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少年子

(李白詩作)

鎖定
《少年子》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前六句描寫了貴公子的遊冶放縱,顯現出其恣意享樂;末二句則寫伯夷、叔齊因守節而餓死。 [1]  全詩描摹生動,對比鮮明。
作品名稱
少年子
作    者
李白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少年子作品原文

少年子1
青雲少年子2,挾彈章台左3
鞍馬四邊開4,突如流星過。
金丸落飛鳥5,夜入瓊樓卧6
夷齊是何人?獨守西山餓7 [2] 

少年子註釋譯文

少年子詞句註釋

  1. 少年子:樂府雜曲歌辭名,南朝齊王融和南朝梁吳均都曾作有《少年子》。 [1]  《文苑英華》錄李白《少年行三首》,以此作為第二首。 [3] 
  2. 青雲少年子:即貴公子。 [4]  青雲,喻官高爵顯;少年子,古稱青年人。
  3. 挾彈章台左:形容貴公子帶着彈弓在大街上游玩。章台,漢長安街名。
  4. 鞍馬四邊開:形容貴公子的僕從眾多。
  5. 鳥:《文苑英華》作“肉”。 [5] 
  6. 入:《文苑英華》作“深”。 [5]  瓊樓:華麗精美的住所。
  7. 夷齊:這裏指伯夷叔齊,商代孤竹君的兩個兒子。其父遺命立叔齊為嗣,叔齊讓伯夷,伯夷以父命不受,兩人共逃至周。武王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武王滅紂後,二人恥食周粟,逃至首陽山,采薇而食,餓死在首陽山。後成為賢人的典型,常與盜蹠相對。 [1]  西山:這裏指首陽山。 [4] 

少年子白話譯文

一個青雲貴公子,挾金彈而在章台下射獵。
鞍馬四蹄奔騰着,宛如天上的流星般掠過。
白天用金丸射落飛鳥,夜晚進入瓊樓醉卧。
伯夷、叔齊是誰?獨守清高在首陽山捱餓。

少年子創作背景

此詩創作於詩人的青年時期,具體創作時間不詳。 [4]  胡震亨認為此詩是“擬王融”而作,但王融的《少年子》為五言四句,押平韻,與此詩李五言八句且押仄韻的體式不吻合。而吳均的《少年子》(《玉台新詠·卷六》題作《詠少年》)不僅辭式與此詩相同,而且主旨也相通,應屬同體之作。就此來看,此詩多半應是依調之作, [6] 朱諫所謂的“推其意而為之歌” [7] 

少年子作品鑑賞

少年子文學賞析

此詩前六句描寫貴公子驕縱侈肆、放蕩不羈的生活,生動地描摹了貴公子的言行舉止, [8]  表現出一種恣肆遨遊的豪興與快意。末二句表明詩人願以此豪邁快意的任俠方式來提高聲名、謀取仕途,而不願像伯夷、叔齊那樣為受守清高而隱居並餓死於首陽山。 [9] 
全詩對比鮮明而未直接褒貶,似是以古賢伯夷、叔齊作對比,諷刺紈絝子弟,不守德行,以浮浪遊冶為事,享盡榮華,有“鸞鳳伏竄,鴟鴞翱翔”的感慨, [1]  更似以一種親切的感情描寫詩人氣質的外化——“少年子”的狀態,熱烈肯定了少年的任俠與遊樂而厭惡迂腐。 [10] 

少年子名家點評

清代奚祿詒:①刺時之作,謂遊冶而無行者也。②與(《白馬篇》)“羞入原憲室”同意。(《詹鍈全集(卷五)》) [3] 
清代王琦:此篇是刺當時貴家子弟驕縱侈肆者之作,末以夷、齊大節以相繩,而嘆其有天淵之隔也。“是何人”,謂彼二人亦是孤竹之貴公子,乃能棄富貴如浮雲,甘心窮餓而無悔,民到於今稱之,視彼狂童,寧免下流之誚耶?(《李太白詩集註》) [11] 
清代愛新覺羅·弘曆:通首傅題,詩人寄託往往如此。《行行且遊獵篇》亦用此格,然彼則語激而意已盡,此則語冷而意有餘也。(《唐宋詩醇》) [12]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顧問詹鍈:《少年子》言少年當及時行樂,奚氏(奚祿詒)未得其旨。(《詹鍈全集(卷五)》) [3] 

少年子主旨爭議

此詩未直接褒貶,故後人見仁見智,看法不一,《李太白詩集註·卷六》(又作《李太白全集·卷六》)認為是諷刺貴公子,安旗《李白全集編年註釋》則認為是肯定貴公子的做法, [8]  劉平、趙良宇《江湖俠義》認為此詩以鞍馬倏忽,挾彈殺人的少年遊俠與隱居西山,采薇而食,最終餓死的隱士伯夷、叔齊相比照,肯定了遊俠及時行樂,放縱不羈的生活態度。 [13]  結合詩人《少年行二首》中對“少年子”的讚美語氣來看,此詩應該傾向於肯定貴公子及時行樂的做法。 [10] 

少年子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説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峯。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14] 
參考資料
  • 1.    (唐)李白,(唐)杜甫 著;劉超 註譯.李太白集 杜甫詩選(二).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13年05月第1版:314-315
  • 2.    彭定求,等 編.全唐詩 1.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182
  • 3.    詹鍈 著.詹鍈全集(卷五).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07月第1版:189
  • 4.    詹福瑞,劉崇德,葛景春,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213-214
  • 5.    (唐)李白,等 著.中國古代名家詩文集·李白集(卷一).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185
  • 6.    吉文斌 著.李白樂辭述論.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09月第1版:119
  • 7.    詹鍈 主編.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2).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869-870
  • 8.    鬱賢皓 主編.李白大辭典.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01月第1版:45
  • 9.    何樹瀛 著.李白考謎.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07月第1版:263
  • 10.    羅宗強,等 著.隋唐五代文學史(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03月第1版:312
  • 11.    周蒙,馮宇 主編.全唐詩廣選新注集評 3.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年:146頁
  • 12.    乾隆御選.唐宋詩醇(上卷).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1997年06月第1版:49
  • 13.    劉平,趙良宇 著.江湖俠義.濟南:齊魯書社,2011年01月第1版:117
  • 14.    夏徵農,等.辭海(1999年版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52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