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少林武當

鎖定
南北朝時﹐天竺僧人佛陀到中國﹐善好禪法﹐頗得北魏孝文帝禮遇。太和二十年(496)﹐敕就少室山為佛陀立寺﹐供給衣食。
寺處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
據佛教傳説﹐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在華以4卷《楞伽經》教授學者﹐後渡江北上﹐於寺內面壁九年﹐傳法慧可。
中文名
少林武當
起始時間
南北朝時
創始人
天竺僧人
發    展
少林禪法師
代表人物
張三丰
相關書籍
《易筋經》

少林武當關係

此後少林禪法師承不絕﹐傳播海內外。達摩禪師以四卷《楞伽經》授予慧可,慧可就是日後禪宗在東土的第二代祖師,自此,禪宗在中國有了傳法世系。唐初,少林寺已擁有一支勇猛善戰的僧兵隊伍。武德年間,少林寺僧因助唐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李唐立國後,特許少林寺演練僧兵,可自立營盤,不戒酒肉,俗稱“五犖和尚”。以後各朝代相沿成習。少林僧兵隊伍是少林外家拳的來源,也是不斷吸收中華各種武術派系形成自身武術門派的根基。
武術不是發源自少林但是少林的寺廟僧眾給予了武術充分發展的土壤。少林功夫自身出於護寺等原因強調外家功夫,其發展基本限於剛猛技擊之術,吸納中華武術之長進行改進融合。直到天台紫凝道人宗衡於天啓四年(1642)將融合禪道兩家心法的《易筋經》傳入少林,因為其突出的作用才被視為鎮寺之寶。當然禪宗哲學與道家本身的融合或者共同點是少林能夠快速發展的原因。
武當一派在明朝洪武年間的1314~1320左右已經建立,並由張三丰將道家修煉與強身健體護衞道觀的武術合二為一,形成道家武術派別。其武術特點的形成早於少林獲得道家易筋經而得到改良300多年。可見武當來自少林之説是假,少林武術來自道家甚至可能借鑑了武當是真。因為少林本來就是匯聚中國各方武術而發展起來的。
禪宗心法使得本已陷入煉丹迷途的道家重新大放異彩,但是禪宗本身並沒有發展出武術修煉之法。中國傳統的老莊哲學尤其是道家非常重視自身的修煉,早期雖然走上煉丹迷途,但是後期結合強身健體的實踐經驗並與保護自己的實際需要結合產生了真正的中國武術修煉方法。區別於世界各國通行的技擊之術,成為人體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

少林武當張三丰

據道教界推測,其活動時期約由元延佑(1314~1320)年間到明永樂十五年(1417)。《明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七 方伎》稱,元﹑明著名道士。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實(一作“君寶”)﹐號玄玄子。以其不修邊幅﹐人稱張邋遢。在各種張三丰的傳記或有關他的材料裏,還有全弌、玄玄、三仹、三峯、三豐遯老、通、玄一、君實、居寶、昆陽、保和容忍三豐子、喇闥、邋遢張仙人、蹋仙等諸多名號。
張三丰,名全一,字玄玄,號三豐,遼東懿州人。丰姿魁偉,龜形鶴骨,大耳圓目,鬚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或處窮山,或遊鬧市,嬉嬉自如。旁若無人。書經目不忘.凡吐詞發語。專以道德、仁義、忠孝為本。並無虛誕禍福欺逛於人。“所以心與神通、神與道一,事事皆有先見之理也”。或三五日—餐,或兩三月一食;高興時穿山走石,疲倦時鋪雲卧雪.行住無常, “人皆異之.鹹以為神仙中人”。明洪武初年入武當山.拜玄帝於天柱峯.並遍遊諸山,搜奇覽勝。他曾經對山中耆舊説:“吾山異日與今日大有不同矣。我且將五龍、南巖、紫霄去荊榛,拾瓦礫。但粗創焉”。命丘玄清住五龍,盧秋雲住南巖。劉古泉、楊善澄住紫霄。又在展旗峯北陲卜地結草廬。供奉玄帝香火.名曰“遇真宮”(永樂十年改建為玉虛宮);另在黃土城卜地結草菴,名曰“會仙館”(永樂間改建為遇真宮)。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90年)。他拂袖長往。不知去向。同年湘王朱柏(公元1371—1399年)朝謁武當山天柱峯。尋張三丰不得。寫有《贊張真仙詩》一首。詩云:“張玄玄。愛神仙。朝飲九渡之清流,暮宿南巖之紫煙。好山劫來知幾載。不與景物同推遷。我向空山尋不見。徒悽然!孤廬空寂大松裏.獨有老彌松下眠.…”這些材料足以證明,明洪武年間張三丰曾在武當山修道傳教。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遣三山高道使於四方,清理道教。因聞其名,故特意叮囑使者:“有張玄玄。可請來”。但始終未找到張三丰。
明太宗朱棣以藩王入繼大統。崇尚神異之説,奉祀武當玄帝。張三丰是明初武當山最有名的道士,也崇尚玄帝,因此,朱棣非常想把民間影響很大的“真仙”張三丰,“延請詣朝”,一則可以點綴昇平。收攬民心,二則可求道法仙藥,以養生延壽。朱棣於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遣淮安王宗道遍訪張三丰於天下名山,此後又多次派人尋訪,如永樂五年(公元1408年)邀請真仙張三丰;次年.再命張宇清尋訪;十年命道錄司右正一孫碧雲到武當山建遇真宮,並有致張三丰《御製書》雲:皇帝敬奉書真仙張三丰先生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親承儀範。嘗遣使致香奉書。遍詣名山虔請。真仙道德崇高,超乎萬有,神妙莫測。膚才質疏庸,然而至誠願見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致香奉書虔請。拱俟雲車鳳駕.惠然降臨.以副朕拳拳之懷,敬奉書。永樂十年二月初十日同時還有《敕右正一虛玄子孫碧雲》:“朕敬慕真仙張三丰老師”。據明代筆記和方誌記載,永樂十五年.朱棣又命龍虎山上清宮提點吳伯理“欽奉太宗皇帝玉音賚香暨御書。入蜀之鶴鳴山天谷洞。結壇誦經,祈告山靈。迎請真仙張三丰先生”。同年.再遣寶雞醫官蘇欽等齋香書遍訪張三丰於天下名山。雖然成祖並未訪到張三丰.但由以上記載可明顯看出他渴見及仰慕張三丰的心情。

少林武當易筋經

中國道教南宗為張伯端(984—1082)創於台州,他博學多才:“涉獵三教經書,以至刑法、書算、醫卜、戰陣、天文、地理、吉凶生死之術,靡不留心詳究。”(宋張伯端《悟真篇·序》)其氣功代表作為《悟真篇》,與“丹經王”《周易參同契》齊名。《悟真篇》以傳統的“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哲學觀出發,以人身為鼎 爐,以精氣為藥物,以神為火候,循行一定的經絡,經過一定的步驟,使精、氣、神在體內凝聚不散,結成內丹。內丹以祛疾健身為初效,延年永壽為中效,“陽神飛昇”為最高目標。張伯端創立的“先 命後性,性命雙修”中國道教南宗修持功法,對後世影響極大,元明出現的道教淨明派、(張)三豐派,宋明理學家朱熹、王陽明等亦深受影響,至今其《悟真篇》仍被譽為“中國氣功四大經典”之一。
中華武術由功法、套路、格鬥三種運動形式所組成。功法為套路和格鬥提供必要的體能準備,套路與格鬥則顯示功法的水平高低。三者既相對自成體系,又相輔相成。武術技法強調“內外合一”,武術教學強調“內外兼修”,武術訓練強調“內外互導”。顯然,這 “三大原則”是深受天台宗的“止觀雙運、定慧雙修”、道教南宗的“先命後性、性命雙修”的佛道氣功修持理論的影響,而明代天台紫凝道人宗衡於天啓四年(1642)編著的中華武功第一部專著《易筋經》,則集中中華武術氣功之大成,提出了“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 ” 的“內壯外強、內堅外勇”統一論,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武術氣功體系,奠定了中華武術功法的基礎。

少林武當少林功夫

少林武當拳法

少林拳是在中國古代健身術的基礎上,吸收各家之長而形成的中華武術中影響最大的流派,以其剛勁有力、樸實無華和利於技擊而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然據明代戚繼光於1561年秋在台州編著的武術名著《紀效新書·拳經捷要》記載來看:當時少林拳不及少林棍著名。此書記有“ 宋太祖三十二長拳、六步拳猴拳、温家七十二行拳”等十多家名著於時的拳種,而無少林拳。只載有“少林寺之棍與青田棍法相兼”。另在明代鄭若曾的武術名著《江南經略·兵器 總論》中,亦只記“趙家拳、南拳、北拳、西家拳”等11家著名拳種,不記少林拳;只載有“ 左少林、右少林”之棍。可見當時少林拳在武術界知名度不高。我國武術界泰斗、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蔡龍雲認為,少林拳術按其運動方式可分為三類:
一是拽拳踢腿、閃展騰挪、進退快速、變化矯捷、拳腳起動形同一般的長拳。這類 拳的鍛鍊意義,多側重於技擊功用的訓練與提高,稱之為“練神”。如“少林短打”、“羅 漢十八手”、“八步連環”等。
二是運氣鼓勁、骨剛筋粗、肌腱隆凸、時張時弛、拳腳起動勢如南拳。這類拳的 鍛鍊意義,多側重於身體外在的筋骨勁節的鍛鍊,稱之為“練精”。如“金剛伏虎”等。
三是呼吸吐納、氣行之脈、守心住緣、止心不亂、動作連綿、純任自然,拳腳起動類似太極拳。這類套路和南陳智者(即天台宗創始人)所著《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中所提出的“六氣”、“十二息(呼吸)”、“止守擾陀那(丹田)”來醫治病患的禪法,結合得非常緊密。一代武術大師蔡桂勤和他的師兄如修,曾在滬杭等地演練過“少林心法羅漢拳”,就屬這 一類(蔡龍雲《少林寺拳棒闡宗》)。

少林武當內功

《易筋經》流傳至少林寺後,被視為鎮寺之寶,該寺武僧將此書作為習武必修的“基礎課”,形成了少林武術氣功,功 法和技法的有機結合,促進了少林武術的發展。《易筋經》在當時武術界的影響極為深遠,尤其是在清初,為了爭奪少林寺最高武功秘笈《易筋經》,武林各派曾相互殘殺。為此,乾隆十五年(1750)九月,乾隆帝以遊中嶽嵩山為由而駕臨少林寺,命該寺方丈獻出《易筋經》,由國家印刷流傳(周稔豐、周明《易筋經洗髓經(修訂本)·序》)。晚清著名學者潘〓指出:“至今少林寺僧眾謹以角藝擅長,是得此經之一斑也”(晚清刻本《易筋經·潘〓序》)。民國六年(1917)由大聲書局出版的 《少林拳術精義》一書( 又名《易筋經義· 服氣圖説》),即是《易筋經》的翻版。民國間,少林寺方丈、著名武僧妙興傳出的數十種少林功法,大都是《易筋經》行功理法的繁衍(康戈武《中國武術實用大全》 )。在少林功法中,既有佛教天台宗創始人智者大師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中提出的“止觀學説”, 尤其是“六字訣氣法”名列“少林七十二基本功法”之首;又在《易筋經》“韋馱獻杵十二勢 ”和 “神勇八段錦”的基礎上,衍成《易筋經》“文八段錦”和“武八段錦”功法,後輯入《衞生易筋經》和《內功圖説》,在最近出版的《少林武術百科全書》中亦有輯錄。《易筋經》提出的 “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的修習原則,已深深地融入少林武術之中,對少林武功的發展 ,起到了“培基”和“催育”的作用。

少林武當武當功夫

張三丰不僅內丹造詣甚深。而且武功高強。兼擅拳劍,對此,明代及清初文獻多有記載,《大邑縣誌》載有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蔣夔撰《張神仙祠堂記》雲:“仙(指張三丰)自少臂力過人。善騎射”。《大嶽太和山記略》載有明湖廣監察御史賈大亨(1538年進士)《題太和山》,詩曰:“山峪凌虛瀕,神尊據化權……希夷丹氣滿.邋遢劍光妍……”。清初田雯(1635一1704)撰《古歡堂集》有《三豐道人壁影歌》,其中“熊經烏伸訣自秘”,“長生思假六禽戲”,與導引動功有關。王夫之(1619一1692)雲“拳勇之枝,少林為外家,武當張三丰為內家”。雖然黃宗羲(1610一1695)撰《王徵南墓誌銘》稱內家拳創始人為北宋末武當道士張三丰,但此説來自於武術家口傳,無法確考。宋代張三丰之説有可能是武林人士為自高聲價,而把丹拳兼煉的張三丰遠推到宋微宗時代.並以他為內家拳之祖師。我們認為元明間武當著名道士張三丰,既精於內丹仙學,又兼擅拳劍武藝,是道教武術的集大成者。洪武間張三丰在武當山授徒多人.永樂以後欽選的各地各派道士四百人皆以他為祖師,故其丹法拳技流傳甚廣。明清以後武林多稱張三丰為武當內家拳、太極拳創始人,而重內功、尚以柔克剛,以靜制動的武當道教武術逐漸在民間傳播,影響深遠。

少林武當文章道理

道家哲學的本體是“道”。認為“天、地、人”之間有一個永恆的“道”存在。它孕育演化為萬物,而又制約萬物。它的存在是無形無象、無始無終;它的行為是處柔守雌、無為不爭;它的表現是柔、靜、虛、空、圓、中、正、和等。這些都可以太極、陰陽、五行、八卦概括表示。這些哲學基本原理用於指導武當拳法,與其他一些武術相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道家哲學是古代為了最完美地解決人類的生存問題,提出一種宇宙、世界、社會、人生整體統一辯證的哲學觀念。道家哲學當然不是專為道家拳術創立的理論。然而,武當武術創造發明於道家,在於道家哲學可廣泛運用於道家生存的每一個領域(道家也認為道家哲學是可供人類普遍運於用任何領域之中)。道家比一般人更注重保存自己,因此也必須具有防衞術。於是,剖析社會流行的防衞術利弊,以道家哲學原理為指導的道家防衞術(起源甚早,並在武當山由張三丰最後集大成)——武當拳法便自然產生了。編輯:這是中國武術區分於其他實戰技術的重要特點,實際上是中國人體科學的研究實踐,自古就有武術醫術不分家。

少林武當養生

自隋唐以後,主張修煉人體真元之氣的內丹術盛行起來。道教內丹術本有趺坐靜修一法,但此一法固有能培養人體真元之效,但如果説久坐不起,以人要活動而言,反而形成自殘。抑或説,它可以使人長壽,但這種長壽之人卻不能走路了。有丹家認為,內丹之術也必須動靜結合,若一味以坐成靜,所煉之氣必成枯孤之氣,缺乏生機。所以內丹術必須要真走動靜功結合的道路。這動功一法的出現就成了拳法和武功的雛形。譬如最早“熊經鳥伸”的“華佗五禽戲”、“八段錦”、“彭祖功”等。極有可能,道家鼻祖老子那時或很早就繼承或創造有養生的動功方法,再後來就發展到唐代許宣平、李道子、宋代宋仲殊、張三丰等的太極拳功,或為內功拳、先天拳等。元明之際的武當道士張三丰集其大成開創武當太極一派以來,形成包括形意、八卦,各種器械在內的武當內家拳派體系,使它由養生本體上延伸出神奇的技擊功能。這種技擊功能是在保證養生功能的基礎上派生出來的。比如,武當內家拳,無論劍法、拳法,其一招一式都是最合理地對人進行生理心理的調節有舒筋活絡、補血調氣、滋養五臟、陶冶身心之妙益。即使在技擊中,也不能違背養生的原則,所用方法為“以四兩撥千斤”、“借力打人”。所以説,武當武術必須具有養生功用,不具有養生健身功用的就不是武當武術。編輯:這也是中國武術的一大特點,最大限度的降低對自己的傷害同時在技擊中保護自己打擊敵人,其健身意義比之越來越殘酷的競技體育更加為人稱道。

少林武當技擊

“以技擊為末學”是武當拳派的道德觀核心。其根本原理還是根自道家哲學家的“道”。比如説,道的本原是個渾沌體,在渾沌體裏不存在矛盾和對立。那麼,用在道家的社會觀念上,人與人之間也應以“渾沌”而處之,不應發生矛盾鬧對立。大家要各平共處,那麼戰爭就是不文明、不道義的行為。所以,道教從來宣揚的就是和平的道,是止戈,而不提倡野蠻的戰爭。以理服人,而不以力服人。因而,技擊理所當然地被視為“不急之末學”。再者,凡是戰爭,無論雙方怎樣施展技巧,最終都是要保存自己,削弱或消滅對方,所以對抗性很強。即便愛好和平的一方竭力首先剋制、迴避,但若對方一味進犯,最終還是要短兵相接,進行“量”與“速” 的殊死較量。所得後果,要麼兩敗俱傷,要麼一死一活,這樣的鬥爭是傷害於人。道家要的是養生,而不是傷生,所以儘量避免和人爭鬥,自然又把技擊視為“不急之末學”。
然而,道家的武功拳法從來都是在被動的情況下才使用。所以,它便產生了“後發制人”這個重德重禮的出發點和“貴化不貴抗”的鬥爭原則。又因為它始終不忘養生之本,所以在戰術上多講求“虛心實腹”、“守柔處雌”、“崇下尚退”、“靜以制動”。《太極拳解》曰:“身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太極拳論》又曰:“太極拳不自作主張,處處從人,彼之動作,必有一方向,則吾隨其方向而去,不稍抵抗,故彼落空,或跌出,皆彼用力太過也。”鬥爭中也皆是借力打人,即敵方用了多少“量”、“速”,還將這“量”、“速 ”還給對方。故又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少林武當道德

武當內家師傳有八字,叫做“功、拳、藥、械、法、財、侶、地”。首當其衝的“功”主要是講功德。認為,一個人不具備功德,學武功拳法只會有害無益。因為,他若不學,得不到技藝倒還罷了,學到技藝反倒能祝及很多人。據説道教中紫陽真人曾將丹法誤傳非人,竟三遭大難。從而道家有“誤傳不肖者禍延七祖”之説。試想,一個不講道德的人,學到了功夫,或者忘掉老師,或者仗技欺師,或者背祖立門,或者流落山林為寇打家劫舍,或者動輒切磋便傷害於人,對這樣的人怎能傳藝給他們呢?所以,武當派歷來擇徒甚嚴,甚秘。以往,武當派傳人在與人交手時,都須先讓人三招,並且要前申明:一、天下之交和為貴,不必爭鬥;二、武技之較非死即傷,最好不真打;三、萬一動真的,點到為止。編輯:中國武術注重道家的修身養性對先天具備的性命根本進行鞏固的同時,也注重儒家對人的道德要求,對自己的行為舉止進行嚴格要求,武者要利人利己利國利民。這與其它國家的實戰哲學大相徑庭,是中國武術獨有的貢獻,也使得中國武術的發展極具思想深度和兵家哲學,與孫子兵法同出一脈,個人之養以戰為武,國家之養以戰為兵。

少林武當自然

由於武當武術創自道家,所以其拳法的美家原理就出自道學之道。老子《道德經》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論。這是指,道家認識道首先從自身認識起,然後由近及遠聯繫生物、非生物和整個大自然,從中尋求普遍規律。道可以反映宇宙宏觀和微觀的全部自然世界,然而,道學又是從宇宙宏觀和微觀的全部自然世界中獲得的。從“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道的本全看,“圓”的運動貫穿一切:“圓”是事物的最本質的運動軌跡;“圓”是自然永恆的主題。所以,武當既然是以“道”為指導思想的拳術,便會理所當然按照“道”的圓圈去運動。武當武術的這種遵道而行的拳法,無意中表現了一種純樸的自然風韻。
最有意思的是,在武當內家拳派當中,以動物命名的拳最多。如形意拳中鷹拳、蛇拳、猴拳、虎拳、熊拳等,如八卦掌中的龍形八卦、遊身八卦,以及太極拳中以野馬、黑虎、白猿、大鵬、白蛇、青龍命名的招式等。看起來這是拳術的仿生學問,其實最根本的還是探索的道——即自然的“圓”的同變化。所謂念生,無非是自然界中的生物為了適應生存,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中,逐漸造就了不同的圓旋的生活行為,而拳家發現後則加以轉化借用,形成技擊之術。據言,張三丰當年在武當山觀蛇鵲相鬥,司其圓旋柔綿之妙,創造出了長拳七十二式,其旨趣也在發現自然之妙。武當武術的自然之神韻,是拳家將拳法融歸自然之結果。能達到表現自然之神韻的境界進,必有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享受相吻合。既養精養氣,也養神養意,既能頤神養生健體,又能得到非常高雅文明的審美享受。

少林武當太極拳

陳氏太極拳創始人是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陳王廷。朱元璋於1367年派兵北伐,強渡黃河,統一了中國。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又下令由山西省洪洞縣向懷慶府屬地移民。移民中有一青年名叫陳卜,祖籍本在山西澤州郡東土河村,時因家鄉連年遭災,逃荒到洪洞,與妻兒一起被裹入移民隊伍帶入懷慶府境內,在温縣城東北10公里處落了腳,將此村取名陳卜莊。
陳氏太極拳創立時間晚於武當300多年並且在戚繼光於1561年編著的武術名著《紀效新書·拳經捷要》中並未提及,但是記有戚繼光的32勢長拳。通常認為戚繼光的這種長拳是太極拳的重要來源。
太極拳的另一重要創始人王宗嶽在乾隆五十六年至六十年(1791-1795)間曾寓河南洛陽、開封一帶。精通拳法、劍法、槍法,研究數十年,頗有心得。所著《太極拳譜》中之《太極拳論》繼承了道家武術的精華。
實際上從武當一派建立的1314之後的三四百年間,是漢人政權復甦的時期,也正是武術大發展的時期。和漢朝初期對道家的重視一樣,明朝對道家也是非常重視。道家的發展使得武術從簡單的技擊之術和軍事技巧形成了內外兼修的中華武術。
武當派自己也有太極拳,雖然身法套路與陳氏太極有很多不同,但是太極拳理中的陰陽五行,太極兩儀,無一不是武當道家功夫的獨有特點,而且依據道家原理比之一般的外傳的太極拳更加豐富。實際上不管是誰是最後的創立者,太極拳都是繼承了武當道家武術的傳統。
由此可見太極拳的發展,從身法和技擊之法可能借鑑了戚繼光長拳等具有以柔克剛特點的實戰拳術體系。而內功和理論則顯然來自道家武學,並在乾隆年間開始有了專門的著作《太極拳論》。陳家由於逃難而重視習武,形成武術世家,在位於中原腹地的河南成為融匯百家的武術大家,其所學之雜自然包括長拳等實戰很強的功夫套路。但是太極拳所包含的複雜的內功心法和道家原理不是一般武師可以自創的,必然經過武當派幾百年來的錘鍊。太極出自武當從武術發展的特點來看非常自然,但是不排除武當反過來吸收了其它拳法,發展了自身的太極拳術。最後的太極拳必然從武當道家武術中吸取了內功精華與原理,從來自長拳等樸素的以柔克剛的拳法理論上升為太極拳理論。這期間王宗嶽應該是關鍵人物。這也是為什麼他的《太極拳論》成為第一部太極拳理論的專著。後代太極拳應該是道家太極與實戰應用相結合的產物,成為中國和世界的武術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