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學院派

(近現代藝術流派、藝術風格)

鎖定
學院派,亦稱“學院主義”。是指17 世紀開始在歐洲各國官辦美術學院中形成的繪畫流派。以古典傳統維護者自居,排斥其他學派的創造和革新。觀點相對保守,以宗教和神話為題材,作品多為權貴服務。在藝術上採取較為固定的格式,追求繁瑣、浮華的細節。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勒布倫(Charles Le Brun,1619-1690)、傑洛姆(Jean-Léon Gérôme,1824-1904)、布格羅(William Bouguereau,1825-1905);英國的雷諾茲(Joshua Reynolds)等。 [1] 
中文名
學院派
外文名
academism
別    名
學院藝術、學院主義

學院派概念簡介

學院派,亦稱“學院主義”。是指從17 世紀開始在歐洲各國官辦美術學院中形成的繪畫流派。

學院派歷史溯源

作為美術史上的學院派,起源於16世紀的意大利,喬治·瓦薩里在1562年於佛羅倫薩創建了第一間藝術學院,被人稱為繪畫藝術學院(Accademia dell' Arte del Disegno),學生在學院裏學習繪畫的技巧,包括解剖學幾何學。另外一間學院,聖路加學院(Accademia di San Luca, 以畫家的保護聖徒聖路加為名),則在十年後於羅馬創立。比較起佛羅倫斯的藝術繪畫學院,聖路加學院主要作為教育用途,並且更專注於藝術理論上。
聖路加學院成為了後來在1648年於法國成立的法國皇家繪畫暨雕刻學院(Académie royal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的模型,並在後來成為法蘭西藝術院。法國學院可能是採納了“arti del disegno”翻譯為“beaux arts(文雅藝術)”,後來又被英國人翻譯為“fine arts(美術)”。皇家繪畫暨雕刻學院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區分那些“從事自由藝術創作的紳士”與一般以體力勞動的工匠,這種強調由知識份子組成的傾向,對於學院藝術的題材和風格影響深遠。
路易十四為加強控制法國藝術界,於1661年重組法國皇家繪畫暨雕刻學院。這時學院在藝術的態度上產生了爭議,這場名為“風格之戰”的爭論重心在於,應以魯本斯還是尼古拉·普桑作為模範。支持普桑的被稱為普桑派,主張“素描(disegno)” [9]  應該支配藝術的創作,因為那訴諸於智慧。支持魯本斯的則被稱為魯本斯派,主張“顏色(colore)”應該支配藝術的創作,因為那訴諸於情感。
這場爭論在19世紀再度展開,發生在以安格爾作品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和以歐仁·德拉克羅瓦作品為代表的浪漫主義之間。爭論同樣在於究竟應以觀察大自然作為樣本,還是觀察由畫家所控制的記憶作為樣板。
以法國作為樣本創立的學院遍及了全歐洲,也模仿了法國的教學法和風格。這在英國則成為了皇家藝術學院 [2]  [7] 

學院派代表藝術家及作品

學院派法國

勒布倫(Charles Le Brun,1619-1690)
生於巴黎的一個雕塑家家庭,卒於巴黎。少年時受其父的藝術薰陶,後向F.佩裏埃和S.烏埃學習繪畫。自稱是N.普桑的繼承者。1642~1646年在意大利學習和工作。意大利藝術大師如拉斐爾、G.雷尼等人的作品對他頗有影響。他是法國有明顯巴洛克傾向的畫家。回國後,得路易十四的寵幸,是法國皇家繪畫和雕塑學院的奠基人之一,從1668年起擔任學院院長。1662年被任命為首席宮廷畫家,1663年同時兼任皇家葛布蘭紡織和傢俱工場的藝術總監。勒布倫善畫歷史、宗教題材,作品構圖宏大,人物眾多,裝飾性強,有明顯的歌功領德傾向。路易十四時代,一切藝術都服從手王權,形成了所謂的“偉大風格”,勒布倫是最典型的代表。代表作有從1661年起為盧浮宮的阿波羅畫廊作的裝飾畫,1679~1684年為凡爾賽王宮的鏡廊、和平廳與戰爭廳作的天頂畫,1660~1662年製作的組畫《亞歷山大的歷史》,以及《哀悼基督》 (1643~1645)《大法官賽吉埃》(1655~1657)、《牧人來拜》 (1689)與大量的葛布蘭壁掛的畫稿等。 [5] 
《亞歷山大進入巴比倫》,約1664年,布面油畫,盧浮宮 《亞歷山大進入巴比倫》,約1664年,布面油畫,盧浮宮
雅克-路易·大衞(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
生於法國巴黎,卒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新古典主義美術的代表。1766年,經布歇推薦成為皇家美術學院教授J-.M.維恩的學生。大衞的早期作品還帶有布歇及洛可可風格的色彩,如《米涅瓦與馬爾斯的爭鬥》(1771)。1775~1780年在羅馬居留期間,他沉浸在對古典美的追求中,未來鬥爭的召喚使他愈益表現出鮮明的革命色彩。大衞回國後因在1781年沙龍上展出《求乞的貝利薩里》而嶄露頭角。這幅取材於羅馬歷史故事的油畫客觀上影射了法國專制君主的昏庸和殘暴,受到D.狄德羅和進步奧論界的稱讚。大衞憑藉此畫被接納為皇家學院的院士。根據P.高乃依的悲劇創作的歷史畫《荷拉斯兄弟之誓》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它以堅實的素描、強烈的色彩和雕塑般的造型突出刻畫了荷拉斯父子出征前的英雄氣概,而將籠罩在憂慮和悲哀氣氛中的女眷用作烘托和陪襯,從而有力地揭示了為共和國的利益不惜犧牲個人的現實主題。1790年大衞宣誓加入雅各賓派,成為代表第三等級利益的積極社會活動家。1792年當選國民公會委員,隨即領導了藝術委員會和公民教育委員會的工作。他代表國民公會宣佈關閉波旁王朝的美術學院,並且將盧浮宮改造成向大眾開放的美術館。 [6] 
《荷拉斯兄弟之誓》,1784年,布面油畫,巴黎盧浮宮 《荷拉斯兄弟之誓》,1784年,布面油畫,巴黎盧浮宮
布格羅(William Bouguereau,1825-1905)
1825年生於法國拉羅謝爾,是一名畫家。他是法國19世紀學院派最重要人物,曾先後在安格爾畫室、弗朗索瓦·愛德華·皮科(Francois Edouard Picot)工作室接受訓練,後入巴黎國家高等美術學院,以及到羅馬進修。
《天使之歌》,1881年,布面油畫,美國森林草坪博物館 《天使之歌》,1881年,布面油畫,美國森林草坪博物館

學院派英國

約書亞·雷諾茲(Joshua Reynolds)
1723年7月16日出生於英格蘭德文郡普林普頓,1792月23日於倫敦去世,肖像畫家和美學家,在18世紀中後期主導了英國藝術生活。通過他的藝術和教學,他試圖引導英國繪畫從18世紀初的本土軼事風俗畫轉向宏偉風格(Grand Style)的創作。隨着1768年英國皇家學院的成立,雷諾茲當選為第一任院長,並被國王喬治三世封為爵士。 [10] 
《三位崇拜許門的小姐》, 1773年,布面油畫,泰特美術館 《三位崇拜許門的小姐》, 1773年,布面油畫,泰特美術館

學院派俄羅斯

洛先科(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Лосенко,1737-1773)
俄羅斯歷史畫的奠基人洛先科出生於商人家庭。1760 年, 他作為皇家美術學院最早派出的公費留學生被派往巴黎,先後跟隨法國學院派畫家雷斯圖(J. Restout,1692—1768)和維恩(J.M. Vien,1716—1809)學習; 隨後又以巴黎美術學院羅馬大獎獲得者身份前往意大利遊學。 [8] 
《弗拉基米爾和羅格涅達》,1770,布面油畫,俄羅斯博物館 《弗拉基米爾和羅格涅達》,1770,布面油畫,俄羅斯博物館

學院派社會評價

學院藝術所運用的理想主義首先遭到批評。現實主義畫家古斯塔夫·庫爾貝認為,學院藝術不過是根基於陳腐而抽象的幻想以及古代神話的傳説上,卻忽略了現實社會面臨的問題。其最有名的聲明是對學院派繪畫的直率評論:我從沒加過天使,讓我看一眼我就會畫出來。 [3]  另一種來自現實主義的批評則指出學院藝術的繪畫“外觀錯誤”——描繪的事物看起來都平坦、光滑而理想化——而沒有表現出現實的結構。
現實主義印象派也反對學院藝術靜止的佈置場景,以及將風景畫列為最底層的藝術等級劃分。應該注意的一點是,大多數現實主義和印象派畫家,以及許多其他早期的前衞派畫風,都是原本在學院派畫室裏學習而造反的學生。如莫奈古斯塔夫·庫爾貝愛德華·馬奈亨利·馬蒂斯等都是學院派畫家的學生。
隨著現代藝術和其前衞畫派的大量發展,學院藝術更進一步被詆譭,被視為是感情用事的、陳腐的、保守的、沒有創新的、資產階級的、以及“沒有風格的”。一部分法國人更戲稱學院藝術是“art pompier”(pompier法文意思是消防隊員)以諷刺被學院藝術所崇敬的雅克·路易·大衞的畫作—在他筆下描繪的士兵都戴著看似當時消防隊員所戴的頭盔。並稱學院藝術的畫作為“雄偉的機器”,認為學院藝術不過是經由一些手段和花招來製造繆誤的情感。 [7] 
這種詆譭在藝術評論家克萊門特·格林伯格寫的批評文章《前衞與庸俗》時到達高潮,他認為學院藝術只是“庸俗作品”。 [4]  學院藝術在藝術歷史學和教科書上的重要性逐漸被現代主義者所抹滅,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文化的革命。整個20世紀裏,學院藝術被完全忽略,很少被提及,而每次被提及時都只是用以嘲笑之,同時也嘲笑當時支持它的資產階級社會。
其他畫家,如象徵主義和一些超現實主義畫家,則對傳統較為同情。為了重現過去生活的景象,這些畫家較為樂意去了解代表着過去傳統的藝術。直到後現代主義開始發展,雖然許多後現代主義者仍然帶著反對“資產階級”的偏見,但由於提供了在歷史上更多元的看法,學院藝術才又重新受到重視,重現在歷史書籍和藝術界的討論上。 [7] 
參考資料
  • 1.    大辭海  .大辭海[引用日期2022-07-03]
  • 2.    參見Art and the Academ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2000). Denis, Rafael Cordoso & Trodd, Colin (Eds).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 3.    弗雷德·S.克萊納著;李建羣等譯.加德納藝術通史(15版).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9年:962
  • 4.    (美)克萊門特·格林伯格:前衞藝術與庸俗文化,沅柳譯,載《世界美術》雜誌,1993年,第二期。
  • 5.    勒布倫,C.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2-07-03]
  • 6.    大衞,J.-L.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2-07-03]
  • 7.    學院藝術  .查字典[引用日期2022-07-04]
  • 8.    於潤生.《俄羅斯的形象:藝術體裁的修辭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 10
  • 9.    Disegno,在意大利語中是指繪畫或設計,在藝術中具有更復雜的含義,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理論中的一個核心概念,既包括繪畫的能力,又包括髮明設計的智力。它強調繪畫的理性精神,比現在通用的素描概念更為寬泛。見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uk/paintings/glossary/disegno 訪問時間:2022年7月5日
  • 10.    雷諾茲  .大英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2-07-05]