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慶師範學院教育學院

鎖定
安慶師範學院教育學院成立於1999年,由教育科學教研部與電教中心合併而成。學院教風嚴謹,學風優良。教育技術專業已有兩屆畢業生,畢業生素質穩步提高。教師也在職稱、學歷結構上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在全院獨佔鰲頭。近四年在全院教學大獎賽中我係有七名教師獲獎,其中四名教師連續四年獲得了個人第一名;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獲得院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以上6次。
中文名
安慶師範學院教育學院
創辦時間
1999年
主要獎項
得院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人    數
近1000人
團總支副書記
徐穎
方    針
自主管理、嚴格要求

安慶師範學院教育學院學校規模

教育學院(原教育科學與技術系)成立於1999年,由教育科學教研部與電教中心合併而成。學院下轄教科部和電化教育中心;現有教育技術應用心理學、廣播電視新聞和學前教育四個專業;學生規模逐年擴大,現已接近1000人;有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學、多媒體與網絡和廣播電視5個教研室;面向全院開設的教育類課程有教育學、心理學、基礎教育新課程教育法規、教育技術學等;設有教育技術、應用心理兩個實驗室。按教學計劃要求開設了計算機與多媒體、教育電聲、攝影、電視製作、實驗心理學等實驗課程,實驗開出率達95%以上。

安慶師範學院教育學院教學成果

2000年以來共承擔國家級課題3項,省級課題9項,院級課題20餘項;在《中國教育學刊》、《中國高教研究》、《電化教育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並有5篇論文為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教育學院教風嚴謹,學風優良。教師獲得省級以上教學成果、課件設計等獎勵6項,教學水平在學院名列前茅。學生素質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安慶師範學院教育學院組織機構

學院黨總支:書記 黃警鐘 副書記 任其平 委員 曹長德 馬俊 韓建華 申傳勝 韋偉
院行政領導:院長 曹長德 副院長 馬俊 韓建華
院工會領導:主席 嚴雲堂 副主席 葉志英
實驗室主任: 韓建華
學前教育教研室主任:高向東
教育學教研室主任:郭啓華
小學教育教研室主任:張啓樹
心理學教研室主任:宋志英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主任:嚴雲堂
廣播電視新聞學教研室主任:程忠良
教育技術學教研室主任:萬士全
多媒體與網絡教研室主任:劉萌萌
教學工作委員會主任:曹長德(主任) 韓建華(副主任) 高向東(副主任)
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黃警鐘 任其平 馬俊 高向東 郭啓華 張啓樹 宋志英 嚴雲堂
辦公室主任:申傳勝 韋偉
教學科科長:方申榮
團總支副書記:徐穎
科研秘書:文繼奎
專職輔導員:徐穎 唐鳳霞 陳安定 嚴峻
院辦工作人員:葉志英 何莉
實驗室工作人員:查懷志 陳嚮明 陳琳 蔡玉梅 朱克勤 聶鴻燕

安慶師範學院教育學院教師隊伍

我係教師在職稱、學歷結構上不斷提高。高級職稱教師佔31%,碩士學位以上教師佔30%以上。我係制定了師資隊伍建設規劃,採取了積極培養措施。
一是實行導師制,以老帶新;
二是鼓勵青年教師在職攻讀高學位;
三是外聘專業急需的“雙高”人才;四是積極引進高學位高職稱教師;五是重視教學管理,嚴格要求上課教師均加強教學設計,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教師質量不斷提高,學生滿意率達到了90%以上,教學水平在全院獨佔鰲頭。
近四年在全院教學大獎賽中我係有七名教師獲獎,其中四名教師連續四年獲得了個人第一名;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獲得院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以上6次。

安慶師範學院教育學院實驗室建設

由於學校對實驗教學和建設高度重視,逐年加大經費投入,使我院實驗室建設上了一個大台階。教育技術專業實驗室已建成計算機網絡、電視電聲、電視製作、攝影、光學媒體及教育技術、心理學等6個實驗室,保證了每門專業課程實驗開出率達部頒標準。由我院管理的全院現代化教育設施,各教室配有投影儀和閉路電視,還建成了心理健康諮詢測試實驗室。 新校區的實驗室正在建設之中。
我院實驗室還承擔了學院電台、閉路電視的放送和管理工作,是學生實驗和專業實習基地。

安慶師範學院教育學院學風建設

該院在新生入學時就本着“自主管理、嚴格要求”的方針,指定了一系列學生管理制度,如上課考勤,晚自習教師輔導,第二課堂活動和實驗室開放等。為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我院還根據本院教育理論與教育技術相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專業特點,一方面要求學生利用教育理論的優勢,積極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承擔省級教研項目多項;另一方面,發揮教育技術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我院還積極開展一些與專業緊密聯繫的特色活動,組織成立了大學生影象製作中心,承辦了2004年校園DV大賽、攝影比賽、多媒體教學大賽和網頁製作比賽等;並積極參加全省乃至全國的相關活動。01級學生崔靜在2003年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榮獲一等獎。另外,02級學生沈振華同學公開發表作品總量位居全院之首。

安慶師範學院教育學院課程建設

一、教育技術系已有重點課程
校級重點課程一門:教育學
院級重點課程二門:心理學 教育技術學
二、五年內準備建成的重點課程:
省級重點課程一門:教育學
校級重點課程二門:心理學、教育技術學
院級重點課程三門:網絡教育應用、實驗心理學、電視教材設計與製作

安慶師範學院教育學院專業設置

教育學、心理學學科建設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就已經開始。教育學、心理學分別為院級、系級重點課程,教學質量受到全院師生的一致好評,為培養高素質的中學教師做出了重大貢獻。
教育技術專業已有兩屆畢業生,畢業生素質穩步提高。我們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結合我院特點,吸取重點師範院校興辦教育技術專業經驗,按照國家教育部關於專業設置的規定,科學地制定了新專業建設五年規劃,從辦專業開始就嚴抓教學管理的規範化,按照教育技術專業建設要求和中等教育改革發展需要,將本專業學習的知識結構,分成三大塊,即教育技術學、媒體傳播學(現代化教學手段)和計算機課件網絡技術,強調理論聯繫實際,重視學生“三基”(概念、原理、分析方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之成為教育信息技術方面的專業人才。
應用心理學專業於2004年開始招生,心理學實驗室已投入運營,教學計劃執行順利。廣播電視新聞專業於2005年正式招生。
1.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
1-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養,能夠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對現代教育媒體環境下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進行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適宜在各級各類中小學校、培訓機構和廣播電視台等企、事業單位以及音像製作與出版單位從事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與設計、數字化音視頻技術設計開發、廣播電視系統支持服務或教育電視節目製作、教育系統平台的設計開發和管理、遠程教育系統的設計開發維護和學習支持幫助服務等工作的複合型人才。
1-2修業年限
標準學制:4年;彈性學制:3-6年。
1-3授予學位
授予理學學士或教育學學位
1-4主要課程
教育技術學導論、教學系統設計、計算機輔助教育、教育傳播學、教育技術研究方法、遠程教育學、多媒體技術應用等。
1-5專業方向設置
本專業設置師範教育和信息技術兩個方向
2應用心理學專業(本科)
2-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開闊人文視野和較高的人文素養,具有系統的心理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服務於教育、工商企業、醫療衞生、司法、行政管理、社區管理等部門,能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心理學人才。
2-2修業年限
標準學制:4年;彈性學制:3-6年。
2-3授予學位
授予理學學士
2-4主要課程
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教育與心理統計學、心理測量學生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學習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等。
2-5專業方向設置
(1)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為中小學校培養專門的心理輔導教師;
(2)為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方向,主要為企業、社區、司法等部門培養管理人才。

安慶師範學院教育學院本院特色

本系的特色表現為“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雙向互動,教育理論與教育技術比翼雙飛”。 利用教育理論的優勢積極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承擔省級教研項目多項,為學院建設和發展出謀劃策,為基礎教育提供服務,也為教育技術系自身建設服務。
同時,發揮教育技術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並已建設教育實習基地3個:安慶市第四中學、安慶商業學校、安慶市第十中學,以適應中等教育現代化的需要,根據專業的面向,還建立安慶市教育電視台和教育電視台兩個見習基地。
另外,我係教師充分發揮特長,承擔了全院教師的教育理論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培訓的任務,併為大學生提供心理健康諮詢服務。 另一方面,我係在進行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同時,密切關注、參與、引領基礎教育改革。現已形成了“以研究為突破口,以服務為導向,以全面提高高師學生教育教學素質為目標,‘三線歸一’的教師教育課程改革與基礎教育改革的互動模式”。“三線歸一”指的是我們圍繞“走出去、請進來”、“結成教育研究共同體”開展工作,與基礎教育保持適時互動,共同指向一個目標——全面提高高師學生教育教學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