺,輕舟飄蕩,煙雲出沒,遠山隱現。 [2] 
畫上有作者自題五言詩一首:“層巒與疊壑,雲深萬木稠。驚泉飛嶺外,猿鶴靜無儔。中有幽人居,傍溪而臨流。日夕潭佳語,願隨鹿豕遊。大江天一線,來往賈人舟。何如道人意,無慾自優遊。癸卯秋九月,過幽閒精舍寫此以志其懷焉。天壤石溪殘道者。” [1]  鈐“石谿”白文印、“白禿”朱文印、“介丘”朱文聯珠印,以及“雪盦銘心之品”“張大千印”等收藏印。 [2] 

層巖疊壑圖創作背景

《層巖疊壑圖》是髡殘“以志其懷”的寫生之作,創作於康熙二年(1663),髡殘時年五十二歲。 [3]  髡殘曾題:“拙畫雖不及古人,亦不必古人可也。”即主張學古人,不必跟古人一樣,要有自家面貌,《層巖疊壑圖》即是在這樣的創作思想觀念支配下產生的山水畫作品。 [4] 

層巖疊壑圖藝術鑑賞

構圖
《層巖疊壑圖》全軸 《層巖疊壑圖》全軸
《層巖疊壑圖》用高遠法構圖,構圖繁複,丘壑多變,內容豐富,以“高遠”和“深遠”相結合的經營位置。近處為山石坡岸,在臨水處築有一水榭,左側的坡地平坦處有一座茅堂。堂內門窗打開,屋內坐有二位長者正在交談。水榭右邊臨水,河面寬闊,溪水湍流,水波起伏。茅堂四周被叢樹環抱。往上為層巖累積,山石嶙峋,松柏紮根岩石隙縫中,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樹木茂密,枝根虯曲,山岩間有數道瀑布騰飛直瀉,幾經曲折注入溪水,山中有一條小徑藏露盤曲向遠處伸展,峯巒稠密,直向遠山即畫幅上部,用了近一半的空間畫出陡崖兩重,叢林迷離,遠處山澗瀑布直瀉,注入水潭。遠山與略近之山間,安排一段空間,即瀑布彙集成的一泓潭水,頓使景物產生了深度,增加了畫面的壯觀。在高巖的平坦處,座落數座古廟,寺宇和樓閣,下臨瀑溪。飛瀑下瀉成溪,江面帆影點綴,幾艘帆船在江面穿梭,河面上露出小半山頭和渚洲橫卧於江面,隱約可見,給人以深遠之感。全畫構圖繁複而深遠,疊壑重泉,山重複水,煙靄瀰漫,林木沉鬱,意境深遠。但大山平坡皆各有勾連,彼此關聯呼應,給觀者以親臨其境之感。 [5] 

層巖疊壑圖作品評價

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鑑定委員潘深亮:全圖用筆生動老辣,有黃公望遺風。 [2] 
福建省書法家協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馬啓雄:此圖蒼古雄強,用筆潑辣。一股剛猛之氣,讓人想見畫家此時是非作畫,而是在抒發胸中積鬱塊壘,故氣勢逼人。 [6] 

層巖疊壑圖歷史傳承

《層巖疊壑圖》由近代龐元濟、李瑞筌、張大千遞藏, [7] 虛齋名畫錄》(卷十)、《大風堂書畫錄》著錄,《中國繪畫史圖錄》及《故宮文物大典》(繪畫卷)影印,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1] 

層巖疊壑圖作者簡介

髡殘(1612年-約1672年),俗姓劉,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幼年失怙,青年出家為僧,法名髡殘,字介丘,號石豀、白禿、石道人、殘道者等。明亡後寓居南京,修禪弘佛之暇潛心於山水畫的創作。他承襲元人王蒙,明人沈周文徵明諸家筆法,結合自身的感悟,形成獨特的山水畫風。善用禿筆渴墨,以線造型,在深淺、斷續、粗細線條的相互交叉、轉換、頓挫中表現幽僻的景緻,意境蒼莽,畫格高逸古拙。他與同時代的程青豀合稱“二豀”,與原濟(石濤)合稱“二石”,與八大、弘仁、石濤並稱“清初四僧”。 [8] 
參考資料
  • 1.    髡殘層巖疊壑圖軸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18-05-08]
  • 2.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 編.中國繪畫全集 第20卷 清2.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232-233
  • 3.    袁傑 主編.故宮書畫館·第四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04月第1版:134
  • 4.    邵洛羊 主編.中國名畫鑑賞辭典:重編本(下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561
  • 5.    蔣文光 主編.中國曆代名畫鑑賞(上冊).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年09月第1版:252-253
  • 6.    馬啓雄. “老去不能忘故物,雲山猶向畫中尋” ——讀髡殘《層巖疊壑圖》[J]. 中學生時代. 2007(12):66.
  • 7.    楊丹霞. 我亦乾坤放逸僧髡殘及其繪畫藝術[J]. 紫禁城, 2017(4):40-51.
  • 8.    髡殘  .故宮博物館[引用日期2018-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