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稚內站

鎖定
南稚內站(日語:南稚內駅/みなみわっかないえき Minami-wakkanai eki )是位於日本北海道稚內市大黑1丁目,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宗谷本線沿線的鐵路車站,車站編碼為W79。電報略號為ミナ。在1989年同屬JR北海道的天北線廢線之前,它也曾經是該線的北端終點與和宗谷本線之間的轉車站,與全日本最北的轉車站。
本車站為特急列車“宗谷”和“佐呂別”的停靠車站。
中文名
南稚內站
外文名
南稚內駅/みなみわっかないえき
車站代碼
W79
所屬地區
日本北海道稚內市大黑1丁目
站台規模
2面2線(除存車線)

南稚內站車站構造

由站區內側所見到的車站建築本體 由站區內側所見到的車站建築本體
  • 2面月台2條乘車線。
  • 員工設置站(稚內站管理)。只在白天有訂票服務。
  • 設有綠窗口(營業時間:06:50~18:00)。
南稚內站結構圖 南稚內站結構圖

南稚內站發展歷史

建造中的初代稚內站,可看出其為終端式車站 建造中的初代稚內站,可看出其為終端式車站
初代稚內站的軌道配置 初代稚內站的軌道配置
1922年(大正11年)11月1日宗谷線旭川 - 稚內間通車,並設立本站。必須特別注意的是,1922年指稱的宗谷線事實上為後來經由濱頓別的天北線稚內站為後來的南稚內站。當時的站房位置在現今站房的北方1公里處,也就是現在的稚內港郵局。 1923年(大正12年)5月1日,設立稚泊連絡船,稚內站成為交通往來的要衝,甚至開行函館直達稚內的急行列車。然而稚內站離稚泊連絡船的搭船點尚餘2公里,因此於1928年設立稚內港站(後來的稚內站),方便轉乘的旅客。 1924年(大正13年)6月25日,天鹽北線兜沼 - 稚內間通車。1926年(大正15年)9月25日幌延 - 稚內通車,自此天鹽線(音威子府 - 稚內)全線通車,稚內站搖身變為兩路線的匯合點。由於天鹽線較宗谷線其距離不僅較短,且坡度較為平緩,故1930年(昭和5年)4月1日天鹽線編入宗谷線,原宗谷線(經由濱頓別)則改名為北見線。 1939年(昭和14年)2月1日本站改稱為南稚內站,稚內港站則稱為稚內站。 1928年(昭和3年)12月26日由本站延伸至稚內港站。對於原本是終端站形式的稚內站,往稚內港的列車勢必得在本站進行折返式運轉。除了折返式車站所帶來的不便,稚內站距離稚內港站亦不遠,基於以上因素,1952年(昭和27年)11月6日稚內市進行城市規劃,將南稚內站房移往南邊約1公里。
  • 1922年(大正11年)11月1日 - 國有鐵道設立初代稚內站
  • 1924年(大正13年)6月25日 - 天鹽北線(→天鹽線→宗谷本線)兜沼 - 稚內間通車。
  • 1928年(昭和3年)12月26日 - 由本站延伸至稚內港站(現在的稚內站)。
  • 1930年(昭和5年)4月1日 - 天鹽線(音威子府 - 幌延 - 稚內)編入宗谷本線,原宗谷本線(音威子府~濱頓別~稚內)改稱為北見線(→天北線)。
  • 1939年(昭和14年)2月1日 - 改稱為南稚內站
  • 1952年(昭和27年)11月6日 - 移設站房往南方1公里處,轉移至現址。
  • 1953年(昭和28年) - 完成木造站房。
  • 1961年(昭和36年)4月1日 - 北見線改稱為天北線。
  • 1983年(昭和58年)4月1日 - 廢止貨物處理的業務。
  • 1985年(昭和60年)3月14日 - 廢止行李處理的業務。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 國鐵分割民營化後成為JR北海道轄下的車站。
  • 1989年(平成元年)4月30日 - 天北線被廢線。
  • 2004年(平成16年)3月13日 - 南稚內站改由稚內站管理。原南稚內站司機則併入宗谷北線營業所。
  • 2005年(平成17年) - 裁撤南稚內站站長。改由稚內站管理。
  • 2011年(平成23年)3月31日 - 車站內的Kiosk(キヨスク)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