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詞精選

(2011年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宋詞精選》是2011年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劍亮。
中文名
宋詞精選
作    者
李劍亮
類    別
兒童文學類圖書
出版社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01月01日
頁    數
276 頁
開    本
大32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34261039
版 次
1

目錄

宋詞精選內容簡介

當詞在晚唐時期剛形成時。它只是在酒席與花間唱唱,多是即景生情之作,寫些哥呀妹呀、愛呀怨呀的東西。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篇幅也短小。早期的一部詞集,取名為《花間集》,就是這個意思。當然,也有人在詞中寫一些個人的身世之感。如南唐後主李煜,被大宋政府俘虜後,天天以淚洗面,寫了不少懷念故國的詞,這就使詞的表現內容有所豐富。
宋朝統一天下後,歌舞昇平。於是文人們又去寫他們的詩酒生活。這樣,宋初的詞與唐五代又有幾分相同。有一個叫柳永的詞人,經常出入酒樓。加上他個人的懷才不遇,所以,在詞中常寫歌女的歌舞生活和自己的飄蕩人生,借才子佳人的題材,説心中的感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
等到蘇軾出現,情況發生了變化。他在詞中什麼都寫,寫法也大膽,可以不講究聲律,於是寫出了與別人不一樣的作品。蘇軾身邊的詞人,如秦觀黃庭堅賀鑄等,或多或少受他的影響,再加上他們的生活也比較坎坷,因此。他們的詞中又多了些士大夫的身世之慨。
時間稍晚一點的周邦彥,精通音律,對詞的調式與技巧用了不少心思,多有創造。在創作內容上,表現出集大成的特點.集中了前人所寫的相思、離別和漂泊等題材 [1] 
宋詞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詞選本,由晚清四大詞人之一的朱孝臧於1924年編定,共收宋代詞人八十八家,宋詞三百首。編者朱孝臧,(1857-1931),原名祖謀,字古微,好漚尹,又號彊村、上彊村民,浙江歸安人,其選錄標準,以混成為主旨,並求之體格、神致。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鑽,在古代文學的閬苑裏,她是一塊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丰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妍,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勝。遠從《詩經》、《楚辭》及《漢魏六朝詩歌》裏汲取營養,又為後來的明清對劇小説輸送了有機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們的情操,給我們帶來很高的藝術享受。
《宋詞三百首》旨在以通俗、簡潔、精要的方式介紹作者精選的三百首宋詞作品,註釋力求簡明,疏通詞義;白話譯解,力求以直譯者方式準確傳達原詞意藴,力求譯者文化優美暢達,儘量體現原詞的藝術風味;品析則力求以簡練、精要的藝術分析,闡釋詞作的意象、情藴和表現技法,為宋詞愛好者領會、品鑑宋詞藝術,提供一定的參考。

宋詞精選目錄

點絳唇(雨恨雲愁)
江南春(波渺渺)
酒泉子(長憶西湖)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蘇幕遮(碧雲天)
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
少年遊(參差煙樹霸陵橋)
雨霖鈴*(寒蟬悽切)
望海潮*(東南形勝)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玉樓春(東城漸覺風光好)
採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
踏莎行(候館梅殘)
生查子(去年元夜時)
桂枝香(登臨送目)
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卜算子(水是眼波橫)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念奴嬌*(大江東去)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清平樂(春歸何處)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鵲橋仙(纖雲弄巧)
踏莎行(霧失樓台)
好事近(春路雨添花)
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憶少年(無窮官柳)
虞美人(芙蓉落盡天涵水)
搗練子(砧面瑩)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浣溪沙(閒把琵琶舊譜尋)
訴衷情(清波?外擁輕衣)
蘇幕遮(燎沉香)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
浣溪沙(樓上晴天碧四垂)
虞美人(落花已作風前舞)
訴衷情(一鞭清曉喜還家)
卜算子(松竹翠蘿寒)
謁金門(愁脈脈)
鷓鴣天(曾為梅花醉不歸)
好事近(搖首出紅塵)
踏莎行(情似遊絲)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點絳唇(蹴罷鞦韆)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添字採桑子(窗前誰種芭蕉樹)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聲聲慢水(尋尋覓覓)
採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踏莎行(雪似梅花)
減字木蘭花(去年今夜)
秦樓月(芳菲歇)
長相思(村姑兒)
憶王孫(萋萋芳草憶王孫)
臨江仙(憶昔午橋橋上飲)
虞美人(張帆欲去仍搔首)
卜算子(風露濕行雲)
浣溪沙(山繞平湖波撼城)
滿江紅(怒髮衝冠)
長相思(南高峯)
蝶戀花(樓外垂楊千萬縷)
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卜算子(驛外斷橋邊)
釵頭鳳(紅酥手)
霜天曉角(晚晴風歇)
浣溪沙(十里西疇熟稻香)
昭君怨(午夢扁舟花底)
昭君怨(偶聽松梢撲鹿)
西江月(問訊湖邊春色)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清平樂(茅檐低小)
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
菩薩蠻(鬱孤台下清江水)
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
’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清平樂(繞牀飢鼠)
西江月(醉裏且貪歡笑)
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
永遇樂*(千古江山)
點絳唇(燕雁無心)
鷓鴣天(巷陌風光縱賞時)
暗香(舊時月色)
淡黃柳(空城曉角)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憶秦娥(秋蕭索)
卜算子(片片蝶衣輕)
少年遊(春風吹碧)
霜天曉角(千霜萬雪)
謁金門(花過雨)
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
夜遊宮(人去西樓雁杳)
點絳唇(明月?茫)
思佳客(自唱新詞送歲華)
思佳客(迷蝶無蹤曉夢沉)
望江南(三月暮)
點絳唇(卷盡愁雲)
唐多令(休去採芙蓉)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
山花子(此處情懷欲問天)
聞喜鵲(天水碧)
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
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澆)
清平樂(採芳人杳)
清平樂(候蛩悽斷)
一剪梅(十年愁眼淚巴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