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宗師廟

鎖定
宗師,地名也;宗師廟,廟名也。天啓三年(1623),施主黃廷獻始於此立廟,遂名“宗師廟”。宗師廟位於湖南省寧鄉市道林鎮石金村,古今為寧鄉長沙湘潭中轉交通要道
中文名
宗師廟
外文名
Zongshi Temple
地理位置
湖南省寧鄉市道林鎮石金村
所處時代
明朝

宗師廟宗師廟簡介

宗師,地名也;宗師廟,廟名也。天啓三年(1623),施主黃廷獻始於此立廟,遂名“宗師廟”。乾隆《寧鄉縣誌》:“宗師廟在四都,即劉熙祚殉難處,因廟祀之前趙大中丞,又建忠毅公祠,有典祀。”宗師廟位於湖南省寧鄉市道林鎮石金村,古今為寧鄉、長沙、湘潭之中轉交通要道。
道林鎮石金村宗師廟
道林鎮石金村宗師廟衞星圖
方位圖(1) 方位圖(1)
方位圖(2) 方位圖(2)

宗師廟文獻資料

宗師廟
乾隆《寧鄉縣誌》:“宗師廟在四都,即劉熙祚殉難處,因廟祀之前趙大中丞,又建忠毅公祠,有典祀。”嘉慶、同治《寧鄉縣誌》:“宗師廟在縣南八十里,俗傳以巡按劉熙祚得名。按府舊志:萬曆三十七年(1609)裏遞周望呂詞雲:‘潭、寧相去一百二十里,自古有十一鋪,曰桐木、茶園、東湖、赤子、聚山、宗師、道林、黃蠟、烏田、楊梅、大慄。’是宗師地名也,明初已有之。天啓三年(1623),施主黃廷獻始於此立廟,非因劉巡按得名。”民國《寧鄉縣誌》:“宗師廟在縣南八十里。『〈同治縣誌 〉明天啓三年(1623),黃廷獻建。崇禎癸未(1643),巡按劉熙祚殉難於此,俗傳以劉得名。「前志引府舊志」萬曆三十七年(1609)裏遞周望呂詞雲:‘潭、寧相去一百二十里,自古有十一鋪,曰桐木、茶園、東湖、赤子、聚山、宗師、道林、黃蠟、烏田、楊梅、大慄。’』據此,則宗師地名,明初已有之,何得雲因劉得名?”
宗師廟文獻資料
嘉慶版《寧鄉縣誌》中關於宗師廟的記載(1) 嘉慶版《寧鄉縣誌》中關於宗師廟的記載(1)
嘉慶版《寧鄉縣誌》中關於宗師廟的記載(2) 嘉慶版《寧鄉縣誌》中關於宗師廟的記載(2)
同治版《寧鄉縣誌》中關於宗師廟的記載 同治版《寧鄉縣誌》中關於宗師廟的記載
民國版《寧鄉縣誌》中關於宗師廟的記載 民國版《寧鄉縣誌》中關於宗師廟的記載
明巡按劉熙祚墓
同治《寧鄉縣誌》:“明巡按劉熙祚墓在縣南九十里宗師廟後。熙祚,本江南武進人,以殉難,故葬於此。”
劉熙祚墓的記載
嘉慶版《寧鄉縣誌》中關於劉熙祚墓的記載 嘉慶版《寧鄉縣誌》中關於劉熙祚墓的記載
同治版《寧鄉縣誌》中關於劉熙祚墓的記載 同治版《寧鄉縣誌》中關於劉熙祚墓的記載

宗師廟宗師廟罹難者

宗師廟巡按劉熙祚

劉熙祚
同治《寧鄉縣誌》:“劉熙祚,武進人。崇禎中,巡按湖南。癸未(1643)秋,衞三藩至衡,賊至被執。諸王嶺表,祚曰:‘御史楚官不得去。’賊迫其降,不屈,囚之。至寧鄉宗師廟,有言:‘寧多義兵,將謀奪巡按者’,賊怒。碟之:‘大戮寧人無算。’有僧(了緣和尚)竊識其骸瘞於路南,後贈太僕寺卿,諡忠毅。”
同治版《寧鄉縣誌》中關於劉熙祚的記載 同治版《寧鄉縣誌》中關於劉熙祚的記載

宗師廟知縣邱存忠

邱存忠
嘉慶《寧鄉縣誌》:“邱存忠,雲南人。崇禎中,知寧鄉縣時,張獻忠黨剽掠湖南至寧。存忠懷印避,為奸掾黎光烈所怨,執赴賊。賊置酒付印,再三令還宰寧,存忠抗辭泣下,罵賊不絕口,賊怒。縛至道林,殺之。士民哀其死,招魂立祠於邑北郊以抗賊,紳士周世美、陶雲、劉為邦等一百三十六人配祀。”
嘉慶版《寧鄉縣誌》中關於邱存忠的記載 嘉慶版《寧鄉縣誌》中關於邱存忠的記載
《寧鄉雙觀黃氏五修族譜》:“明季,邑侯邱公諱存忠,雲南舉人,治寧多善政。崇禎癸未(1643)九月初旬,獻賊(張獻忠)執劉巡按由湘潭龍舍橋至邑之道林市,紮營宗師廟。邱公身率士卒,乘賊甫來,直薄賊營,與賊戰,勝。後賊眾蜂集,勢不敵,被賊擒。至道林市,脅降不屈,罵賊尤厲,賊遂醢之,從死者一百三十六人。維時賊欲盡屠寧邑,草澤間,有義民感邱公之德,憫邱公之忠,倡率鄉人殺賊,謀奪劉公,事無成,亦被執,而賊懼草澤間有相繼而起者,不敢安營,於是殺劉巡按及協服不從之義民,遂拔營西去。寧邑獲生者眾。孰非邱公之忠愛所留哉。”

宗師廟忠節黃錦

黃錦
民國《寧鄉縣誌》:“黃錦,字燦之,英勇仗義,寧鄉道林人。崇禎癸未(1643)秋,張獻忠執巡按劉熙祚至道林,錦率鄉人耍於市,謀脱熙祚被執。賊殺熙祚於宗師廟,並脅士民屈服,錦叱聲如雷,賊怒。殺之,年五十三。鄉人私諡曰忠節,後熙祚祀於嵩祝庵,知縣王餘英以錦主袝。”
子文法,字宜先,年十三,補縣學生。方錦謀起義,文法請從,錦戒之曰:“予此行死生莫卜,汝攜兩弟匿山谷中,留我宗祀。”文法佯諾之,潛隨行。賊執錦,文法號呼曰:“勿殺我父!願以身代。”且哭且罵,並遇害。弟文瀾、文治斂其骨而葬之。文瀾諸生痛父兄之變,亦以憂傷沒。
民國版《寧鄉縣誌》中關於黃錦的記載 民國版《寧鄉縣誌》中關於黃錦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