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手

(2020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小手》是安德烈斯·巴爾瓦所著,童亞星、劉潤秋譯。由理想國出品 [1]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2-3] 
中文名
小手 [2] 
作    者
【西】安德烈斯·巴爾瓦 [2] 
譯    者
童亞星 / 劉潤秋 [2] 
出版時間
2020年4月 [2] 
出版社
理想國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 
頁    數
412 頁 [2] 
ISBN
9787559826060 [2] 
原作品
Las manos pequeñas [2] 
定    價
65 元 [2] 
開    本
32 開 [3] 
裝    幀
精裝 [3] 
叢    書
安德烈斯·巴爾瓦作品 [2] 

小手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巴爾瓦廣受讚譽的中篇《小手》與中篇集《正當意圖》中的四篇小説。五部中篇的形式不同,題材各異,敍事頗具原創性,風格也難以歸類:
一個在孤兒院被殺死的小女孩,一個離家出走的厭食症少女,一個深陷婚姻危機的馬拉松跑者,一個靜靜看着母親走向死亡的女人,一個突然意識到和年輕情人年齡差距的同性戀老人。
從童年、青春期、中年危機到衰老與死亡,從友誼、親情、愛情到背叛與仇恨,從孤兒院、醫院、公園、精神病院到馬拉松賽場,從霸凌、厭食症、原生家庭、愛無能到婚姻危機……恐懼與孤獨,暴力與反抗,自毀與受難,在巴爾瓦的五部中篇小説中纖毫畢現。
像讓·科克託《可怕的孩子》一樣詩意,像威廉·戈爾丁《蠅王》一樣殘酷。巴爾瓦對殘酷現實的處理不是單純地揭露或抒情,而是調用了心理學、社會學、語言學、歷史學等多方面的知識,為文學注入了全新的視角,也引領讀者進入更加幽微的人性深處。
“用外科手術般精準的筆法,刻畫各種執念帶來的破壞性後果,這正是巴爾瓦那些引人入勝又令人不安的故事的實質。” 難得的是,巴爾瓦的超高清細節描摹並沒有使事物的輪廓變得模糊,恰恰相反,“他精確地定義了筆下的一切,從而使得世界變得可以被理解”。 [2] 

小手目錄內容

《小手》
以愛之名,孤兒院裏的女孩們在遊戲中殺死了她的洋娃娃,然後殺死了她。
“或許,她也跟我們一樣,愛着某個人,卻對自己的愛束手無策,只能哭泣着遠離;或許,在她的仇恨之下,也有一隻為愛歌唱的小小歌隊,讓她窒息;或許,她正窺探着自己愛的陰暗面,就像從火車的小窗看外面的風景一樣。這可憐的、飽受愛的折磨的邪惡女巫。” [2] 
七歲的小女孩瑪麗娜,在父母意外去世後被送進了一座孤兒院,陪伴她的只有一個無法閉上眼睛的洋娃娃。在那裏,她將被愛,被恨,被渴望,被排擠。作為擁有記憶和真實生活的女孩,她發明了一種只屬於童年的遊戲——所有人輪流扮演洋娃娃。在無聲的夜裏,陌生的愛與敵意、難以融入羣體的痛苦、無處安放的想象力,終將遊戲推向了徹底的失控……
像讓·科克託《可怕的孩子》一樣詩意,像威廉·戈爾丁《蠅王》一樣殘酷,安德烈斯·巴爾瓦描繪了一幅令人不安的童年肖像。 [3] 
《血緣》
離開家已經幾年了,也結了婚,生了孩子,但她還是不知道該拿對自己母親的同情怎麼辦。
“所有的死亡都會將記憶留存在一兩個它曾觸碰過的物體上,一瞬間,它們就變成了一種象徵,似乎死亡所做的最後一件事便是將周圍的事物清空,再用死亡將其填滿,賦予其另外的含義。”
《消磨》
她夢寐以求的不過是兩個人坐在湖邊,什麼都不吃,也沒有人告訴她要吃。
“薩拉在自認為熟識的世界中發現了另外一個陌生的世界。與禁食帶來的快感相比,飢餓所帶來的不適就像是一份微不足道的貢品,換來的卻是世界變得可以忍受。這是一場與自己的戰鬥,一場與所有人的戰鬥,而吃東西只是一種必要的惡行,一種令人生厭的生存義務。她渴望消失,渴望變小,小到一隻能夠從門下偷偷遁走的小蟲,小到一粒塵埃。”
《夜曲》
一個像他這樣的56歲老男人會瘋狂愛上一個21歲的男孩再正常不過了,反過來卻讓他倍感荒誕。
“我説你不懂我,是因為你就是不懂我,你能懂我什麼呢,你需要獨自生活二十年,身邊沒有任何人,才有可能懂我,你活過的這些年裏,我幾乎都是一個人過來的。你想過這些嗎?”
《馬拉松》
馬拉松佔據了他的一切,有時他也會因為忽視迪亞娜而內疚,但跑起來就會徹底拋在腦後。
“那個他必須在馬拉松中戰勝的男人只不過是他自身的延伸,是他以前的生活與現在的荒誕生活抗爭的延展。如果他能承認這一點,或許一切都會變得更加簡單。他不能。女人悄無聲息地離開了,他感到一種聚集在喉嚨處的焦灼,他迫切需要出去跑步,需要聽到腳步落在公園地上的節奏。他想象着馬拉松的開始,想象着起跑的槍聲在一瞬間使他的血液凝固又沸騰。女人不復存在。世界不復存在。” [2] 

小手作者簡介

作者:安德烈斯·巴爾瓦(AndrésBarba,1975— ),西語界當紅小説家,已出版13部作品,除小説外包括了散文、詩歌及攝影集,作品被翻譯成十種語言。同時,他也是托馬斯·德·昆西赫爾曼·梅爾維爾約瑟夫·康拉德亨利·詹姆斯和司各特·菲茨傑拉德等著名作家的西語譯者。 [2-3] 
2010年,巴爾瓦被《格蘭塔》雜誌評選為二十二個最傑出的西語青年作家之一。曾於1997年和2006年兩獲託倫特·巴列斯特爾敍事文學獎,2007年獲阿納格拉瑪散文獎,2011年獲胡安·馬奇敍事文學獎,2017年獲赫拉爾德小説獎。 [2-3] 
譯者:童亞星,女,重慶人,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西葡語系西班牙語翻譯理論與實踐專業,現為四川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專業教師,譯有《回家的路》《黃雨》《我的文檔》等作品。 [2] 
劉潤秋,畢業於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現擔任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西語部定稿老師,多年從事西語相關工作。 [2] 
已出版作品
《小手》,理想國2020年四月出品。 [4] 
光明共和國》,理想國2020年四月出品。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