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宗谷本線

鎖定
宗谷本線隸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是一條連接了北海道上川綜合振興局旭川市東宮下通8丁目的旭川站與北海道宗谷綜合振興局稚內市中央3丁目的稚內站的鐵路線。
中文名
宗谷本線
外文名
宗谷本線
Sōya Main Line
開通日期
1898年8月12日
線路長度
259.4 km
起止站點
旭川站、稚內站

宗谷本線線路信息

線路圖 線路圖
所屬公司:北海道旅客鐵道
運營公司:北海道旅客鐵道、日本貨物鐵道
里程:259.4km
軌距:1067mm
車站數:39個專營旅客站+2個客貨混營站+1個專營貨物站
複線區間:旭川站~北旭川站
電化區間:旭川站~北旭川站交流20000V · 50Hz架空電車線法供電
線路記號:
  • A:旭川站~新旭川站
  • W:永山站~稚內站
最高速度:
  • 120km/h:旭川站~名寄站
  • 95km/h:名寄站~稚內站
所屬支社:北海道旅客鐵道旭川支社

宗谷本線線路概述

線路自旭川站出發,縱貫上川綜合振興局與宗谷綜合振興局,最終到達日本最北端自治體稚內市稚內站,是日本最北端的鐵路線,也是最長的地方交通線,全區間與國道40號並行,從士別市到幌延町,線路在天鹽川右岸行進。
作為前往樺太薩哈林島)的聯絡鐵路,宗谷本線通過稚泊航路與大泊(科爾薩科夫)連接。同時作為流經沿線的天鹽川的水運代替品,與各支線共同輸送道北各地產出的木材與石炭等的礦物、水產物,擔任重要的貨物輸送路線的使命。
日本肆意發動太平洋戰爭後,日本全國列車班次大幅削減,而宗谷本線成為了北海道最後的急行列車運行地。日本投降後喪失了庫頁島南部主權,因而宗谷本線提早在1955年將多數的普通列車改為柴油動車組,作為道北的主要幹線1958年10月1日復活以後,一直都有優等列車繼續運行。
2000年3月11日,旭川站~名寄站間高速化改善工程完工,開始有定期特急列車運行。1995年9月4日,天北線、深名線等支線全部廢線,宗谷本線成為連接稚內的僅有的鐵路線。

宗谷本線歷史沿革

概述
1898年8月12日連接旭川站~永川站的北海道官設鐵路開始營業,1903年9月3日抵達名寄站,1922年11月1日經由濱頓別站抵達南稚內站,而經由幌延站的線路是1922年11月8日~1926年9月25日作為天鹽線修建的。1930年4月1日天鹽線併入總過本線。途徑濱頓別站的線路成為北見線,後更名為天北線,最終於1989年5月1日被廢止。
年表
1898年8月12日,官設鐵道天鹽線旭川站~永山站開業,新設永山站。11月25日,官設鐵道天鹽線永山站~蘭留站開業,新設比布站、蘭留站。
1899年11月15日,官設鐵道天鹽線蘭留站~和寒站開業,新設和寒站。
1900年8月5日,官設鐵道天鹽線和寒站~土別站開業,新設劍淵站、土別站。
1903年9月3日,官設鐵道天鹽線土別站~名寄站開業,新設多寄站、風速站、名寄站。
1905年4月1日,天鹽線被移管至遞信省鐵道作業局。
1909年2月28日,蘭留站~和寒站間一列列車車鈎斷裂,客車廂不受控制,事故造成1人死亡。10月12日,旭川站~名寄站間成為天鹽線的運營區間。
1911年11月3日,天鹽線名寄站~恩根內站開業,新設智惠文站、美深站、紋穗內站、恩根裏站。
1912年9月21日,天鹽線改名為宗谷線。11月5日,宗谷線恩根內站~音威子府站開業,新設咲來站、音威子府站。
1914年11月7日,宗谷線音威子府站~小頓別站開業,新設音威子府站、小頓別站。
1916年10月1日,宗谷線小頓別站~中頓別站開業,新設上頓別、中頓別、敏知音站、松知音站。
1918年8月25日,宗谷線中頓別站~濱頓別站開業,新設下頓別站、濱頓別站。
1919年10月20日,宗谷線改名為宗谷本線。11月1日,宗谷本線濱頓別站~淺茅野站開業,新設山輕、淺茅野站。
1920年11月1日,宗谷本線淺茅野站~鬼志別站開業,新設猿弘站、蘆野站、鬼志別站。
1921年10月5日,宗谷本線改名為宗谷線。
1922年11月1日,宗谷線鬼志別站~稚內站(初代)開業,新設小石站、曲淵站、沼川站、華岡站、幕別站、深間站、稚內站。11月4日,宗谷線改名為宗谷本線,新設新旭川站。11月8日,天鹽線(二代)音威子府站~譽平站開業,新設筬島站、神路站、佐久站、譽平站。
1923年11月10日,天鹽線(二代)譽平站~間寒別站開業,新設宇户內站、間寒別站。
1924年6月25日,天鹽線改名為天鹽南線。天鹽北線稚內站(初代)~兜沼站開業,新設拔海站、勇知站、兜沼站。
1925年7月20日,天鹽南線間寒別站~幌延站開業,新設熊信內站、安牛站、上幌延站、幌延站。
1926年9月25日,天鹽南線幌延站~兜沼站開業,新設下沼站、豐富站、德滿站、蘆川站。音威子府站~幌延站~稚內站(初代)間全線通車,改稱為天鹽線。全區間的急行列車開始營運。
1928年12月26日,宗谷本線稚內站(初代)~稚內港站開業,新設稚內港站。
1930年4月1日,天鹽線編入宗谷本線,旭川站~稚內站為宗谷本線的運營線路。宗谷本線音威子府站~濱頓別站~稚內站區間分離出宗谷本線,改稱為北見線。
1939年2月1日,稚內站(初代)、南稚內站改名為稚內港站及稚內站。
1945年8月25日,稚泊航路廢止,稚內港站歇業。
1949年6月1日,宗谷本線移管日本國有鐵道
1950年1月15日,豐清水乘降所變更為豐清水站。
1951年7月20日,譽平站、天鹽中川站改稱為宇户內站、歌內站。
1955年12月2日,新設西永山站、南比布站、北比布站、下士別站、琴平站、下中川站、糠南站。
1956年2月26日,旭川站~名寄站間客貨混裝列車停運,實行客貨分離,同區間開始使用內燃機車。9月20日,新設東方連站。11月19日,名寄站~稚內站間客貨混裝列車停運,實行客貨分離,同區間開始使用內燃機車。
1958年10月1日,新設札幌站~稚內站間的準急列車利尻號。
1959年1月1日,新設日進站、北星站、南幌延站。新設北劍淵乘降所、智北乘降所。西永山乘降所、北永山乘降所、南比布乘降所、北比布乘降所、東六線乘降所、下士別乘降所、南美深乘降所、初野乘降所、下中川乘降所變更為站。
1960年7月1日,札幌站~稚內站新設準急列車宗谷號。
1961年10月1日,準急宗谷號改為在函館站~稚內站間運行,並改為急行列車。
1965年7月15日:為規避雪崩,熊信內站~上熊信內站間線路更改。10月1日,旭川站~名寄站間新設急行列車名寄號。
1973年9月29日,旭川站~新旭川站間複線化、高架化。旭川四條乘降所變更為旭川四條站。
1975年5月5日,旭川站~名寄站間使用9600形蒸汽機車的SL告別號重連列車運行。5月18日,幌延站~稚內站間SL告別號列車運行。
1981年10月1日:急行“宗谷”改為在札幌站~稚內站間行駛。
1987年4月1日,國鐵分割民營化,宗谷本線由北海道旅客鐵道繼承,日本貨物鐵道在旭川站~名寄站間進行貨物營業。智東站變更為臨時站。北劍淵乘降所、瑞穗乘降所、智北乘降所、天塩川温泉乘降所、琴平乘降所、糠南乘降所、上雄信內乘降所、南下沼乘降所變更為站。
1990年9月1日,琴平站廢止。
1998年2月25日,旭川站~永山站間導入PRC系統。
2001年7月1日,下中川站、上雄信內站、蘆川站廢止。
2002年11月4日,新旭川站~旭川運轉所間複線化。
2003年5月10日,旭川站~旭川運轉所間實行電氣化。
2006年3月18日,智東站、南下沼站廢止。
2016年9月6日,颱風瑪瑙造成拔海站~南稚內站路基流失。9月13日全線再開。
2019年4月18日,JR北海道與佐川快遞宣佈稚內站~幌延站開始客貨混裝。
2021年3月13日,南比布站、北比布站、東六線站、北劍淵站、下士別站、北星站、南美深站、紋穗內站、豐清水站、安牛站、上幌延站與得滿站廢止。
2022年3月12日,東風連站北移1.5km並更名為名寄高校站, [1]  歌內站廢止。

宗谷本線線路站點

標記 ●:停車
標記|:通過
標記 ▲:部分停車
標記*:終到本站
宗谷本線車站列表
電氣化/
非電氣化
車站編號
站名
日文名稱
英文
營業距離/km
普通
快速
換乘
所在地
交流電
A28
旭川
Asahikawa
0.0
A29
旭川四條
Asahikawa-Yojō
1.8
*
A30
新旭川
Shin-Asahikawa
3.7
|
北海道旅客鐵道:石北本線
*
(貨)北旭川
Kita-Asahikawa
6.6
|
-
非電氣化
W31
永山
Nagayama
9.3
W32
北永山
Kita-Nagayama
11.4
|
W34
比布
Pippu
17.1
W36
蘭留
Ranru
22.8
W37
鹽狩
Shiokari
28.4
上川郡
W38
和寒
Wassamu
36.3
W40
劍淵
Kembuchi
45.2
W42
士別
Shibetsu
53.9
W44
多寄
Tayoro
61.7
W45
瑞穗
Mizuho
64.5
|
W46
風連
Fūren
68.1
W47
名寄高校
Nayoro-Koko
72.6
W48
名寄
Nayoro
76.2
W49
日進
Nisshin
80.2
-
W51
智惠文
Chiebun
91.2
W52
智北
Chihoku
93.3
W54
美深
Bifuka
98.3
W55
初野
Hatsuno
101.9
W57
恩根內
Onnennai
112.1
W59
天鹽川温泉
Teshiogawa-Onsen
121.5
W60
咲來
Sakkuru
124.7
W61
音威子府
Otoineppu
129.3
W62
筬島
Osashima
135.6
W63
佐久
Saku
153.6
W64
天鹽中川
Teshio-Nakagawa
161.9
W66
問寒別
Toikanbetsu
175.8
W67
糠南
Nukanan
178.0
W68
雄信內
Onoppunai
183.7
W70
南幌延
Minami-Horonobe
191.6
W72
幌延
Horonobe
199.4
W73
下沼
Shimonuma
207.2
W74
豐富
Toyotomi
215.9
W76
兜沼
Kabutonuma
230.9
W77
勇知
Yūchi
236.7
W78
拔海
Bakkai
245.0
W79
南稚內
Minami-Wakkanai
256.7
W80
稚內
Wakkanai
259.4
以上來自JR北海道官方時刻表(截至2024年3月) [2] 
備註:
所有快速列車往返於旭川--名寄之間,
北永山站~比布站間途經上川郡當麻町,但該町內不存在宗谷本線的車站

宗谷本線使用車輛

キハ261型 キハ261型
キハ261系 · キハ261系5000型——特急“宗谷”、“佐呂別”
キハ40型 キハ40型
キハ40型
キハ54型 キハ54型
キハ54型
H100型 H100型
H100型
DF200型 DF200型
DF200型

宗谷本線運營情況

廣域輸送
札幌站~稚內站的特急“宗谷”1天1班往返,旭川站~稚內站的特急“佐呂別”1天2班往返,特急“佐呂別”在旭川站可以與特急“丁香”同站台換乘。
石北本線的特急“鄂霍茨克”、特急“大雪”和特快“北見”也會在宗谷本線上運行。
旭川站~名寄站
作為特急的補充,本區間運行有快速“名寄”,旭川站~名寄站1天4班往返,早晨的2號會在名寄站變成普通班次直通抵達音威子府站。
除了石北本線列車,旭川站~名寄站1天8班往返,早晨下行1班直通稚內站;旭川站~比布站1天3班往返;旭川站~永山站1天2班往返。
名寄站~稚內站間
拔海站交匯中的列車 拔海站交匯中的列車
本區間部分列車會在音威子府站和幌延站更改車輛編號。名寄站~稚內站1天上行3班下行2班,早晨有1班下行列車自旭川站直通到達。名寄站~音威子府站1天2班往返,早晨上行1班在經過名寄站後會成為快速“名寄”直通旭川站。音威子府站~稚內站早晨下行1班。稚內站~幌延站夜間上行1班。
分區間來看,名寄站~音威子府站上行4班下行5班,音威子府站~幌延站上下行各3班,幌延站~稚內站上行4班下行3班。夜間音威子府站~名寄站的1班上行列車不停靠天鹽川温泉站、初野站和智北站。
除雪列車
日本僅有的定期除雪列車由DE15型在12月~笠年3月間往返運行1班。

宗谷本線存廢問題

內容簡介
2016年11月18日北海道旅客鐵道發佈了管內10條線路13個區間的未來發展計劃,原本計劃將全線列入“自社難以維持區間”,但是沿線自治體政府向JR北海道陳情,才將宗谷本線分段處理。
2018年4月JR北海道建議廢止部分利用率低的車站和道口,並尋求沿線自治體意見。4月27日沿線與周邊26個市町村政府組成“宗谷本線活性化推進委員會”,與JR北海道協商相關事宜。
旭川站~名寄站
本區間位於“北海道高速鐵道開發”計劃區間,部分設施隸屬於北海道高速鐵道開發株式會社。雖然JR北海道難以單獨維持本區間運行,但是會與北海道高速鐵道開發株式會社商議共同運營。
名寄站~稚內站
本區間位於“自社難以保證運輸安全”的範圍內,全線設施與車輛維護需要耗資81億日元。
2018年2月10日北海道綜合交通政策協議會發表公告,宗谷本線將會得以保留,成本需要與沿線各自治體協商。
2019年12月12日北海道旅客鐵道建議廢止1日利用數小於3人的南比布站、北比布站、東六線站、北劍淵站、下士別站、北星站、南美深站、紋穗內站、恩根內站、豐清水站、安牛站、上幌延站與拔海站。2020年7月22日恩根內自治會建議保留恩根內站,美深町議會全員同意保留恩根內站。
2020年12月9日,JR北海道發表通告將在2021年春季廢止管內36座車站,拒絕廢止的車站將交由沿線自治體維護。其中宗谷本線內的南比布站、北比布站、東六線站、北劍淵站、下士別站、北星站、南美深站、紋穗內站、豐清水站、安牛站、上幌延站與得滿站這14座車站將廢止;蘭留站、鹽狩站、日進站、智北站、恩根內站、天鹽川温泉站、咲來站、筬島站、佐久站、歌內站、問寒別站、糠南站、雄信內站、南幌延站、下沼站、兜沼站和拔海站這17座車站將移交當地自治體管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